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江苏省泰州市泰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江苏省泰州市泰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01
    江苏省泰州市泰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02
    江苏省泰州市泰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03
    还剩1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江苏省泰州市泰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省泰州市泰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泰州市泰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一)现代文阅读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材料一:
    如今,大家一提工匠精神,一般都先想起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殊不知,自古以来,工匠精神就是“中国气质”之一。工匠在古代的社会地位不算高,但有很多匠人名垂青史。如先秦的鲁班、李冰是以心灵手巧而成就事业的标杆人物。
    中国古代各类手工匠人以精湛的技艺为社会创造价值,为中华文明的形成与繁荣做出了不可或缺的重要贡献。工匠们往往以打造精品为追求。朱熹对《论语·学而》中谈到的“如琢如磨”做了注解。他说:“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这是对工匠精神的精彩解说,阐释了“中国气质”。
    精品的产出当然需要制度作保障。中国很早就形成了标注制造者姓名的制度,如秦国很早就实行了“物勒工名”制度,要求制造者把名字刻在制作的产品上。到后来秦朝建立,国家还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系统的技术与产品质量管理机构。有这样的制度,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秦朝能够制造出精湛的铜车马、兵马俑等代表“中国气质”的艺术品了。
    在中国历史上,工匠制度的传承发展,渐渐形成了特有的工匠文化和工匠理念,体现了特有的“中国气质”,对工匠的行为有很强的约束力。官窑生产的好产品呈给皇家,出现次品就要砸掉。陶瓷界有实力的厂家都坚守一个传统:仿品不能当正品出售。
    正是有“精益求精”的精神,有制度做保证,中国历朝历代才能不断产出名扬四海的精品,铸就东方文明古国的灿烂文化。在当代中国产业界和其他行业都应当弘扬,或者说找回“精益求精”的精神。全社会也要尊重能工巧匠的创造力和贡献,让“中国制造”成为精致美好、质量信得过的标签,创造出新时代的“中国气质”。
    (摘编自张柏春《工匠精神自古就是“中国气质”》)
    材料二:
    为什么有人否认“工匠精神”一直深藏在民族文化中?
    “工匠精神”曾在古代中国人的生活中扎根生长。千百年来,“大国工匠”们用他们的双手和智慧,创造了令西方仰止的古代科技文明,由他们凝聚起来的“工匠精神”,也不断酝酿、发酵,直至成为中华民族文化重要的精神支柱之一。
    无论在庙堂上还是江湖间,每一个时代,那些巧思运筹的工匠们亦成为那个时代先进生产力的代表,由他们生发出来的“工匠精神”亦成为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之一。韩非子《五蠹》中提到的率先民“构木为巢”的有巢氏和“钻燧取火”的燧人氏,均是因为拥有了独门技艺而得以“王天下”。唐代后期的敦煌文献《二十五等人图并序》这样描述传统工匠:“工人者,艺士也……虽无仕人之业,常有济世之能,此工人之妙矣。”这是对能工善工者的歌颂,对“工匠精神”的至高认同。而在民间,工匠文化同样获得了广泛的认同与尊重。正是出于这种朴素的认知,民众愿意学手艺,愿意将手艺练得越来越精湛,潜移默化中也孕育了中国工匠独特的敬业精神。
    随着“工匠精神”的蔚然成风,“工匠精神”的内涵和要义,也在历代人的推敲中逐渐显现出来。“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本是《诗经》里描述工匠制作骨器、象牙、玉石的,宋代理学家朱熹对其进行了更高层次的阐述,“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精益求精,这在现代语境中,被认为是对“工匠精神”核心和精髓的表述,首次出现在历史文丛中。再后来,清代赵翼在《瓯北诗话七言律》中做了进一步的阐述:“大概日趋于新,精益求精,密益加密,本风会使然。”待到民国时期,孙中山将其扩展到近代工业,概括提炼出“精益求精”精神,这成为当代技术道德的重要规范。
    精益求精、心无旁骛地专注于手下世界的“工匠精神”,被不断内化、延伸至更广的领域。古人们还将“工匠精神”延伸至文化创作领域,于是,就有了“匠心独运”的说法。文化创作中无论是“打磨”“勾画”,还是“描摹”“推敲”,都是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文化创造中的对位呈现。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在新时代语境下,从古老而朴素的文化源头重新出发,“工匠精神”正成为新的时代热词,而热度的背后是一场新的出发,“工匠精神”正返本开新,开创着全新的天地。
    (摘编自公晓慧《“工匠精神”是深藏于中华民族基因中的精神密码》)
    材料三:
    要想重建中国的“工匠精神”,需要我们深入探讨中国“工匠精神”所需要的制度保障、信仰支撑以及文化支撑。
    “工匠精神”需要用制度做保障,而传统上这个制度便是行会。首先,行业组织具有团结行业同仁、增强行业同仁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作用。为维护行业同仁的共同利益,行会都会通过共同信仰,将行业同仁组织起来,增强抗风险能力。其次,行会还具有制定行规、整合行帮内部秩序的作用。每个行业内部都会有自己的“行规”。第三,行业组织还具有对外调节各行业及同行业内不同行帮间社会矛盾的功能。为维护各行业利益,行业间还有许多共同的“游戏规则”,如行业间“不得跨业”“不得跳北”,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恶性竞争,即所谓“生行莫入,熟行莫出”。在同行业不同行帮间,也讲究各有各的地盘,不得相互侵吞,以免造成行帮间的无序竞争。
    作为传统,“工匠精神”需要用信仰做支撑。一个行业要想维系其自身的稳定,通常当人管不了人的时候,便会创造一个神,让神来管理,对某种神的信仰在行会秩序维系过程中发挥过重要作用。
    作为传统,“工匠精神’’同样需要用文化做支撑。俗话说:“家有万贯,不如一技在身。”在匠人眼中,技艺就是财富。为避免“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师傅在选徒时都非常留心徒弟的人品。而一旦收徒,师傅又会努力营造出一种家族氛围,与徒弟建立起一种形同父子般的具有宗法制特征的人际关系文化。
    (摘编自苑利《为什么需要“工匠精神”》)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秦朝开始实行的“物勒工名”制度和建立的从中央到地方的系统的技术与产品质量管理机构,都有助于秦朝制造出精湛的艺术品。
    B. 材料一认为工匠制度的传承发展形成了特有的工匠文化,这里的“文化”有别于材料三“‘工匠精神’同样需要用文化做支撑”中的“文化”。
    C. 中国能够创造出灿烂辉煌的古代文化主要得益于传统的工匠精神,当代中国的发展需要找回这种“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D. “生行莫入,熟行莫出”是调节同行业内不同行帮之间的社会矛盾的“游戏规则”,即不能随跳槽改行。
    2.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具有工匠精神的国度,而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在这方面则难以和中国相提并论。
    B. 工匠精神能推动社会发展,能工巧匠的创造力和贡献让“中国制造”成了精致美好、质量信得过的标签。
    C. 曾在古代中国人生活中扎根生长的“工匠精神”,至近现代已被淡化,时至今日又焕发了新的生命力。
    D. “精益求精”是“工匠精神”的内涵,而“匠心独运”则是“工匠精神”延伸至文化创作领域的证明。
    3. 下列说法中,不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相关观点的一项是( )
    A. 在工业化早期阶段,德国生产的产品根本谈不上精致,德国人到英国展出产品,被要求标注“德国制造”,这相当于劣等产品的标签。
    B. 李春是隋代著名的桥梁工匠,举世闻名的赵州桥就是他主持设计建造的。赵州桥存世1400多年,堪称中国建筑史上的奇迹之一。
    C. 制作杆秤的工匠们相信,秤星分别代表北斗七星、福禄寿等,如果所造的秤亏顾客一两,制秤人就折寿一年。
    D.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要求全国运用统一标准的度量衡,为监管产品质量、推行标准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4. 材料三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
    5. 结合上面三则材料的相关内容,谈谈如何重建我国的“工匠精神”。
    【答案】1. B 2. D 3. A
    4. ①采用总分式结构进行论证,先总说,后分说;②论证中综合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如引证法、例证法等。
    5. ①全社会形成尊重能工巧匠创造力和贡献的良好氛围。②形成完备的质量监管体系和行业内部的监管体系。③重视重建“工匠精神”的信仰和文化支撑。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把握内容要点和筛选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A项,“秦朝开始实行的‘物勒工名’制度和建立的从中央到地方的系统的技术与产品质量管理机构”错误,由材料一可知,“‘物勒工名’制度”在秦国时就已经有了,并不是到秦朝时才开始实行的。
    C项,“主要得益于”错误,没有依据,材料一说的是“正是有‘精益求精’的精神,有制度做保证……铸就东方文明古国的灿烂文化”,并没有强调哪一个更重要。
    D项,“‘生行莫入,熟行莫出’是调节同行业内不同行帮之间……”错误,由材料三可知,“生行莫入,熟行莫出”是调节不同行业之间的矛盾的“游戏规则”。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把握内容要点和筛选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A项,“而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在这方面则难以和中国相提并论”错误,属无中生有。材料一中说的“如今,大家一提工匠精神,一般都先想起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只是如今的现状,并没有将中国和这些国家的过去进行比较。
    B项,“能工巧匠的创造力和贡献让‘中国制造’成了精致美好、质量信得过的标签”错误,材料一说的是“全社会也要尊重能工巧匠的创造力和贡献,让‘中国制造’成为精致美好、质量信得过的标签”,而选项“成了”将未然变成已然,不符合客观实际。
    C项,“至近现代已被淡化,时至今日又焕发了新的生命力”错误,结合材料二中的“待到民国时期.孙中山……重要规范”可知“至近现代已被淡化”错。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证的分析能力。
    A项,“在工业化早期阶段,德国生产的产品根本谈不上精致,德国人到英国展出产品……”错误,材料一只是在开篇部分提到了“一般都先想起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并没有表达任何相关观点。
    B项,可以作为论据支撑“工匠在古代的社会地位不算高,但有很多匠人名垂青史”这个观点,和原材料中举到的鲁班、李冰等人的例子作用相同。
    C项,可以作为论据支撑“工匠制度的传承发展,渐渐形成了特有的工匠文化和工匠理念,体现了特有的‘中国气质’,对工匠的行为有很强的约束力”这个观点。
    D项,可以作为论据支撑“精品的产出当然需要制度作保障”这个观点。
    故选A。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证的分析能力。
    论证上的特点一般需要从论证结构、论证方法、论证角度等方面考虑。
    材料三先分,“要想重建中国的‘工匠精神’,需要我们深入探讨中国‘工匠精神’所需要的制度保障、信仰支撑以及文化支撑”“‘工匠精神’需要用制度做保障,而传统上这个制度便是行会”“作为传统,‘工匠精神’要用信仰做支撑”,即总说要想重建中国的“工匠精神”,要深入探讨制度保障、信仰支撑以及文化支撑,然后从制度保障、信仰支撑以及文化支撑三方面分别进行阐释。
    在阐释的过程中,运用了引用论证和举例论证的方法,如引用俗语指出在匠人眼中,技艺就是财富;以行业间共同的“游戏规则”为例,论证行业组织具有对外调节各行业及同行业内不同行帮间社会矛盾的功能。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证的分析能力。
    材料一最后一段中的“正是有‘精益求精’的精神,有制度做保证,中国历朝历代才能不断产出名扬四海的精品”“全社会也要尊重能工巧匠的创造力和贡献”,即全社会形成尊重能工巧匠创造力和贡献的良好氛围,需要形成完备的质量监管体系和行业内部的监管体系。
    材料三第一段则直接提出 “要想重建中国的‘工匠精神’,需要我们深入探讨中国‘工匠精神’所需要的制度保障、信仰支撑以及文化支撑”“首先,行业组织具有团结行业同仁、增强行业同仁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作用。为维护行业同仁的共同利益,行会都会通过共同信仰,将行业同仁组织起来,增强抗风险能力”“其次,行会还具有制定行规、整合行帮内部秩序的作用。每个行业内部都会有自己的‘行规’”“第三,行业组织还具有对外调节各行业及同行业内不同行帮间社会矛盾的功能”,即重视重建“工匠精神”的信仰和文化支撑”,即重视重建“工匠精神”的信仰和文化支撑。
    【点睛】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方法:
    1.寻找所需信息。发现文本关键信息是核心,善于抓住文中负载关键信息的词句,剔除与阅读目的无关的多余信息,从字面看出表达的言外之意,以快速锁定要寻找的目标。
    2.整合得出结论。对于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在没有详细且明确的陈述言语的情况下,需要将文本中有关联的信息通过比较、归纳、综合进行加工处理,判断出题人的真实意图,从而整合得出有效的结论。
    3.构建文本意义。对于多种材料组合的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要注意识别文本材料的主题,联系实际需求,找出文本的写作目的,为材料信息内容排序,联系文本中的不同资料,结合自己的知识、想法和经验,提出独特见解,自主构建文本的意义。
    (二)现代文阅读Ⅱ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父亲和我的时代(节选)
    杨遥
    ①有一天,父亲突然打来电话,让我加他的微信,帮他在微信朋友圈里转发一下视频。我欣喜父亲终于有变化了,赶忙加上他的微信,打开发来的视频。父亲在施肥,他穿着脏兮兮的蓝色中山装,头上脸上都是土,不多的头发被风扬起,上面沾着碎草屑。他施的肥黑乎乎的,父亲捧着一把,用我们老家的方言说:“这是纯天然的羊粪,我们的农产品不用化肥、不打农药,是真正的绿色食品。”视频中的父亲样子很认真,像背课文的小学生。因为他的认真,方言听起来特别生硬、难听。
    ②原来父亲让我转发这样的内容。看架势,他要卖啥农产品了。
    ③现在父亲竟要做微商了,我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想起微信朋友圈里被我屏蔽掉的那些卖东西的朋友,做微商一定很难,怎样能让别人信任你,买你的东西?我们镇坐落在山西中北部,一半盆地,一半山丘。人们在盆地种些玉米、高粱等大田作物,山坡上种谷子、荞麦、胡麦、豆类等小杂粮,没啥特别的东西,谁买呢?而且想到父亲邋遢的样子,如果被朋友们看到……我便没有帮他转发,想过段时间,父亲或许会知难而退。他不适合干这个。
    ④没想到到了晚上,父亲在微信里问我:“怎么没有看到你转发的视频?”我不知道该怎样回答父亲,便索性装作没看见他的信息。侥幸地想,父亲刚用微信,大概不太熟悉它的功能,能糊弄过去;或者,他能猜测到我的想法,不再问。但是第二天一早,刚打开手机,就蹦出父亲的微信。他还是问怎么没有看到我转发的视频。没办法搪塞了,想到父亲的执拗,我便不情愿地转发了。
    ⑤到了傍晚,父亲的微信又来了,这么多年,我们从来没有这么频繁地联系过。这次他是来批评我的,他说朋友圈要互动,你不回复别人的留言,人家就不会给你点赞、留言了。
    ⑥过了几天,父亲又给我打来电话,很认真地说需要帮他一个忙。我对父亲的电话已经有些头疼了,我情愿他问我要一些东西,哪怕贵些也不怕。现在他这样认真和我说话,我预感不大好。果然,父亲说:“你在外面工作,认识的人多,拉我进你的几个微信朋友群。那里面肯定有许多人需要绿色食品。”我一听头大了,怎么能把父亲拉进我的微信朋友群呢?便回绝道:“拉不进来,进这些群都要群主审核。”父亲不死心地问:“你和他们说一下不行吗?”我说:“人家都是搞文艺的。”父亲叹口气,挂了电话。拒绝了父亲,我心里有些不安,想父亲这样着急是不是缺钱?便给他微信转账发去个大红包。父亲打都没有打开,回复说他不缺钱,这些年挣的钱连他死后打发也够用了,只是想让我多帮他做宣传,多帮他加一些微信好友。
    ⑦芒种过后十多天,父亲又发来他的视频。他在锄草。这次他脱下长衫了,却换了件穿过很多年的湖蓝色半袖衫,当初那鲜亮的湖蓝早已褪去,变得发灰,像湖水被大面积污染了。
    ⑧父亲满脸的胡子和头发连在一起,像从草堆里长出来的一棵最高的草。我很气愤,给父亲买了那么多件新衣服他不穿,总是让我转发他邋里邋遢的视频,便索性关掉朋友圈。
    ⑨一日有同学问,乡下可有绿色农产品?忽然想到有次父亲好像谈到在种什么“羊粪小米”,给他打电话。父亲的手机意外地占线,等了好长时间,才把电话打进去。我问父亲能不能买到好小米。父亲大概没有想到我问小米,有些意外,马上回答:“新米刚下来。今年咱家种的是羊粪小米,完全没污染,口感特别好。”我找到父亲的微信朋友圈,让同学们看视频,但没有告诉他们这是我的父亲。
    ⑩父亲记日记一样,在微信朋友圈里记录着谷子成长的过程。几天过去,谷子已经冒出一截儿。然后父亲锄草、施肥,施的是羊粪肥。长出谷穗了,刚开始手指头肚那么大,慢慢变成狗尾巴草那么大。突然长出虫子了,父亲对着镜头说:“我们不打农药。”他每天用小刷子蘸着烟蒂泡的水刷谷穗,好半天才刷完一只刷谷穗的时候,父亲的脸拼命往上凑。我知道他眼神不好,看不清那些小虫子。他抬起头来的时候,脸上沾着黑一道、绿一道的植物汁液。谷子地一眼望不到尽头。同学们没有把视频看完,就敲定了买父亲的小米,五斤、十斤下了订单。那天帮父亲卖了五十斤小米。第二天父亲告诉我已经快递发货了。他对我说:“你认识的人不一样,以后有机会多给我介绍啊!”
    ⑪没几天,一位西藏的朋友给我打来电话。我有些诧异,他这么快就和我联系?没想到他开口就说:“你介绍的米贵,熬上不好喝。”我心里咯噔一下,赶忙说给他问一下。我给父亲打电话,父亲听完后说:“放心,我还能让你丢脸?”几天后,西藏的朋友又打来电话,他说:“我错怪你介绍的那位卖米的大爷了,是我们这儿的水有问题。以后我就吃他家的小米。”我不清楚父亲怎样处理的,忙去问。父亲说:“咱的米能有啥问题?我自己种的还不知道?肯定是他的水出了问题。我给他又寄了三斤小米,同时寄了三瓶矿泉水。我告诉他说你熬的米不好喝,可能是水的问题,这次你用矿泉水熬上,不要拿你们的水,要是不好喝就是我的米有问题。”父亲笑了一下:“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水土,他们那儿和咱们的水土不一样。一用矿泉水熬上,他就告诉我好喝。”我心里叹服父亲能想到这么个点子,说以后有朋友要小米,我就给介绍。父亲说:“我不光卖小米,还有核桃、蜂蜜、酸枣、荞麦、胡油、土鸡蛋。需要啥有啥,质量绝对没问题。”
    (有删改)
    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父亲要“我”加他微信,帮他加一些微信好友,帮他宣传农产品,这些情节暗示父亲有变化了,懂得了用新媒体卖农产品的便利。
    B. “我便没有帮他转发,想过段时间,父亲或许会知难而退”,没转发的主要原因是“我”推测父亲推销的农产品没有销路,转发也没用。
    C. “像从草堆里长出来的一棵最高的草”,既写出了父亲在田间劳作时“邋里邋遢”的形象,也暗示了“我”对父亲有一种看不起的情绪。
    D. 文章写的虽是父亲推销农产品的小事,但微信朋友圈转发、快递发货等新事物的出现,却构成了社会大背景,反映了农村的新变化。
    7. 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他不适合干这个”到“说以后有朋友要小米,我就给介绍”,形成叙事转折,这变化的背后,显示出“我”对父亲做微商的认可。
    B. 父亲发来的前两段视频,都展现了他在忙活农活儿的情景,但文章描写侧重点的选取有所不同,收到了“同中有异”的表达效果。
    C. 先写西藏的朋友怪“羊粪小米”不好喝,再写认可父亲的小米好喝,最后通过父亲的叙述交代事情的原委,这种插叙手法的运用有利于凸显父亲的形象。
    D. 文章采用第一人称叙事,“我”既是故事的叙述人,起到串联情节的作用;又是文章中的重要人物,对父亲的形象起到重要衬托作用。
    8. 本文第⑩段细致描写了父亲在微信朋友圈里记录谷子成长及料理过程的情景,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9. 有人评论说本文中“父亲与传统农民相比,具有新时代特色”,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答案】6. C 7. C
    8. ①既是对上文中父亲微信朋友圈的视频的详细介绍,又为下文的“卖小米”做好了铺垫,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②突出父亲种谷子时的认真细致,真实自然,不辞辛苦,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更具有典型性。
    9. ①父亲具有新时代农民的先进意识。父亲种“羊粪小米”,卖各种地方农产品,特色鲜明。②父亲善于学习,接受新事物,运用新科技。父亲能够熟练使用微信,展示小米的种植过程和优点,让“我”帮忙宣传,这都是积极学习的成果。③父亲更具有经营智慧,重视经营服务。父亲用三瓶矿泉水解决了西藏朋友的“米不好喝”的问题,售后服务到位。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能力。
    C.“也暗示了‘我’对父亲有一种看不起的情绪”表述错误,根据“我气愤给父亲买了那么多件新衣服他不穿”可知,作者要表达的是“我”对父亲邋里邋遢不顾形象的不满。
    故选C。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综合鉴赏能力。
    C.“这种插叙有利于凸显父亲形象”表述错误,此处先写西藏朋友怪米不好喝,然后写认可,最后写父亲的叙述,从叙述时间来看是顺叙,而不是插叙。
    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中重要情节作用的鉴赏能力。
    (1)在情节结构上,第十段“父亲记日记一样,在微信朋友圈里记录着谷子成长的过程”是对上文“有一天,父亲突然打来电话,让我加他的微信,帮他在微信朋友圈里转发一下视频。我欣喜父亲终于有变化了,赶忙加上他的微信,打开发来的视频”“没想到到了晚上,父亲在微信里问我:‘怎么没有看到你转发的视频?’我不知道该怎样回答父亲,便索性装作没看见他的信息”中父亲反复让我转发的朋友圈的详细介绍。又为下文“没几天,一位西藏的朋友给我打来电话”做铺垫,为下文展开“同学们没有把视频看完,就敲定了买父亲的小米,五斤、十斤下了订单”做铺垫,推动故事情节发展,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
    (2)在人物塑造上,由“他每天用小刷子蘸着烟蒂泡的水刷谷穗,好半天才刷完一只……我知道他眼神不好,看不清那些小虫子。他抬起头来的时候,脸上沾着黑一道、绿一道的植物汁液”可知, 通过言行突出父亲的认真细致,真实自然,不辞辛苦,使人物勤劳认真的形象更加丰满,更具有典型。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个性化解读能力。
    (1)依据原文第一段“这是纯天然的羊粪,我们的农产品不用化肥、不打农药,是真正的绿色食品” 和第十一段“我不光卖小米,还有核桃、蜂蜜、酸枣、荞麦、胡油、土鸡蛋。需要啥有啥,质量绝对没问题”可知,父亲不仅卖“绿色小米”,还卖各种地方特色农产品,体现了“父亲”紧跟时代特色,具有先进的意识和发展的理念。
    (2)依据原文第一段“父亲突然打来电话,让我加他的微信,帮他在微信朋友圈里转发一下视频”和让我转发朋友圈,让我加微信帮忙宣传可知,“父亲”善于学习,接受新事物,运用新科技。
    (3)依据原文第十一段“咱的米能有啥问题,我自己种的还不知道……不要拿你们的水,要是不好喝就是我的米有问题”可知,“父亲”更具有经营智慧,重视经营服务。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材料,完成小题。
    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吉之吉水人也。年二十举进士,对策集英殿。天祥以法天不息为对,其言万余,不为稿,一挥而成,帝亲拔为第一。考官王应麟奏曰:“是卷古谊若龟鉴,忠肝如铁石,臣敢为得人贺。”寻丁父忧,归。咸淳九年,起为湖南提刑,因见故相江万里。万里素奇天祥志节,语及国事,愀然曰:“吾老矣,观天时人事当有变,吾阅人多矣,世道之责,其在君乎?君其勉之。”十年,改知赣州。德祜初,江上报急,诏天下勤王。天祥捧诏涕泣使陈继周发郡中豪杰并结溪峒蛮使方兴召吉州兵诸豪杰皆应有众万人事闻,以江西提刑安抚使召入卫。其友止之,曰:“今大兵三道鼓行,破郊畿,薄内地,君以乌合万余赴之,是何异驱群羊而搏猛虎。”天祥曰:“吾亦知其然也。第国家养育臣庶三百余年,一旦有急,征天下兵,无一人一骑入关者,吾深恨于此。故不自量力,而以身徇之,庶天下忠臣义士将有闻风而起者。义胜者谋立,人众者功济,如此则社稷犹可保也。”尽以家赀为军费。明年正月,除知临安府,寻除右丞相兼枢密使,使如军中请和,与大元丞相伯颜抗论皋亭山。丞相怒拘之,天祥夜亡入真州,泛海至温州。至元十五年十二月,趋南岭。张弘范兵突至,天祥仓皇出走,千户王惟义前执之。至潮阳,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厓山,使为书招张世杰。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所书《过零丁洋诗》与之。厓山破,遣使护送天祥至京师。在燕凡三年,上知天祥终不屈也,召入谕之曰:“汝何愿?”天祥对曰:“天祥受宋恩,为宰相,安事二姓?愿赐之一死足矣。”天祥临刑殊从容,南向拜而死,年四十七。
    (节选自《宋史·文天祥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天祥捧诏涕泣/使陈继周发郡中豪杰/并结溪峒蛮/使方兴召吉州兵/诸豪杰皆应/有众万人/
    B. 天祥捧诏涕泣/使陈继周发郡中豪杰/并结溪峒蛮/使方兴召吉州兵诸豪杰/皆应有众万人/
    C. 天祥捧诏涕泣/使陈继周发郡中/豪杰并结溪峒蛮/使方兴召吉州兵诸豪杰/皆应有众万人/
    D. 天祥捧诏涕泣/使陈继周发郡中/豪杰并结溪峒蛮/使方兴召吉州兵/诸豪杰皆应/有众万人/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进士:在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是对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的称呼,是古代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
    B. 对策:古时就政事、经义等设问,由应试者对答,自汉起作为取士考试的一种形式。
    C. 咸淳:帝王年号。中国封建社会里明清皇帝每人只有一个年号,其他朝代皇帝有多个年号。
    D. 勤王:尽力于王事,后多指君主的统治受到威胁而动摇时,臣子起兵救援王朝。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天祥才华出众。他二十岁时参加进士考试,应对时不打草稿,一挥而就,考官王应麟对他大为赞赏。
    B. 文天祥堪当重任。他任湖南提刑时,与旧相江万里谈及国家大事,江万里为之动容,认为他有担当天下的能力。
    C. 文天祥守节不屈。厓山被攻破后,他被元将张弘范派遣使者送往京师,元朝廷劝降,他坚决不屈服,视死如归,最后从容就义。
    D. 文天祥忠君爱国。长江上游告急时,他积极应诏勤王;被捕之后,拒绝张世杰的劝降并书写《过零丁洋诗》,以明心志。
    13.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答案】10. A 11. C 12. D
    13. (1)所以木材用墨线量过再经辅具加工就能取直,刀剑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智慧明达而且行为没有过失了。
    (2)巫医,奏乐之人,各类工匠,是士大夫们所看不起的,现在他们的见识反而比不上这些人了,真是令人奇怪啊!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为:文天祥捧着诏书大哭,派陈继周征发郡中豪杰,联合溪峒少数民族,派方兴召吉州军队前来,各路英雄都响应,聚集了一万多人的军队。
    “郡中”是做“豪杰”的定语,中间不能断开,所以应在“杰”后面断开,排除CD;
    “召”的宾语为“吉州兵”,所以应在“兵”后面断开,排除B。
    故选A。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C.“中国封建社会里明清皇帝每人只有一个年号,其他朝代皇帝有多个年号”错误。年号自汉武帝建元年间始有,之前的皇帝没用年号。自汉武帝起历代皇帝都立年号,如贞观、康熙等。有时一个皇帝有多个年号,明清两代一般是一个皇帝一个年号,但不绝对,比如明英宗有两个年号。
    故选C。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被捕之后,拒绝张世杰的劝降并书写《过零丁洋诗》,以明心志”错误,原文是“使为书招张世杰。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所书《过零丁洋诗》与之”,可见是张弘范让他写信招降张世杰,他拒绝了,而不是拒绝张世杰的劝降。
    故选D。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受绳”,用墨线量过;“金”,指金属制的刀剑等;“就”,动词,接近,靠近;“博学”,广泛地学习;“日”,每天;“参省乎己”,对自己检查、省察;知”,通“智”,智慧。
    (2)“不齿”,不屑与之同列,即“看不起”;“乃”,竟,竟然;“及”,比得上;“其”,难道,表反问。
    参考译文:
    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吉州吉水人。二十岁考中进士,在集英殿对答(皇上的)策问。文天祥以遵守天道,勤奋不息作答,他的对策文章有一万多字,不打草稿,一挥而就,被皇上亲自选拔为第一。考官王应麟上奏说:“这份答卷中存在的古代典籍之义理犹如明镜(可以起借鉴作用),这个人忠诚之心如同铁石,所以臣斗胆为陛下得到人才而庆贺。”不久(文天祥)遭遇父亲去世,归家。咸淳九年,被起用为湖南提刑,因而见到前任丞相江万里。江万里一向看重文天祥的志气节操,谈及国家大事,(江万里)忧伤地说:“我已经老了,纵观天时人事将有变化,我见过的人很多,改变社会状况的责任,莫非是在你身上吧?你可要竭尽全力。”咸淳十年,改任赣州知州。德祐初年,江上告急,皇上下诏号召天下起兵帮助朝廷抗敌。文天祥捧着诏书大哭,派陈继周征发郡中豪杰,联合溪峒少数民族,派方兴召吉州军队前来,各路英雄都响应,聚集了一万多人的军队。事情报告朝廷后,(朝廷)命令文天祥以江西提刑安抚使的身份领兵入京。他的好友劝阻他,说:“如今蒙古大军分三路击鼓前来,攻破京郊,逼近内地,你以仓促集合的一万多人奔赴京师,这与驱赶羊群去和猛虎搏斗有什么不同。”文天祥说:“我也知道是这样。只是国家抚养臣民三百多年,一旦国家遇到紧急情况,向天下征集兵员,竟然没有一人一马响应入关,我对此非常痛心。所以不自量力,要以身殉国,期望天下的忠臣义士一听到消息就立刻行动。以义而胜者谋立功,人数众多就能成功,这样国家还能保住。”(于是)倾尽家财作为军费。第二年正月,(文天祥)担任临安府尹,不久又担任右丞相兼枢密使,朝廷派他到元军军营请求讲和,跟大元丞相伯颜在皋亭山谈判时据理力争。元丞相伯颜发怒扣押了他,文天祥趁夜色逃到真州,渡海到了温州。至元十五年十二月,前往南岭。张弘范的军队突然到来,文天祥仓皇出逃,千户王惟义上前抓住了他。(文天祥被押解)到潮阳,被带去见张弘范,(张弘范)身边的人命令文天祥下拜,(文天祥)不下拜,张弘范于是用对待客人的礼节对待文天祥,带他一起到厓山,让他写信去招降张世杰。文天祥说:“我不能保护父母,却教别人叛离父母,可以吗?”张弘范坚持向他索要劝降信,文天祥于是写下自己所作的《过零丁洋诗》给他。厓山被攻破,张弘范派遣使者护送文天祥到京师。文天祥在燕京共待了三年,元世祖知道文天祥最终不会屈服,于是把文天祥召入宫中,对他说:“你有什么心愿?”文天祥回答说:“我受大宋恩泽,做了宰相,怎能侍奉他朝皇帝呢?只愿赐我一死就满足了。”文天祥临刑时非常从容镇定,向南方叩拜而死,终年四十七岁。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塞下曲(其三)
    李白
    骏马似风飙,鸣鞭出渭桥。
    弯弓辞汉月,插羽破天骄①。
    阵解星芒②尽,营空海雾消。
    功成画麟阁③,独有霍嫖姚④。
    【注】①天骄:匈奴曾自称“天之骄子”。②星芒:古人认为客星呈现白色的光芒,就是战争的征兆。③麟阁:麒麟阁,汉代阁名,在未央宫中,汉宣帝时曾绘十一位功臣像于其上。④霍嫖姚:指霍去病。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写战马飞奔出渭桥,如风驰电掣一般,既说明兵强马壮、军队士气旺盛,又渲染了军情紧急的紧张气氛。
    B. 颔联并没有直接描写战场厮杀的场景,在“弯弓”与“插羽”之间就迅速地结束了战争,照应了首联的内容。
    C. 颈联描写“破天骄”后的战场景象,战争结束后,敌军营寨空无一人,战争的气氛消失,烘托出战争的悲壮惨烈。
    D. 尾联是说军队凯旋后只有像霍嫖姚那样的大将才能被绘像于麒麟阁,“独有”二字略有讽刺当政者之意。
    15. 诗人采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塑造了将士们怎样的形象?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案】14. C 15. ①侧面描写。首联写奔驰骏马、催马前进的鞭声,从侧面衬托将士们斗志昂扬、杀敌心切的形象特点。颈联描写“破天骄”后的战场景象,战争结束后,敌军营寨空无一人,战争的气氛消失,侧面表现了将士们的神勇无比和敌人的不堪一击。②细节描写(动作描写)。颔联通过弯弓、插箭的细节描写(动作描写),表现将士们的神勇无敌。③用典。尾联用霍去病建功立业的典故突出将士们报效国家的英雄主义气概和献身精神。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赏析诗歌语言、手法的能力。
    C.“烘托出战争的悲壮惨烈”错误,从诗中来看,颈联描写的战场景象并不能“烘托出战争的悲壮惨烈”,敌军营寨的情形应是表现了将士们的神勇无比和敌人的不堪一击。
    故选C。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人物形象以及表达技巧的能力。
    首先回顾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如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
    然后到诗歌中找到直接展现将士们的诗句,分析手法和特点。
    如“弯弓辞汉月,插羽破天骄”意思是“我们全副武装离开京城开赴边疆,奉命前去击破前来侵扰的匈奴”。“弯弓”“插羽”都是动作描写,也是细节描写,而“破天骄”是作战的结果,天兵所向,势如拉枯摧朽,展现将士的神勇无敌。
    接着找出能侧面展现将士形象的诗句。
    如“骏马似风飙,鸣鞭出渭桥”意思是“骏马像狂风般地驰骋,在清脆的马鞭挥动声响中,飞快地奔出了渭桥”。这是写战马飞奔,有如风驰电掣,写“骏马”实际上是写驾驭骏马的健儿们,马壮是为了借喻兵强。这是侧面烘托,展现健儿们杀敌心切,斗志昂扬,策马疾行的特点。
    如“阵解星芒尽,营空海雾消”意思是“敌人的队伍被瓦解,边境的危机被解除,敌军的营寨已空无一人,战争的气氛消失了”,这是描写“破天骄”后的战场景象,敌人不堪一击,土崩瓦解,望风而逃。这也是侧面烘托,展现将士们的神勇。
    如“功成画麟阁,独有霍嫖姚”意思是“成就大功而画像麒麟阁,只有霍去病一人”。麟阁,即麒麟阁,汉代阁名,在未央宫中,汉宣帝时曾绘十一位功臣像于其上,后即以此代表卓越的功勋和最高荣誉,霍嫖姚,指霍去病,汉武帝时大将,曾任“嫖姚校尉”。这里使用典故,以士卒口吻表示:明知血战凯旋后只能有“上将”一人图形麟阁,但他们仍因能报效国家、民族而感到自豪和满足,功业不朽不一定必须画像麟阁,这更能体现健儿们的英雄主义和献身精神。
    (三)名句名篇默写
    16. (1)《劝学》中,荀子以“假舆马”“假舟楫”为例,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论。(荀子《劝学》)
    (2)在《师说》中,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师说》中,强调了从师是为了学道,和人的年龄大小无关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琵琶行并序》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作者由琴声想到珠玉声,是声音的类比联想。
    (5)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描写了琵琶女弹琵琶的手法和弹奏的曲目。
    【答案】 ①. 君子生非异也 ②. 善假于物也 ③. 位卑则足羞 ④. 官盛则近谀 ⑤. 吾师道也 ⑥.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⑦. 嘈嘈切切错杂弹 ⑧. 大珠小珠落玉盘 ⑨. 轻拢慢捻抹复挑 ⑩. 初为《霓裳》后《六么》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词有:生、谀、庸、嘈、捻、霓。
    三、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山眼科中心主任医师颜建华提醒家长注意:孩子习惯在阳光下眯起一只眼睛, ① ,可能是患有斜视,因为畏光才可能做出这样的动作。如果家长注意到孩子的目光有时会不自觉往眼角“飘”,就需要尽早找眼科医生需求帮助了。
    中山眼科中心斜视与弱视科主任医师余新平指出,至今并没有明确证据证明间歇性外斜视会加速近视的发展, ② :相当一部分间歇性外斜视患者合并有近视,近视患者也有部分合并有外隐斜,还可能从外隐斜恶化成间歇性外斜视。间歇性外斜视的治疗主要包括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有佩戴棱镜治疗、视觉训练、肉毒素治疗等。在治疗过程中,医生需要对每位病患进行一段时间的观察,并对斜视对其外观、视觉和心理等产生的影响加以综合分析,才能判断哪种治疗方式更合适。
    “研究显示,手术治疗在孩子七岁之前进行比较好,但也需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决定,并不绝对。”颜建华表示,如果治疗不当, ③ 。因此对于手术治疗,医生都会采取慎重的态度,并非“越早进行手术就越好”。
    17. 下列句子中的引号,与上述文字第一段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 《红烛》化用“蜡炬”这一意象,赋予它新的含义,赞美了点亮世界的奉献精神。
    B. 阅读这些文章,看看文中列举了哪些错误现象,作者是如何给出精妙“药方”的。
    C. 于是就靠装样子吓人,以为这一吓,人家就会闭口,自己就可以“得胜回朝”了。
    D. 韩愈“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观点透彻精辟而振聋发聩。
    18.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答案】17. A 18. ①显得比较畏光 ②但两者间实际上存在交叉 ③反而可能加重患者的病情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飘”引号是强调。
    A.引号是强调;
    B.引号是特殊含义;
    C.引号是反语;
    D. 引号是直接引用。
    故选A。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①处,结合上下文“习惯在阳光下眯起一只眼睛”“畏光”可知,应填:显得比较畏光。
    ②处,与前文语意转折,冒号提示总结下文,下句“相当一部分间歇性外斜视患者合并有近视,近视患者也有部分合并有外隐斜”是说两者间存在交叉,据此应填:但两者间实际上存在交叉。
    ③处,此处填治疗不当结果,下句结论强调手术治疗要采取慎重态度,结果可能是加重病情,应填:反而可能加重患者的病情。
    (二)完成课内知识小题
    19. 下列对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参:检验
    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彰:清楚 B.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跬:跨出两脚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砺:磨刀石
    C. 吾从而师之 师:以……为师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通:全面 D. 吾未见其明也 明:明智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徒:同类的人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B.“跬”,古代称跨出一脚为“跬”,跨出两脚为“步”。句意: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
    故选B。

    20. 下列各句的句式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A.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B.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C. 微斯人,吾谁与归
    孔子云:何陋之有?
    D.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言句式的理解分析能力。
    例句的句式是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不知句读,不解惑,“之”宾语前置的标志,不翻译。
    A项,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是“比水寒”;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是“吾前生”“乎吾先”。
    B项,定语后置句,“高”是“庙堂”的后置定语;定语后置句,“利”修饰“爪牙,“强”修饰“筋骨”。
    C项,都是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是“与谁归”“有何陋”。
    D项,都是判断句,“者……也”表判断语气。
    故选C。
    21. 下列有关文学或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唐宋古文运动是指唐代中期及宋朝时期以提倡古文、反对骈文为特点的文体改革运动。“古文”,指的是先秦和汉朝的散文,与骈文相对。韩愈提倡古文,目的在于恢复古代的儒学道统,将改革文风与复兴儒学变为相辅相成的运动。
    B. 词是诗的别体,起源于隋唐,盛行于宋,又叫诗余、长短句、乐府、曲子词等。词按字数多少,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0字以上)。
    C. 闻一多发表被后人称为新格律诗理论奠基石的《诗的格律》一文,明确提出新诗应有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建筑的美“三美”主张。它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并纠正了五四运动以来白话新诗过于松散、随意等不足,对中国现代新诗的健康发展做出了特有的贡献。
    D. 句读,指断开句子的知识。一句话中间短暂的停顿为句,一句话后面的停顿为读。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或文化常识的能力。
    D项,一句话中间短暂的停顿为读,一句话后面的停顿为句。
    故选D。
    四、写作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争”既有力求实现的意思,如争气、争光;也有互不相让的意思,如竞争、力争上游;还有争执、争论的意思,如争鸣、争议……有时候,“争”是一种积极的表现;有时候,“不争”代表更高的境界……
    请以“争与不争”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题目自拟。
    【答案】例文:
    争是智勇,不争是淡泊
    千年前,老子悠悠一句“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教导人应如水一般,不争而为善;千年后,鲁迅先生有言:“不满是向上的车轮。”不满,敢争,方能激人自强上进,好争是鲁莽者的表现,完全不争又难免庸碌不为。依我看,适时的争与适时的不争,方为当下迅猛发展时代洪流中应有的砥砺自身、打磨心志之道。
    鸡毛蒜皮冗杂事,争还是不争?多数人总高估了自己的德行素养,以为“凡我所争无小事”。远溯至惠子怕庄子夺相的谨慎,近至当下挤公交挤地铁时的争抢现状,都是小事,但都争得不亦乐乎。早有人一语点破:最无奈的是挤高铁挤火车,分明个个都有座,何必要争?从学生时代争分数、斗排名的“好胜心”到参加工作后比房、比车、比爹妈的荒诞,无一不是小事。小事过分地争,展现的并不是体面与尊严,而是人们残缺的德行与病态的心理。冗杂之事当然是不必争的,也不该争,积极好胜不是理由,心急烦躁也不是借口。缓慢一些,大度一些,会让自己沉淀更多,收获更多。英国诗人瓦特·兰德说:“和谁争我都不屑。”这种小事不争的不屑理应人皆有之。
    那么,什么样的事情应该要争呢?南海主权、钓鱼岛争端、端午节习俗的归属,这些涉及领土归属、国家主权、民族大义的问题,中国政府从来都是态度强硬,斗争到底,坚决不让。印度小说家普列姆昌德有言:“在人类生活中,竞争心是具有重大意义的东西。”中国风采、民族气节,我们争得这些东西可能并不能给自己带来实质性的物质利益。坚毅做骨,赤诚做魂。10多亿中华子孙争的重大意义,非语言可以描绘,在郑成功、林则徐、邓世昌等古今英雄的故事中可以寻觅到答案。
    要适时地争,又要适时地不争。少年时意气风发,为了美好的理想而争,为能将梦想化作现实而争,难免年少轻狂、冲动鲁莽。与小人言行不可争,与不平不公不要争,因为当你身心俱健、足够强大时就能懂得,有时不争方为大义。穷且益坚,怯时更勇,与生不逢时、命途多舛要争,因为最有资格安排人生的只有你自己;聚少离多,风烛残年,与生老病死、相逢别离不可争,这是世间生灵必然要面对的过程,就像花开花寂又落地成泥,是不可逆转的。
    争,是一种智勇,是蓬勃向上的精神,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气魄;不争,是一种淡泊,是静水流深,是天高海阔无为的境界。愿你我都能成为智慧的竞争者,在岁月长河间恬然前行。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能力。
    审题:
    这一道话题作文题。
    材料中对“争”进行了解释,并且每一个义项后面又给出相关的词语,而这些词语都可以作为写作的内容。后面又从两个方面对“争”进行分析,“争”可以是积极的表现,“不争”则代表更高的境界。由此看来,当争则争,不当争则不争。
    因为“争”可写的角度非常多,因此,选取立意角度非常重要。比如,当大家都选择“争”来写作的时候,尤其是写争气、力争上游等,我们不妨选择“不争”来展开,这样更容易出新,因为在古往今来,“不争”者也不在少数。比如老子、庄子、陶渊明、苏轼等人,他们都是“不争”的典范。当然,还可以从正反对比的角度分析,一些有志向有理想的青年,力争上游,为国争光;一些人则选择躺平,甘于平庸。这样的对比,则更易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因为关于话题“争”的素材非常多,所以素材的选择也非常重要,可以从历史中去搜寻一些较为新鲜的素材,比如“百家争鸣”“楚汉相争”“鹬蚌相争”等等,挖掘这些素材的深意,不要停留在表现。根据素材的选择确定自己的写作结构,并列式、对比式、层进式均可写出好的作文。
    写作这个话题时,最怕立意不向上,文章显得没有格调,不能体现大格局;或者是说法过于偏激,不能体现辩证等。
    写作时,可运用递进式结构行文。在文章的开头阐明观点,如“青春年少应勇于竞争”。正文部分可先论述“争”的本质是什么,“争”一是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儒家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孔子“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甚至“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周游列国。因此,无论写什么事例,值得“争”的一定得是正面积极有益的、符合社会发展的东西,一定是原则问题、大是大非问题、底线尊严问题。接着论述为什么要“争”,这其实是谈正当的追求与奋斗的好处或结果,可以从个人与国家层面来讲;也是谈“让”或“暂时妥协”的好处。最后论述新时代青年人的正确做法,勇于竞争。
    立意:
    1.与世无争,觅得诗与远方。
    2.争是活着的本色。
    3.当争则争,寸土不让。
    4.争与不争做好选择。
    5.愚者争“利”,智者争“志”,贤者争“心”。
    相关试卷

    江苏省泰州市靖江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江苏省泰州市靖江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3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泰州市泰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度检测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江苏省泰州市泰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度检测语文试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江苏省泰州市泰州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江苏省泰州市泰州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解析,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和课内知识考查,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江苏省泰州市泰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