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杭州高三上学期11月教学质量检测(杭州一模)地理含答案
展开2022学年第一学期杭州市高三年级教学质量检测
地理试题卷
考生须知:
1.本卷分选择题1、选择题、非选择题三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卡上填写学校、班级、姓名、考号,贴好条形码,并仔细阅读注意事项。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只需上交答题卡。
一、选择题I(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图1为土壤剖面的各层特点描述,图2为某同学依据所学知识绘制的土壤发育阶段序列。
1.甲层为
A.淀积层 B.淋溶层 C.母质层 D.腐殖质层
2.影响丙、丁两层形成的主要因素有
①成土母质 ②气候 ③地形 ④生物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022年8月,都阳湖露出了湖底的草洲和河道,水位已减少到枯水期的标准,比往年提前了一百多天,出现“汛期反枯”现象。图为都阳湖水域面积变化对比图。完成3、4题。
3.获取并制作鄱阳湖水域面积对比图分别运用了
A.VR+GIS B.RS+GIS C.GNSS+RS D.GIS+GNSS
4.2022年鄱阳湖“汛期反枯”的主要原因是
①副高偏强且维持时间长 ②登陆我国的台风偏少
③鄱阳湖湖水大量补给长江 ④2022年为厄尔尼诺年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洋垃圾”问题一直困扰着菲律宾,许多进口的没有回收再利用价值的洋垃圾被倒进海洋。2013年到2014年间,加拿大向菲律宾出口了103个集装箱的“可回收塑料”,其中69个集装箱装有大量电子产品垃圾和厨房垃圾等。完成5、6题。
5.加拿大出口大量垃圾至菲律宾,主要是因为加拿大
A.垃圾治理技术水平低 B.环境污染更严重
C.垃圾处理经济成本高 D.市场监管较宽松
6.垃圾倒入海洋造成的主要影响是
A.陆地面积减小 B.海水盐度、密度、温度上升
C.改变潮汐流向 D.有害物积聚于海洋生物体内
图为亚洲某区域略图。完成7、8题。
7.关于图中陆地水体的描述,正确的是
A.乌伦古河为外流河 B.斋桑泊为咸水湖
C.额尔齐斯河夏汛为主 D.乌伦古湖为淡水湖
8.聚落是指人类从事生产生活活动而聚居的场所。影响图中聚落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①地形 ②气候 ③水源 ④土壤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第六次人口普查到第七次人口普查的10年间,东北三省人口净流出共821万,图为该期间东北三省人口外流目的地分布前10位省区。完成9、10题。
9.东北人口外流目的地主要省区
A.大多分布于东部地区 B.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
C.资源密集型产业为主 D.区域对外开放程度低
10.影响东北三省人口净流出的主要因素是
A.政治 B.经济 C.文化 D.婚姻
武汉东湖高新区是我国最大的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基地,经过30多年的发展,初步形成了“2+2+1”的现代产业体系。读图,完成11、12题。
11.东湖高新区的发展
A.受光照条件影响越来越大 B.向综合性的现代产业发展
C.人工智能替代光电子产业 D.产业间均具有产业链关系
12.东湖高新区光电子产业集聚主要是为了
①扩大产业规模 ②促进交流创新
③集中处理废弃物 ④降低劳动力成本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贵州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存有古老珍稀动植物以及层峦叠嶂的古老地层。图为梵净山蘑菇石(由板岩等变质岩构成)景观。完成13、14题。
13.设立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利于
①开展多种农业生产活动 ②加大自然资源开发力度
③维持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④保护古生物和地质遗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图中景观的形成过程为
1A.沉积作用、变质作用、地壳抬升、风化侵蚀
B.风化侵蚀、沉积作用、变质作用、地壳抬升
C.地壳抬升、风化侵蚀、沉积作用、变质作用
D.变质作用、地壳抬升、风化侵蚀、沉积作用
浙江缙云“菱鸭共生系统”是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菱白生长在浅水中,不耐寒冷、高温和干旱。科研人员研究出母菱杆扦插育苗和平铺育苗两种育苗方式,并采取双季菱白生态种植模式。图为双季菱白生态种植模式。完成15、16题。
15.近年来,缙云县茭白大规模种植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科学技术、市场 B.水源、气候 C.土壤、市场 D.种植经验、交通
16.该模式体现的生态效益有
①减少化肥、农药使用 ②增加土壤肥力 ③减少水土流失 ④减轻土壤盐碱化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杭州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在上午大课间期间完成了“利用杆影辨识方向”的地理实验,其做法如下:将一根0.5米的木棒垂直插入土内,在木棒影子的顶端做一个标记1,15分钟后在木棒影子的顶端再做一个标记2。完成17、18题。
17.标记1和标记2连线的中垂线最接近
A.东-西方向 B.南-北方向 C.东北-西南方向 D.西北-东南方向
18.该辨识方向的方法所利用的地理知识是
A.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B.昼夜交替 C.地球自转运动 D.地球公转运动
图为世界某区域天然气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示意图。完成19、20题。
19.该工程对德国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有
①缓解能源紧张 ②改善大气质量 ③增加地面沉降 ④减少就业机会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0.该工程管道在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有
①冬季冰封期较长,水温低,施工困难
②盐度较其它海域偏高,管道腐蚀严重
③海底水体压力较大,管道要求标准高
④位于板块生长边界,地质结构不稳定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二、选择题Ⅱ(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候”是二十四节气中最小的时间单位,从立春起五天为一候。图分别为15°、20°N、30°N和35°N四条纬线上空同一气压500hpa的对流层中层的温度纬向偏差(定义为各经度上的温度与80°E~150°E平均温度之差)逐候的演变图。东亚纬向海陆间温差季节转换与季风的形成具有相关性。完成21、22题。
21.关于该图的解读,正确的是
①温度纬向偏差的量值随纬度从南至北增大
②35°N纬线上的风向季节转化相对不明显
③15°N纬线上120°E以西冬春为暖区
④各纬度上东西冷暖性质发生逆转的时间相同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2.30°N的温度纬向偏差东西季节逆转最早的原因可能是
A.地面辐射影响大 B.夏季风影响强 C.太阳辐射影响小 D.冬季风影响弱
图为1990-2015年我国东北地区旱地、水田、耕地面积重心变化图。完成第23题。
23.据图中信息可知东北地区1990-2015年
A.耕地重心移动受水田影响较旱地大 B.水田面积大于旱地面积
C.耕地重心与水田重心变化距离相当 D.旱地面积增加东多西少
图为西安市主城区工厂、居住小区、公园和大型超市的,点状空间分布状况,交通因素在城市空间结构变化中往往起关键作用。完成24、25题。
24.甲、乙、丙、丁分别代表
A.工厂、居住小区、公园、大型超市 B.工厂、大型超市、公园、居住小区
C.公园、大型超市、工厂、居住小区 D.居住小区、公园、工厂、大型超市
25.关于城市交通布局与城市空间结构变化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A.地铁线路布局一交通功能变化一工业功能布局变化一城市空间结构变化
B.地铁线路布局一交通功能变化一居住、商业功能布局变化一城市空间结构变化
C.高速铁路布局一交通功能变化一居住功能布局变化一城市空间结构变化
D.高速铁路布局一交通功能变化一仓储、商业功能布局变化一城市空间结构变化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5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
材料:图为日本自然带分布图。日本是世界上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国家,森林中约40%为人工林。1980-2015年,日本林业总产值和工人数量持续减少,其中木材产值减少约7000亿日元,工人数量减少近10万人。表为2016-2020年日本木材自给率。
第26题表
年份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2020 |
自给率 | 34.8% | 36.2% | 36.6% | 37.8% | 41.8% |
(1)①②③三地自然带类型的变化反映的地域分异规律是_______________。
日本人工林以种植柳杉、扁柏、落叶松等亚寒带针叶林树种为主,从植被与自然环境关系的角度解释原因。(6分)
(2)我国目前森林覆盖率约为24%,木材需求量大。有人建议我国应进一步扩大木材进口规模,你是否赞同?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4分)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
材料:雨涝灾害是指由于大雨、暴雨或持续降雨等使土地积水、淹没的现象。图为我国某区域(黄河以南)多年平均雨涝频次分布图(单位:次/年),该区域为典型季风气候区。
(1)简述该区域雨涝时空分布特征并解释原因。(4分)
(2)雨涝会导致当地农业减产,解释原因并提出避灾防灾措施。(6分)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榆林市面积约占陕西省21%,耕地面积约占陕西省30%,属于典型的农牧交错区,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为392.5mm,降水集中于6-9月,风沙土占全市土壤面积的70%以上。图为榆林市地形图。
材料二:耕地质量主要从自然地理格局、地形条件、土壤条件、生态环境条件、作物熟制和耕地利用现状六个层面构建分类指标体系,1等耕地质量最优,15等最差,榆林市耕地质量以10-14等为主。当前,榆林市因地制宜推进高效旱作节水农业,如在难以利用的采煤沉陷区推进智能水肥药一体化滴灌技术(在滴灌水中加入化肥和农药),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1)榆林市的耕地类型以____________为主,耕地资源具有质量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特点。(3分)
(2)从自然条件角度说明榆林市耕地质量差的原因。(5分)
(3)分析发展高效旱作节水农业在维护粮食安全方面的意义。(4分)
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3分)
材料:特色小镇创建始于浙江。江苏省高端制造业小镇是特色小镇发展的主体,近几年得到了快速发展,其主要产业有半导体与集成电路、智能装备、汽车与飞行器、新能源、新材料和生命医药等。江苏积极推动跨城地铁发展,目前已开通苏州一上海、南京一镇江两条跨城地铁,未来几年将继续开通多条跨城地铁。图为江苏省高端制造业小镇分布。
(1)简析制造业小镇定位发展智能装备等高端产业的原因。(3分)
(2)从空间位置关系角度说明江苏省高端制造业小镇快速发展的原因。(6分)
(3)从区域联系的角度简述江苏省大力推动跨城地铁建设的意义。(4分)
2022学年第一学期杭州市高三年级教学质量检测
地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I
1-5:CDBAC 6-10:DCBAB 11-15:BADAA 16-20:ABCAB
二、选择题II
21-25:AAABB
三、非选择题
26.(1)纬度地带性(2分):柳杉、扁柏、落叶松叶片为针状(1分),对水热要求低(1分):日本多山地(1分),冬季多低温暴雪天气(1分)(答出4点得4分)
(2)赞同:理由:扩大木材进口量,有利于缓解木材的供需矛盾(2分),有利于保护国内森林资源(2分),更好地发挥森林资源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等生态价值(2分)
反对;理由:扩大木材进口量,会造成国内林业(木材)产值下降(2分),林业(工人)就业机会减少(2分),增加了木材的对外依存度(2分)
(只赞同、反对不答理由不给分,必须写出理由才能给分,理由每点2分,最多给4分。既赞同又反对的,按第一个观点答的理由给分。)
27.(1)空间分布特征:西南、东北两侧少,中部多(1分);原因:西南、东北两侧地势高,中部地势低(1分)
时间分布特征:夏半年高多于冬半年(1分):原因:夏半年受夏季风影响降雨多,冬半年冬季风影响降雨较少(1分)
(2)原因:暴雨导致农作物倒伏;持续降雨导致农作物缺少日照;积水淹没农田、农作物等(答出3点得3分,其他回答合理即可给分。)
措施:加强天气监测、预报;建设完善排涝设施;研发、推广耐涝农作物;及时抢收农作物(答出3点得3分,其他回答合理即可给分)
28.(1)旱地,耕地面积占陕西省比例大(耕地数量较多)、退化严重
(2)属毛乌素沙地向陕北黄土高原过渡区;地形起伏大,平地少;气候干旱,降水较少且分配不均;地处温带且海拔较高,热量条件差,复种指数低(一年一熟);风沙土,保水保肥能力差;北部土地沙化、南部水土流失严重,生态脆弱(每点1分,答出5点得5分)
(3)开发耕地资源,扩大耕地面积(1分),增加粮食产量(1分);减少化肥、农药使用(1分),提升粮食品质(1分)。
29.(1)优化产业结构(1分):高端产业产品附加值高、环境污染小、技术水平高、原材料和能源消耗量大(从产业特点角度答最多1分);政策推动与支持(1分)
(2)①距上海近(1分),便于引进技术、资金和人才(1分):②靠近浙江(1分),便于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发展模式(1分);③小镇依托周边大城市(1分),产业基础好(1分):④靠近交通干线(1分),运输便利(1分)。(每组空间位置、原因说明各1分,最多给6分)
(3)缩短出行时间,促进人口流动(1分),带动资金的流动(1分),促进技术、信息的交流(1分),推动文化的融合(1分)。
2024届杭州市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地理: 这是一份2024届杭州市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地理,文件包含2024届杭州市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卷pdf、2024届杭州市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地理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3杭州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二模)地理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杭州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二模)地理含答案,文件包含浙江省杭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二模地理试卷docx、地理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3杭州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二模)地理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杭州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二模)地理含答案,文件包含浙江省杭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二模地理试卷docx、地理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