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熟悉古诗题材 课件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368223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熟悉古诗题材 课件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368223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熟悉古诗题材 课件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368223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熟悉古诗题材 课件第4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3682238/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熟悉古诗题材 课件第5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3682238/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熟悉古诗题材 课件第6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3682238/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熟悉古诗题材 课件第7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3682238/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熟悉古诗题材 课件第8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3682238/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还剩16页未读,
继续阅读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熟悉古诗题材 课件
展开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熟悉古诗题材 课件,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1题画抒怀诗,干谒言志诗,即事景抒怀诗,咏物言志诗,爱情闺怨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惠崇春江晚景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苇也开始抽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墨梅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洗砚池边生长的一棵梅花,朵朵梅花都似乎是洗笔后淡墨留下的痕迹而没有鲜艳的颜色。它并不需要别人去夸许它的颜色,在意的只是要把清淡的香气充满在天地之间。
题 画 清 袁枚 村落晚晴天,桃花映水鲜。牧童何处去?牛背一鸥眠。意思:傍晚时分,夕阳西下,晚霞笼罩着宁静的村庄,河边桃花灼灼,就像那绯红的轻云飘在上空,连那水里的倒影也是绯红一片!对岸萋萋芳草地,那放牛的牧童也不知到哪儿去了,牛背上还栖息着一只鸟。(生活是多么宁静、舒适,风光宜人!)赏析:清人袁枚主张“品画先神韵,论诗重性情”。袁枚亦将神韵与他诗学性情主张相系。而在评价画时和在评价题画诗时,他不自觉地要求诗风与画风的神韵合一。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⑴虚:虚空,即天空。⑵太清:道家称天为太清。⑶云梦泽:即古代云、梦二泽。云泽在江北,梦泽在江南,后大都淤成了陆地。此指洞庭湖。 ⑷撼:撼动。此为拍击之意。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欲济无舟楫”,诗人面对浩浩的湖水,想到自己还是在野之身,要找出路却没有人接引,正如想渡过湖去却没有船只一样。“端居耻圣明”,是说在这个“圣明”的太平盛世,自己不甘心闲居无事,要出来做一番事业。这两句是正式向张丞相表白心事,说明自己出仕求官还是心向往的,言外之意希望对方予以引荐。最后两句,再进一步,向张丞相发出呼吁,说自己坐在湖边观看那些垂竿钓鱼的人,却白白地产生羡慕之情。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了“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淮南子·说林训》)的古语,另翻新意。诗人希望对方帮助的心情是在字里行间自然流露出来的。
作为干谒诗,最重要的是要写得得体,称颂对方要有分寸,不失身份。措辞要不卑不亢,不露寒乞相,才是第一等文字。这首诗委婉含蓄,不落俗套,艺术上自有特色。
3.田园山水诗
过故人庄 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山居即事 王维 寂寞掩柴扉, 苍茫对落晖。 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⑴。 绿竹含新粉⑵,红莲落故衣⑶。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注:⑴“遍”字表现松茂鹤多,“稀”字表现来访者少,两者对照写出山居环境的幽静。⑵新粉:指竹子刚生长出来,竹节周围带有的白色的茸粉。⑶故衣:指莲花败叶。
1.下列对诗句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诗人隐居山中,在苍茫的暮色中关闭柴门,远望余晖。B.“鹤巢松树遍”写鹤在松林中到处筑巢,表现生机盎然的景象。C.颔联运用了拟人手法,“遍”、“稀”二字用得很好,写出山居环境的热闹。D.此诗描绘了诗人在山中惬意的生活,但又透露出落寞的心情。2.“渡头烟火起”一句中借“烟火”表明有人家在山中生活。下列诗词语句没有运用这种写法的一项是( )A.几家烟火依村步,何处渔歌似故乡。(司马扎《晓过伊水寄龙门僧》B.四面云山谁作主,数家烟火自为邻。(朱湾寻隐者韦九山人于东溪草堂》C.水曲山隈四五家,夕阳烟火隔芦花。(徐积《渔父乐》)D.更九衢、烟火近元宵,闻嬉笑。(刘仙伦《满江红》)
山水田园诗
1.描写对象:山水景观、田园景物、隐居生活、农耕生活。2.抒发情感:①热爱自然风光和田园景观。②对现实愤怒不满和厌倦官场仕途。③清新脱俗情怀和隐居生活的幽寂高雅。④讴歌悠然自得的田园生活,以及与农民的深情厚意。⑤反映农村生活与人民生活的贫困。3.景物特征:清新 静谧 幽远 空灵 明净 爽洁 秀美 幽雅 欣欣向荣 明丽绚烂 静寂清冷 5.语言特点: 清新自然 质朴洗练
观刈麦(白居易)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涉江采芙蓉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贺新郎 刘克庄 国脉微如缕。问长缨何时入手,缚将戎主?未必人间无好汉,谁与宽些尺度?试看取当年韩五。岂有谷城公付授,也不干、曾遇骊山母。谈笑起,两河路。 少时棋柝曾联句。叹而今登楼揽镜,事机频误。闻说北风吹面急,边上冲梯屡舞。君莫道投鞭虚语,自古一贤能制难,有金汤便可无张许?快投笔,莫题柱。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结句绾合全篇,提出对爱国志士的期望,也是词人与王实之共勉,句短气促,极富鼓舞力量。B.全词紧扣“忧边”二字抒情言志,洋溢着济世救国的激情,笔力雄壮,又极尽抑扬顿挫之致。C.上片写到韩世忠出身行伍,虽无名师和仙人来相助,但却能谈笑中指挥大军,终成抗金名将。D.“北风”是典型的景物描写,将当时边境上疾风扑面、黑云压城的情景生动地描绘了出来。2.词人提出了怎样的人才观?对此是如何表达的,请结合全词具体分析。
2.本词提出任人唯贤的观点。①设问。以“未必”二字起句,人间自有降龙伏虎的好汉,只是无人不拘一格任用人才,举韩世忠的例子作答,提醒注意,引发读者思考。②用典。借用韩世忠的典故,希望朝廷能够放宽尺度,提拔人才, 让有识之士有用武之地。③对比、反问。把张巡、许远等人才与“金汤”等自然条件进行对 比,借反问语气强调任人唯贤的重要性,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④表达方式多样。在写景、抒情手法之外,夹以叙事、说理,于诗中发表议论,直接表达作者任人唯贤的观点。
5.羁旅思乡诗: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夜雨寄北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黄鹤楼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5.羁旅思乡诗: (2017全国卷I)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8-9题。 含山店梦觉作 [唐]韦庄 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 宿渔家 [宋]郭震几代生涯傍海涯,两三间屋盖芦花。灯前笑说归来夜,明月随船送到家。[注] ①韦庄(约836-910):字端己,长安杜陵人(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曾流离吴越等地。②郭震:字希声,成都人。生卒年生平不详。9.两首诗都写到“灯前”,这两处“灯前”各自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6分)
读:韦诗中,谁“曾为……(谁)灯前一觉……”? 郭诗中,谁“几代生涯傍海涯……”?揣想情境:夜,谁归来?谁灯前笑说?说了什么?
韦诗的 “灯前”所做的思家梦透露出诗人的孤独与无奈。郭诗的“灯前笑说”描写了渔人待客的热情,主客之间无拘无束、愉快交谈的生活情象,从而引出了下文渔人笑说的内容,表达出艰辛人生中的诗意美。
卜算子·咏梅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抒发了作者对于梅花处境的同情,以及对于梅花零落成泥却香如故的可贵品质的赞美之情,另外,作者以梅花自况暗喻了自己虽终生坎坷却坚贞不屈,表达了自己孤高雅洁的志趣和坚定的爱国情怀。
7. 咏 山 泉 储光羲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恬淡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1)结 合全诗,简要分析“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的妙处。(2)这首诗中的“山泉”具有什么品格?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怎样的情怀?
这两句从声与色的角度描写了山泉的情态。山泉平缓流淌时,清澈见底,水面映照天光云色。飞流而下时,水石相击,如风雨之声。山泉虽然无名,却有映地照天,兴风作雨的奇观。这两句与前两句先抑后扬。前两句写山泉的平淡无名,为抑;这两句彰显泉流山中的奇观,为扬。如此描写也为诗歌最后两句赞美山泉做了铺垫。
这首诗在表现山泉得天地之声色,具有满涧平池之能的同时,又表现了山泉恬淡自然,清高自守的品格。
7.送别怀人诗 送魏万之京 (唐)李颀朝闻游子唱离歌①,昨夜微霜初渡河。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关城②树色催寒近,御苑③砧声④向晚多。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注:①离歌:离别之歌。②关城:潼关、函谷关。③御苑:皇家的宫苑。④砧声:捣制寒衣声音。1.首联、颔联哪几个词表达了的怎样的季节特征?从中又表达出诗人送别的什么情绪?(2分)2.尾联用什么艺术手法表达出怎样的思想内容?(3分)
“微霜”“鸿雁”点出了送别时深秋时节萧瑟的气氛,从中表达出诗人送别的悲愁难抑,黯然神伤的情绪。
尾联直抒胸臆,(1分)以长者的口吻表达了对魏万的劝勉(1分):莫把长安当作行乐之地而虚度大好时光。(1分)
9.边塞征战诗 比较阅读王昌龄《从军行》: 其 一 wú nuò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其 四 (无那:无奈)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请比较分析这两首诗在抒情上各有什么特色?在环境与心理描写上有又有什么不同?
(1)二诗在抒情上,“其一”曲笔抒情,虚写征人家乡的妻子的无奈而痛苦的思念之情;“其四”直接抒情,抒发戍边将士为国杀敌、视死如归的豪情壮志。(2)二诗在环境和心理描写上都有悲凉意味,只是“其一”侧重写环境的凄凉孤独(视觉),通过写羌笛之音,从听觉方面抒发思乡之情,心理描写上采用虚写方式,以想象妻子思亲来写情;“其四”侧重写边塞环境条件的艰苦(视觉),心理描写上采用实写方式,直接写戍边将士为国尽忠、慷慨悲壮的激情。
10. 咏史怀古诗:借古讽今感怀身世
【诗人在咏史时所站的角度】1.对历史作冷静的思考,诗人不置身其中。 题乌江亭 王安石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2.把历史和现实融合在一起,或是感慨个人遭遇,或是抨击社会现实。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长沙过贾谊宅 刘长卿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感慨贾谊悲凉的命运)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写贾谊故宅萧条冷落的景象)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以双关写出贾谊和自己多舛命运)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表面上是写对贾谊命运的感慨,实际上是对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之语。)
相关课件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古诗词题材分类鉴赏 课件: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古诗词题材分类鉴赏 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诗歌鉴赏边塞征战诗,学习目标,咏物诗鉴赏,思路总结,三点注意,答题技巧总结,抓意象的特殊内涵,咏物与写景的区别,常用手法,寄托的感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古诗词题材分类鉴赏 课件: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古诗词题材分类鉴赏 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边塞诗鉴赏,羁旅行役诗鉴赏,送别诗鉴赏,如何鉴赏咏物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古诗歌鉴赏题材分类 课件: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古诗歌鉴赏题材分类 课件,共4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感知高考,诗歌12大题材概要,趣味诗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