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罗斯福新政课件---2022-2023学年初中历史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8/1367763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3课 罗斯福新政课件---2022-2023学年初中历史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8/1367763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3课 罗斯福新政课件---2022-2023学年初中历史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8/1367763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3课 罗斯福新政课件---2022-2023学年初中历史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4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8/13677639/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3课 罗斯福新政课件---2022-2023学年初中历史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5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8/13677639/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3课 罗斯福新政课件---2022-2023学年初中历史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6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8/13677639/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3课 罗斯福新政课件---2022-2023学年初中历史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7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8/13677639/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3课 罗斯福新政课件---2022-2023学年初中历史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8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8/13677639/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13课 罗斯福新政课文内容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13课 罗斯福新政课文内容ppt课件,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胡佛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了解和掌握1924-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的政治相对稳定,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繁荣”,经济危机在美国爆发,经济危机的特点及影响,罗斯福新政的目的、措施、效果等史实。2从对这次经济危机的原因、特点、影响的思考和探究,培养对历史事件的综合分析能力。通过对罗斯福新政措施、效果的分析,培养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能力。3.认识罗斯福新政有助于美国经济的尽快恢复,但是新政没有也不可能解决经济危机的根源——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因而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危机。
壹·危机暗藏,积重难返 ——从繁荣到危机
壹·危机暗藏,积重难返——从繁荣到危机
1.20年代的空前繁荣:
到1924年,美国掌握的黄金总额已达世界黄金储存量的1/2,控制了国际金融市场,世界金融中心由伦敦移到纽约。美国由战前的债务国变成了债权国,被称为世界金元帝国。当时的美国新兴产业迅猛发展,收音机,电冰箱,吸尘器等新产品开始进入大众家庭,汽车也不再是富人才能买得起的奢侈品。
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空前繁荣,新兴产业迅猛发展。
胡佛总统对国家发展充满着自信
2.繁荣背后隐藏危机:
1925年T型的福特汽车在新建的流水线上生产,每十分钟就出产一辆……商业企业集中到更少的人手里,各种垄断非常普遍,做大做强成为主导的口号。 —— [美]史蒂夫·威甘德《这就是美国史》
买分期的概念越来越普遍,从1920年到1929年,分期付款类的消费增加了500%。到1929年,美国60%的汽车、大型电器和钢琴都是靠分期付款方式购买的。 ——[美]弗雷德里克·刘易斯·艾伦《仅仅是昨天:从大繁荣到大萧条》
清洁工停下了手中的活,两眼紧盯着自动报价机……一个能说会道的股市评论员正在讲述一个打杂工在股市里赚了20多万、一名护士用病人给的小费赚了3万。 一种普遍高涨的情绪把越来越多的迷糊人拉进了投资市场中,……寡妇、工厂的工人、擦鞋匠和招待。甚至那些并不十分渴望进入股市的人都冒险把他们全部积蓄投入到股票中,以获取转眼可得的财富。 ——[美]《仅仅是昨天:从大繁荣到大萧条》
①生产的狂热:盲目生产,产品积压。
②消费的狂热:超越实际购买力,出现需求假象。
③股票投机的狂热:股市泡沫。
你能感觉出美国繁荣背后隐藏的危机吗?
3.导火索——美国股市崩盘:
1929年10月24日,美国证券市场股票价格急剧下跌,其速度之快,连计价器都来不及反应。一天之内,工业股票价格从均价364美元跌到62.7美元,超过300亿的市值蒸发,数万投资者破产。这一天成为了“黑色星期四”。
4.经济大危机的表现:
你认为股市崩盘和下列关键词有何关系?
材料一:资本主义世界生产减少了36%,失业工人3000多万,几百万农民破产,上万家银行倒闭。美国国内企业开工率也创新低, 汽车制造业开工率仅为5%,钢铁工业开工率为15%。
我懂三种生意,我会三种语言,我打过三年仗,我有三个孩子,我失业三个月,但是我只要一份工作!
对外贸易:停滞,各国贸易战、关税战。
材料:一位牧场主,将牛羊全部射杀后扔进山沟,因为运往市场的运费超过了卖掉它们的价钱。地里的棉花没有采摘,果园里挂满正在溃烂的葡萄和橄榄,用玉米棒子当燃料比卖玉米买煤还合算。 ——摘自《罗斯福传》
5.经济大危机的特点:
1929-193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情况表
问题:根据材料,思考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有何特点?
6.经济大危机的根源:
资本家不惜大量销毁商品
面对经济大危机,资本家做法:
大量玉米、小麦、棉花和牛奶,或被当作燃料,或被倒进河流。
为什么“一方面是广大劳动人民饥寒交迫、流离失所;另一方面却是资本家人为故意大量销毁产品?”
原因:为了维持商品价格,保证利润。说明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而不是绝对过剩 。
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最终导致经济危机的爆发
贫富差距增大,生产相对过剩与实际消费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
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即社会化大生产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
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爆发的生产过剩的危机。自1825年英国第一次爆发经济危机以后,整个19世纪每隔10年周期性地爆发一次经济危机;进入20世纪以后,经济危机缩短到7-8年爆发一次,二战后,大概每隔五年左右爆发一次。
7.经济大危机的影响:
②激化社会矛盾, 引发政治危机
③德日走上了法西斯的道路,威胁世界和平
①经济:对资本主义经济造成严重破坏
贰·临危受命,重拳出击 ——罗斯福新政
贰·临危受命,重拳出击——罗斯福新政
1.胡佛的自由放任政策:
1928年共和党人胡佛高票当选美国总统选
如果我当选总统,保证让每家工人锅里有只鸡,每间车库里有辆汽车。
经济大危机时美国究人居住的棚户区
聚焦1932年美国大选
1575万票—2280万票
问题:根据材料,思考罗斯福新政到底“新”在哪里?
第一步:①整顿金融体系
1933年初,美国银行倒闭事件已经上升到五千五百家,有九百万储户失去了自己的存款。1933年3月3日,罗斯福宣誓就职的前一天,全国已有32个州的银行全部关闭,整个金融系统瘫痪,人们手拿支票,却无法兑现。
该法授权总统对银行进行个别审理,让有偿付能力的银行尽快开业,对缺乏偿付能力的银行进行改组。 ——3月9日通过《紧急银行法案》 现在把积蓄存进银行是安全的… … ——3月12日罗斯福第一次炉边谈话
稳定人心,恢复银行信用
恢复银行有利于重拾政府的信誉
中心措施:②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节录材料: 1933年《国家工业复兴法》:由政府调节工业生产中的问题,各个工业企业制订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规章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 产品价格、销售市场的分配……凡是接受法规的企业,一律发给印有“我们尽我们的职责”的蓝鹰标志。 《工资工时法》规定了企业工人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规定每周工作40小时,每小时40美分最低工资,后调整为每小时1美元。
把生产从无政府状态纳入到有控制的轨道,加强了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与调节,防止盲目竞争。
成立农业调整局;减耕;政府提供补贴; 调整农产品 结构;保护 土壤。
大危机中境况最惨的还是农业,农产品大量滞销,农民负债累累,农产品价格已跌到历史最低点,猪肉三分一磅,牛肉五分一磅,一只肥羊卖不到一元钱。
稳定农产品价格,促进农业恢复
材料一:1935—1942年,美国设立的工程进展署花费了大约130多亿美元,雇用了850万名工人,修建了12.2万幢公共建筑、66.4万英里新道路、7.7万座新桥梁、285个新机场和2.4万英里下水道。还修建了公园、游戏场、水库等……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美国失业人口仍达900万之巨。——摘自吴于廑、齐世荣主《世界史·现代史编》上卷
增加就业, 稳定社会;刺激消费,复苏工业;改善美国基础设施。
全国设立了大量的工赈机关,1935年-1942年,美国政府花费130多亿美元大规模修建了众多公共工程。吸纳了四百万人工作,并能获一举多得之利。美国政府执行的最宏大和最成功的救济计划。
建立社会保障制度:通过《社会保障法》,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应急的救济机构,利用过剩物资救济失业家庭。
对残废、无谋生能力者提供救济
罗斯福新政内容又被称作“三R”,即:复兴(Recvery)、救济(Relief)、改革(Refrm)
有助于稳定社会秩序,早日摆脱危机。
1929年—1940年美国失业率变化图
1929年-1933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变化图
积极影响:②新政期间,美国经济开始缓慢复苏,工业生产有所恢复,就业人数逐步增加,人民生活得到改善。
积极影响:②新政增强了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恢复了美国人民的信心,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新政遏制了美国法西斯势力,使美国避免像德、日、意那样走上法西斯道路,因此,有人说‘新政挽救了美国的自由民主制度’。 ——《大国崛起》
到20世纪30年代末,各州政府明显必须服从于联邦政府。总统成为联邦政府的权威中心,国会再也不能像以前一样随意控制总统的权力。 ——(美)艾伦•布鲁克林《美国史(1492-1997)》
1929-1933年——美国股市崩盘,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20世纪70年代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生产停止,通货膨胀;1987年——“黑色星期一”,由于中东局势紧张,华尔街出现崩溃;1994-1995年——墨西哥金融危机,震撼全球;1996年——日本楼市泡沫,房价下跌50%;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7-2009年——美国次贷危机…
局限性: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调整,它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无法解决美国社会的根本矛盾
实质: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调整和完善
知识拓展:比较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中国改革开放
新经济政策允许市场经济发展
共同点:都对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符合当时本国国情;都把市场和计划相结 合;都促进了经济发展;都注重民生。
苏俄的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恢复和发展经济 美国罗斯福新政:“新”在国家干预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势 改革开放: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知识拓展:关于计划和市场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不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不同国家的经济制度可以相互借鉴和学习。
内容:整顿金融体系 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调整农业政策 推行“以工代赈” 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繁荣的年代:20年代美国经济大繁荣
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危机:1929—1933,从美国开始,破坏性极强
实质:维护资本主义前提下的调整局限性:无法解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开始:1933年,罗斯福就任总统
繁荣之下的危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特点:增强了美国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
下图为1925—1945年美国失业率曲线图。造成A段失业率急剧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A.美国内战 B.第一次世界大战 C.经济大危机 D.第二次世界大战2. “他赢得了民心,因为人民能够感觉到,他喜欢他们,他惦记着他们。”罗斯福新政中“赢得民心”的举措是( )A.兴建公共工程,增加就业机会 B.提倡美国公民勤俭节约C.引导农场主努力扩大生产 D.改革银行制度,恢复银行信用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13课 罗斯福新政课文配套ppt课件,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罗斯福新政,查病因,“新政”的原因,生产的繁荣,消费的繁荣,股市的繁荣,金融危机,工业危机,农业危机,民生危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13课 罗斯福新政课前预习ppt课件,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减少生产,促进消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第13课 罗斯福新政教案配套ppt课件,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13课罗斯福新政,下列材料说明了什么,材料二,需求减少,需求进一步减少,社会生产,社会需求,产品增加,生产大于需求,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