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调研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展开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调研考试
高三化学试题
注意事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本试卷共8页,包含选择题(第1题~第13题,共13题)、非选择题(第14题~第17题,共4题)共两部分。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75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
3.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涂满;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4.如有作图需要,可用2B铅笔作答,并请加黑加粗,描写清楚。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K 39 Mn 55 Fe 56
一、单项选择题:共13题,每题3分,共39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我国科学工作者在科学研究领域取得了突出贡献。下列研究领域得到的物质属于无机物的是( )
A.侯氏制碱法得到的碳酸钠 B.从青蒿中提取的青蒿素
C.人工合成的结晶牛胰岛素 D.炼油全流程技术炼制的石油
2.黑火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其爆炸反应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基态S原子的价电子轨道表示式为
B.中含离子键和共价键
C.的电子式为
D.中碳原子的杂化类型为
3.实验室制取氯水并回收得到。下列实验装置和操作能达到目的的是( )
A.用装置甲制取 B.用装置乙制氯水
C.用装置丙吸收多余的 D.用装置丁蒸干溶液制
4.前4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Y的周期序数与族序数相等,Z与X处于同一主族,基态时W原子原子轨道上有6个未成对电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
B.X与Y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碱性氧化物
C.X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Z的弱
D.W组成化合物时其最高化合价可以是+6价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5~7题:
含硫矿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非常广泛,主要有硫黄(S)、黄铁矿()、重晶石()等。硫化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生产方法有:硫化氢()吸收法,该方法是用NaOH溶液或溶液吸收,已知酸性:;高温还原硫酸钡法,该方法以重晶石为原料,用炭还原硫酸钡制取硫化钡,再加入溶液处理,生成硫化钠。
5.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硫黄(S)在空气中燃烧生成
B.、都是由极性键构成的非极性分子
C.分子和分子中的键角相同
D.一个晶胞(如图)中含有4个
6.下列化学反应表示正确的是( )
A.溶液呈碱性:
B.与NaOH溶液反应:
C.与溶液反应:
D.用足量炭还原硫酸钡制取硫化钡:
7.下列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S具有氧化性,可以用于制硫酸
B.具有还原性,可以添加到食品中作抗氧化剂
C.浓具有脱水性,可以用于金属矿石的处理
D.是白色固体,用作医疗上检查肠胃内服剂
8.利用惰性电极电解和混合溶液分离得到两者的浓溶液,其电解装置如图所示,Ⅰ室里加入的是稀硫酸,Ⅱ室和Ⅲ室里加入的是和的混合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阳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
B.交换膜a是阴离子交换膜阳离子换
C.电解一段时间后,Ⅱ室得到的溶液
D.电解过程中每转移1 mol电子,理论上阴极区可获得11.2 L气体
9.以工业碳酸钙(主要含,少量,,等杂质)生产医药级二水合氯化钙()的主要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溶解”时将粉碎并不断搅拌,有利于加快反应速率
B.“过滤”后所得到的滤渣,其主要成分是、
C.“酸化”时加盐酸可以除去溶液中少量和防止吸收空气中
D.制得样品中
10.用丙烯、氨气、氧气为原料,在催化剂作用下可以合成丙烯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一定可以自发进行
B.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
C.上述反应中每得到1 mol ,转移电子的数目约为
D.一定温度下,使用高效催化剂可以提高平衡时的产率
11.室温下,下列实验探究方案不能达到探究目的的是( )
选项 | 探究方案 | 探究目的 |
A | 向苯和少量苯酚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适量NaOH溶液,振荡、静置后分液 | 除去苯中的少量苯酚 |
B | 向5 mL 溶液中滴加1 mL KI溶液,再滴加几滴KSCN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 和KI反应为可逆反应 |
C | 在相同条件下,向一支试管中加入2 mL 5% 和1 mL ,向另一支试管中加入2 mL 5% 和1 mL 溶液,观察并比较实验现象 | 对分解速率的影响 |
D | 用pH计测量 溶液和 NaClO溶液,比较溶液pH大小 | 结合的能力比的弱 |
12.侯氏制碱法的原理:室温下,先向饱和NaCl溶液中通入,然后再通入,得到晶体,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NaCl溶液中通入后,溶液中存在:
B.反应得到晶体的离子方程式:
C.滤液中一定存在:
D.该生产工艺得到纯碱和氯化铵两种产品,提高了食盐的利用率,同时部分的循环利用减少了碳排放,降低了成本
13.与在催化剂作用下可以合成甲醇,发生如下反应:
Ⅰ.
Ⅱ.
将一定量的与通入某密闭容器,催化反应相同时间,测得不同温度下的转化率、的产率如图所示(图中虚线表示相同条件下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
B.250℃前,的产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说明平衡时升高温度反应Ⅰ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C.250℃后,随温度升高的产率不断减小,可能是因为催化剂对反应Ⅰ的活性降低
D.保持其他条件不变,220℃时使用高效催化剂能使转化率从a点的值升至b点
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61分。
14.(16分)城市污水中含有一定量的、/等,可以通过如下三个阶段协同作用实现自养脱氮。
(1)第一阶段。向污水中加入菌体和溶液,控制温度和pH,繁殖菌体并进行富集。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
(2)第二阶段。在菌体的作用下依次发生过程Ⅰ、过程Ⅱ,从而实现、的脱除,其过程如题14图-1所示。
①第二阶段的脱除过程可以描述为______。
②若在第一阶段只添加溶液而不添加菌体,发现第二阶段污水中氨氮基本无变化,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3)第三阶段。在弱酸性条件下,与反应得到和,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4)城市污水中的可以用沉淀法除去。在搅拌下向污水中加入和溶液,再加入NaOH调节溶液的pH,一段时间后测得去除率与pH的关系如题14图-2所示。
①上述过程中生成沉淀,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②当时,氨氮去除率随pH升高不断升高的原因是______。
15.(15分)以废旧锂离子电池的正极废料(主要含,还有少量Al、C等)为原料可制备。难溶于水和碱性溶液,可溶于酸性溶液。
(1)溶解。将废料加入过量NaOH溶液充分溶解,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硫酸和,控制在80℃进行充分反应,过滤得到含钻离子的溶液。
①在酸性条件下,与反应得到,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②上述反应过程控制在80℃进行的原因是______。
③已知在不同浓度的硫酸水溶液中的溶解率如图所示。正极废料溶解时,硫酸和水的比率大于0.40时,溶解率下降的可能原因是______。
(2)分离。向上述所得溶液中加入有机磷萃取剂,充分振荡后静置、分液,再向得到的有机层提取液中加入硫酸溶液反萃取,再次分液,获得溶液,从而与分离。向有机层提取液中加入硫酸溶液能实现反萃取,其主要原因可能是______。
(3)制备。请补充完整由溶液和溶液制备固体的实验方案:______,干燥。
[沉淀需“洗涤完全”,开始沉淀的]
16.(14分)以硫酸亚铁铵为原料可以制备高纯水合草酸亚铁。
己知:Ⅰ.水合草酸亚铁晶体为淡黄色粉末,难溶于水,溶于稀酸。
Ⅱ.时,易被氧气氧化。
(1)制取。将硫酸亚铁铵加水制中搅拌成溶液后再与、溶液中的一种混合加入到三颈瓶中(题16图-1),在不断搅拌和加热的条件下通过滴液漏斗缓慢滴加另一种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干燥得产品。
①滴液漏斗中的溶液是______;
②上述制备反应为,其平衡常数K的数值为______。[、;。]
(2)确定的化学式。准确称取0.8100 g样品溶于硫酸中,加热至60~80℃,用溶液滴定至刚变红为止,然后滴加稍过量的将全部还原为,充分反应后,除去过量的,加入适量的磷酸。再用 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溶液的体积为20.00 mL。
已知:(未配平)
①上述实验中加入适量的磷酸的目的是调节酸性。若用盐酸代替磷酸,样品中x的测定结果将______(填“偏大”或“偏小”或“无影响”)。
②通过计算确定的化学式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3)将晶体放在坩埚中敞口充分加热,固体质量随温度的变化的曲线如题16图-2所示。加热至500℃时,所得固体的成分为______(填化学式)。
17.(16分)转化的方法主要有电催化、热还原等。
(1)电催化制CO。在电解过程中向电解质中加入离子导体可以提高CO的选择性(CO是指转化生成CO的百分比,下同)。
①离子导体M中含有H、B、C、N、F等元素,其中B、C、N、F四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的空间构型是______。
②电催化还原制CO的示意图如题17-1所示。请在虚线框中画出还有可能得到的中间体的结构示意图______。
(2)热还原制和CO。在常压、催化下,和混和气体(体积比1:4)进行反应,测得转化率、和CO的选择性随温度变化如题17图-2所示。
反应Ⅰ:
反应Ⅱ:
①400℃后,随温度升高转化率不断上升的原因是______。
②反应Ⅱ中和在(存在O空位)催化剂的作用下,可以提高CO的选择性,反应机理如图17-3所示。从电负性的角度,过程①和②能发生的原因是______。
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调研考试
高三化学试题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说明:学生解答主观性试题时,使用与本答案不同的其它合理答案的也给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13题,每题3分,共39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A 2.A 3.C 4.D 5.D 6.D 7.B 8.C 9.B 10.A 11.B 12.C 13.C
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61分。
14.(16分)
(1)或(2分)
(2)①在菌体的作用下,污水中的将部分氧化成、,随后再将余下的氧化成(3分)
②没有菌体,在本实验条件下与不会发生化学反应(2分)
(3)(3分)
(4)①(3分)
②随着pH的增大,转化为,使的浓度增大,生成沉淀的反应速率加快,导致的去除率不断升高(3分)
15.(15分)
(1)①(3分)
②温度过低,反应速率较慢,温度过高会导致的分解,不利于反应的进行(3分)
③硫酸和水的比率大于0.40,硫酸浓度较大,会导致铝表面会生成致密的氧化膜,使的溶解率下降。(3分)
(2)在硫酸溶液中的溶解度比在有机磷中的大(2分)
(3)控制溶液pH不大于9.0,在搅拌下向溶液中滴加溶液,至有大量固体生成;静置后过滤,所得沉淀用蒸馏水洗涤;取最后一次洗涤后的滤液,滴加盐酸酸化的溶液,不出现白色沉淀(4分)
16.(14分)
(1)①溶液(2分) ②11.8(3分)
(2)①偏小(2分)
②解:
由题意可得关系式:
即:,
样品的化学式为(4分)
(3)(3分)
17.(16分)
(1)①(3分) 正四面体(3分)
②(3分)
(2)①反应Ⅰ的,反应Ⅱ的,400℃后随温度升高反应Ⅰ平衡逆向移动,使的转化率不断下降,反应Ⅱ平衡正向移动,使的转化率不断上升,且上升幅度超过下降幅度(4分)
②中电负性较强氧吸附在含有氧空穴位的结构上形成中间体,由于中间体中的Fe与O的相互作用强于C与O的相互作用,因而会断键脱除CO,同时得到O—Fe—O的结构(3分)
江苏省连云港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调研考试化学试题(PDF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江苏省连云港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调研考试化学试题(PDF版含答案),共13页。
2022-2023学年江苏省连云港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调研考试化学试题(PDF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江苏省连云港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调研考试化学试题(PDF版),共12页。
江苏省连云港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调研考试化学试题(PDF版附答案): 这是一份江苏省连云港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调研考试化学试题(PDF版附答案),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