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第10.2课 《师说》(练习)-高一语文同步精品课堂(统编版必修上册)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第10.2课 《师说》(练习)-高一语文同步精品课堂(统编版必修上册)原卷版.docx
    • 解析
      第10.2课 《师说》(练习)-高一语文同步精品课堂(统编版必修上册)解析版.docx
    第10.2课 《师说》(练习)-高一语文同步精品课堂(统编版必修上册)原卷版第1页
    第10.2课 《师说》(练习)-高一语文同步精品课堂(统编版必修上册)原卷版第2页
    第10.2课 《师说》(练习)-高一语文同步精品课堂(统编版必修上册)原卷版第3页
    第10.2课 《师说》(练习)-高一语文同步精品课堂(统编版必修上册)解析版第1页
    第10.2课 《师说》(练习)-高一语文同步精品课堂(统编版必修上册)解析版第2页
    第10.2课 《师说》(练习)-高一语文同步精品课堂(统编版必修上册)解析版第3页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10.2* 师说精品精练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10.2* 师说精品精练,文件包含第102课《师说》练习-高一语文同步精品课堂统编版必修上册解析版docx、第102课《师说》练习-高一语文同步精品课堂统编版必修上册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六单元
    第10.2课 师说
    基础篇

    1.下列文言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其曲中规(合乎)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低于)
    B.而闻者彰(清楚)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传记)
    C.作《师说》以贻之(赠送)          而绝江河(横渡)
    D.吾尝跂而望矣(踮起脚后跟)       士大夫之族(类)
    【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
    B.传:解释经书的著作。句意:六种经书和传注都全面学习了。
    故选B。
    2.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   )
    例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C.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D.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把握文言句式的能力。
    例句是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青,于蓝取之,而于蓝青”。句意: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然而却比蓝草的颜色更青。
    A.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蚓无利爪牙,强筋骨”。句意: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
    B.判断句,“者……也”表判断。句意:老师,是用来传授道、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
    C.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其闻道也固乎吾先”。句意:要是他懂得道理也比我早。与例句句式相同。       
    D.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不知句读,不解惑”。句意:不知断句的知识(要问老师),有疑惑不能解决(却不愿问老师)。
    故选C。
    3.(2021·福建·石狮市第八中学高一期中)下列句中加点实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君子不齿   齿:并列、排列 B.金石可镂   镂:雕刻
    C.圣人无常师  常:经常 D.余嘉其能行古道   嘉:赞许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C.“常”,固定的;句意: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
    故选C。
    4.(2022·江苏省如皋中学高一开学考试)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①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②圣人无常师  ③古之学者必有师  ④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⑤而神明自得  ⑥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⑦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⑧年十七,好古文
    A.①⑥ B.②⑥ C.③⑤ D.⑦⑧
    【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古今异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①众人,古义:一般人;今义:很多人。句意:现在的一般人,他们(的才智)低于圣人很远。
    ②圣人:指真正有修养、有智慧的人。古今义相同。句意: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
    ③学者,古义:求学的人;今义:在学术上有所成就的人。句意:古代求学的人必定有老师。
    ④博学,古义:广泛的学习;今义:知识丰富,学问高。句意: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
    ⑤神明,古义:精气神,人的精神;今义:神仙。句意:自然会心智澄明。
    ⑥先后:有先有后,古今同义。句意:听到的道理有早有晚,学问技艺各有专长。
    ⑦小学,古义:小的方面学习;今义:指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给儿童、少年以全面的基础教育。句意: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反而放弃(不学),我没看出那种人是明智的。
    ⑧古文,古义:秦汉的散文;今义:“五四”之前的文言文的统称。句意:年龄十七,喜欢古文。
    ②⑥古今同义,①③④⑤⑦⑧为古今异义。
    故选B。
    5.(2021·黑龙江·哈尔滨七十三中高一期中)下列画线词语解释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①官盛则近谀  (奉承拍马)   ②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低于)
    ③是故无贵无贱 (无论)    ④小学而大遗  (学习)
    ⑤圣人无常师  (常有的)   ⑥郯子之徒   (学徒)
    A.①②⑤ B.②③⑥ C.②③④ D.①④⑤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⑤“常”,固定。句意: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
    ⑥“徒”,类。句意:郯子这些人。
    故选C。
    6.填空:
    ①韩愈,字__,世称_______,作品集有《___________》。他是唐代“___________”的倡导者,后人称之为“文起八代之衰”,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其余七家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课文原文回答:老师的职能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用课文原文回答:择师的标准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④用课文原文回答:作者引述孔子的言行得出了什么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退之     韩昌黎     昌黎先生集     古文运动     柳宗元     欧阳修     王安石     苏轼     苏洵     苏辙     曾巩     师者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是故)无贵无贱     无长无少     道之所存     师之所存也     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和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需要重点识记“唐宋八大家”等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重点注意“受”“贱”等字的书写。
    7.师说
    (1)《荀子·劝学》中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所表达的“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是相近的。
    (2)在《师说》中,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
    (3)中国是一个有着尊师传统的国家,韩愈在《师说》中指出教师作用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
    (4)《师说》中,强调了从师是为了学道,和人的年龄大小无关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5)韩愈所说的“师”有其独特的含义,明确自己所说的老师不是指启蒙教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韩愈在《师说》中写古之圣人才智超出一般人很远,“________”;今之众人才智低于圣人很多,“________”,这就造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
    【答案】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     位卑则足羞     官盛则近谀     师者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吾师道也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彼童子之师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犹且从师而问焉     而耻学于师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背诵和默写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有:“不必”“卑”“盛”“近谀”“受”“授”“句读”“犹”,“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两句不要丢字。
    8.名句默写。
    (1)荀子在《劝学》中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荀子在《劝学》中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积累的重要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劝学》中和名句“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意思接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荀子在《劝学》中论述“品德高尚的人每天反省自己,就会智慧通达、行为无错”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劝学》中用蚯蚓“爪牙”不利、“筋骨”不强来证明用心专一的好处,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相反的事例来揭示用心不专的坏处。
    (6)善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人总是更容易成功,《劝学》中表达上述意思的概括性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吾尝终日而思矣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     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蟹六跪而二螯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用心躁也     君子生非异也     善假于物也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答题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字:臾、跬、锲、螯、鳝。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很多人都觉得,经常参与体力劳动的人要比经常坐在办公室的人更加健康, ,可惜,事实恰恰是相反的:体力劳动者更需要锻炼身体。
    为什么体力劳动代替不了体育锻炼呢?劳动的过程只是身体局部肌肉、骨骼在活动,如铲地时,主要是腰和手臂在活动;赶车时,主要是上肢在活动。一般情况下,运动消耗的能量会明显高于体力劳动。同时,长时间的重复动作,容易使人产生疲劳感,需要充分地休息才能恢复,这使热量消耗受到限制。
    长期从事动作单一的体力劳动,除了会给身体局部带来疲劳外, ,如采取站立位的售货员比常人更容易患腰腿病和下肢静脉曲张,从事搬运工作的职工比一般人更容易患腰肌劳损,电脑操作员比常人更容易患腕关节疾病或腰椎间盘突出。因此体力劳动者非但 ,还应该更积极地安排出单独的时间参加体育锻炼。
    9.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8个字。
    10.请概括体力劳动不能代替体育锻炼的原因。

    【答案】9.脑力劳动者比体力劳动者更需要锻炼身体;还可能造成局部组织损伤;不能用体力劳动代替体育锻炼。    10.①体力劳动不能全面地活动身体各部分;②不能充分消耗热量;③容易给身体局部带来疲劳,造成局部组织损伤。

    【解析】9.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处,前文先介绍很多人持有的观点,然后指出“事实是相反的”,可知此处和“体力劳动者更需要锻炼身体”内容相反,故此可推出“脑力劳动者比体力劳动者更需要锻炼身体”。
    第二处,根据“除了给身体局部带来疲劳外”,则应是“还会有其它损伤”,再结合后文用站立位的售货员、从事搬运工作的职工、电脑操作员等例子可知,单一的体力劳动会损伤局部组织,故应填“还可能造成局部组织损伤”之类的内容。
    第三处,结合语段的整体意思,联系横线前的“非但”及横线后的“还应该更积极地安排出单独的时间参加体育锻炼”可知,此处应该是讲“不能用体力劳动代替体育锻炼”之类的内容。
    10.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压缩语段的能力。
    阅读语段可知,答题区间在第二段。第一句先抛出问题,后面是对问题的解答。第二句,根据“劳动的过程只是身体局部肌肉、骨骼在活动”及后面的例子,可概括出“体力劳动不能全面地活动身体各部分”。
    根据三、四句内容分析,抓住“一般情况下,运动消耗的能量会明显高于体力劳动”“这使热量消耗受到限制”分析,可概括出“体力劳动不能充分消耗热量”。
    根据“容易使人产生疲劳感”“除了给身体局部带来疲劳外,还可能造成局部组织损伤”及后面的例子分析,可概括出“体力劳动容易给身体局部带来疲劳,造成局部组织损伤”。
    将这些内容进行梳理整合,即可得出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由于没有文字,独龙语是独龙族内部交流的唯一载体。它通过① 记录了独龙族的文化和历史。独龙语的动词会依据不同的人称、时态发生形态变化,这与现代汉语② ,倒是与英语、法语、俄语等有几分相似。但是,据学者研究,独龙语是汉语的亲属语言,保留了汉语上古乃至远古时期的特点。目前,其使用人口不足七千。
    大约在2000年左右,我国学术界便开始关注语言濒危问题,认为不仅语言是重要的社会资源、文化资源和信息资源,而且是学术研究的对象。中国是当今世界上语言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拥有130多种语言,方言土语③ ,内部纷繁复杂,因此我国语言调查保护的工作显得尤为困难和艰巨。我国通过多方共同努力建成了汇聚了1700多个调查点的原始文件、拥有着超过1000万条数据、覆盖了全国各地主要语种及其方言的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语言资源库。
    1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2.请将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1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答案】11.①口耳相传 ②相去甚远 ③难以计数    12.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语言资源库,它汇聚了1700多个调查点的原始文件,拥有着超过1000万条的数据,覆盖了全国各地主要语种及其方言。    13.大约在2000年(2000年左右),我国学术界便开始关注语言濒危问题,认为语言不仅是学术研究的对象,也是重要的社会资源、文化资源和信息资源。

    【解析】11.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一空,根据“没有文字”可知,独龙族内部交流的主要方法就只能是通过口说耳听的方法往下传授。故本处可以填写“口耳相传”。口耳相传:口说耳听,递相传授。
    第二空,根据“依据不同的人称、时态发生形态变化”可知,独龙语动词形态变化繁多,这与现代汉语之间存在较大差距。故本处可填“相去甚远”。相去甚远:互相之间存在很大差异和距离。
    第三空,根据“130多种语言”“内部纷繁复杂”的提示,可知,中国有丰富的语言,而且方言土语更多,数也说不清。故本处可以填写“难以计数”。难以计数:形容很多,很难数清楚数量。
    12.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变换句式的能力。
    本题考查长句变短句。原则是找出句子的主干成分,然后把长句的附加成分抽出来,变为复句里的分句,或者单独成句。
    本句主干为:我国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语言资源库。“多方共同努力”是前提条件,可以单独成句。“汇聚了1700多个调查点的原始文件”“拥有着超过1000万条数据”“覆盖了全国各地主要语种及其方言”的主语均是“语言资源库”,分别成句即可。
    整理变换后的句子为: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语言资源库,它汇聚了1700多个调查点的原始文件,拥有着超过1000万条的数据,覆盖了全国各地主要语种及其方言。
    13.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画波浪线句子存在三处语病:
    (1)成分赘余,“大约”表示约数,与“左右”重复,可去掉一个;
    (2)语序不当,“不仅……而且……”表示递进关系,应该先说“是学术研究的对象”,再说“是重要的社会资源、文化资源和信息资源”;此外,主语一致,关联词语应放在主语后,“不仅语言”应改为“语言不仅”。
    修改后的句子:大约在2000年(2000年左右),我国学术界便开始关注语言濒危问题,认为语言不仅是学术研究的对象,也是重要的社会资源、文化资源和信息资源。

    提升篇

    一、(2022·陕西宝鸡·高一期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一)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二)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三)
    韩愈,字退之,昌黎人。宰相董晋出镇大梁,辟为巡官。府除,徐州张建封又请为其宾佐。愈发言真率无所畏避操行坚正拙于世务调授四门博士转监察御史德宗晚年政出多门宰相不专机务,宫市之弊,谏官论之不听。愈尝上章数千言极论之,不听,怒贬为连州阳山令,量移江陵府掾曹。
    1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金石可镂      镂:雕刻
    B.是故圣益圣    圣:圣明
    C.辟为巡官     辟: 征召
    D.官盛则近谀    谀:阿谀,奉承
    1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愈发言真率/无所畏避/操行坚正/拙于世务调授/四门博士转监察御史/德宗晚年政/出多门/宰相不专机务
    B.愈发言/真率无所畏避/操行坚正/拙于世务/调授四门博士转监察御史/德宗晚年政/出多门/宰相不专机务
    C.愈发言真率/无所畏避/操行坚正/拙于世务/调授四门博士/转监察御史/德宗晚年/政出多门/宰相不专机务
    D.愈发言/真率无所畏避/操行坚正/拙于世务/调授四门博士/转监察御史/德宗晚年/政出多门/宰相不专机务
    16.下列对上面三则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文字先从学习态度再从学习方法的角度,共用十个比喻来论述中心“学不可以已”。
    B.第一段文字蚓的“用心一”和蟹的“用心躁”正反对照,说明有效的学习还要靠专心致志。
    C.第二段,作者运用三组对比,批判“士大夫之族”的“耻学于师”的态度。尤其是第三组对比,揭示了尊卑贵贱和智力高下相反的奇怪现象,发人深思。
    D.第三段文字,韩愈为人正直,德宗晚年政事混乱,韩愈上奏章批评,被贬连州,又量情转江陵做掾曹。
    17.请把上面文言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答案】14.B    15.C    16.A    17.(1)不懂得句读的读法,不理解疑难问题,有的向老师学习,有的却不向老师求教,小的方面学习,大的方面却放弃了,我看不出他们有什么明智的。
    (2)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喝到地下的泉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

    【解析】1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
    B.“是故圣益圣”中第一个“圣”为形容词作名词,圣人;第二个“圣”为形容词,圣明。句意:因此圣人更加圣明。
    故选B。
    15.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韩愈说话直爽坦率,不去刻意躲避和忌讳什么,他的品德专一而正派,不擅长处理一些世俗事务。后来调他去做四门博士,再后来升为监查御史。德宗晚年的时候,朝廷中分了好几派,宰相也不好好负责。
    “真率”修饰“发言”,中间不应断开,排除BD;且“调授四门博士”“转监察御史”都是动宾结构,是写韩愈的两次官职变化,中间要断开,“政”是“出”的主语,主谓不可断开,排除B;
    “调授”是“四门博士”的谓语,中间不应断开,排除A。
    故选C。
    16.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分析材料内容的能力。
    A.“第一段文字先从学习态度再从学习方法的角度”错误,第一段开头“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运用多个“积”进行举例,先提出学习需要“积累”的方法;
    “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运用“蚓”和“蟹”举例,蚓的“用心一”和蟹的“用心躁”正反对照,强调学习需要“专一”的态度;
    所以第一段文字应该是先从学习方法,再从学习态度的角度论述。
    故选A。
    1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
    (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宾语前置,应调整语序为“不知句读,不解惑”;“或”,有的;“师”,名词作动词,向老师学习;“不”,通“否”;“小”“大”,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2)“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句,应调整语序为“利(之)爪牙”“强(之)筋骨”;“上”“下”,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用”,因为,由于;“一”,专一。
    参考译文:
    (一)
    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从这里兴起;汇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从这儿产生;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道德,精神得到提升,圣人的心境由此具备。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骏马一跨跃,也不足十步远;劣马连走十天,它的成功在于不停止。如果刻几下就停下来了,那么腐朽的木头也刻不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喝到地下的泉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螃蟹有六条腿,两个蟹钳,但是没有蛇、鳝的洞穴它就无处藏身,这是因为它用心浮躁。
    (二)
    唉!从师学习的风尚没有流传已经很久了,想要人们没有疑惑很难呐!古代的圣人,他们超过一般人很远了,尚且跟从老师向老师请教;现在的一般人,他们跟圣人相比相差很远了,却以向老师学为羞耻。所以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大概都是这个原因引起的吧!众人喜爱他们的孩子,选择老师教育孩子;他们自己呢,却以从师学习为耻,这真是糊涂啊!那孩子的老师,教他们读书,学习书中的文句,并不是我所说的给人传授道理,给人解释疑惑的老师。不理解文句,疑惑得不到解决,有的向老师学习,有的却不向老师求教(意思是不知句读的倒要从师,不能解惑的却不从师),小的方面学习,大的方面却放弃了,我看不出他们有什么明智的呢。医生,乐师及各种工匠,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大夫这类人中,如有人称人家为老师,称自己为学生,这些人就聚集在一起嘲笑他。问那些嘲笑者(嘲笑他的原因),他们就说:"那个人与某人年龄相近,修养和学业也差不多,(怎么能称他为老师呢?)以地位低的人为师,足以感到羞愧,称官位高的人为师就近于谄媚。"啊!从师学习的风尚不能恢复,由此就可以知道了。医生、乐师及各种工匠,士大夫之类的人是不屑与他们为伍的,现在士大夫们的智慧反而不如他们。难道值得奇怪吗?
    (三)
    韩愈,字退之,昌黎人。宰相董晋出京镇守大梁,请韩愈作他的巡官。董晋的职员班子撤除后,徐州的张建封又请他去做佐官。韩愈说话直爽坦率,不去刻意躲避和忌讳什么,他的品德专一而正派,不擅长处理一些世俗事务。后来调他去做四门博士,再后来升为监查御史。德宗晚年的时候,朝廷中分了好几派,宰相也不好好负责。宫市的弊端很明显,但谏官们反复提意见皇帝也不接纳。韩愈曾经写了几千字的文章极力批判这件事,皇帝不听反而很生气,把他贬到阳山县做县令。遇赦酌情调迁为江陵府掾曹。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师说
    韩愈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答窦秀才书
    韩愈
    愈白:愈少驽怯,于他艺能,自度无可努力;又不通时事,而与世多龃龉。念终无以树立,遂发愤笃专于文学。学不得其术,凡所辛苦而仅有之者,皆符于空言而不适于实用,又重以自废。是固学成而道益穷,年老而智愈困。今又以罪黜于朝廷,远宰蛮县,愁忧无聊,瘴疠侵加,惴惴焉无以冀朝夕。
    足下年少才俊,辞雅而气锐,当朝廷求贤如不及之时,当道者又皆良有司,操数寸之管,书盈尺之纸,高可以钓爵位,循次而进,亦不失万一于甲科。今乃乘不测之舟,入无人之地,以相从问文章为事。身勤而事左,辞重而请约,非计之得也。虽使古之君子积道藏德遁其光而不曜胶其口而不传者遇足下之请恳恳犹将倒廪倾囷罗列而进也若愈之愚不肖,又安敢有爱于左右哉!顾足下之能,足以自奋;愈之所有,如前所陈。是以临愧耻而不敢答也。钱财不足以贿左右之匮急,文章不足以发足下之事业,稛载而往,垂橐而归,足下亮之而已。愈白。
    1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虽使古之君子积道藏德/遁其光/而不曜胶其口/而不传者遇/足下之请恳恳/犹将倒廪/倾囷罗列而进也/
    B.虽使古之君子/积道藏德遁其光/而不曜胶/其口而不传者/遇足下之请恳恳/犹将倒廪倾囷/罗列而进也/
    C.虽使古之君子积道藏德/遁其光而不曜/胶其口而不传者/遇足下之请恳恳/犹将倒廪倾囷/罗列而进也/
    D.虽使古之君子/积道藏德遁其光/而不曜/胶其口而不传者遇/足下之请恳恳/犹将倒廪倾囷/罗列而进也/
    1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句读,北宋之前,经书多为师徒口口相传,行气压韵的句读方式多为口传心授。
    B.百工,古代主管营建制造的工官名称,后为各种手工业者和手工业行业的总称。
    C.足下,古代交际用语,仅用于下级称呼上级。文中是尊称对方,可译为“您”。
    D.有司,古代指主管某部门的官吏,也泛指各级官吏。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
    20.下列对两段文字表达特色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师说》通过多重对比,阐述从师学习的重要性,批评了当时耻学于师的恶劣风气。
    B.《师说》运用感叹句、反问句,句式整齐,语气强烈,感情激越,增强文章说服力。
    C.《答窦秀才书》语气亲切,条分缕析,既有亲身经历的印证,又有设身处地的关切。
    D.韩愈以“稛载”形容窦秀才有盼而来,以“垂橐”形容他无获而归,言语饱含祝福。
    2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2)今又以罪黜于朝廷,远宰蛮县,愁忧无聊,瘴疠侵加,惴惴焉无以冀朝夕。
    22.面对窦秀才从师的请求,韩愈“临事愧耻而不敢答”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18.C    19.C    20.D    21.(1)不知句子停顿要问老师,有疑惑不能解决却不愿问老师:小的方面学习了大的却丢弃了,我没有看到他的明达之处。
    (2)现在又因犯罪而被朝廷贬逐,远远地来到这南方边远地区担任县令,愁闷忧虑,无以聊赖,又受瘴疠之病侵扰,整天惴惴不安,无法希冀朝命夕保。   22.(1)窦秀才年少才高,靠自己努力可以成功;(2)韩愈自己道穷志困,能力不足,无以帮助;(3)韩愈被黜远地,自身难保。

    【解析】18.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即使让古代道德修养深厚,而想掩隐起他们的光彩不炫耀于世、牢牢封住嘴巴不传扬名声的君子,遇到您如此恳求也倾囊相授,一一指教。
    “积道藏德”为并列结构,做“古之君子”的谓语,应在“德”后断开,排除BD;
    “遁其光而不曜”与“胶其口而不传”句子结构一致,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BD;
    “足下之请恳恳”是“遇”的宾语,不能断开,排除AD;
    “倒廪倾囷”为并列结构,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
    故选C。
    19.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C.“仅用于下级称呼上级”错。足下是旧时交际用语,是下称上或同辈相称的敬词。
    故选C。
    20.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言语饱含祝福”错。垂橐:向下挂着袋子,即挂着空袋子。《国语·齐》:“诸侯之使,垂橐而入,稛载而归。”韩愈反其意而用之,说窦秀才来时满怀希望,归去却一无所获。言语中饱含歉疚。
    故选D。
    2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是“不知句读,不解惑”;“不”,通“否”;“小学”,古今异义词,小的方面学习;“明”,明智。
    (2)“黜于朝廷”,被动句,“于”字表被动;“宰”,动词,担任县令;“无聊”,无以聊赖,指没有精神寄托;“冀”,希冀。
    22.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结合“顾足下之能,足以自奋”概括出“窦秀才年少才高,靠自己努力可以成功”;
    结合“愈之所有,如前所陈。是以临愧耻而不敢答也。钱财不足以贿左右之匮急,文章不足以发足下之事业”,可概括出“韩愈自己道穷志困,能力不足,无以帮助”;
    结合“今又以罪黜于朝廷,远宰蛮县,愁忧无聊,瘴疠侵加,惴惴焉无以冀朝夕”,可概括出“韩愈被黜远地,自身难保”。
    参考译文:
    师说
    唉!从师学道的道理没人传布已经很久了,要人们没有疑惑很难哪!古代的圣人,他们超过一般人很远了,尚且跟从老师向老师请教;现在的许多人,他们跟圣人相比相差很远了,却以向老师学为羞耻。所以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大概都是这个原因吧?众人喜爱他们的孩子,选择老师教育孩子;对于他们自己呢,却耻于让老师教他们,这真是糊涂啊!那孩子的老师,教孩子读书来熟悉书中的句子,尚不是我所说的给人传授道理,给人解释疑惑的老师。文句不理解,疑惑不能解决,有的人向老师学习,有的人却不向老师求教,小的方面学习,大的方面丢弃,我看不出他们有什么明智的呢。巫医,乐师及各种工匠,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大夫这类人中,如有人称人家为老师,称自己为学生,这些人就聚集在一起嘲笑他。问那些嘲笑者,他们就说:“那个人与某个年龄相近,修养和学业也差不多,(怎么能称他为老师呢?)以地位低的人为师,那是很使人丢脸的事,称官位高的人为师就近于谄媚。”啊!从师学习的道理不能恢复,由此就可以知道了。巫医、乐师及各种工匠,士大夫这类人是不屑与他们并列的,现在士大夫们的智慧反而赶不上他们,这不是很奇怪的事么!
    答窦秀才书
    韩愈禀述:我年轻时平庸而怯懦,自己估计在其他方面没有值得去下工夫的能力,又不通晓当今的时务,而与世人还常常意见不合。想到最终无法立身树名,于是就发愤深入钻研经学文章。我在学术上不能够得到它的正确方法,所有那些辛苦研究后仅有的成果,全与空谈一样,而不适用于实际,于是又再次自己废弃。因此即使学业稍有成,但自己思想却越来越贫乏,年纪越来越大,智慧却越来越困弱。现在又因犯罪而被朝廷贬逐,远远地来到这南方边远地区担任县令,愁闷忧虑,无以聊赖,又受到瘴疠之病的侵扰,整天在惴惴不安中度过,无法希冀朝夕相保。
    您年轻而且才智出众,谈吐高雅,气度不凡,正值朝廷求贤若渴的时候,而掌权者又都是贤良的官员,拿起笔杆,给他们写上一封信,从高处就可借以获得爵位,即使不这样,依次一级一级地往上考试,也能在科举考试中不出差错。如今您却乘上这前途未卜的船,进入荒无人烟之地,把随我学习文章作为当务之事。你身虽勤勉,但与您应该从事的职分却不相符合,言辞虽郑重,而提出的要求却不够周全,这是不得当的考虑。即使让古代道德修养深厚,而想掩隐起他们的光彩不炫耀于世、牢牢封住嘴巴不传扬名声的君子,遇到您如此恳求也倾囊相授,一一指教。像我这们愚钝不贤的人,又哪里敢受您的仰慕呢!我看您的才能,足以用来自己发奋而起;我所拥有的能力,就如我前面陈说的那样。因此面对此事,我感到羞愧而不敢应允。我的钱财不够送给您解决生活上的匮乏和急需之用,我的文章不足以启发您去开创您的事业,您满载而来,却只会空囊而归,请您明白就是了。韩愈禀述。


    相关试卷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10.2* 师说精品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10.2* 师说精品课后复习题,文件包含102《师说》分层练习-高一语文同步精品课堂统编版必修上册原卷版docx、102《师说》分层练习-高一语文同步精品课堂统编版必修上册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7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第七单元15 我与地坛(节选)精品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第七单元15 我与地坛(节选)精品同步练习题,文件包含第15课《我与地坛》练习-高一语文同步精品课堂统编版必修上册解析版docx、第15课《我与地坛》练习-高一语文同步精品课堂统编版必修上册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10.1 劝学精品综合训练题: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10.1 劝学精品综合训练题,文件包含第101课《劝学》练习高一语文同步精品课堂统编版必修上册解析版docx、第101课《劝学》练习-高一语文同步精品课堂统编版必修上册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