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22年安徽中考生物5年真题1年模拟汇编 专题12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学生卷+教师卷)
展开专题12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1.(2022.安徽)人的能卷舌(A)与不能卷舌(a)是一对相对性状,小明同学和他的父母都能卷舌,但他的妹妹不能卷 舌,根据遗传规律和性状表现分析,小明的基因组成( )
A. 可能与妹妹相同 B. 可能与父母相同
C. 一定与父亲相同 D. 一定与母亲相同
【答案】B
【解析】
小明的父母都能卷舌,但是妹妹不能卷舌,说明小明父母的基因型都是Aa,所以小明的基因型可能是AA也可能是Aa。
故选B。
2.(2021.安徽)科学家用显微注射法,将大鼠生长激素基因注入核尚未融合的小鼠受精卵中,让此受精卵在代孕小鼠体内发育。生出的幼鼠长大后,转入了大鼠生长激素基因的鼠比与它同胎出生的对照小鼠,生长速度快2~3倍,体积大1倍。下列关于此项研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研究的性状是鼠的个体大小
B.研究的基因是大鼠生长激素基因
C.研究结果说明,基因控制性状
D.可推论生物在传种接代时,传递性状和基因
【答案】D
【解析】
【分析】
基因控制性状,美国科学家培育出“巨型小鼠”必须改变鼠的基因,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培育出的转基因生物,就有可能表现出转入基因所控制的性状,这项技术叫做转基因技术。
【详解】
A.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因此该项研究中被研究的性状是鼠的个体大小,故A正确。
B.控制这个性状的基因是大鼠生长激素基因,这种基因必须注射到受精卵的细胞核中,所以研究的基因是大鼠生长激素基因,故B正确。
C.由导入大鼠生长激素基因的受精卵发育成的转基因鼠比与它同胞所生的小鼠生长速度快2—3倍,体积大1倍。该研究成果说明,基因和性状的关系是基因控制性状,故C正确。
D.注射过大鼠生长激素基因的受精卵发育成超级鼠,而未注射大鼠生长激素基因的受精卵发育成普通鼠,通过对比可知鼠的个体的大小(性状)是由生长激素基因控制的。这个实验说明,在生物代代繁衍的过程中,传下去的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而不是性状,故D错误。
故选D。
3.(2018.芜湖)下列各组性状,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绵羊的白毛和山羊的直毛
B.人的身高和体重
C.小刚的有耳垂和小丽的有耳垂
D.小明的O型血和小萌的AB型血
【答案】D
【解析】
【详解】
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叫相对性状,绵羊的白毛和山羊的直毛是两种生物的性状,A错误;人的身高和体重是同种生物的两种性状,B错误;小刚的有耳垂和小丽的有耳垂是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不属于相对性状,C错误;小明的O型血和小萌的AB型血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属于相对性状,D正确。
故选D。
4.(2018.芜湖)人的能卷舌是由显性基因(D)决定的,不能卷舌是由隐性基因(d)决定的,如果一对能卷舌的夫妇生下了一个不能卷舌的男孩,那么这对夫妇的基因型是( )
A.DD和DD B.DD和Dd
C.Dd和Dd D.Dd和dd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详解】
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则亲代个体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若用D表示显性基因,则d表示隐性基因。因此,一对能卷舌的夫妇生下了一个不能卷舌的男孩,表明能卷舌是显性,亲代的组成是Dd,不能卷舌是隐性,基因组成是dd。遗传图解如图:。
故选C。
5.(2018.芜湖)近亲结婚造成的结果是所生的孩子( )
A.一定会得遗传病 B.不会得遗传病
C.得遗传病的可能性较小 D.得遗传病的可能性较大
【答案】D
【解析】
【详解】
近亲是指的是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我国婚姻法已明确规定,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原因是近亲带有相同隐性遗传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近亲结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遗传病的可能性较大,如近亲结婚时所生的子女中,单基因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比非近亲结婚要高出7.8~62.5倍;先天畸形及死产的机率比一般群体要高3~4倍。孩子智力下降,并患有许多先天性疾病如先天愚型,其危害十分显著。我们要根据我国政府颁布的“婚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做好婚前检查工作,把优生工作做到婚前孕前。
故选D。
6.(2018.滁州)决定面额上有酒窝的基因(R)对决定面额上无酒窝的基因(r)是显性,某人有酒窝,则他的体细胞中的基因组成是:()
A.RR B.Rr C.RR或rr D.RR或Rr
【答案】D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决定面额上有酒窝的基因(R)对决定面额上无酒窝的基因(r)是显性,某人有酒窝,则他的体细胞中的基因组成是RR或Rr。
故选D。
7.(2018.滁州)下列哪一项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
A.孪生兄弟,生活在城市的哥哥较白,生活在农村的弟弟皮肤较黑
B.同种小麦种在肥沃的土壤里长得健壮,种在贫瘠的土壤里长得瘦弱
C.经宇宙飞船带上太空的辣椒品种比普通辣椒个大、营养价值高
D.小明的妈妈原来是单眼皮,经美容手术割为双眼皮
【答案】C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C是遗传的变异,A、B、D都是环境中变化引起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是不遗传的变异。
故选C。
8.(2020.安徽)饲养家蚕,生产蚕丝,并用蚕丝织成美丽的绸缎,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1)家蚕属于昆虫,外骨骼会限制其发育和长大,因此在发育过程中有____________现象。
(2)基因是包含遗传信息的______片段。家蚕以______方式将双亲的遗传信息传递给后代。
(3)家蚕结绿色茧与结白色茧是一对相对性状。若结绿色茧的雌家蚕与结绿色茧的雄家蚕交配,后代中有结绿色茧的,也有结白色茧的,可判断显性性状是________;结白色茧个体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显性基因用 G 表示,隐性基因用 g 表示 )。
【答案】 蜕皮 DNA 有性生殖 (结绿色茧)绿色茧 gg
【解析】
【分析】
(1)外骨骼会限制昆虫的发育和生长,所以昆虫需要定期蜕皮。
(2)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家蚕是以有性生殖的方式将双亲的遗传信息传递给后代。
(3)由一对相对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如果亲代只有一种性状,后代有两种性状,则亲代表现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详解】
(1)由于陆地气候相对干燥,与此相适应,昆虫的体表具有外骨骼,具有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但外骨骼会限制昆虫的发育和生长,所以昆虫需要定期蜕皮。
(2)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上有许多基因,基因可以从亲代遗传给子代,因此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家蚕从受精卵(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开始发育,故其以有性生殖的方式将双亲的遗传信息传递给后代。
(3)若结绿色茧的雌家蚕与结绿色茧的雄家蚕交配,后代中有结绿色茧的,也有结白色茧的,说明白色茧这一性状是隐性性状(基因型为gg),其亲代的绿色茧基因中都含有一个g基因,故其亲代的基因型是Gg和Gg,因此显性性状是结绿色茧。
9.(2019.安徽)下图是人体生殖发育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这种生殖方式称为______。双亲通过精子和卵细胞将DNA(基因)中储存的______传递给子代,使子代具有双亲的遗传特性。
(2)受精卵通过细胞分裂和______形成多种多样的细胞,这些细胞进一步形成不同的组织,组织形成器官,器官构成系统和人体。
(3)若父母都有耳垂,儿子无耳垂,可推测父亲和母亲的基因组成都是_______(显性基因用B表示,隐性基因用b表示)。
(4)男性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X。儿子的Y染色体来自于双亲中的_______。
【答案】 有性生殖 遗传信息 细胞分化 Bb 父亲
【解析】
【分析】
(1)无性生殖的关键在于没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方式;有性生殖是指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过程。
(2)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显性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隐性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
【详解】
(1)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这种生殖方式称为有性生殖;双亲通过精子和卵细胞将DNA(基因)中储存的遗传信息传递给子代,使子代具有双亲的遗传特性。
(2)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细胞分化是指细胞在生长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的过程,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组织。受精卵通过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形成多种多样的细胞,这些细胞进一步形成不同的组织,组织形成器官,器官构成系统和人体。
(3)父母为有耳垂而儿子为无耳垂,此现象称为变异。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控制生物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基因时,显示显性性状;当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显示显性基因控制的显性性状;当控制生物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隐性基因,显示隐性性状。因此无耳垂是隐性的基因组成是bb,父母有耳垂是显性,基因组成是杂合的即Bb,则这对基因的遗传图解如图所示:
,
则无耳垂的该同学的基因组成是bb,其父母的基因组成是Bb。
(4)人的体细胞内的23对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这样男性产生的精子就有两种,一种是含有X染色体的,另一种是含Y染色体的,女性产生的卵细胞只有一种,是含有X染色体的;因此,儿子的Y染色体来自于双亲中父亲。
10.(2018.安徽)柑桔生长、发育和繁殖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分析回答问题:
(1)B中的①由A中的_____发育而来。②的尖端成熟区生有大量的根毛,是吸收_____的主要部位。
(2)E由D中的_____(填数字标号)发育而来。受精过程中,卵细胞与来自花粉管中的精子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发育成_____。这种生殖方式属于_____。
(3)生产上为了保持柑桔果实的形态、大小和口味等特征,常利用嫁接的方式进行繁殖,这种生殖方式属于_____。
(4)若柑桔果实的橙色和黄色是一对相对性状,结橙色果的植株与结黄色果的植株杂交,后代都结橙色果,说明_____是显性性状。
(5)不同品种的柑桔树所结果实在形态、大小和口味上存在一定的差异,这是由遗传物质变化引起的_____变异。
【答案】 胚芽 水分和无机盐 ④ 胚 有性生殖 无性生殖 橙色 可遗传
【解析】
【详解】
(1)B中的①是茎和叶,由A中的胚芽发育而来。②的尖端成熟区生有大量的根毛,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2)E是果实由D中的④子房发育而来。受精过程中,卵细胞与来自花粉管中的精子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发育成胚,这种生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
(3)不需要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这种生殖方式叫无性生殖。嫁接的方式属于无性繁殖。嫁接是把一株植物体的芽或带芽的枝接到另一株植物体上,使它们愈合成一株完整的植物体。接上的芽或枝叫接穗,被接的植物体叫砧木。苹果、柑桔、桃等很多果树都是利用嫁接来繁育优良品种的。
(4)当两个不同性状的亲代杂交,后代都表现为相同的性状,则后代所表现出来的性状为显性性状,其后代基因组成都是杂合体。因此当结橙色果的植株与结黄色果的植株杂交,后代都结橙色果,说明橙色是显性性状。
(5)由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的变异是可遗传变异;不同品种的柑桔树所结果实在形态、大小和口味上存在一定的差异,这是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引起的可遗传变异。
11.(2018.安徽)《西游记》里的神话“拔一根毫毛,吹出猴万个”即将成为可能。2017年底,世界上首例体细胞克隆猴“中中”和“华华”先后在中国科学院诞生(克隆过程如下图所示),
开启了灵长类动物体细胞克隆的新时代。分析回答问题:
(1)图中a过程表示__________,b过程表示胚胎在不同代孕母猴的子宫内,经______形成多种多样的细胞,进一步形成各种组织、器官和系统,最终发育成幼体。
(2)“中中”和“华华刚一出生就会吃奶,这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____________行为。
(3)此实例说明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____________。这是因为细胞核中的DNA携带有指导发育的_____________。
(4)细胞核中的___________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其上所携带的基因是有________的DNA片段。进行有性生殖时,基因经___________传递给后代。
(5)与羊相比,猴与人的亲缘关系______________,因此,克隆猴的成功更有利于人类利用克隆技术治疗疾病。
【答案】 细胞分裂 细胞分化 先天性 遗传 (全部)遗传信息 染色体 遗传效应 精子或卵细胞(生殖细胞) 更近
【解析】
【详解】
(1)图中a过程表示细胞分裂,b过程表示胚胎在不同代孕母猴的子宫内,经细胞分化形成多种多样的细胞,进一步形成各种组织、器官和系统,最终发育成幼体。
(2)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例如:蜜蜂采蜜,蚂蚁建巢,蜘蛛织网,鸟类迁徙等。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中中”和“华华”刚一出生就会吃奶,是生来就有的,没有学习就会的,由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
(3)细胞核内含遗传物质,对生物的遗传具有重要的意义,控制着生物的遗传和发育。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染色体,它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的。DNA上携带有指导发育的遗传信息。
(4)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其上所携带的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进行有性生殖时,基因经生殖细胞传递给后代。
(5)与羊相比,猴与人的亲缘关系更近,因此,克隆猴的成功更有利于人类利用克隆技术治疗疾病。
点睛:对于克隆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应用较广泛的,应重点掌握。克隆技术是一种常见的无性生殖的方式,克隆中遗传物质来自细胞核。
12.(2018.宣城)果蝇是遗传学研究中常用的实验材料,下面是利用果蝇进行的遗传实验,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果蝇个体既有长翅的又有残翅的,这种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________。根据图1中果蝇翅型在亲代与后代的表现规律可以判断出______________为显性性状。
(2)若B表示显性基因,b表示隐性基因,则图1中亲代长翅个体的基因组成都是______________,子代中出现残翅的几率为______________。
(3)如果图2中的子代全部为长翅,则亲代中的长翅果蝇产生的生殖细胞基因组成为______________,子代个体的基因组成为______________。
【答案】 (1)相对性状; 长翅 (2)Bb; 25% (3)BB; Bb
【解析】
【分析】
(1)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如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
(2)生物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3)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把基因传递给了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与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
【详解】
(1)“果蝇个体既有长翅的又有残翅的”,这种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在遗传学上称为相对性状。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图1中亲代都是长翅,而子代出现了残翅,表明新出现的残翅是隐性性状,长翅是显性性状。
(2)若用B表示显性基因,b表示隐性基因,则残翅的基因组成为bb。亲代长翅果蝇遗传给子代残翅的基因一定是b,所以亲代长翅果蝇的基因组成是Bb.遗传图解如图:
。
从遗传图看出,图1中亲代长翅个体的基因组成分别是Bb、Bb,子代中出现残翅的几率为25%。
(3)如果图2中的子代全部为长翅,则亲代中的长翅果蝇的基因组成一定是BB,产生的生殖细胞基因组成为B;亲代中的残翅果蝇的基因组成一定是bb,产生的生殖细胞基因组成为b。则子代个体的基因组成为Bb。
13.(2018.滁州)如图是人类生男生女图解,据图回答问题:
(1)①号个体的性别是___________,③号个体的性染色体组成书写为___________。
(2)父亲产生2种类型的精子,母亲只产生1种类型的卵细胞,在精子和卵细胞中除X和Y 型性染色体外还有___________条常染色体,常染色体含有影响性状表达的大量遗传信息。
(3)请简述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原因___________。
【答案】 女 XY 22 父亲产生的两种类型的精子的比例为1:1,两种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机会均等
【解析】
【详解】
(1)男性形成的生殖细胞——精子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含有X染色体的,另一种是含Y染色体的。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产生的卵细胞只有一种,是含有X染色体的。当卵细胞X与精子Y结合的受精卵为XY时,受精卵发育为男孩;当卵细胞X与精子X结合的受精卵为XX时,该受精卵发育为女孩。所以①女性,③22对+XY。
(2)男女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有22对染色体的形态、大小男女的基本相同,称为常染色体,男女染色体相比较,有一对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存在着明显差异,这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决定有关,称为性染色体,常染色体含有影响性状表达的大量遗传信息。
(3)如图所示:
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女性则只产一种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受精时,如果是含X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XX的受精卵并发育成女性;如果是含Y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XY的受精卵并发育成为男性。这说明男女的性别在受精卵形成时就已确定。由于男性可产生数量相等的X精子与Y精子,加之它们与卵子结合的机会相等,所以生男生女机会均等。
1.(2022·山东淄博·二模)下列有关生物遗传、变异和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进化的基础
B.外界环境引起的变异可能会遗传
C.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最直接有力的证据
D.自然选择保留的变异永远都有利于该生物的生存
【答案】D
【解析】
【分析】
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遗传使基因在亲代和子代之间传递和延续;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主要原因;地理隔离阻止种群间基因的交流,种群基因库之间的差异导致基因不能进行交流,从而产生生殖隔离;自然选择、突变和基因重组都能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详解】
A.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遗传与变异是遗传现象中不可分离的两个方面,遗传和变异是对立的统一体,遗传使物种得以延续,变异则使物种不断进化,遗传与变异是生物界普遍发生的现象,也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基础,A不符合题意。
B.引起变异的原因有两种:一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二是由外界环境的影响引起的。由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变异能够遗传给后代,这样的变异叫做遗传的变异;由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引起的变异,由于生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并没有发生变化,因而不能遗传给后代,这样的变异叫做不遗传的变异。但如果外界环境的变化使生物的基因发生了改变,从而导致生物出现变异,如核辐射等,这种由环境引起的变异也可能会遗传给后代,B不符合题意。
C.化石是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遗物和生活遗迹。直接说明了古生物的结构或生活习性。因此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重要的、最直接的证据,C不符合题意。
D.生物中普遍存在变异现象,变异是不定向的。遗传和变异是进化的内在基础。环境的变化是生物进化的外在动力。由于生物生活的环境是不断变化的,适应当时环境的变异未必适应将来变化了的环境,生物只有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才能生存和发展,D符合题意。
故选D。
2.(2022·云南红河·二模)下列有关生物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生物的变异都是有利的 B.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
C.生物的变异都是可遗传的 D.变异一定会产生新的物种
【答案】B
【解析】
【分析】
变异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的现象,按照变异对生物是否有利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有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有利的,不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不利的。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遗传物质没有改变,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详解】
A.有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有利的,不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不利的,错误。
B.自然界中各种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从而能产生大量的后代。而生物赖以生存的食物和空间是有限的,生物为了获取食物和空间,要进行生存斗争。自然界中生物个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只有哪些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才容易生存下来,并将这些变异遗传给下一代,而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被淘汰。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正确。
C.变异有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遗传物质没有改变,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错误。
D.变异不一定会产生新的物种,错误。
故选B。
3.(2022·广西贺州·二模)下面是四位同学对生物变异的理解,你认为正确的是:
A.生物的变异都是可遗传的变异 B.变异在生物界只是一种个别现象
C.所有的变异都是有利变异 D.在自然界中,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答案】D
【解析】
【分析】
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两者不可分割。生物界的物种能够保持相对稳定是由于生物的遗传性;生物的变异性可以使生物界产生新的物种。
【详解】
A.生物的变异包括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A不符合题意。
B.生物界内生物变异的现象是非常普遍的,不是个别现象,B不符合题意。
C.例如新冠病毒变异并非有利变异,C不符合题意。
D.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生物都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D符合题意。
故选D。
4.(2022·广西贺州·一模)下列有关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不正确的是
A.雷鸟保护色的形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B.自然选择保留的变异永远都有利于该生物的生存
C.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生活着无翅或残翅的昆虫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
【答案】B
【解析】
【分析】
1.达尔文认为,这是动物在长期的生存斗争过程中经过自然选择的结果。自然选择是自然界对生物的选择作用,是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2.遗传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始的材料,是生物进化的基础;生存斗争是生物进化的动力和手段;适者生存与不适者被淘汰是生物进化的结果。所以,生物是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的。
【详解】
A.生活在寒带的雷鸟,在白雪皑皑的冬天,体表的羽毛是纯白色的,一到夏天就换上棕褐色的羽毛,与夏季苔原的斑驳色彩很相近。这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也是防止被敌害发现,同时便于捕食猎物,属于保护色,保护色是自然选择的结果,A正确。
B.自然选择保留的变异并非永远都有利于该生物的生存。如果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有利变异也可能转换成不利变异,B错误。
C.由于海岛上经常刮大风,那些有翅能飞的昆虫,就常常被大风吹到海里,因而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机会较少。而无翅或残翅的昆虫,由于不能飞翔,就不容易被风吹到海里,因而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机会就多。因此,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生活着无翅或残翅的昆虫是自然选择的结果,C正确。
D.结合分析可知,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D正确。
故选B。
5.(2022·江苏·九年级专题练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普遍存在。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的遗传物质是蛋白质,能在亲代、子代间传递
B.能遗传的变异可以使生物产生新的性状或新的类型
C.含X染色体精子与卵细胞形成的受精卵发育成男性
D.转基因技术在农林、医药等领域没有广泛应用前景
【答案】B
【解析】
【分析】
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代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
【详解】
A.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亲代是通过生殖细胞把控制性状的基因传递给子代,A错误。
B.可遗传变异是是由于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引起的,这种变异能遗传给下一代,可以使生物产生新的性状或新的类型,B正确。
C.男性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是由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形成受精卵发育而成的,C错误。
D.转基因技术是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转基因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培育出的转基因生物就有可能表现出转入基因所控制的性状。转基因大豆、转基因小鼠等体现转基因技术在农林、医药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前景,D错误。
故选B。
6.(2022·山西大同·八年级期中)小强同学学习了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知识后,对性状的遗传现象很感兴趣。图甲是小强调查家族内有无耳垂性状的遗传后绘制的示意图,图乙是控制耳垂性状的基因(用A、a表示)与染色体的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的有耳垂与无耳垂是一对相对性状,据图判断____________为显性性状,____________为隐性性状。父母体内控制耳垂性状的基因在生殖过程中通过____________传递下去的。
(2)小强爷爷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____,爸爸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____,爸爸产生的精子类型是图乙中的[__]和[__]。
(3)假如一个性状总是由父亲直接传给儿子,由儿子传给孙子,决定这个性状的基因最可能的位置是位于____________染色体上。
(4)若小强的父母准备生二胎,再生一个有耳垂女孩子的可能性是____________。
【答案】(1) 有耳垂 无耳垂 生殖细胞
(2) AA或Aa Aa ④ ⑤
(3)Y
(4)25%或1/4
【解析】
(1)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则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个体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因此,根据这个家庭中耳垂的遗传规律“亲代:有耳垂(外公)×有耳垂(外婆)→子代:无耳垂(妈妈)”,可推知有耳垂是显性性状,无耳垂是隐性性状。基因控制生物体的性状,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过程把基因传递给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所以,父母体内控制耳垂性状的基因在生殖过程中通过生殖细胞传递下去的。
(2)有耳垂是显性性状,基因组成可表示为AA或Aa;无耳垂是隐性性状,基因组成可表示为aa。小强是无耳垂,基因组成是aa,说明有无耳垂的爸爸含有一个隐性基因,基因组成是Aa。因此,小强爷爷的基因组成是AA或Aa,而小强爸爸的基因组成可用图乙中的③表示。在体细胞中,染色体通常是成对存在,染色体上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分别进入不同的精子或卵细胞中。染色体上的基因随着这对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不同的精子或卵细胞中。所以,小强爸爸的基因组成是Aa,他产生的精子类型是图乙中的④(A)或⑤(a)。
(3)男性的性染色体为XY,其中的Y染色体只能遗传自父亲,遗传给儿子。所以,假如一个性状总是由父亲直接传给儿子,由儿子传给孙子,决定这个性状的基因最可能的位置是位于Y染色体上。
(4)小强爸爸和妈妈的遗传图解如下:
由于男性可产生数量相等的X精子与Y精子,加之它们与卵子结合的机会相等,故每次生男生女的概率是相等的,即生男孩的概率是50%,生女孩的概率也是50%。 所以,小强的父母再生一个有耳垂女孩子的概率=孩子表现有耳垂的概率×孩子性别为女孩的概率=50%×50%=25%(1/4)。
7.(2022·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遂宁市安居区“凯歌公社1974”基地里种植了太空番茄、太空椒、太空南瓜等50余个品种的航天蔬菜。某生物兴趣小组用其番茄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表所示,请回答:
组别
亲本表现型
子一代的表现型和株数
红果
黄果
1
红果×黄果
489
0
2
红果×红果
374
123
(1)根据上表可以推断出__________(填“红色”或“黄色”)果皮为显性性状。第1组中,番茄的红果和黄果是一对相对性状。请再列举一对生物的相对性状。__________
(2)组员们对第2组子一代中红果番茄的基因组成很好奇,于是选取其中一株红果番茄和另外一株黄果番茄进行杂交实验(假设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为H/h)。
a.若产生的后代全部为红果,则这株红果番茄的基因组成为__________。
b.若产生的后代既有红果,也有黄果,则这株红果番茄的基因组成为__________。
(3)从太空带回的番茄种子,经过诱变获得的新性状属于__________(填“可遗传”或“不可遗传”)变异。
(4)自然成熟的番茄乙烯含量高,极易腐烂、变质。小组成员认为通过__________技术能够将抑制乙烯合成的基因转人到番茄中,从而培育出耐储存的番茄。
【答案】(1) 红色 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豌豆的高茎和矮茎”、“玉米的紫粒和黄粒”、“狗的黑毛和白毛”等合理即可,只答性状不给分)
(2) HH Hh(顺序不可交换)
(3)可遗传
(4)转基因
【解析】
(1)表格中组合2,亲本性状是红果×红果,子一代出现了黄果,表明红果是显性性状,黄果是隐性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如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
(2)假设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为H/h,第2组中,亲本性状是红果×红果,子一代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黄果,因此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的,即亲代为Hh。那么遗传图解如图:
为了探究第2组子一代中红果番茄的基因组成,选取其中一株红果番茄和另外一株黄果番茄进行杂交实验,黄果番茄的基因组成是hh:
a.若产生的后代全部为红果,则这株红果番茄的基因组成为HH,遗传图解如下:
b.若产生的后代既有红果,也有黄果,则这株红果番茄的基因组成为Hh,遗传图解如下:
(3)月球返回的种子,经过太空诱变获得新性状,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这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4)转基因技术指的是通过人工方式将外源基因整合到生物体基因组内,并使该转基因生物能稳定地将此基因遗传给后代的技术。通过转基因技术可以将抑制乙烯合成的基因转人到番茄中,从而培育出耐储存的番茄。
8.(2022·河南洛阳·一模)小红学完了生物的遗传和变异这部分内容后,绘制了自己家族单、双眼皮的遗传图谱(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如图甲所示,图乙是体细胞及生殖细胞中携带该基因的染色体的组成情况,请据图回答:
(1)小红的父亲是双眼皮,其爷爷奶奶也是双眼皮,此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__,由图甲中信息可以判断,双眼皮为________(填“显性”或“隐性”)性状。
(2)请根据图甲中信息推测小红母亲的基因组成为________,小红外公、外婆的基因型均为AA的概率为________。
(3)为响应国家的生育政策,小红的父母准备再生一个孩子,第二胎生双眼皮男孩的概率是________。
(4)小红的父亲是双眼皮,其产生的精子类型是图乙中的________(填写字母)。
【答案】(1) 遗传 显性
(2) Aa 0
(3)3/8或37.5%
(4)A和B
【解析】
(1)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代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所以,小红的父亲是双眼皮,其爷爷奶奶也是双眼皮,此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遗传。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性状是显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的。所以,根据图甲的遗传规律(亲代:母亲是双眼皮×父亲是双眼皮→子代小红出现:单眼皮),可推知双眼皮是显性性状,单眼皮是隐性性状。
(2)双眼皮是显性性状(基因组成为AA或Aa),单眼皮是隐性性状(基因组成为aa)。单眼皮小红的基因组成是aa,一个a基因来自父方,一个a基因来自母方,因此双眼皮亲代的基因组成为Aa和Aa,遗传图解如下:
所以,请根据图甲中信息推测小红母亲的基因组成为Aa。小红母亲的a基因遗传自小红外公、外婆,因此他们的基因型均为AA的概率为0。
(3)由于男性可产生数量相等的X精子与Y精子,而且精子与卵子结合的机会相等,因此每次生男生女的概率是相等的,即生男孩的概率是50%,生女孩的概率也是50%。所以,结合题(2)的分析可知,小红的父母再生一个双眼皮儿子的概率=孩子表现是双眼皮的概率×孩子性别为男孩的概率=75%×50%=37.5%(3/8)。
(4)在体细胞中,染色体通常是成对存在,染色体上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分别进入不同的精子或卵细胞中。所以,小红的父亲是双眼皮,基因组成是Aa,其产生的精子类型是图乙中的A和B。
2020-2022年山东中考生物3年真题汇编 专题12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学生卷+教师卷): 这是一份2020-2022年山东中考生物3年真题汇编 专题12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学生卷+教师卷),文件包含专题12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三年2020-2022中考生物真题分项汇编山东专用解析版docx、专题12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三年2020-2022中考生物真题分项汇编山东专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8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18-2022年安徽中考生物5年真题1年模拟汇编 专题15 实验探究(学生卷+教师卷): 这是一份2018-2022年安徽中考生物5年真题1年模拟汇编 专题15 实验探究(学生卷+教师卷),文件包含专题15实验探究-5年2018-2022中考1年模拟生物分项汇编安徽专用解析版docx、专题15实验探究-5年2018-2022中考1年模拟生物分项汇编安徽专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18-2022年安徽中考生物5年真题1年模拟汇编 专题14 生物技术(学生卷+教师卷): 这是一份2018-2022年安徽中考生物5年真题1年模拟汇编 专题14 生物技术(学生卷+教师卷),文件包含专题14生物技术-5年2018-2022中考1年模拟生物分项汇编安徽专用解析版docx、专题14生物技术-5年2018-2022中考1年模拟生物分项汇编安徽专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