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人教部编版17 爬天都峰教案
展开学科
小学语文
年级/册
四年级/上册
教材版本
部编版
课题名称
17 爬天都峰
难点名称
学习抓住人物心理、语言、动作把爬山的过程中写清楚。
难点分析
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本单元是习作单元,语文要素是“了解作者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的”。本文与一般记事的文章在结构安排上有所不同,作者没有把重点放在爬天都峰的过程上,而是侧重叙述了爬山前后的人物对话,本节课引导学习把事情写清楚的方法。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写一件事,对四年级上册的学生的要求是:把事情写清楚,但学生在写作中没有条理,而课文是最好的范文,在阅读教学中要以课文为例文,引导学生学习写作方法,并在写作中灵活运用。
难点教学方法
通过学生自读,找出描写人物心理、语言、动作的词句,学习抓住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把爬山的过程中写清楚。
通过品读,感受作者通过人物心理、语言、动作的描写表达面对困难要树立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用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的主题。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复习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爬天都峰》这篇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生:回忆课文,指名回答。
(课件出示:爬山前 爬山时 爬上山顶后)
PPT出示学习目标,齐读。
学习目标:学习课文2——7自然段,学习作者如何将“我”爬山的过程写清楚的。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一、学习课文2—7自然段
(一)学习第2自然段
1默读,一边读一边用“—”划出爬山前“我”是怎么想的句子,
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真叫人发颤!我爬得上去吗?害怕、畏惧)
2、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这两个句子,读出害怕、畏惧的语气。
爬山前,“我”为什么害怕呢?请再读第2自然段,找一找有关的语句,用两个字概括天都峰的特点。
4.PPT出示: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吗?(高)
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似的,真叫人发颤!(陡)
师: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爬山前?
生:作者从看到、听到两方面写爬山前(看到 心理)
设计意图:通过自读、品读,体会爬上前“我”害怕的心理,领悟写作方法。
学习3—5自然段
1.师:“我”开始不敢爬,后来,“我”看到什么而下定决心爬上天都峰顶的?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2-5自然段,用波浪线划出遇见老爷爷时的对话。
2.生汇报学习情况,
PPT出示:
小朋友,你也来爬天都峰?
老爷爷,您也来爬天都峰?
对,咱们一起爬吧!
3.品读人物对话,体会“也”的含义以及句子的表达的感情。
设计意图:通过自读、品读,体会人物语言描写的好处,领悟写作方法。
学习第6、7自然段
1、默读第6自然段,划出描写爬山动作的词语,一边读一边想象爬山的姿态。
2、品读句子:
“奋力、爬、攀、手脚并用”写出“我”努力爬山的样子,既突击爬天都峰的艰难,又表现了“我”勇往直前的精神。
默读第7自然段,找一找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爬山的辛苦以及上山后的喜悦?
4、品读句子:
“爬呀爬”表明了爬山的艰难和时间之久。
“终于”说明爬山很艰苦,同时也表现了“我们”爬到峰顶的喜悦。
设计意图:通过自读、品读,体会抓住人物动作描写的好处,领悟写作方法。
小结写作方法
1、师:作者在写爬山的过程时,从哪些方面把事情写清楚的?
2、生思考、交流。
3、师小结:抓住人物心理、语言、动作把事情的过程写清楚。
四、板书设计:
17 爬天都峰
爬山前 心理——害怕 畏惧 写法
语言——惊讶 敬佩 抓住作人物的心理、语言、动作
爬山时 动作——不怕困难 勇往直前 把事情的过程写清楚。
课后反思
在教学中抓住心理、语言、动作的句子,通过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表达面对困难要树立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用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的主题。学习抓住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把爬山的过程中写清楚的方法。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17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17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深入课文,领悟中心,分角色朗读,体会情感,总结课文,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拓展活动,课堂总结,激发兴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17 爬天都峰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17 爬天都峰教案设计,共3页。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17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17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深入课文,领悟中心,分角色朗读,体会情感,总结课文,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拓展活动,课堂总结,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