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浙江省温州市新力量联盟高一(上)期中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
展开大约四五千年前,中国大陆上出现了许多光彩夺目的早期文化。有一处文化遗存分布在长江下游至钱塘江流域,其中的古城总面积约300万平方米,有着水利系统、宫殿、祭坛以及鲜明的城乡体系。该文化遗存是( )
A. 河姆渡文化B. 大汶口文化C. 良渚文化D. 龙山文化
战国时期,法家两大派之一的田齐法家主张“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君臣不用礼仪教训则不详。”这反映其思想特点是( )
A. 尚法存礼B. 尊法敬天C. 崇德重法D. 外儒内法
探究因果关系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技能。根据提示,表中应填入( )
①使用铁器和推广牛耕提高了生产力
②少数民族政权入主中原
③农民起义频繁
④各国竞相实施富国强兵的变革。
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
国学家钱穆指出“中国历史之无上成绩是能创建优良的政治制度来完成其大一统之局面,且能维持此大一统之局面历数千年之久而不败”。“优良的政治制度”指的是( )
A. 宗法制B. 郡县制C. 行省制D. 中央集权制
江南地区在《史记》中曾被描述为“无积聚而多贫”,但在南朝时期的《宋书》中却被描述为“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促成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开发的因素不包括( )
A. 优越的自然条件B. 北方人口的南迁C. 社会秩序相对稳定D. 棉纺技术的进步
董仲舒主张“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其主要目的是( )
A. 传播神学思想B. 加强中央集权C. 禁绝百家思想D. 发展文化教育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国家分裂,民族交融时期,在分裂中孕育着新的统一。此时期曾经统一过北方黄河流域的少数民族政权有( )
①西晋
②北魏
③曹魏
④前秦
A. ①②B. ②③C. ②④D. ③④
“隋文帝”“唐高祖”“开元盛世”的命名方式分别对应的是( )
A. 年号、庙号、谥号B. 谥号、年号、庙号C. 庙号、谥号、年号D. 溢号、庙号、年号
西方有“条条大路通罗马”的说法,中国古代也有“处处有路透长安”的谚语。这两句话蕴含的历史信息是( )
A. 长安城的设计借鉴了罗马城市布局B. 长安和罗马两地之间的交通网络密集
C. 古代商路便利了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D. 长安和罗马都曾经是帝国交通网络的中心
有同学以“科举取士”、“三省六部制”、“租庸调制”、“两税法”作为关键词整理知识。据此判断,该同学的学习主题是( )
A. 隋唐盛世B. 民族交融C. 制度创新D. 藩镇割据
文明因交流而精彩。如图路线反映的文明交流是( )
A. 长安胡化B. 丝路西拓C. 藏汉和亲D. 佛教东传
王夫之说:“隋无德而有政,故不能守天下而固可一天下。以立法而施及唐、宋,盖隋亡而法不亡也”。以下始于隋朝的制度有( )
①九品中正制
②租庸调制
③科举制
④三省六部制
A. ①②③B. ②③C. ③④D. ①④
下列关于两税法的说法有误的是( )
A. 一年分夏秋两季征税
B. 两税法的实行,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C. 每户按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
D. “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
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形象是印度乾达婆,希腊天使和道教羽人等文化因素的混合物。歌舞剧《羽衣霓裳舞曲》则源于印度婆罗门曲,含有胡旋舞等中亚元素。以上现象反映出唐朝的文化特征是( )
A. 兼收并蓄B. 风格单一C. 反映市民生活D. 固守传统
钱穆先生这样描述唐代中枢机构运行机制:政府一切最高命令,皆由①发出。经皇帝画敕后,即成为皇帝的命令,然后下达②加予复核。若它反对此项诏书,可将原诏书批注送还。每一命令,必须由其副署,才能正式生效,然后送③执行。①②③对应的机构分别是( )
A.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B. 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
C. 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D. 门下省、御史台、尚书省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重要科技应用的表述,完全准确的一项是( )
A. 宋朝活字印刷技术完全取代了雕版印刷
B. 《唐本草》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药物学专著
C. 火药开始应用于战争,最早出现于宋朝
D. 唐代僧一行测算出了地球子午线的长度
赵普认为:“此无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安矣。”为此,宋初统治者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的措施有( )
①派文官出任地方知州
②设诸路转运司统管地方财政
③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
④设立“四监司”
A. ①②③④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
在宋朝,(武官)即使将兵数十万,恢复幽、蓟,凯歌劳还,献捷太庙,其荣亦不可及(文人)状元登第。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 大力提倡文治,崇文抑武B. 军队扩编,军费上升
C. 边防压力巨大,岁币沉重D. 机构重叠,官员冗滥
对于王安石变法,与王安石同朝为官的刘擎说:“二三年间,开阖动摇,举天地之内,无一民一物得安其所者……数十百事交举并作,欲以岁月变化天下。”其观点认为变法( )
A. 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B. 造成统治集团内部分裂
C. 操之过急加重百姓负担D. 动摇了北宋的统治基础
我国古代某一少数民族政权实行“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的制度。这一政权是( )
A. 辽B. 西夏C. 金D. 元
判断以如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政权依次是( )
A. 辽、西夏、金B. 西夏、北宋、辽C. 金、辽、北宋D. 金、西夏、南宋
有学者在评述某一制度时说:“既不考虑地理条件,也不考虑民俗文化,反而尽量做到‘犬牙交错’,‘以北制南’,从根本上消除了……赖以自重的自然地理之险,区域经济之利,一方民众之心。”这一制度是( )
A. 分封制B. 郡县制C. 行省制D. 四等人制
中国古代的科技在诸多时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下列历史人物及其作品能代表宋元时期科技成就的是( )
A. 裴秀《禹贡地域图》B. 沈括《梦溪笔谈》
C. 王祯《农政全书》D. 宋应星《天工开物》
如表是某同学整理的笔记,横线上应填入的内容是( )
A. 促进中外交流,加重财政负担B. 积极开拓市场,积累巨额财富
C. 密切各地联系,世界成为整体D. 对外殖民扩张,加剧各地矛盾
如图是中国古代某个朝代形势图(局部),据此判断该朝代是( )
A. 唐朝B. 北宋C. 明朝D. 清朝
结合所学,对如表解读正确的有清朝前中期人口数与人均田亩数( )
①清朝前中期人口持续增长
②平均田亩数逐年下降
③资源危机日益显露
④康雍乾时期衰象初显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
如图为清代雍正年间中央制度架构示意图。图中空缺处应为( )
A. 尚书台B. 政事堂C. 枢密院D. 军机处
如表中,有关中央政府与西藏地方之间的史实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唐朝B. 元朝C. 明朝D. 清朝
《全球化视野下的晚明》中描述“明代至清中叶,中国的经济、文化、科技快速发展,超越过往朝代……在这400多年中,中国经济出现了多种新现象”。下列不属于这一时期“新现象”的是( )
A. 高产粮食作物得到推广种植B. 白银大量流入中国
C. 南方奠定经济中心的地位D. 大批工商业市镇兴起
“绵绵圣学已千年,两字良知是口传”,这两句诗歌反映了( )
A. 朱熹的“格物致知”B. 董仲舒的“独尊儒术”
C. 王阳明的“心学”D. 黄宗羲的“工商皆本”
开辟道路交通是中国古代王朝经略边疆的重要举措,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起到重要作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统一后,秦朝铺设有以首都成阳为中心辐射于全国的驰道,并对在道路上行驶的车子两轮间的距离作了统一规定。为了与匈奴作战时能迅速地将军队派往长城,以威阳为起点修筑了一条直线延伸向北的道路。秦朝还在山区修筑了通往西南夷的五尺道,加强了对云、贵一带的控制。一条道路可以通往帝国最偏僻的地方,就中央而言,任何地方道路的中断,都意味着妨碍了对那里的统治。
——摘编自(日)鹤间和幸《秦汉帝国:始皇帝的遗产》材料二:西域自昔我胡错居,道路时为闭塞。至汉征匈奴,武帝闻月氏族与匈奴有怨,欲诱之共击匈奴,乃遣张骞使月氏……后霍去病破匈奴右地,金城河西、盐泽之间,不复有匈奴,于是……设四郡,武帝发使抵安息、奄察、黎轩诸国,使者相望于道。
唐初设州府以经营云贵,后扶南诏制吐蕃,又拓建、修塔道路。后南诏渐强,与唐交恶,以滇川黔相邻处之道入川,屡战于唐。为占滇川黔相邻地,南诏乃东向,建东城,修道路。唐为制防之,更视填川黔相邻地之道路为重。二者乃战不息,皆有减损。
——据马亚辉《边疆经略与交通变迁的互动》等整理材料三:忽必烈即位后两都之间的交通路线也很快建立起来,大体可分为驿道、东道和西道三条线路。驿道是一般元人走的路线,从大都出发,途经驿站十一处,抵达上都,这条路线也是大都至岭北地区线路的南段,元朝派往漠北地区的使臣、官员、军队以及物资调配,也都要通过这条驿道运输北上。东道和西道分别是专供皇帝从大都往返上都的路线。
——摘编自卜宪群主编《中国通史•辽宋夏金元卷》
(1) 根据材料一,指出秦朝在道路交通建设方面的举措,概括这些举措实施的政治意义。
(2) 根据材料二,归纳汉唐王朝经略边疆的相同方式。结合所学,简述汉武帝时期“张骞使月氏”的影响。
(3) 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元朝驿道的功能。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古代中国道路交通开辟与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之间的关系。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周人的统治改变了夏商时期亲族聚居,一族即是一“国”的政治结构;在打破旧式部族方国血缘界限的基础上,以周王“授土授民”的名义赐予,建立起一批以周人为统治的新型国家。一国之内则是各族混居,这就为未来向成熟的地缘国家发展奠定了必要的基础。……就是从这一时代起,中华民族的先民才第一次具有了“天下一体”的观念,而作为中华民族主体民族的华夏民族的生长聚合,也正是从这一时期开始。
——摘编自王和《中国早期国家史话》
材料二:秦汉统一帝国形成后,民族认同意识进一步增强。司马迁在《史记》中,以黄帝为华夏第一帝,将“五方”之民,将秦、楚、越,以及中国四边的匈奴族、南越族、东越族、西南夷等的祖先一同纳入华夏同祖共源的世系中去,成为古代中国人“同源同祖”的渊源,由此构建了由五帝三王起始的中国五千年的政治与民族、文明的历史。
——摘编自李禹阶《华夏民族与国家认同意识的演变》材料三:通过孝文帝的改革,北魏政权从政治制度到经济基础完全转变为汉族传统形式的政权,拓跋鲜卑的主体部分也迅速和汉族融为一体,孝文帝本人及北魏政权由此受到汉族士人的拥戴,十六国以来北方的民族融合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秦汉魏晋南北朝卷》
(1) 指出商、西周的国家政治管理制度。根据材料一,概括西周实行的国家政治管理制度产生的影响。
(2) 根据材料二,概括司马迁在民族认同方面的贡献。
(3) 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孝文帝为推动“民族融合”的举措及影响(从民族关系角度回答影响)。
(4) 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民族交融的因素。
钱穆先生说:“论中国古今社会之变,最要在宋代”,阅读以下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个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见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荣期。从很多方面来看,宋朝算得上一个政治清明、繁荣和创新的黄金时代。宋朝确实是一个充满自信和创造力的时代。”
——美国学者墨菲《亚洲史》
材料二:在宋代,商人、佃农、奴婢均为编户齐民。齐,等也。无有贵贱,谓之齐民。土地买卖、典当也基本不受官府干预,仅办理法律手续,缴纳交易税即可,对于百姓迁移、更换职业,官府的限制也比前代松弛。与此同时,瓦肆、勾栏等场所的兴起为市民阶层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娱乐文化生活。
——摘编自郭尚武《两宋良贱制度的消亡及其影响》等
(1)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试从思想文化和科技的角度说明“宋朝确实是一个充满自信和创造力的时代”。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社会生活的新气象。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四五千年前”、“文化遗存分布在长江下游至钱塘江流域,其中的古城总面积约300万平方米,有着水利系统、宫殿、祭坛以及鲜明的城乡体系”并结合所学可知,良渚文化遗存距今5300—4500年左右,分布在钱塘江流域和太湖流域,有着水利系统、宫殿、祭坛以及鲜明的城乡体系,其最大的特色是所出土的玉器,故C项正确。
河姆渡文化距今约7000年,故A项错误;
大汶口和龙山文化位于黄河流域,故BD项错误。
故选:C。
本题考查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解题的关键信息是“四五千年前”、“文化遗存分布在长江下游至钱塘江流域,其中的古城总面积约300万平方米,有着水利系统、宫殿、祭坛以及鲜明的城乡体系”,结合良渚文化的时间、地点以及特点分析。
本题考查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2.【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君臣不用礼仪教训则不详”并结合已学知识可知,其思想特点是以法治国,法教兼重。既重术、势,又重法、教,体现尚法存礼,故选A项;
BCD项都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百家争鸣,解答本题需要准确解读题意并结合百家争鸣的相关知识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百家争鸣,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答案】D
【解析】由图片上“中国历史上以此重大社会转型”和“周王室式微,列国纷争”这些信息判断,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转型的原因.“周王室式微,列国纷争”反映当时社会变化的政治原因--分封制崩溃,各诸侯国为了在争霸中取胜够竞相改革,所以④正确;春秋战国时期,由于使用铁器和推广牛耕提高了生产力,井田制崩溃,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所以①正确.所以组合选项组D正确.
故选D.
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史综合的掌握,以及学生对材料分析和综合应用能力.
组合选择题可以使用排除法.本题还要掌握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阶级等方面的变化.
4.【答案】D
【解析】分析题干材料,依据“优良的政治制度”来完成大一统,并维持大一统的局面千年之久而不败。可知是中央集权制度。
故选:D。
本题考,查的是中央集权制度,考查学生准确理解题干,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关键信息是“优良的政治制度来完成其大一统之局面,且能维持此大一统之局面历数千年之久而不败”。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含义:
(1)君主专制主义──专制主义是指中央的决策方式,具体说就是皇帝的个人专断独裁,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凡行政、军事、经济等一切大权,均由皇帝总揽;
(2)中央集权──指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央集权指全国各种军、政、财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充分执行中央的政令。
5.【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棉纺织技术的进步”发生在元朝,这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故D项符合题意;
根据材料中“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开发的因素”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晋时期北方战乱频繁,许多中原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丰富的劳动力,加上自然环境优越和社会秩序相对安定,江南地区得到开发,故ABC项与题意不符。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解答本题需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开发的因素”,并正确掌握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历史背景。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及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中等。
6.【答案】B
【解析】“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了中央集权,故B正确;
ACD材料未体现,排除。
故选:B。
本题考查董仲舒的思想,解题的关键是“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
本题为中档题,考查董仲舒的思想,董仲舒以《公羊春秋》为依据,将周代以来的宗教天道观和阴阳、五行学说结合起来,吸收法家、道家、阴阳家思想,建立了一个新的思想体系,成为汉代的官方统治哲学,对当时社会所提出的一系列哲学、政治、社会、历史问题,给予了较为系统的回答。
7.【答案】C
【解析】①西晋完成了全国的统一,但不是少数民族政权;
②北魏完成了黄河流域的统一,是鲜卑族建立的政权;
③曹魏是汉族政权;
④前秦是少数民族的政权,也完成了黄河流域的统一。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要求学生结合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治环境特征来进行分析。
解答问题要搞清楚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环境特点,学生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功底。
8.【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皇帝称谓有谥号、庙号与年号之分,“隋文帝”是隋朝开国皇帝杨坚的谥号,“唐高祖”是唐朝开国皇帝李渊的庙号,“开元”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故D正确,排除ABC。
故选:D。
本题考查历史纪年方法,考生需要结合帝号纪年的相关知识来回答。
本题主要通过历史纪年方法来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迁移与运用的能力。
9.【答案】D
【解析】“条条大路通罗马”处处有路透长安”都体现了罗马和长安的重要性,换而言之,罗马和长安都曾经是帝国交通的中心,D项正确;
长安城的设计和罗马城市的布局不存在借鉴关系,排除A项;
两句谚语无法看出当时两城之间的联系,排除B项;
条条大路不等于是商路,C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C项。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了汉朝和罗马统治,要求学生结合汉朝和罗马统治的特征及影响来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汉朝和罗马统治,侧重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
10.【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科举取士”是选官制度、“三省六部制”是中枢权力机构变化、“租庸调制”和“两税法”是赋役制度,故该同学的学习主题是隋唐制度创新,C项正确;
隋唐盛世应该体现为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文化昌盛,排除 A项;
材料与民族融合的信息无关,排除B项;
安史之乱后出现藩镇割据,排除D项。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隋唐时期的统治,解答本题需要掌握隋唐时期的制度创新。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隋唐时期的统治,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及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中等。
11.【答案】D
【解析】由图示可以看出文明交往从长安出发到达印度,又从印度到达长安,与长安胡化不符,长安胡化体现的只是学习接受外来的东西,故A不选;
丝路西拓只是反映文明从长安出发,向西发展的知识,与图示不符,故B不选;
藏汉和亲只是体现长安与西藏的交往,与图示不符,故C不选;
佛教东传体现了我们从长安出发到印度学习佛教,又把佛教带回宣传的知识,与图示一致,故D正确。
故选:D。
本题考查中西方文化交流,重点考查佛教东传的知识。
本题考查中西方文化交流,重点考查学生对佛教东传的路径与相关知识的掌握。
12.【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和三省六部制都是在隋朝时期形成的制度,因此③④符合题意,故C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九品中正制是在魏晋时期推行的;租庸调制是在唐朝时期推行的,因此①②与题意不符,故ABD项错误。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科举制、隋唐三省六部制,解答本题需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始于隋朝的制度”,并准确识记隋朝的政治制度。
本题主要考查科举制、隋唐三省六部制,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及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较小。
13.【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两税法规定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
ABD三项均符合两税法的说法,不符合题意。
故选:C。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赋税制度,解答本题需要识记两税法的内容和作用。
本题考查唐朝中后期的两税法,侧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
14.【答案】A
【解析】材料隋唐时期“飞天”形象是多元文化因素的混合物,《羽衣霓裳舞》包含南亚和中亚元素,可见这些现象反映了唐朝文化兼容并蓄的特征,故选A项;
风格单一与“多元文化混合物”矛盾,排除B项;
《羽衣霓裳舞曲》反映的是贵族生活而非市民生活,排除C项;
唐朝文化吸收了南亚中亚等多种文化元素,并不“固守传统”,排除D项。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了魏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大一统的发展,考生可结合材料“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形象是印度乾达婆,希腊天使和道教羽人等文化因素的混合物。歌舞剧《羽衣霓裳舞曲》则源于印度婆罗门曲,含有胡旋舞等中亚元素”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魏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大一统的发展,侧重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很好地考查了考生的历史素养。
15.【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中“政府一切最高命令,皆由①发出。经皇帝画敕后,即成为皇帝的命令,然后下达②加予复核。若它反对此项诏书,可将原诏书批注送还。每一命令,必须由其副署,才能正式生效,然后送③执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三省六部制下,中书省负责起草政令,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负责执行政令,因此①②③对应的机构分别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A项正确。
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门下省负责审核,与②对应,B项错误;中书省负责起草政令,与①对应,C项错误;唐朝御史台负责监察,并非审核政令,D项错误。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隋唐三省六部制。解答本题需根据材料信息及隋唐三省六部制的运行机制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隋唐三省六部制,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及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
16.【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代僧一行测算出了地球子午线的长度,是世界上第一次用科学方法对子午线长度的实测,故D项正确。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代至清末,中国一直以雕版印刷术为主,并未被活字印刷术取代,故A项错误;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神农百草经》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药物学专著,故B项错误;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末火药开始应用于战争,故C项错误。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解答本题需正确掌握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考查学生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
17.【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宋初吸取唐末五代以来武将擅权的教训,加强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主要包括派文官出任地方知州,设诸路转运司统管地方财政,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设立“四监司”,①②③④符合题意,A项正确。
BCD项概括不全,排除。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了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考生可结合材料“此无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安矣”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侧重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很好地考查了考生的历史素养。
18.【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时期的治国政策是“重文轻武,文人治国”,因此文官地位显赫,A项正确。
B、C、D项均与材料主旨无关,故排除。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宋代重文轻武的治国方略。解题的关键是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并得出结论。
本题主要考查宋代重文轻武的治国方略,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能力。
19.【答案】C
【解析】根据“举天地之内,无一民一物得安其所者……数十百事交举并作”可知,这段材料认为王安石变法举措众多,搅动了社会秩序,实际上是加重了百姓负担,故选C项。
结合所学王安石变法的结果可知,王安石变法最终失败,没有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但没有导致北宋迅速灭亡,排除A、D;
材料没有涉及统治集团内部变化的信息,排除B。
故选:C。
本题考查王安石变法,根据“举天地之内,无一民一物得安其所者……数十百事交举并作”及所学王安石变法的教训分析作答。
本题考查王安石变法,侧重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
20.【答案】A
【解析】辽朝实行“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的制度,即南北面官制度,故A项正确;
BC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了多民族政权的并立,考生可根据材料“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侧重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
21.【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兴庆,西夏的都城;②东京是北宋的都城;③中京是辽的都城;综上所述,故B正确。
ACD均对应有误,排除。
故选:B。
本题考查北宋时期中国政权演变的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对图片信息的准确解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本题考查北宋时期政权并立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知识再现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用排除法解决问题,难度适中。
22.【答案】C
【解析】材料里“犬牙交错”,“以北制南”,“消除自然地理之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元朝的行省制,C项正确;
分封制考虑地理条件,没有形成以北制南,排除A项;
郡县制是已山川形便进行划分的,排除B项;
材料显示的是地方行政制度,没有体现四等人制,排除D项。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了行省制,要求学生结合行省制的特征及影响来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行省制,侧重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
23.【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梦溪笔谈》是北宋科学家、政治家沈括的作品,是一部涉及古代中国自然科学、工艺技术及社会历史现象的综合性笔记体著作。该书在国际亦受重视,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评价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因此B正确;
A是西汉时期的地理成就,排除;
《农政全书》是明代徐光启创作的农书,C排除;
《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是明代宋应星的作品,D排除。
故选:B。
本题考查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成就,结合宋元科技的发展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成就,结合古代中国科举发展的历程进行分析解答。
24.【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中“目的”“概况”等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所述事件是郑和下西洋,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友好往来,但“厚往薄来,倍偿其价”加重了明朝财政负担,A项正确;
郑和下西洋不以经济目的为主,B项说法错误,排除;
C项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排除;
D项不符合郑和下西洋,排除D项。
故选:A。
本题考查郑和下西洋,需要考生掌握郑和下西洋的影响。
本题考查郑和下西洋,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素养。
25.【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关键信息“瓦剌、鞑靼”“东北的建州女真和海西女真”以及长城的起止点可以判断出是明朝的疆域图,因此C项正确,排除ABD项。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了明朝的内陆边疆形势。要求学生结合明朝内陆边疆形势的史实来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明朝的内陆边疆形势,侧重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
26.【答案】C
【解析】从材料数据可知,雍正十二年后,“每口的平均亩数”呈现下降的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清朝前中期人口持续增长,资源危机日益显露,衰象初显,①③④符合题意,C项正确。
从材料数据可知,从顺治十二年到雍正十二年的每口平均亩数呈现上升的趋势,②错误,排除ABD项。
故选:C。
本题考查清朝中期后国内危机的显现。考生需要结合清朝的统治危机来分析。
本题主要通过清朝中期后国内危机的显现来考查考生阅读史料、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与运用知识等能力。
27.【答案】D
【解析】由所学知识可知,清初,仿照明朝制度,设内阁,置六部。奏章票拟,由内阁负责。为了加强君权,雍正帝时设立军机处,使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D项正确;
东汉时,光武帝刘秀将尚书台确立为新的行政中枢,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
政事堂是唐、宋时期宰相的总办公处,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
枢密院是五代至元朝时的最高军事机构,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清朝军机处。考生可根据材料中的清代雍正年间中央制度架构示意图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清朝军机处,侧重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
28.【答案】D
【解析】清朝,在蒙古族地区设立盟、旗两级单位进行统治,D项不符合清朝对西藏地方管理的史实,故D项符合题意。
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入藏,实现唐蕃和亲,A项不符合题意;
元朝,由直属中央政府的宣政院对西藏进行管理,B项不符合题意;
明朝设立行都指挥使司等机构对西藏地区进行管理,C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国古代对西藏的治理。考生可根据材料表格内容并结合中国古代对西藏的治理措施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国古代对西藏的治理,侧重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
29.【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宋时期,中国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因此南方奠定经济中心的地位不属于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的“新现象”,C项正确;
高产粮食作物得到推广种植、白银大量流入中国及大批工商业市镇兴起均是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的表现,排除ABD项。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国古代史,要求学生结合经济重心南移的特征和历程来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国古代史,侧重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
30.【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良知”分析可知,材料体现的是王阳明的“致良知”,因此C正确;
ABD与材料不相符,排除。
故选:C。
本题侧重于考查陆王心学,解题关键信息是“良知”。
本题侧重于考查陆王心学,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
31.【答案】【小题1】举措: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政治意义:便于抵御匈奴,加强了对边疆的管理,巩固了中央集权。
【小题2】方式:联合边疆其他民族抵御外敌;设置机构管理边疆;修缮道路。影响:张骞通西域,打破了汉朝与西域之间的隔绝状态,使西域各国认识到汉朝的富足与强大,促进了汉朝和西域各国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
【小题3】功能:便于元大都与漠北地区的人员、军队与物资的调配。关系:道路交通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道路通,则国家兴盛,道路闭塞,则国家落后。
【解析】(1)本题考查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举措:根据材料“统一后,秦朝铺设有以首都成阳为中心辐射于全国的驰道,并对在道路上行驶的车子两轮间的距离作了统一规定。为了与匈奴作战时能迅速地将军队派往长城,以威阳为起点修筑了一条直线延伸向北的道路。秦朝还在山区修筑了通往西南夷的五尺道,加强了对云、贵一带的控制。”提炼信息作答。政治意义:根据材料“为了与匈奴作战时能迅速地将军队派往长城”“就中央而言,任何地方道路的中断,都意味着妨碍了对那里的统治。”概括。
(2)本题考查汉唐治理边疆的措施及张骞通西域。方式:根据材料“遣张骞使月氏”和“扶南诏制吐蕃”、“设四郡”和“设州府”、“使者相望于道”和“修缮道路”提炼信息作答。影响:根据所学张骞通西域的影响分析。
(3)本题考查元朝的道路建设。功能:根据材料“驿道是一般元人走的路线,从大都出发,途经驿站十一处,抵达上都,这条路线也是大都至岭北地区线路的南段,元朝派往漠北地区的使臣、官员、军队以及物资调配,也都要通过这条驿道运输北上。”概括。关系:综合以上材料,从道路交通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之间关系的角度分析作答。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道路交通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之间的关系,侧重考查考生阅读史料、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与运用知识等能力和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素养。
32.【答案】【小题1】商、西周的国家政治管理制度:商朝时期实行内外服制度;西周实行分封制。影响:有利于巩固西周的统治;有利于传播周文化,产生华夏认同的观念;有利于民族交融,推动华夏民族的形成。
【小题2】司马迁在民族认同方面的贡献:构建起同源同祖的观念。
【小题3】孝文帝推动“民族融合”的举措:孝文帝迁都洛阳、主张穿汉服、讲汉话、改汉姓和同汉族通婚。影响:促进了北魏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民族融合,为隋唐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小题4】影响民族交融的因素:统治者的政策、思想观念、经济发展等都会影响民族交融。
【解析】(1)本题考查了商和西周实行的国家政治管理制度及产生的影响,需要学生对史料信息进行归纳和分析。
(2)本题考查了司马迁在民族认同方面的贡献,需要学生对史料信息进行归纳和分析。
(3)本题考查了孝文帝为推动“民族融合”的举措及影响,需要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4)本题考查了影响民族交融的因素,需要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及知识的运用的能力。
33.【答案】【小题1】说明:宋代理学的兴起与发展;科技上印刷术、指南针、火药三大发明在宋朝基本成熟。
【小题2】新气象: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国家对社会的控制相对松弛;社会生活丰富多彩;门第观念淡化。
【解析】本题考查宋代的文化和社会变化。第一问,结合宋代理学和三大发展史实分析说明;第二问,依据材料二,结合宋代社会变化的表现从身份、国家的控制力、社会生活以及门第观念等角度分析。
本题考查宋代的思想和科技以及社会变化的表现,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
目的: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概况:访问亚非诸国,远及红海沿岸
影响:_____
时间
人口数
每口平均田亩数
顺治十二年(1655年)
14033900
26.63
康熙五十年(1711年)
24621324
28.15
雍正十二年(1734年)
27355462
32.54
乾隆十八年(1753年)
102750000
6.89
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
208095796
3.56
朝代
史实
A唐朝
文成公主入藏,实现唐蕃和亲
B元朝
由直属中央政府的宣政院进行管理
C明朝
设立行都指挥使司等机构进行管理
D清朝
设立盟、旗两级单位进行统治
2023-2024学年浙江省温州市新力量联盟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浙江省温州市新力量联盟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含答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浙江省温州市新力量联盟高二第二学期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浙江省温州市新力量联盟高二第二学期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恩格斯说, 人类学家博厄斯认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浙江省温州市新力量联盟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浙江省温州市新力量联盟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文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