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语文人教部编版 13.精卫填海 教案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367675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13 精卫填海教案设计
展开学科
语文
年级/册
四年级(上)
教材版本
部编版
课题名称
13.精卫填海
难点名称
翻译课文,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述。
难点分析
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精卫填海》是一篇短小的文言文,篇幅虽小,但讲述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神话故事,要求学生通过神话故事体会主人公身上的品质,有一定难度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学生接触文言文较少,对文言句式和文言词语不能准确把握,翻译文言文就存在较大困难,且学生阅历较少,通过主人公的品质不能准确的联系到实际生活。
难点教学方法
通过讲授法,辅之以学生的互相交流,来翻译文言文,最后用视频的形式帮助学生巩固。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1.教师出示一些故事名称,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故事,引入新课。
导语:同学们,你们是不是都很爱听故事?夸父逐日、女娲补天、嫦娥奔月、后羿射日……一个个神话故事都耳熟能详。这些精彩的故事带给我们欢乐,丰富了我们的童年时光。今天,我们走进课文,再来听听另一个神话故事——精卫填海。
2.出示课题,引导学生通过分析课题把握课文内容。(板书:精卫填海)
思考:(1)精卫为什么要填海?
(2)精卫填海的行为带来了什么结果?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1.引导学生朗读课文,并划分正确的朗读节奏。
朗读节奏: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2.引导学生结合教材中的注释翻译句子,教师指导。
重点词语补充:[曰]叫作。[返]返回。
译文:炎帝的小女儿,名字叫女娃。女娃到东海去游玩,溺水身亡了,再也没有回来,因此就化为精卫鸟,常常叼着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来填塞东海。
明确:翻译时要重点注意“少女”“故”“堙”等词语的意思。
学生分小组交流,推举代表汇报交流内容。
4.丰富文章情节,用自己的话讲述精卫填海的故事。
示例:炎帝有一个女儿,叫女娃。有一天,女娃一个人驾着一只小船向东海划去。不幸的是,海上突然起了狂风大浪,像山一样的海浪把女娃的小船打翻了,女娃不幸落入海中,终被无情的大海吞没了,永远回不来了。女娃死了,她的精魂化作了一只小鸟,发出“精卫、精卫”的悲鸣,所以,人们便称此鸟为“精卫”。精卫痛恨无情的大海夺去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她要报仇雪恨。因此,她一刻不停地从西山衔树枝、石块,展翅高飞,一直飞到东海。她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回翔,悲鸣着,把树枝、石块投下去,想把东海填平。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用自己的话翻译课文内容
小结
同学们,精卫填海的故事我们大致学完了。这虽然是一篇短小的文言神话,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但我们在掌握了译文和主要内容后,对课文的学习就变得相对容易了。女娃被大海夺去了生命化为精卫鸟,它不畏艰难,誓填东海,表现出了不屈不挠的果敢、迎难而上的坚决。让我们再次诵读课文,感受精卫的精神,激励自己向着目标奋勇前进。
语文四年级上册13 精卫填海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语文四年级上册13 精卫填海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引入新课,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指导学生借助注释疏通文意,引导学生发挥想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13 精卫填海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13 精卫填海教学设计,共3页。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13 精卫填海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13 精卫填海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设计理念,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5dd06cfaa1fe0fadf633abb41c796edd.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