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文言文特殊句式和固定结构 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文言文特殊句式和固定结构 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本考点的考向预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③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固定结构及其用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和词类活用(属于理解层级 B ) 不同的固定结构语气:陈述、疑问、感叹、反问、选择(属于理解层级 B )
文言特殊句式和用法的考查,一般不会单独设置一个选择题,主要还是结合文言文翻译题来考查。
先来认识一下完整的句子:
1、漂亮的苗苗在家里用钢琴熟练地演奏聂耳的乐曲。
本句的主干是: 苗苗(主语)演奏(谓语)交响曲(宾语)。
( ) ( )
2、 爱好体育的 小刚 在运动场上 跑得 飞快。
本句的主干是: 小刚跑。
< >
(定语)主语+[状语]谓语+(定语)宾语
文言倒装句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
①大王来何操?②沛公安在?③客何为者?
分析句子的特点:1、都是疑问句2、疑问代词分别是“何”“安”“何”,它们分别作“操”“在”“为”的宾语。
结论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
疑问代词:谁、孰、恶、安、焉、胡、奚、曷等。
下列句子中与其他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A、豫州今欲何至? B、臣实不才,又敢谁怨? C、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D、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2、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
①忌不自信。②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③古之人不余欺也!
分析句子的特点:1、都是否定句,有否定词;2、都由代词 (“自”“之”“余”)充当宾语。
结论二: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
否定词:“不”“未”“弗”“无”“莫”等否定副词等
下列句子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句是( ) A、城中皆不之觉 B、时人莫之许也 C、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D、未之多见也
结论三:用 “唯……是”“唯……之为……”或“之”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
3、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2、夫晋,何厌之有?3、唯命是从4、唯利是图
这时的“是”、“之为”或“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
下列句中不是宾语前置的一句是( )
A、 沛公安在?B、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C、 唯才是举。D、 尔何知?
下列各句中不是宾语前置的一句是( )
A、何陋之有?B、唯余马首是瞻。C、时不我待。D、马之千里者
4、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
结论四:介宾结构,介词的宾语有时会置于介词前,形成介词的宾语前置。
2、微斯人,吾谁与归?
常见的介词有“于、以、为、与、从、自、向”等,它们往往与后面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结合,组成介词结构。一、疑问代词作宾语,一般放在介词之前。二、介词宾语不是疑问代词,但是为了强调它,也放在介词的前面,这种情况最常见的是“以”的宾语前置。三、介词宾语是方位词,也放在介词的前面。
1、“见”解释为“动作偏指一方”时,可译为“我”,这时“见”字也常常放在动词谓语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如: ① 府吏见丁宁(我) ②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我) ③ 望见恕(我) 除此之外,还有现在常用的“诚请见教”“望见谅”“请勿见笑”,都属此用法。“见”可译为“我”,即“诚挚地请求教导我”“希望原谅我”“请不要讥笑我”。
3、“自”字解释为“自己”时,也常常放在动词谓语前,如现代汉语的“自制、自救、自信、自律”等词语,可以说都是古代汉语结构遗留在现代汉语里的合成词。如:《邹忌讽齐王纳谏》:“忌不自信”中“自信”应理解为“信自”。
2、“相”字解释为“动作偏指一方”时,可译为“我,你、他(她)”,这时“相”用在动词谓语之前。如: ① 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你) ② 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她) ③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我)
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
二、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
三、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取到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
四、介词宾语,有时也放在介词的前面。
总结:宾语前置有以下几种形式
1、不是宾语前置的一句是( ) A、 之二虫又何知? B、 卿欲何言? C、 安得广厦千万间? D、 宋何罪之有?
2、下列各句,与“何为而至于此?”句式完全一致的一句是( ) A、君何以知燕王? B、夫子何哂由也? C、夫晋,何厌之有? D、何故而至此?
指出下列句中的前置宾语并说明其类型。
1.吾谁欺?欺天乎?(《论语·子罕》)2.景公问于晏子曰:“为政何患?”(《晏子春秋·内篇问上》)3.曰:“奚冠?”曰:“冠素。”(《孟子·许行》)
4.谚曰:“谁为为之?孰令听之?(司马迁《报任安书》)5.曷为久居此围城之中而不去也?(《战国策·赵策》)6.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7.天下不心服而王者,未之有也。(《孟子·离娄下》)8.我无尔诈,尔无我虞。(《左传·宣公十五年》)9. 吾有老父,身死莫之养也。(《韩非子·五蠹》)10.三岁贯女,莫我肯顾。(《诗·魏风·硕鼠》)11.武王至殷郊,系堕。五人御于前,莫肯之为。曰:“吾所以事君者,非系也。”武王左释白羽,右释黄钺,勉而自为系。(《吕氏春秋·不苟》)
12.(武王见胶鬲)胶鬲曰:“西伯将何之?无欺我也!”武王曰:“不子欺,将之殷也。”(《吕氏春秋·贵因》)13.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论语·先进》)14.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忧,惠之至也。(《左传·僖公十五年》)15.我周之东迁,晋郑焉依。(《左传·隐公六年》)16.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17.对曰:“君何患焉?若掘地及泉,遂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左传·隐公元年》18.如此卓卓,犹不得免,其他则又何说?(韩愈《张中丞传后叙》)19.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史记·项羽本纪》 )20.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疱厨也(《孟子·梁惠王上》) 21.唯仁之为守,唯义之为行(《荀子·不苟》)
在现代汉语中,定语是修饰和限制名词的,一般放在中心词前。在文言文中 ,有时为了突出中心词的位置,强调定语所表现的内容或使语气流畅,定语也可以放在中心词后。那么,在翻译的时候,要注意把后置定语提到中心词前面去翻译。
①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②求人可使报秦者③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④楚人有涉江者⑤村中少年好事者⑥客有吹洞箫者
结论:定语后置形式之一 中心词+后置定语+者
①马之千里者②石之铿然有声者③僧之富者不能至④国之孺子之游者⑤四方之士来者
结论:定语后置形式之二 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
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②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③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
3、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
结论:定语后置形式之三 中心词+ 之+后置定语
陆离之长铗、崔嵬之切云
①尝遗余核舟一。②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③我有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
结论:定语后置形式之四 中心词+ 数量词
①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②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
5、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
结论:定语后置形式之五 中心词+而+后置定语+者
一、中心词+后置定语+者
二、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
三、中心词+ 之+后置定语
四、 中心词+ 数量词
总结:定语后置的几种形式
五、 中心词+而+后置定语+者
1、下列句中不含定语后置的一项是( )
A、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B、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C、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D、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2、选出下列句中不含定语后置的一项( )
A、疆土之新辟者,移种民以居之。B、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C、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D、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
指出下列句中的后置定语并说明其类型。
1.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2.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3.鸟兽之害人者消,然后得平土而居。4.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5.生长松之千尺,产灵芝而九茎。6.固国不以山河之险,威天下不以兵戈之利。7.时大风雪,旌旗裂,人马冻死者相望。8.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9.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10.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11.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12.吏二缚一人诣王。13.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定语)主语+谓语+(定语)宾语[状语]
名词+动词+(名词)+(于)+名词(短语、句子)
名词+动词+(名词)+(以)+名词(短语、句子)
名词+动词+(名词)+(乎)+名词(短语、句子)
名词+动词+(名词)+(如)+名词(短语、句子)
下列句子不属于状语后置的一句是( ) A、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B、得复见将军于此。 C、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D、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在文言中,是不是所有作状语的介宾短语都要后置呢?1、王好战,请以战喻。(《寡人之于国也》)2、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
1.青出于蓝,而青于蓝。2.佚之狐言于郑伯3.皆以美于徐公。4.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5.相与枕藉乎舟中。6.申之以孝悌之义。7.方其系燕父子以组。8.必哭泣埋葬之如其子。9.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10.秦王购之金千金,邑万家。 11.私见张良,具告以事。12.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13.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14.验之以事,合契若神。
15.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16.见燕使者咸阳宫。17.皆以美于徐公。18.使毕使于前。19.步余马于兰皋兮。 20.仕宦于台阁。21.亦将有感于斯文。22.不能喻之于怀。23.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24.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25.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26.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27.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28.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29.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原文:敞进读《史记》,至尧授舜以天下,拱而言曰:“舜至侧微也,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2014(广东卷)《宋史•刘敞传》7.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B.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C.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D.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
1.(2)又谓珪刚直忠谠,当起用。吏部请如雍言,不报。2016年新课标Ⅲ卷《明史·傅珪传》2.(2)宗质起揖之坐,礼以客主。2016年天津卷《李台州传 》 3.(1)出知西安之咸宁,誓于神,不以一钱自污。2015安徽卷《御史梁皙次先生传》4.(1)今吾州内外之事略定,孰先于此者?2015浙江卷《太平州学记》
5.(2)又性颇嗜诱进後生,推拔于寒素中,惟恐不及。2014(浙江卷)《欧阳行周文集序》6.(1)先生以为经学本于文字训诂,刊布许氏《说文》于安徽以教士。2014(安徽卷)《朱先生筠行状》 7.(2)亟谋于知道者而考诸古,师不乏也。2014(江苏卷)《答严厚舆秀才论为师道书》8.(3)故乡邑有好义士,足以补朝廷之治,救宰相有司之失,而有功于生民。2012(天津卷)《文学徐君家传》
9.(1)毁淫祠数百区,勒巫为农者七十余家。2011(江苏卷)《苏轼·陈公弼传 》10.(3)尔曹才不逮人,姑亦师吾之寡过焉可也。2012(江苏卷)《苏辙·伯父墓表》 11.(2)君以一县令能此,贤于言事官远矣!2012(江苏卷)《苏辙·伯父墓表》12.(3)然而卒无补于明之亡也,何与?2009(江苏卷)《汪琬·书沈通明事》13.(2)前世之士身不显于时,而言立于后世者多矣。太初虽贱而夭,其文岂必不传? 2018(浙江卷)《司马光集·颜太初杂文序》
1、翻译以下句子。 古人欲知稼穑之艰难,斯盖贵谷务本之道也。夫食为民天,民非食不生矣,三日不粒,父子不能相存。耕种之,茠钽之,刈获之,载积之,打拂之,簸扬之,凡几涉手,而入仓廪,安可轻农事而贵末业哉?
2、断句。 圣王在上而民不冻饥者非能耕而食之织而衣之也为开其资财之道也故尧禹有九年之水汤有七年之旱而国无捐瘠者以畜积多而备先具也
定义: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
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3、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4、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一、读一读,试着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
句式特点①:……者,……也
1、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2、莲,花之君子者也。3、夫战,勇气也。4、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5、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6、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7、虽又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8、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9、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10、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11、粟者,民之所种。12、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二、读一读,试着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
句式特点②:……,……者也 ……,…… 也 ……者,……
1、此天子气也。2、此先汉所以兴隆也。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4、此亡秦之续耳。5、此所谓战胜于朝廷。6、是寡人之过也。 7、是亦走也。8、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三、读一读,试着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
句式特点③:a.此…… b.是…… 译为:“ 这(是)…… ”
1、公子姊为赵惠文王弟平原君夫人。2、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3、已后典籍皆为板本。4、不知木兰是女郎。5、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6、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四、读一读,试着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
句式特点④:用动词“为”或“是”表判断。
1、当立者乃公子扶苏。2、臣本布衣。3、梁父,即楚将项燕。4、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5、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6、夫六国与秦皆诸侯。7、且相如素贱人。8、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人也;而己亦人也。
五、读一读,试着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
句式特点⑤:通过副词“乃”“即”“则”“皆” 等表判断。 译时将判断语意与副词语意一并译出。
1、荀卿,赵人。2、秦,虎狼之国。3、刘备天下枭雄。4、此人力士。5、此子贤者。
六、读一读,试着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
句式特点⑥:没有词语标志,通过语意直接表判断。 可以转化为“……者,……也”句式。
1、予本非文人画士。2、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3、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4、此非曹孟德之诗乎?5、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七、读一读,试着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
句式特点(7):用“非”等词语表示否定性判断。
一、用“者”或“也”句式表判断。
①用“……者,……也”表判断。 ②句末用“者也”表判断。 ③前单用“者”或后单用“也”表判断。
四、用副词“即”“乃”“则”“皆”“素”“诚”等表判断。
三、用动词“为” “是”表判断。
六、用“非” 等表示否定的判断。
五、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无标志判断句)。
二、用代词"此" "是"句式表判断。
总结:判断句的主要形式
下列句式中哪些是判断句。
1、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2、邻之厚,君之薄也。3、臣乃市井鼓刀屠者。4、曾不若孀妻弱子。 5、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人骑。6、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7、是可忍,孰不可忍?8、此帝王之资也。9、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10、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11、仁者,天下之表也;义者,天下之制也。12、疆土之新辟者,移种民以居之。13、刘备天下枭雄。
1.文曰:“此乃无所以居子之上也。”吴起乃自知弗如田文。2019年新课标Ⅲ卷《史记·孙子吴起列传》2.谢弘微,陈郡阳夏人也,父恩,武昌太守。从叔峻,司空琰第二子也,无后,以弘微为嗣。 2017年新课标Ⅰ卷《宋书·谢弘微传》 3.兼而有者,其吾友杨君乎?2018天津卷《御史梁皙次先生传》
原文:且整本非南人,而居泸南重地,事势与李全何异,整此举无可疑者。”遂行。黑马戒之曰刘整宋之名将泸乃蜀之冲要今整遽以泸降情伪不可知汝无为一身虑事成则为国家之利不成则当效死乃其分也元振至泸,整开门出迎。《元史·卷一百四十九》10.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黑马戒之曰/刘整宋之名将/泸乃蜀之冲要/今整遽以泸降/情伪不可知/汝无为一身虑/事成则为国家之利/不成则当效死/乃其分也/B. 黑马戒之曰/刘整宋之名将/泸乃蜀之冲要/今整遽以泸降情/伪不可知/汝无为一身虑事/成则为国家之利/不成则当效死乃其分也/C. 黑马戒之曰/刘整宋之名将/泸乃蜀之冲要/今整遽以泸降情/伪不可知/汝无为一身虑/事成则为国家之利/不成则当效/死乃其分也/D. 黑马戒之曰/刘整宋之名将/泸乃蜀之冲要/今整遽以泸降/情伪不可知/汝无为一身虑事/成则为国家之利/不成则当效/死乃其分也/
原文:先主曰:“初入他国,恩信未著,此不可也。”璋既还成都先主当为璋北征汉中统复说曰阴选精兵昼夜兼道径袭成都璋既不武又素无预备大军卒至一举便定此上计也杨怀、高沛,璋之名将,各仗强兵,据守关头,闻数有笺谏璋,使发遣将军还荆州。《三国志·蜀书·庞统传》10.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璋既还成都/先主当为璋北征汉中/统复说曰/阴选精兵/昼夜兼道/径袭成都/璋既不武/又素无预备/大军卒至/一举便定/此上计也/B. 璋既还成都/先主当为璋北征汉中/统复说曰/阴选精兵/昼夜兼道/径袭成都/璋既不武/又素无预备大军/卒至/一举便定/此上计也/C. 璋既还/成都先主当为璋/北征汉中/统复说曰/阴选精兵/昼夜兼道/径袭成都/璋既不武/又素无预备大军/卒至/一举便定/此上计也/D. 璋既还/成都先主当为璋/北征汉中/统复说曰/阴选精兵/昼夜兼道/径袭成都/璋既不武/又素无预备/大军卒至/一举便定/此上计也/
原文:古之人,有高世之才,必有遗俗之累。是故非聪明睿智不惑之主则不能全其用古今称苻坚得王猛于草茅之中一朝尽斥去其旧臣而与之谋彼其匹夫略有天下之半其以此哉愚深悲生之志,故备论之。《古文观止·贾谊论》10.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是故非聪明睿智不惑之主/则不能全/其用古今/称苻坚得王猛于草茅之中/一朝尽斥去其旧臣/而与之谋/彼其匹夫略有天下之半/其以此哉B. 是故非聪明睿智不惑之主/则不能全其用/古今称苻坚得王猛于草茅之中/一朝尽斥去其旧臣/而与之谋/彼其匹夫略有天下之半/其以此哉C. 是故非聪明睿智不惑之主/则不能全/其用古今称苻坚/得王猛于草茅之中/一朝尽斥去/其旧臣而与之谋/彼其匹夫略有天下之半/其以此哉D. 是故非聪明睿智不惑之主/则不能全其用/古今称苻坚得王猛/于草茅之中一朝尽斥去/其旧臣而与之谋彼其匹夫略/有天下之半/其以此哉
定义: 被动句是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
一、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
1、不拘于时,学于余。2、而君幸于赵王。3、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4、不能容于远近。5、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被动句句式特点①: 1—5 用介词 “于” 表被动。
二、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
1、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3、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4、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5、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6、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被动句句式特点②: 1—3 “见” 4—5 “见……于……” 6 “受于” 表被动。
三、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
1、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2、父母宗族皆为戮没。3、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4、其印为予群从所得。5、如姬父为人所杀。6、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7、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被动句句式特点③:1—3 “为” 4—6 “为……所……” 7 “为所”
四、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
1、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3、仍更被驱遣,何言复来还?4、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5、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三月丁卯之望。
句式特点④: 1—5 介词 “被” 表被动,与今相同。
五、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
1、洎牧以谗诛。2、城之破也。3、戍卒叫,函谷举。4、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5、王之蔽甚矣。
句式特点⑤: 没有语言标志,动词本身表被动。
一、用介词“于” 表被动。
三、用“为”“为…所…” “为所”表被动。
二、用“见”“见…于…”“受…于…”表被动。
四、用介词“被”表被动。
五、动词本身表被动。(无标识被动句)
总结:被动句的主要形式
1、选出不是被动句的一句( ) A、同舍生皆被绮绣。 B、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C、帝感其诚。 D、羸兵为人马所蹈藉。
2、选出不是被动句的一句( ) A、吾属今为之虏矣。 B、皆好辞而以赋见称。 C、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 D、行将为人所并。
1.晖刚于为吏,见忌于上,所在多被劾。《后汉书·朱晖传》2.义熙八年,混以刘毅党见诛,妻晋陵公主改适琅邪王练,公主虽执意不行,而诏其与谢氏离绝,公主以混家事委之弘微。2017年新课标Ⅰ卷《宋书·谢弘微传》 3.会世扰乱,恐为怨仇所擒。2017天津卷《论衡·自纪篇》4.此辈迫饥寒为盗,抚之甚易,迫即走楚壤藉寇耳。2011重庆卷《江公皋传》5.世即用我,而我奚以为用。2012四川卷《贺钦,字克恭》6.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屈原列传》
句子中省略某一词语或某种成分的现象,是古今共有的。不过,文言文里这种现象更突出,而且有些在现代汉语里一般不能省略的句子成分,古文中也经常被省略。
文言文中成分省略的现象非常普遍,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省略主语 2、省略谓语 3、省略宾语 4、省略介词
一、翻译下列句子,体会省略特点。1、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蛇)触草木,(草木)尽死;(蛇)以啮人,(人)无御之者。2、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3、(梁惠王)曰:“不可,(五十步)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孟子)曰:“王如知此,(王)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句式特点:1、省略主语。
二、翻译下列句子,体会省略特点。 1、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3、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步)三四里。
句式特点:2、省略谓语。
1、①尉剑挺,广起,夺(剑)而杀之。 ②屠惧,投(之)以骨。 ③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之)以事。
三、翻译下列句子,体会省略特点。
2、①竖子不足与(之)谋。 ②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 ③相如闻,不肯与(之)会。
句式特点:3、省略宾语。 (1)省略动词宾语; (2)省略介词宾语。
四、翻译下列句子,体会省略特点。
1、沛公军(于)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2、大王见臣(于)列观,礼节甚倨。 3、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以)金千斤,邑万家。4、试与他虫斗,虫尽靡;又试之(以)鸡,果如成言。
句式特点:4、省略介词 (主要是“于” “以”两词)
三、省略宾语。 1、省略动词宾语; 2、省略介词宾语。
四、省略介词(“于”或“以”)。
总结:省略句的主要形式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文言文特殊句式 课件,共3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肉夹馍还是馍夹肉,主干成分,修饰成分,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4倒装句,宾语前置句,①宾语前置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文言文特殊句式 课件,共5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文言句式,文言文特殊句式,他笑我我被他笑,倒装句,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文言特殊句式之省略句,省略句,省略句主要形式,知识迁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四文言文阅读知识3文言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课件,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基础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