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中考地理复习课前背记知识点
- 中考地理复习八国家课前背记知识点 其他 0 次下载
- 中考地理复习九中国的疆域与人口课前背记知识点 其他 0 次下载
- 中考地理复习十一中国的自然资源课前背记知识点 其他 0 次下载
- 中考地理复习十二中国的经济发展课前背记知识点 其他 0 次下载
- 中考地理复习十三中国的地理差异课前背记知识点 其他 0 次下载
中考地理复习十中国的自然环境课前背记知识点
展开十、中国的自然环境
一、中国的地形、地势
1. 我国的地形:我国地形类型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东部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西部以高原、山地和盆地为主。
2. 我国主要山脉及走向
(1)东西走向:北列有天山山脉—阴山山脉,中列有昆仑山脉—秦岭,南列有南岭。
(2) 东北—西南走向:西列有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中列有长白山脉—武夷山脉,东列有台湾山脉。
(3)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脉、祁连山脉。
(4)南北走向:横断山脉、贺兰山、六盘山。
(5)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3. 主要地形区
(1) 三大平原:A 东北平原 (黑土广阔、面积最大)、B 华北平原、C 长江中下游平原(鱼米之乡)。
(2) 四大高原:D 青藏高原(雪山连绵、冰川广布、最大、最高)、E 黄土高原(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F 内蒙古高原(地形坦荡)、G 云贵高原(地形崎岖)。
(3) 四大盆地:H 塔里木盆地(最大)、I 准噶尔盆地(第二大)、J 柴达木盆地(最高、“聚宝盆”)、K 四川盆地(紫色盆地)。
(4) 主要丘陵:L 东南丘陵、M 山东丘陵、N 辽东丘陵。
4. 地势总特征: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1) 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一线; 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一线。
(2) 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①利于海上的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有利于农业生产。 ②使得众多大江大河向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加强了沿海与内地的联系。 ③河流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二、中国的气候
1. 我国的气候类型及基本特征
气候类型 | 气候特征 |
温带季风气候 |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
亚热带季风气候 |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 |
热带季风气候 | 终年高温,降水分旱、雨两季 |
高原山地气候 | 高、寒,降水稀少 |
温带大陆性气候 | 冬冷夏热,全年降水较少且集中在夏季 |
2.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
(1)冬季我国气温分布特点:南北温差大;受纬度位置影响,纬度越高,气温越低。
(2)夏季我国气温分布特点:南北温差不大,全国(除青藏高原外)普遍高温。
3. 我国的温度带:我国从北到南可以划分为5 个温度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另外,还有一个青藏高原区。
4. 我国的降水
(1) 时间分布:降水季节变化大,夏秋多,冬春少,南方雨季长于北方。降水年际变化大。
(2)空间分布: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5. 我国干湿地区及其土地利用类型
(1)湿润区:年降水量在800 mm 以上,耕地以水田为主。
(2)半湿润区:年降水量在400~800 mm 之间,耕地以旱地为主。
(3)半干旱区:年降水量在200~400 mm 之间,以草地为主。
(4)干旱区:年降水量在200 mm 以下,以沙漠、戈壁为主。
6. 我国的气候
(1)两大主要特征: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① 气候复杂多样:东部地区以季风气候为主,从南到北分布着: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西北部分布着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地区分布着高原山地气候。一些高大的山地,气候呈明显的垂直变化。
② 季风气候显著:冬季盛行从亚欧大陆内部吹来的偏北风,寒冷干燥;夏季盛行从太平洋吹来的东南风和从印度洋吹来的西南风,温暖湿润。
③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巴颜喀拉山脉— 冈底斯山脉一线。
④ 影响:雨热同期利于农作物生长;适合发展多种农业;易发生旱涝灾害、寒潮和台风。
(2)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等。
三、外流河与内流河
1. 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巴颜喀拉山脉— 冈底斯山脉一线。
2. 内流河:主要有塔里木河等, 主要补给水源是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
3. 外流河:主要有长江、黄河、珠江、黑龙江等,以大气降水为主要补给水源。
四、长江
1. 概况: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脉, 注入东海。全长6 300 千米,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是世界第三长河。
2. 长江上中下游分界点:长江上中游的分界点是宜昌(湖北);长江中下游的分界点是湖口(江西)。
3. 水文特征:水量大、无结冰期、含沙量小,汛期在夏季。
4. 长江各河段特征:上游地势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有“水能宝库”之称; 中游荆江河段曲流很多,有“九曲回肠”之称;下游江阔水深,航运价值高,有“黄金水道”之称。
五、黄河
1. 概况: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脉, 全长约5 464 千米,是我国第二长河,注入渤海。
2. 黄河上中下游分界点:黄河上中游的分界点是河口(内蒙古);黄河中下游的分界点是桃花峪(河南)。
3. 图中①②③④四个河段中,易发生凌汛现象的是 ①④ 处河段。
4. 水文特征:水量较小、有结冰期、含沙量大,汛期在夏季。
5. 小浪底水利枢纽是黄河流域最大的水利枢纽。
6. 生态问题及治理:上游和下游出现凌汛现象,中游水土流失严重,下游形成“地上河”。上游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炸冰泄洪;中游的水土保持是治理黄河的根本; 下游加固堤坝,炸冰泄洪。
六、自然灾害
1. 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有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其中气象灾害包括干旱、洪涝、台风和寒潮等;地质灾害包括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种类多、分布广、发生频繁而且危害严重。
2. 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分布:台风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干旱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 洪涝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滑坡、泥石流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山区,以西南山区最为集中。
3. 灾害自救:地震时撤到安全的空旷地带或躲在墙角;发生泥石流时应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