初中物理二 乐音教案配套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二 乐音教案配套课件ppt,共1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你知道吗,乐音的三要素,音调声音的高低,响度声音的大小,响度小,响度大,音色美,音调高,音调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提出问题:物体为什么能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与振动的什么因素有关?
思考:用同样的力度敲击电子琴不同琴键,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1. 概念:声音的高低。
实验1: 用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分析:谁是发声体?拨动快慢对发声体振动有何影响?声音听起来有什么不同?
实验2:如图将钢尺按压在课桌边,依次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为1/2、2/3,用同样的力度拔动尺子(即让尺子振动的幅度大致相同)。
分析:※尺子伸出的长短对发声体振动有何影响?※声音听起来有什么不同?
音调与发声体的振动快慢有关。发声体振动得越快,音调越高;振动越慢,音调越低。
频率:(1)意义:描述物体振动的快慢。
(2)定义:1秒内物体振动的次数。
(3)单位:赫兹(Hz)
2.决定因素:音调由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决定。物体振动得越快,频率越大,音调越高;振动越慢,频率越小,音调越低。
发声体的振动频率一般与发声体长短、粗细、松紧等有关。
古筝的每条琴弦的长度和粗细都不相同,细而短的音调高,粗而长的音调低。
比一比:谁的音调更高?
提出问题: ※响度主要与那些因素有关? ※如何设计实验来探究?
1.定义:声音的大小(强弱)叫响度.
思考:分别轻敲和重敲同一面鼓,感受声音有何不同?
结论2:响度与声源距人耳的距离有关。声源距人耳距离越小,响度越大;声源距人耳距离越大,响度越小。
结论1:响度与发声体振动的振幅大小有关。发声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
2.决定因素:响度与发声体振动的振幅大小和人耳离声源的距离有关。发声体振动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发声体距人耳距离越近,响度越大。
设计实验:用小鼓、锤,设计一个验证响度与振幅关系的实验。(关键:如何体现振幅的大小?)
1.概念:不同的发声体有各自声音的 特色、品质。2.决定因素: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结构等因素有关。
音色:声音的特色、品质
练习:1.牛和蚊子的声音相比,牛的音调( ),响度( ),蚊子的音调( ),响度( )。
2.电子乐器可以模仿各种乐器发出的声音,要模仿得逼真,其关键是要模仿各种乐器的什么特性( ) A.音调 B.频率 C.响度 D.音色
3.下列分别指声音的什么特性? 低声细语-- 引吭高歌-- 震耳欲聋-- 悦耳动听-- 尖利刺耳-- 低沉浑厚-- 闻其声而知其人--
4.乐队在演奏前,演奏员都要调节自己的乐器----拧紧或是放松琴弦,这样做主要是改变乐器发出声音的( )A音调 B 响度 C 音色 D 传播方向
5.在青年歌手大奖赛上,一男低音歌手正在放声歌唱,另一女高音歌手轻声为他伴唱,谁的音调高?谁的响度大?
女歌手的音调高,男歌手的响度大。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三 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授课ppt课件,共1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快乐预习感知,轻松尝试应用,图4-2-1,图4-2-2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八年级上册二 乐音课堂教学ppt课件,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实验现象,频率和音调,超声波和次声波,声音的高低,声音的强弱或大小,声音特有的品质,发声体振动的频率,结构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二 乐音作业ppt课件,共3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