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4单元单元总结探究课课件+学案
展开请根据下面的体系图快速回顾本单元内容,把各序号代表的含义填到对应的方框内,构建出清晰的知识网络。
①环境污染
②生态可持续发展
③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
[学思心得]
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1.环境问题产生的机制
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二是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如下图所示:
2.具体原因分析
当今世界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人为原因引起的,其原因具体归纳如下:
(1)人口压力
(2)资源不合理利用
(3)片面追求经济增长
1.读环境、资源和人口关系示意图,回答(1)~(2)题。
(1)图中字母F、G、H的含义分别是( )
A.资源开发、产品消费、废物排放
B.产业活动、产品消费、废物排放
C.产品消费、废物排放、产业活动
D.资源开发、产业活动、产品消费
(2)E过程可能出现的问题是( )
①过度开发导致可再生资源遭到破坏 ②过度排放污染物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 ③生产过程导致工农业污染物排放 ④资源开采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B (2)C [第(1)题,主要考查人类社会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其中E表示环境为人类社会提供资源,F表示产业活动,G表示人类消费各种产品,H表示人类产生的废弃物排放到环境中去。第(2)题,E表示从环境中获取资源,如果获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的再生速度就会产生环境问题,包括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1.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模式——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是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根据资源输入减量化、资源再利用化和使废弃物再生资源化等三个原则,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
2.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生态农业
概念 | 用生态系统的观点,将农业生产和生态平衡纳入协调一致的轨道。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关系,形成生态上和经济上的良性循环,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 |
效益 | 生态上的良性循环 | 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把粮食生产和多种经济作物生产相结合;遵循生态系统的内部发展规律,大大减少了传统农业生产中造成的土壤肥力降低、水土流失加剧、生物资源锐减等生态破坏问题 |
经济上 的良性 循环 | 农、林、牧、副、渔作为一个生态系统全面发展,依靠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可再生资源,充分利用其内部物质和能量的循环与转换,各生物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共生、相养规律,减少了化肥、农药和动力的使用,降低了农业成本 |
3.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在产品生产过程或预期消费中,既能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把对人类环境的危害减至最小,又能充分满足人类需要,是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一种模式。
2.由于特殊的地质条件,含铝矿物和煤炭同时沉积形成高铝煤炭资源,内蒙古准格尔煤田就属于高铝煤炭产地。读高铝煤炭资源循环经济产业链示意图,完成(1)~(2)题。
(1)图示产业链中电解铝厂建立的优势条件主要是( )
A.原料丰富 B.科技发达
C.市场广阔 D.交通便利
(2)建立该循环经济产业链的主要意义是( )
A.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B.实现资源综合利用
C.降低运费和劳动力的成本
D.实现粉尘和酸性气体的零排放
(1)A (2)B [第(1)题,读图可知,区内丰富的高铝煤炭有利于铝产业发展,电解铝厂发展的区位优势是原料丰富。第(2)题,读图可知,生产诸多环节紧密相连,资源得到充分、高效综合利用。循环经济主要的目的是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但仍会有污染物的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