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高考复习文言文实词专题复习(古今异义+通假字)
展开这是一份高中语文高考复习文言文实词专题复习(古今异义+通假字),共5页。
高考文言文实词专题复习
(一)古今异义
【知识讲解】
一、词义扩大
文言文中的某些词的原有意义比较狭窄,后来意义有了发展,应用范围比原来广泛了,这种现象叫词义的扩大。
[例]
1.“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寡人之于国也》)中的“河”,在古代是专有名词,指黄河,而现在扩大为用于泛指的通名了。
2.“是女子不好”(《西门豹治邺》)中的“好”,在文言文中专指女子相貌好看,不涉及品德,而现在的“好”可泛指一切美好的性质,对人、事、物都可以修饰限制。
二、词义缩小
词义的缩小,是指词的古义,随着时代的变化逐渐变得狭窄的现象。
[例]
1.“金就砺则利”(《劝学》)中的“金”,在文言文中泛指一切金属,而在现代汉语中专指黄金。
2.“丈夫亦爱怜其子乎?”(《触龙说赵太后》)中的“丈夫”,是指成年男子,“生丈夫,二壶酒,一犬”(《勾践灭吴》)中的“丈夫”则是指男孩。在古代,不管是成年的还是未成年的,是已婚的还是未婚的男人,均可称丈夫,但在现代汉语中“丈夫”一般仅指已婚女子的配偶。
3.“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因”(《烛之武退秦师》)中的“行李”,在文言文中既可以指出使的人,也可以指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在该句中就是指出使的人,而在现代汉语中仅仅指出门所带的东西。
三、词义强化
某些词语的今义与在文言文中的意义相比,词义性质发生了变化,程度加深了。这是词义的强化。
[例]
1.“恨”,古代多表遗憾、不满意。“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其今义则表仇恨、怀恨。
2.“诛”原义是责备。“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论语·公冶长》)后来强化为“杀戮”的意义了。
四、词义弱化
词义弱化是指词义程度的减弱。
[例]
1.“饥饿”中的“饿”字,古义是指严重的饥饿,已达到受死亡威胁的程度。《孟子》“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中即用“饿”的古义,而现代汉语中“饿”是指一般的肚子饿。
2.“怨恨”的“怨”字,古义即“恨”,而今天的“怨”由古义“恨”减弱为“不满意、责备”的意思,如“任劳任怨”。
3.今天的“疾病”一词中的“病”,和“疾”一样,都是指一般的生病,而古义中的“病”却和“疾”有别,指大病、重病。
五、词义转移
文言文中一些词义,随着历史的发展,由原来表示的对象,转移到表示另外一种对象,古今之间的差别较大,没有明显的联系,这就叫做词义的转移。
[例]
1.“弃兵曳甲而走”(《寡人之于国也》)中的“走”,古义是“跑,逃跑”,今天是“一步步地走”的意思。
2.“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勾践灭吴》)中的“中原”,古义指原野,而在现代则指中原地区。
3.“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中的“烈士”,本指有操守有抱负的男子,现在则专指为革命事业献身的人。
4.“牺牲玉帛,弗敢加也”(《曹刿论战》)中的“牺牲”,古义指祭祀用作祭品的猪牛羊等,是名词,今义转移为“为了某种目的而舍去自己的生命或权利”,是动词。
六、感情色彩变化
古今词义在演变历史进程中,褒贬意义相互转化的现象,叫做词义的感情色彩变化。
[例]
1.“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谤”是“批评议论”之义,而今天的“谤”却是“恶意中伤”之意,已由中性词转变为贬义词。
2.“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中的“卑”是指地位地下,“鄙”是指知识浅陋,并没有贬义,现在的“卑鄙”则指品质恶劣,已变为贬义词。
【方法指导】
辨识古今异义词的方法
1.区分单、双音节词
古汉语中有些单音节组合词与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词同形,很容易被当作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因此阅读文言文时,一是注意不能依据现代汉语语言习惯,把文言文中的两个单音节词误认为一个双音节词。如“交/通”“妻/子”“无/论”“地/方”等;二是注意辨别文言文中的双音节词,不要拆成单音节词来理解。
2.认真辨析细微差异
语言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古今词义在很多方面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古今词义完全相同或完全无关只是语言中极少数的现象。对古今词义接近,但又有差别的词语要注意仔细辨析,因为稍不注意,可能就会“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3.注意记忆词义转移的词
一般来说,词义转移的词,其古今词义差别较大,我们要尽最大努力记住它们之间的迥异。如“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中的“分布、散布”,古义为映的意思,现则指可做衣服或其他物件的棉麻织物,古今词义相差比较大。
(二)通假字
【概念辨析】
古今字、异体字、通假字、假借字为四种不同的文言现象,四者有着严格的区别,初学者常常将之混为一谈。但现实中前三者确有相似之处,而“假借字”往往和其他三种难以区分,所以对于不够明确的情况,也往往用“通假字”统称。
1.古今字
古代已有对应的字,后人又造新字来表达这个意思。如“莫”为“暮”之古字,因“莫”被用为否定副词“不”“没有谁”的意思,故又造“暮”字。
2.异体字
是指读音、意义相同,但写法不同的汉字。如“泪”和“涙”,“睹”和“覩”。
3.通假字
音同本字,借来一用。借来的字只有临时作用。如“蚤”与“早”;如“当”与“倘”。其特点是“因音通假”。因为古代的字很贫乏,所以用有限的字来表达意思。
4.假借字
通假字常与六书中的“假借字”相混。严格来说,通假字是指本有其字的替代。而六书的假借字则是本无其字,因为要创制新字较麻烦或为免使字数大量增加,而采用同音或近音字表达那种意思。
即使在古人的训诂解说中,也有时会把两个名称相混。读者应按其上文下理,或按文字学知识,小心判别。但有一点值得注意的就是假借字本质上不属于错字或别字,属于正常的文言现象。
【通假字的类别及特点】
1.从语音方面来看
(1)同音通假:通假字与本字在读音上相同或相近。
[例]
①满坐寂然,无敢哗者。(《口技》)(“坐”通“座”)
②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惠”通“慧”)
③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反”通“返”)
④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孟子二章》)(“畔”通“叛”)
⑤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鸿门宴》)(“蚤”通“早”)
⑥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鸿门宴》)(“倍”通“背”)
(2)双声通假:是指通假字与本字的声母相同,韵母不同。
[例]
①胡不见我于王?(《公输》)(“胡”通“何”)
②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亡”通“无”)
③太后盛气而胥之。(《触龙说赵太后》)(“胥”通“须”)
④毋内诸侯。(《鸿门宴》)(“内”通“纳”,两字同声部。)
⑤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庄子·逍遥游》)(“培”通“凭”)
(3)叠韵通假:是指通假字与本字的韵母相同,声母不同。
[例]
①置之河之干兮!(《诗经·伐檀》)(“干”通“岸”)
②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马说》)(“见”通“现”)
③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扁鹊见蔡桓公》)(“齐”通“剂”)
④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参”通“三”)
(4)音变通假:指通假字与本字的声母和韵母都不相同。
[例]
①扁鹊望桓侯还走。(《扁鹊见蔡桓公》)(“还”通“旋”,读“xuán”)
②将军被坚执锐。(《史记·陈涉世家》)(“被”通“披”,读“pī”)
2.从字形(同偏旁)方面来看
(1)同声符的字可以互相通假。其根据仍然是音同或音近。在古汉语中,按谐声规律而言,声符相同的字,古音必然相同或相近。
[例]
①我心匪石,不可转也。(《诗经·邶风》)(“匪”通“非”)
②一厝朔东,一厝雍南。(《愚公移山》)(“厝”通“措”)
③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史记·陈涉世家》)(“適”通“谪”)
(2)以简通繁,即用一个笔画较少的字代替一个笔画较多的字。
[例]
①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扁鹊见蔡桓公》)(“齐”通“剂”)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受”通“授”)
③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孔雀东南飞》)(“取”通“娶”)
3.从字义方面来看,有以下情形:
(1)一对一的“单借”。即甲、乙二字通用,但甲可通乙,而乙不可通甲。
[例]
①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鸿门宴》)(“蚤”可通“早”,但“早”习惯上不可通“蚤”。)
②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隆中对》)(借“信”为“伸”,但习惯上很少有借“伸”为“信”者。)
③默而识之。(《论语》六则)(“识”可以通“志”,反过来,“志”却不能通“识”。)
(2)一对一“双借”。即甲、乙二字互通。
[例]
①口慧之人必无信。(《淮南子》)(“慧”通“惠”)
②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惠”通“慧”)
③死即举大名耳!(《史记·陈涉世家》)(“即”通“则”)
④项庄则入为寿。(《鸿门宴》)(“则”通“即”)
(3)一字通数字。指某一借字可替代其他几个不同的本字。如“适”与“敌”、“嫡”“適”三字声符相同,音近而通假。
[例]
①太甲,成汤适长孙也。(《史记》)(“适”通“嫡”)
②吴王夫差无适于天下。(《战国策》)(“适”通“敌”)
③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史记·陈涉世家》)(“适”通“適”)
(4)二字连通。指有两个通假字连接在一起。
“往而糜弊腑冷不反者,不可胜数。”(《墨子·非攻上》)(“腑”通“腐”,“冷”通“烂”。)
“此(李)陵宿昔之所不忘也。”(《汉书·苏武传》)(“宿”通“夙”;“昔”通“夕”。)
(5)隔字相通。指某一借字(A)的本字(B)与另一汉字(C)相通,那么,这一借字又与本字的本字相通。[例]
“臣得行义,则主失明”。(《韩非子》)(“明”通“萌”,而“萌”又通“民”。所谓“失明”,实则是“失民”的意思。)
(6)群字互通。即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字相互通用。[例]
“唯、维、惟”三字,在用作语气词时,可以互相通用。“祭”“际”“察”三字互通,皆有“至”义。
【方法指导】
通假字分辨方法
1.音变法
通假字的所谓“音同音近”是就古音而言的,不是指今音。由于古今语音变化较大,古代音近的字,到现在不一定全部音同音近,有的可能变得完全不同了;而原本读音不同不近的字,又有可能变得相同相近。
[例]
①“罢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论积贮疏》)“罢”通“疲”,虽然它们在今天并不同音,但在古代却是同音的。
②“弟子趣之。”(《西门豹治邺》)“趣”通“促”,也是古代同音今天却不同音了。
2.语境分析法
把某个通假字放到具体句子中,联系上下文去理解。字是构成句子的元素,句意的表达也就是通过这些元素在意义上和语法上的组合而体现出来的。通假字中借字与本字只是读音相同或相近,字义并无联系。清代学者王念孙就说过:“字之声同声近者,经传往往假借。学者以声求义,破其假借之字而读之以本字,则涣然冰释;如其假借之字而强为解,则诘为病矣。”意思是说,当我们碰到通假字时要打破其字表的束缚,“以声求义”,找出它的本义,不能望文生义而“硬解”。[例]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一句,其中“蚤”字的字义在句中就显得格格不入。困惑之时,我们就要考虑该字有可能是一个借字;找出借字,然后“依音破字”寻求本字。按本字读之,就文通意顺了。如上句中一旦找出“蚤”的本字“早”来,那么“旦日不可不早自来谢项王”的句意就豁然开朗了。
3.例证认知法
语言是具有社会性的,例子愈多愈能说明通假用法具有普遍性。如“无”通“毋”的例句:
[例]
(1)将子无怒,秋以为期。(《诗经·氓》)
(2)于嗟鸠兮,无食桑葚。(《诗经·氓》)
(3)硕鼠硕鼠,无食我麦!(《诗经·硕鼠》)
(4)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5)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寡人之于国也》)
(6)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寡人之于国也》)
(7)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齐桓晋文之事》)
(8)苟富贵,无相忘(《陈涉世家》)
(9)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10)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11)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谏太宗十思疏》)
上述例句,说明了“无”通“毋”具有一定的规律性,那么下次遇到“无”字,就应考虑可能有通假的情况。
4.借助工具书
阅读文言文,总会有些词语不能理解,查工具书,既能解决疑难,又能节省学习的时间,提高学习的效率。供学习文言用的工具书有许多种类,从高中学生学习的角度来说,《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简明古汉语字典》《汉语大词典》《辞源》《辞海》较为实用。尤其是《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可作为必备的工具书,经常查阅。
[例]
(1)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触龙说太后》)(查《辞海》可知:“郄”通“卻”,而“卻”又通“隙”。)
(2)求!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查《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可知:“与,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感叹。”)
(3)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辞海》注:“厌”,通“餍”。饱;满足。)
(4)邹忌修八尺有余。(《邹忌讽齐王纳谏》)[《汉语大词典》解释:“有,通‘又’。①复;更加。②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
(5)而倔起阡陌之中。(《过秦论》)(查《古汉语常用字典》得知:“倔,通‘崛’。突出。”)
5.参考注释法
古代文字训诂学家在注释古籍中对通假字有过许多研究和考证,并常用“某读曰某”“某与某古字通”“某与某同”等来说明文字的通假关系。
[例]
(1)隰则有泮。(《诗经·氓》)(郑笺:“泮读为‘畔’。”即“泮”为“畔”的借字。)
(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经典释文》注为:“知,如字,又音智。”即“知”通“智”字。)
(3)百姓罢劳。(《汉书·成帝纪》(颜师古注:“罢读曰疲。”即“罢”通“疲”字。)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第3节 通假字、古今异义、偏义复词、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备战2024年高考一轮复习专题高分突破(全国通用),文件包含第3节通假字古今异义偏义复词词类活用一词多义-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清单全国通用原卷版docx、第3节通假字古今异义偏义复词词类活用一词多义-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清单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16 高频古今异义词-高考语文文言文小句突破精练,文件包含专题16高频古今异义词-高考语文文言文小句突破精练教师版docx、专题16高频古今异义词-高考语文文言文小句突破精练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文言文古今异义词讲解与练习,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古今异义词,练习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