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2-2023学年天津市部分区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2-2023学年天津市部分区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第1页
    2022-2023学年天津市部分区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第2页
    2022-2023学年天津市部分区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第3页
    还剩1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2023学年天津市部分区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天津市部分区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h,汽车通过的路程,【答案】C,【答案】B,【答案】A,【答案】D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天津市部分区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长度的基本单位是(    )A. m B. km C. dm D. cm    如图所示,空中加油机正在给战斗机加油的情境,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斗机甲是静止的
    B. 以地面为参照物,战斗机乙是运动的
    C. 以战斗机甲为参照物,战斗机乙是运动的
    D. 加油机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    下列速度-时间图象中,表示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  B.
    C.  D.     如图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听到声音逐渐变小,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罩内,听到声音又逐渐变大,这个现象说明(    )A.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B. 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C. 空气阻断了声音的传播
    D. 玻璃罩阻断了声音的传播    如图所示,小明将悬挂的轻质小球紧靠音叉,用小锤轻敲和重敲音叉时,小球弹开的角度不同。比较角度的大小是为了探究(    )A. 声音产生的原因
    B. 响度和振幅的关系
    C. 音调和频率的关系
    D. 声音的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有一种电动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种刷牙方式既干净又舒服。下列声音的利用与电动牙刷的声音利用方式不同的是(    )A. 登雪山时不许高声讲话 B. 超声波清洗钟表
    C. 彩超观察胎儿的生长情况 D. 超声波为结石患者击碎结石    如图所示,下列措施中不是为了减弱噪声的是(    )A. 摩托车的消声器 B.   隔音走廊
    C. 防止噪声耳罩 D. 环境质量检测仪    夏天人在电风扇下吹风,人会感到凉快,这是因为人在电风扇下吹风时能(    )A. 产生冷气 B. 降低空气的温度
    C. 吸收人体的热量 D. 加速人体表面水分的蒸发    如图所示是小翔同学练习用温度计测水温的情景,其中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 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过程中,放出热量的是(    )A.   冬天哈出的“白气”
    B.     正在消融的冰凌
    C.     夏天湿衣服晾干
    D. 放入衣箱中的樟脑球变小如图所示,关于敲瓶子和吹瓶子所发出声音调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用木棒敲击瓶口时,从左到右音调变低 B. 用木棒敲击瓶口时,从左到右音调变高
    C. 用嘴向瓶口吹起时,从左到右音调变高 D. 用嘴向瓶口吹起时,从左到右音调变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根据可知,运动的路程越长,运动的速度越大
    B. 根据可知,运动的时间越短,运动速度越大
    C. 物体在相等时间内,运动路程越长,运动的速度越大
    D. 物体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的时间越短,运动的速度越大了解地球的水循环知识,提高节水意识,培养良好的用水习惯,是我们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如图所示,对于地球的水循环中所涉及的物态变化,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A. 海水吸热,变成水蒸气升到空中——汽化
    B. 水蒸气与冷空气接触,变成小水滴————液化
    C. 小水滴与寒冷气流接触,变成小冰珠——凝固
    D. 水蒸气在寒冷高空急剧降温,变成小冰晶——凝固如图1所示,所测物体的长度是______ cm,图2停表的读数是______ s
     坐在温馨的物理考场,仔细想想:你平时走路的步幅约为50______,上体育课时你跑100m所需时间约为16______填上合适的物理量单位在测量水的温度时,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按如图所示方法读数,读数方式正确的是______同学,水的温度是______
     平时所说“月亮躲进云里”是以______为参照物,说“乌云遮住了月亮”是以_______为参照物.小夏在研究口琴的发声原理时,拆掉了口琴外壳,发现在气孔边分布着长短、厚薄都不同的一排铜片如图所示。吹口琴时,在气流的冲击下,铜片振动,发出声音。对不同气孔吹气,改变了声音的______;在同一气孔处用不同的力度吹气,改变了声音的______在某些干早缺水的地区,人们常采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收集土壤中的水分。土壤中的水分在接触塑料薄膜前发生了______填写物态变化名称现象;水蒸气在塑料薄膜下凝结成水珠过程中,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20151月,科学家在南极洲发现一个陨石凹坑,形状如圆形平底锅,如图所示.小明在圆心A点大喊一声,经过6s听到回声.设空气中声速为,圆形凹坑的直径为______
     图甲是“观察水沸腾”的实验装置。

    当水沸腾时,如图乙所示,则此时水的沸点是______
    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保持不变”
    当水沸腾时,杯内气泡如图丙中______所示选填“A”或“B在探究固体的熔化实验中,把分别装有固体ab的试管放在盛水的烧杯内加热。将温度计正确的插入两种固体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固体a的熔化图象如图乙所示,固体b的熔化图象如图丙所示,

    实验中通过水对试管加热,而不是直接加热试管,目的是______
    固体a熔化过程中,继续加热,温度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此时a处于状态______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固体a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固体b熔化过程中温度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如图所示是某同学设计的测量小车在固定斜面上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图。小车从带有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自由下滑。
    由图可知,斜面上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_
    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_
    在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倾______选填“大”或“小”角适当一些。
    在学习演奏小提琴的过程中,小明和同学们发现弦乐器的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他们决定对这种现象进行探究,经讨论后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为了验证以上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一些不同规格的琴弦,如下表:编号琴弦的材料琴弦的长度琴弦的横截面积20  40尼龙丝30尼龙丝40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为了验证猜想三,小明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则表中缺少的数据应为____________小明一家利用元旦假期到南宁玩,汽车在公路上行驶了一段时间,他看到了如图所示标志牌和汽车的速度计。求:

    在不违反交通规则的前提下,汽车在公路上行驶的最快速度。
    若汽车以最快的速度行驶,从图甲的标志牌到南宁需要的时间。
    若以图乙所示的速度行驶,汽车通过的路程。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解:kmmmcm都是长度的常用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是米,符号是m
    故选:A
    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m,常用单位还有kmdmcmmmnm等。
    此题考查的是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属于基础题,难度很小,容易解答。
     2.【答案】C 【解析】【分析】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
    判断物体的运动与静止时,要看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发生改变。如果改变就是运动的,如果不变就是静止的。
    【解答】
    A.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斗机甲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是静止的,故A正确;
    B.以地面为参照物,战斗机乙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所以是运动的,故B正确;
    C.以战斗机甲为参照物,战斗机乙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是静止的,故C错误;
    D.加油机相对于地面位置发生了改变,所以是运动的,故D正确。
    故选C  3.【答案】B 【解析】解:在四个选项中,横轴均表示时间,纵轴均表示速度;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一定,不随时间变化,故图象是平行于横轴的直线。
    故选:B
    匀速直线运动是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其速度大小保持不变。
    本题考查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体现了数学知识在物理中的应用。
     4.【答案】A 【解析】解:把玻璃罩内的空气抽出,传声的介质逐渐减少,所以听到声音逐渐减小,推理得出,把空气抽净,即玻璃罩内是真空时不能听到声音,得出结论为:真空不能传声。逆向思考:传声就不能真空,即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故选:A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一切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用传声的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本题考查声音的传播条件实验,记住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没有介质就不能传声。
     5.【答案】B 【解析】解:由题意可知,用小锤轻敲和重敲音叉时,小球弹开的角度不同。这是因为用力不同时,音叉的振动幅度不同,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因此比较角度的大小是为了探究响度和振幅的关系。
    故选:B
    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当发声体的振幅越大时,发出声音的响度也越大。
    了解声音的三个特性,尤其是能根据实验的操作特点得出用不同的力是为了改变音叉的振幅,进而改变响度,是解答的关键。
     6.【答案】C 【解析】解:A、登山,如果高声讲话,声音传递的能量可能引起雪崩,与题意不符;
    B、超声波清洗钟表,是通过超声波引起钟表零件上污垢的振动而脱落,是利用声音传递,与题意不符;
    C、利用彩超观察胎儿,是通过超声波传递的信息来获取体内胎儿的生长情况,与题意相符;
    D、由于超声波可以传递能量,使体石结石振动而被“击碎”,与题意不符。
    故选:C
    声能够传递信息和能量。题中电动牙刷利用超声波刷牙是利用声音能够传递能量。逐个分析选项,看哪个不是利用声音传递能量。
    该题考查了学生对声传递信息和能量的辨别,一般来说,声传递能量是用来做功,而声传递信息只是通过声音来获取无法直接得到的信息。
     7.【答案】D 【解析】解:A、排气管上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故A不符合题意;
    B、隔音走廊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故B不符合题意;
    C、戴上耳塞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的;故C不符合题意;
    D、质量检测仪适用于公共场所环境及大气的测定,不是为了减弱噪声,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减弱噪声的途径有: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减弱噪声的途径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
     8.【答案】D 【解析】解:夏天用电风扇吹风,吹来的风加快了身上汗液的蒸发,汗液蒸发从人体吸热,使人身体表面的温度降低,所以人会感到凉快,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是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本题主要考查了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是一道基础题。
     9.【答案】D 【解析】解:A、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故A错误;
    B、温度计的玻璃泡没有浸入被测液体中,故B错误;
    C、读数时,视线没有与温度计中液柱上表面相平,故C错误;
    D、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没有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且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表面相平,故D正确。
    故选:D
    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一是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二是温度计玻璃泡进入被测液体后要稍等一会儿,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三是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上表面相平。
    此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有两个:一是温度计的使用注意事项;二是通过图的形式来考查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10.【答案】A 【解析】解:A、冬天哈出的“白气”是水蒸气发生液化变成的小水滴,液化放热;故A正确;
    B、冰凌消融是由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过程,熔化吸热;故B错误;
    C、夏天湿衣服变干,由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过程,汽化吸热;故C错误;
    D、樟脑球变小,由固态直接变成了气态,属于升华现象,升华吸热;故D错误。
    故选:A
    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熔化,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是凝固,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是汽化,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液化,汽化吸热,液化放热;
    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是升华,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是凝华,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生活中物态变化以及吸放热情况的掌握,属于热学基础知识的考查,比较简单。
     11.【答案】AC 【解析】解:AB、敲击瓶子时,声音是由瓶子和水柱的振动产生的,从左往右瓶内水的质量逐渐增大,从左往右敲击瓶子时瓶子越来越难振动,振动的频率越来越慢,所以声音的音调会变低,故A正确,B错误;
    CD、往瓶中吹气也会听到声音,这是瓶内空气柱振动产生的,从左到右空气柱越来越短,空气柱的振动越来越容易,空气柱振动越来越快,频率越来越高,音调越来越高,故C正确,D错误。
    故选:AC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解答本题需要正确区分发声体;
    敲击瓶子时,是瓶子与水柱振动发声,水柱越高,越难振动;
    吹瓶口时,是空气柱振动发声,空气柱越短,音调越高。
    本题主要考查了声音的产生和音调的高低,区分发声体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属于基础题。
     12.【答案】CD 【解析】解:A、由,时间未知,路程长,速度不一定大,故A错误;
    B、由,路程未知,时间短,速度不一定大,故B错误;
    C、由,时间相等,路程越长,速度越大,故C正确;
    D、由,路程相同,时间越短,速度越大,故D正确.
    故选
    根据公式,判断速度跟路程和时间的关系时,需用到控制变量法.
    本题考查了对速度公式的应用,在分析时,注意应用控制变量法.
     13.【答案】ABC 【解析】解:海水吸热,由液态变成气态,是汽化现象,故A正确;
    B.水蒸气与冷空气接触,由气态的水蒸气变成液态的水,是液化现象,故B正确;
    C.小水滴遇到更寒冷的气流,由液态的小水珠变成固态的小冰晶,是凝固现象,故C正确;
    D.水蒸气在寒冷高空急剧降温,变成小冰晶,是气态直接变为固态,是凝华现象,故D错误。
    故选:ABC
    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叫做熔化,由液态变成气态叫做汽化,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做升华,都吸热;
    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叫做凝固,由气态变成液态叫做液化,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做凝华,都放热。
    本题考查了物态变化的判断,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分析物质变化前后的状态是解题的关键。
     14.【答案】 【解析】解:图1中,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左侧与对齐,右侧与对齐,故物体的长度为;图中,秒表小盘的分度值是,指针在之间,偏过中线;大盘的分度值是,而大盘指针在,因此秒表读数为,即:
    故答案为:
    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之前,要明确其分度值;测量物体长度时,要观察是否从0刻度线量起,起始端没从0开始,要以某一刻度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前面的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秒表的中间的表盘代表分钟,周围的大表盘代表秒,秒表读数是两个表盘的示数之和。
    本题考查了刻度尺和秒表使用,在物理实验和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刻度尺和秒表,我们要熟练掌握其使用和读数方法。
     15.【答案】cms 【解析】解:
    走路的步幅约为,填cm符合实际;
    上体育课时你跑100m所需时间约为16s,填s符合实际。
    故答案为:cms
    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理量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物理单位的认识,填入符合实际的单位即可。
     16.【答案】  42 【解析】解:使用温度计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内液柱的液面相平,由图可知,读数方式正确的是乙同学;
    温度计的分度值是,从下往上逐渐变大,是零上温度,则水的温度是
    故答案为:乙;42
    使用温度计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内液柱的液面相平;确定温度计的分度值,注意区分零上和零下。
    本题考查了温度计的使用及读数,是一道基础题。
     17.【答案】  月亮 【解析】【分析】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参照物的选择的理解和掌握,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
    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要先选取一个标准作为参照物,物体和参照物之间的位置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
    【解答】
    月亮躲进云里,被研究的物体是月亮,月亮躲进云里,说明月亮是运动的,云和月亮之间发生了位置的改变,所以选择云为参照物;
    乌云遮住了月亮,被研究的物体是乌云,乌云遮住了月亮,说明乌云是运动的,乌云和月亮之间发生了位置的改变,所以选择月亮为参照物。
    故答案为:云;月亮。  18.【答案】音调  响度 【解析】解:对不同气孔吹气,声音的音调不同,在同一气孔处用不同的力度吹气,力度决定声音的振动幅度,即振幅,振幅不同,响度不相同。
    故答案为:音调;响度。
    物理学中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就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
    声音的特征有音调、响度、音色;三个特征是从三个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且影响三个特征的因素各不相同。
     19.【答案】汽化  放出 【解析】解:土壤中的水分先汽化成水蒸汽,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塑料薄膜变成小水滴是液化,液化需要放出热量。
    故答案为:汽化;放出。
    物质从固态到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做做汽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做液化;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熔化、汽化、升华吸热,凝固、液化、凝华放热;
    本题考查汽化及液化现象,是一道基础题。
     20.【答案】2040 【解析】解:
    声音到凹坑壁的时间:

    得从A点到凹坑壁的距离半径

    则圆形凹坑的直径:

    故答案为:
    求出声音到凹坑壁的时间单趟时间,再利用求从A点到凹坑壁的距离半径,进而求出直径.
    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的应用,能求出声音到凹坑壁的时间单趟时间是关键.
     21.【答案】99 不变  A 【解析】解:水温到达沸点后继续吸收热量且温度不变。根据图乙可知,水在温度到达后不变,所以水的沸点是
    沸腾过程中的特点是,继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水沸腾后产生的气泡在上升过程中,因为不断有水汽化为水蒸气进入,所以气泡会变大。故选A
    故答案为:不变;
    水温到达沸点后继续吸收热量且温度不变;
    沸腾过程中的特点是,继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水沸腾后产生的气泡在上升过程中,因为不断有水汽化为水蒸气进入。
    此题考查水的沸点、水沸腾时的特点,水沸腾前后气泡的不同,属于综合题目。
     22.【答案】使试管内的物质受热均匀  不变  固液共存  晶体  升高 【解析】解:将装有固体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这是水浴法,固体受热均匀,并且温度变化比较慢,便于记录实验温度;
    由图乙知,固体a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所以该物质为晶体;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则其熔点为,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由图丙知,固体b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故b为非晶体。
    故答案为:使试管内的物质受热均匀;不变;固液共存;晶体;升高。
    探究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实验时,一般都采用水浴法,物体的温度变化比较均匀,并且变化比较慢,便于记录实验温度;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不变;晶体熔化前是固态,熔化过程中处于固液共存态,完全熔化后液态;
    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不断上升。
    此题通过图象分析,考查了学生的识图能力,在分析时特别注意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同时考查了学生对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区别。
     23.【答案】   【解析】解: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中间有5个小格,则其分度值是
    实验测量器材是秒表和刻度尺,分别能测出时间和路程,则实验原理是:
    斜面的倾斜角度越小,小车运动时间越大,更便于测量时间。
    故答案为:小。
    识别刻度尺的分度值就是求出每个小格代表的长度;
    根据实验测量器材可知,实验的原理公式;
    根据物体下滑运动时间与斜面的倾斜角度的关系解答即可。
    本题考查了测量平均速度实验的原理、做法等知识,属于基础题。
     24.【答案】             【解析】解:要验证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应该控制琴弦的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而琴弦的材料不同,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应选编号为③⑤的琴弦进行实验;
    要验证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应该控制琴弦的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而琴弦的长度不同,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应选编号为④⑤的琴弦进行实验;
    要验证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应控制琴弦的材料和长度相同而横截面积不同,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应选编号为①②的琴弦进行实验,表中缺少的数据为:琴弦长度为20cm,琴弦横截面积为
    故答案为:③⑤;④⑤;①②;20
    探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与琴弦的材料的关系时,需控制琴弦的长度和横截面积不变。
    探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与琴弦的长短的关系时,控制琴弦的材料和横截面积不变。
    探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与琴弦的横截面积的关系时,控制琴弦的材料和长度不变。
    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分析表中实验数据,然后答题。
    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受很多因素的影响,物理学中对于多因素的问题,常常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把多因素的问题变成多个单因素的问题,每一次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而控制其余几个因素不变,从而研究被改变的这个因素对事物影响,分别加以研究,最后再综合解决,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
     25.【答案】解:
    由图甲的限速标志牌可知,汽车在公路上行驶的最快速度为
    可得,从标志牌到南宁需要的时间为:

    图乙所示的速度是
    可得,汽车行驶通过的路程为:

    答:在不违反交通规则的前提下,汽车在公路上行驶的最快速度是
    若汽车以最快的速度行驶,从图甲的标志牌到南宁需要的时间是
    以图乙所示的速度行驶,汽车通过的路程是120km 【解析】从图1中可知汽车此时的最快时速不能超过
    已知汽车行驶的最大速度和路程,利用公式可以得到所需时间。
    已知汽车行驶的时间和速度,利用计算通过的路程。
    本题主要考查速度公式的应用,常见题目。
     

    相关试卷

    2022-2023学年天津市部分区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天津市部分区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物体所受重力最接近1N的是,跳伞运动员在匀速下降过程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天津市部分区九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开学)(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天津市部分区九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开学)(含答案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103J/,3A,【答案】D,【答案】C,【答案】A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天津市部分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天津市部分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1m3B,【答案】B,【答案】A,【答案】D,【答案】C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