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 生物与生物圈 2023年中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练习(江苏专用)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1 生物与生物圈 2023年中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练习(江苏专用),共3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食物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2022八上·盐都月考)“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从生物学角度分析“落红”化作“春泥”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 )
A.植物B.动物C.细菌和真菌D.病毒
2.(2022七上·盐都月考)下列哪项能够说明生物影响环境 ( )
A.鱼儿离不开水B.枯叶蝶与枯树叶相似
C.绿色植物保持水土D.干旱使农作物减产
3.(2022七上·盐都月考)“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崽会打洞”能体现生物的什么特征( )
A.生长繁殖B.遗传
C.对外界的刺激能做出反应D.营养
4.(2022七上·盐都月考)下列描述中, 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雨后春笋B.开花结果C.孔雀开屏D.滴水穿石
5.(2022七上·盐都月考)诗句“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唐·王维),描述了生物基本特征中的( )
A.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B.生长和繁殖
C.遗传和变异D.生活需要营养
6.(2022·宿迁)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果有害物质DDT污染了该生态系统,那么体内含DDT最多的生物是草
B.图中最长的食物链是:草→鼠→蛇→猫头鹰
C.能量是沿着食物链(网)逐级传递的
D.该食物网共含有3条食物链
7.(2022·宿迁)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一片农田B.一个池塘
C.骆马湖里所有的鱼D.生物圈
8.(2022·宿迁)仙人掌的叶变成刺状,可以减少水分的散失。这种现象属于( )
A.生物对环境的影响B.生物对环境的制约
C.生物对环境的适应D.环境对生物的适应
9.(2022·宿迁)“打造宜居之城,扮靓美丽新姿”,宿迁市先后三次荣获“国家卫生城市”荣誉称号。为了保护环境,我们提倡( )
①垃圾分类,变废为宝 ②节能减排,绿色出行
③毁田建房,发展经济 ④植树造林,净化空气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0.(2022·宿迁)校园里的花草树木,池塘里游动的小鱼,空中飞的小鸟都是生物。一位学生列出了生物的一些基本特征,其中正确的是( )
A.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B.生物都有循环系统
C.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D.生物都能生长繁殖
11.(2022·泰州)下列词句中不含有生物的是( )
A.牧童骑黄牛B.瀑布挂前川C.乱花迷人眼D.浅草没马蹄
12.(2022·泰州)黄羊和跳鼠等善于奔跑的动物一般都生活在( )
A.草原生态系统B.森林生态系统
C.湿地生态系统D.池塘生态系统
13.(2022·泰州)某高山植被的分布情况为:山顶是针叶林,山腰是落叶阔叶林,山脚为常绿阔叶林。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
A.温度B.阳光C.水分D.空气
14.(2022·苏州)《苏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实施两年以来,垃圾分类已从“新时尚”转变为苏州市民的“新习惯”。将①废旧灯泡、②用过的纸巾、③剩饭剩菜、④矿泉水瓶四类垃圾从左至右投放到下列垃圾桶内,顺序正确的是( )
A.②④①③B.①④②③C.④②③①D.④①③②
(2022·苏州) 请阅读以下资料,回答下列小题。
辣椒起源于南美洲。南美洲生物多样性丰富,哺乳动物众多。辣椒的种子没有坚硬的外壳保护,并且又小又扁,很容易被哺乳动物的牙齿磨碎,失去活性。随着时间的流逝,辣椒中出现了辣椒素这种物质,能让果实产生辣味(对哺乳动物而言),可以让其更好的抵御哺乳动物危害果实和种子。而鸟类对辣味不敏感,消化时间短,能够顺利取食辣椒果实并且不破坏辣椒的种子。就这样,辣椒依靠鸟类成功地扩张了地盘。
哺乳动物和鸟类对于辣椒素的不同反应在于辣椒素能与哺乳动物体内一种TRPV1的受体结合,产生神经冲动,使动物感觉到一种灼烧的痛觉,而鸟类体内则缺少这种结合受体。人作为哺乳动物,体内也广泛分布着TRPV1受体,所以不光是舌,辣椒素还能刺激唇、手以及消化道等部位。
15. 辣椒细胞中含有辣椒素的结构是( )
A.细胞壁B.细胞膜C.细胞核D.液泡
16. 下列有关辣椒素的分析正确的是( )
A.辣椒素的产生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B.哺乳动物诱导辣椒产生了辣椒素
C.辣椒果实内产生的辣椒素可以抵御鸟类
D.辣椒素与TRPV1受体结合才会产生辣觉
17. 辣椒与鸟类之间的关系是( )
A.互利共生B.捕食C.种内互助D.寄生
18. 人体内的TRPV1受体对应反射弧中的结构是( )
A.感受器B.传入神经C.效应器D.神经中枢
19. 人体内产生“灼烧的痛觉”的部位是( )
A.大脑皮质B.神经末梢C.脊髓白质D.小脑皮质
20.(2022·盐城)每年4月,便仓枯枝牡丹园内春意盎然,各种牡丹争奇斗艳,吸引了大批游客。下列关于牡丹和牡丹园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牡丹是被子植物B.牡丹花是生殖器官
C.牡丹品种多样是变异现象D.牡丹园是自然生态系统
21.(2022·盐城)“青草池塘处处蛙”。青草池塘边常看到绿色的青蛙,对该自然现象解释错误的是( )
A.绿色的青蛙能进行光合作用
B.青蛙的体色与遗传物质有关
C.青蛙的体色与环境相似是一种防御行为
D.青草地上的青蛙绿色较多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22.(2022·盐城)下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的食物关系。若该生态系统受到某重金属的污染,一段时间后,体内积累该重金属最多的生物是( )
A.鹰B.鸟C.虫D.草
23.(2022·连云港)图表示某平衡状态的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之间的关系。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的所有生物可组成一个草原生态系统
B.能量沿着图中的食物链单向传递,逐级递减
C.太阳能→草→兔→鹰可表示其中的一条食物链
D.图中只有3条食物链,鹰与蛇仅是竞争关系
(2022八下·淮安期中)淮安市白马湖彩色森林公园占地面积一万两千亩,物种丰富,不同观赏区的植物四季呈现不同对维持区域内碳—氧平衡起重要的作用。根据题意完成下面小题:
24.下面是绿色植物在生物圈碳—氧平衡中作用的示意图,数字①代表的生理作用是( )
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C.分解作用D.蒸腾作用
25.夏季,在白马湖能观赏到清馨淡雅的荷花。则光合作用的产物主要是( )
A.二氧化碳B.有机物、氧气
C.二氧化碳、有机物D.二氧化碳、氧气
二、综合题
26.(2022·泰州)图一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图二表示其中一条食物链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相对含量。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一中的草属于生态系统生物成分中的 。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一中缺少的成分是 和非生物成分。鹰和蛇的关系是 。
(2)图二中的丙对应图一中的生物是 。该生态系统中,当鼠和兔的数量增多时,植被会遭到破坏,面食肉动物数量的增加又使鼠和兔的数量减少,草原植被得以恢复。上面事例说明生态系统具有 能力。
27.(2021·徐州)图甲是某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A~D表示该生态系统的成分,①~③表示相关的生理作用。图乙表示该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的食物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该生态系统的氧气主要是由 (填字母)来提供,二氧化碳来源的途径有 (填序号)。
(2)图乙中,鹰获得能量最少的食物链包含 个环节。
(3)该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和数量保持相对稳定,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能力。
(4)增加绿色植物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减少人类活动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维持生态系统中的碳-氧平衡,作为中学生,你有哪些具体做法? (写出一条即可)。
28.(2021·常州) 2021年4月13日,日本政府正式宣布将开始向大海排放福岛核废水。核废水中残存的氚具有放射性,对海洋生态系统及整个生物圈造成巨大的危害。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海洋生态系统中,浮游植物属于 ,该系统能量流动的起点是 。
(2)图中的顶层食鱼鱼类是第 营养级,该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着 流动的;核废水中的在生物体内富集最多的生物是 。
(3)日本政府指望依靠海洋的 能力来解决核废水的危害。若海洋中的动植物因放射性物质发生变异或死亡,将导致生态系统难以维持 。
(4)你对日本政府做出此项决定的态度是: 。
29.(2021八下·徐州期中)某校七年级的同学在老师带领下,到潘安湖湿地公园研学旅行并对该湿地的生物与环境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图一表示湿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图二表示某条食物链中四种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相对含量,图三表示该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的食物网中,杂食性鸟与昆虫的关系是 。
(2)图二中乙对应图一中的生物是 。
(3)图三中能量流动的起点是从 (填数字)过程开始的,其中作为分解者的是 。(填字母)
(4)在某些特殊情况下,鼠和昆虫大量增多时,该生态系统会遭到破坏,出现鼠害、蝗灾等现象,这说明生态系统的 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30.(2021八下·宜兴期中)如图表示碳在某生态系统内部的运动情况,A,B,C是生态系统的不同生物部分,B1、B2、B3具有捕食关系,①~⑤表示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
(1)A,B,C中表示生产者的是 ,图中①过程表示 作用。
(2)二氧化碳进入生物部分通过 完成(用序号表示)。
(3)图中C表示生物成分中的 。
(4)据图写出一条食物链: (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5)图中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来源于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解析】【解答】从生物学角度分析“落红”化作“春泥”是指有机物变为无机物的过程,细菌和真菌作为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能够利用动植物的遗体将其中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所以起主要作用的是细菌和真菌。
故答案为:C。
【分析】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主要是指绿色植物,他们能通过光合作用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消费者主要是动物,它们通过直接或间接地以绿色植物为食,获得食物和能量;分解者主要是细菌和真菌,它们能够利用动、植物的遗体,将其中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获得所需的物质和能量。分解者分解产生的无机物,又回归到环境中供绿色植物循环利用。
2.【答案】C
【解析】【解答】A.鱼儿的生活离不开水,属于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A不符合题意。
B.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体现了蚂蚁在大堤内挖穴是大堤的牢固性受到影响,洪水来临时崩溃。表现出生物对于环境的影响,B符合题意。
C.螳螂捕蝉揭示的是二者之间的吃与被吃的关系,是捕食关系,C不符合题意。
D.枯叶蝶形似枯叶,是动物的防御行为,是生物适应环境的表现,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影响:生物必需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来,同时,生物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①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如:沙漠中的仙人掌叶变成了刺,可减少水分的蒸腾,以适应干旱的生活环境;企鹅体内有很多的脂肪,有保温作用,以适应严寒的气候;还有,动物的拟态和保护色等,都是对生活环境的一种适应。
②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在影响着环境.如:植物的蒸腾作用,可提高空气湿度,增加降雨量等.蚯蚓生活在土壤中,既可疏松土壤,又可增加土壤肥力;又如:“大树底下好乘凉”;“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等。
3.【答案】B
【解析】【解答】“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充分说明了生物的亲代把性状传递给子代,从而表现出子代与亲代之间的相似性,是生物的遗传现象。
故答案为:B。
【分析】生物的基本特征:
4.【答案】D
【解析】【解答】A.雨后的春笋,在雨水充足的情况下,长势旺盛,是生命现象,A不符合题意。
B.植物开花结果是其生殖过程中的必然历程,属于生物的生命现象,B不符合题意。
C.孔雀开屏是雄孔雀吸引雌孔雀的一种生殖行为,属于生命现象,C不符合题意。
D.滴水穿石是自然界的一种自然现象,不存在生命现象,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生物的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5.【答案】A
【解析】【解答】“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两句诗的意境是“月亮升起月光照耀大地惊动了山中栖息的鸟,在春天的溪涧里不时地鸣叫”两句诗写出了生物的应激性的特征,显然ABCD四个选项中,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生物的基本特征:
6.【答案】C
【解析】【解答】A.某些重金属及有毒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使其浓度随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所以,有毒物质含量最高的是该生态系统中的最高营养级即猫头鹰体内含DDT最高,A不符合题意。
B.D.图中共有4条食物链:草→鼠→猫头鹰,草→鼠→蛇→猫头鹰,草→食草昆虫→青蛙→蛇→猫头鹰,草→食草昆虫→吃虫鸟→猫头鹰,其中最长的食物链是:草→食草昆虫→青蛙→蛇→猫头鹰,BD不符合题意。
C.能量流动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的,具有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1)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为生物的生活提供物质和能量.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
(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3)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方向会逐渐减少,而有毒物质的流动则逐渐增多。
7.【答案】C
【解析】【解答】A.一块农田,即包括了农田所在的环境,又包括了环境中的所有生物,符合生态系统的概念,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A不符合题意。
B.一个池塘,即包括了池塘所在的环境,又包括了环境中的所有生物,符合生态系统的概念,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B不符合题意。
C.骆马湖里所有的鱼,只包括了生物部分的部分动物,没有其它生物,也没有环境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C符合题意。
D.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在一定区域内生物和它所生活的环境就形成一个生态系统,它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等微生物,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等,只有生物不叫生态系统,只有环境也不叫生态系统。
8.【答案】C
【解析】【解答】仙人掌为了适应干旱生活,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以减少水分的散失,这种现象属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影响:生物必需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来,同时,生物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①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如:沙漠中的仙人掌叶变成了刺,可减少水分的蒸腾,以适应干旱的生活环境;企鹅体内有很多的脂肪,有保温作用,以适应严寒的气候;还有,动物的拟态和保护色等,都是对生活环境的一种适应。
②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在影响着环境.如:植物的蒸腾作用,可提高空气湿度,增加降雨量等.蚯蚓生活在土壤中,既可疏松土壤,又可增加土壤肥力;又如:“大树底下好乘凉”;“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等。
9.【答案】B
【解析】【解答】题目中的①垃圾分类,变废为宝,②节能减排,绿色出行,两种做法都符合低碳生活的要求,④植树造林,净化空气,通过植树造林活动更能保护 好我们的生活和生存环境,③毁田建房,发展经济 ,只发展经济,而忽略环境,或者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是我们坚决不提倡的,因此①②④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保护环境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植树造林、对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水废气进行处理,防止环境污染都是环境保护的基本措施;而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则会造成环境污染,破坏生态平衡。
10.【答案】D
【解析】【解答】A.病毒是生物,没有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因此除病毒外,生物都由细胞构成,A不符合题意。
B.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没有系统;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细菌、真菌、病毒、单细胞生物都没有系统,B不符合题意。
C.植物的细胞内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动物、细菌、真菌、病毒体内的细胞中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C不符合题意。
D.能生长繁殖是生物的基本特征,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生物的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11.【答案】B
【解析】【解答】A选项中的牧童和黄牛、C选项中的花和人、D选项中的草和马都属于生物,D选项中瀑布不属于生物,所以,词句中不含生物的是“瀑布挂前川”,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考查生物的基本特征,为基础题,比较简单,判断一个物体是不是生物,需要依据生物的基本特征判断,生物有如下的特征: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除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12.【答案】A
【解析】【解答】草原生态系统分布在干旱地区,这里年降雨量很,草原上的植物以草本植物为主,有的草原上有少量的灌木丛,由于降雨稀少,乔木非常少见,那里的动物与草原上的生活相适应,大多数具有挖洞或快速奔跑的行为特点,所以,黄羊和跳鼠等善于奔跑的动物主要生活在草原生态系统,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此题考查不同类型生态系统的特点,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即可,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比较湿润的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消费者主要是野生动物,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之称;湿地生态系统是在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的生态系统,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以沼泽植物占优势,动物的种类也很多,湿地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它兼有水域和陆地生态系统的特点,具有极其特殊的生态功能,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命支持系统。
13.【答案】A
【解析】【解答】影响生物生存的非生物因素有阳光、温度、水分、空气等,其中,温度对植物的分布有着重要影响,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6度左右,因此题干中提到的“山顶是针叶林,山腰是 落叶阔叶林 , 山脚为常绿阔叶林 ,”是因为温度不同导致的,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此题考查影响生物生存的生态因素,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即可,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
14.【答案】D
【解析】【解答】①废旧灯泡对人体健康和自然环境会造成直接或间接的潜在危害,属于有害垃圾。
②用过的纸巾属于其他垃圾。
③剩菜剩饭属于厨余垃圾。
④矿泉水瓶都属于可回收物。
故正确的排序为:④①③②。
故答案为:D。
【分析】“低碳生活”,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主要是从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
【答案】15.D
16.A
17.A
18.A
19.A
【解析】【分析】(1)液泡:液泡内的细胞液中溶解着多种物质(如糖分);带甜味、酸味的汁液--来自于液泡中的细胞液。
(2)自然选择:达尔文把生存斗争中适应者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的过程叫作自然选择.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微小的有利变异得到积累而成为显著的有利变异,从而产生了适应特定环境的生物类型。
(3)生物间的关系:
(4)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抠、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
①感受器:由传入神经末梢组成,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
②传入神经:又叫感觉神经,把外周的神经冲动传到神经中枢里。
③神经中枢:接受传入神经传来的信号后,产生神经冲动并传给传出神经。
④传出神经:又叫运动神经,把神经中枢产生的神经冲动传给效应器。
⑤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控制的肌肉或腺体组成,接受传出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引起肌肉或腺体活动。
15.细胞壁具有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细胞膜的功能是控制物质的进出,使有用的物质不能轻易地渗出细胞,有害的物质不能轻易地进入细胞;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能传递遗传信息;液泡内含有细胞液,溶解着多种物质;所以辣椒中辣味物质存在于辣椒细胞的液泡中。故答案为:D。
16.A、辣椒的种子没有坚硬的外壳保护,并且又小又扁,很容易被哺乳动物的牙齿磨碎,失去活性。随着时间的流逝,辣椒中出现了辣椒素这种物质,能让果实产生辣味(对哺乳动物而言),可以让其更好的抵御哺乳动物危害果实和种子。因此,辣椒素的产生是自然选择的结果,A正确。BC、辣椒果实内产生的辣椒素是为了抵御哺乳动物危害果实和种子,是为了适应环境,BC错误。D、辣椒素与TRPV1受体结合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传到大脑皮层,才会产生辣觉,D错误。故答案为:A。
17.鸟类对辣味不敏感,消化时间短,能够顺利取食辣椒果实并且不破坏辣椒的种子。就这样,辣椒依靠鸟类成功地扩张了地盘。而辣椒为鸟类生活提供有机物。因此辣椒与鸟类之间的关系是互利共生。故答案为:A。
18. 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由图可知,人体内的TRPV1受体对应反射弧中的结构是感受器。故答案为:A。
19. 脑位于颅腔内,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大脑由两个大脑半球组成,大脑半球的表层是神经元细胞体集中的部位,颜色灰暗是灰质,又叫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比较重要的中枢有:躯体运动中枢、躯体感觉中枢、语言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等。因此,人体内产生“灼烧的痛觉”的部位是大脑皮质。故答案为:A。
20.【答案】D
【解析】【解答】A、牡丹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属于被子植物,A说法正确。
B、牡丹花与繁殖后代有关,属于生殖器官,B说法正确。
C、变异是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有差异的现象,牡丹品种多样是变异现象,C说法正确。
D、牡丹园是人工生态系统,而不是自然形成的,D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知识点较多,比较简单,熟记即可,绿色植物有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种子植物包括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其中被子植物是最高等的植物类群,包括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其中,花、果实和种子与繁殖后代有关,属于生殖器官,根茎叶属于营养器官;人工生态系统是指以人类活动为生态环境中心,按照人类的理想要求建立的生态系统,自然生态系统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依靠自然调节能力维持的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
21.【答案】A
【解析】【解答】A、青蛙属于动物,细胞内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A说法错误。
B、青蛙的体色是由细胞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B说法正确。
C、青蛙的体色与环境相似是一种保护色,不易天敌发现,是生物对的适应,是一种防御行为,C说法正确。
D、青蛙的体色存在着变异,与环境颜色一致的体色有利于青蛙的生存和繁殖后代,通过一代代的生存环境的选择作用,青蛙的体色被定向地向着一个方向积累,逐渐形成了与环境颜色一致的保护色,这有利于青蛙的捕食和避敌,是青蛙与环境之间通过长期生存斗争形成的,是自然选择适者生存的结果,可见,D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此题考查知识点较多,为基础题,难度不大,熟记:和植物细胞相比,动物细胞内不含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靠现成的有机物生活;生物的生存斗争不仅包括生物种内的斗争、生物种间的斗争,还包括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斗争,在生存斗争中,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而被淘汰的生物都是对环境不适应的,这就是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生物适应环境的性状和特征,是生物与环境之间通过长期生存斗争形成的,是自然选择适者生存的结果。
22.【答案】A
【解析】【解答】该草原生态系统中存在的食物链有:草→虫→鸟→鹰,草→鸟→鹰,可见鹰为最高级消费者,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都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有毒物质(重金属等)不易分解,会沿着食物链不断地积累,营养级别越高,生物体内所积累的有毒物质越高,在该生态系统中鹰的营养级别最高所以所积累的重金属污染物最多,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此题考查生物富集现象,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即可,在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就越多,因为环境中有些污染物(如重金属、化学农药等)具有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分解的特点,会在生物体内积累而不易排出,随着营养级的升高而不断积累,最终危害到人类的安全。
23.【答案】B
【解析】【解答】A.在一定区域内生物和它所生活的环境就形成一个生态系统,它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图中只包含生物部分的生产者和消费者,缺少生物部分的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所以图中的所有生物不可组成一个草原生态系统,A不符合题意。
B.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是沿着食物链流动的,并逐级减少,每一个营养级大约减少20%,能量的传递效率约为80%,营养级别越低,得到的能量越多,生物数量越多;营养级别越高,得到的能量越少,生物数量越少,B符合题意。
C.食物链书写的原则是:食物链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营养级结束;食物链中的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太阳能属于非生物部分,食物链不含非生物部分,C不符合题意。
D.由分析可知,图中有4条食物链,其中鹰以蛇为食,所以它们是捕食关系,其中蛇和鹰都以鼠、兔为食,所以它们之间又有竞争关系,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为生物的生活提供物质和能量.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
(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3)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方向会逐渐减少,而有毒物质的流动则逐渐增多。
【答案】24.A
25.B
【解析】【分析】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贮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呼吸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氧将体内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分解者指的是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将动植物残体等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促进了物质的循环。
24.图中表示光合作用的是①,光合作用主要在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进行,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淀粉等有机物,同时产生氧气,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25.根据光合作用的概念可知,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可见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6.【答案】(1)生产者;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捕食、竞争
(2)鹰;自我调节
【解析】【解答】(1)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所以,图一中的绿色植物草属于生产者,图中有生产者和消费者,若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缺少生物部分的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
根据图一中生物间的关系可以看出,鹰以蛇为食物,同时鹰和蛇同时以鼠为食物,所以蛇和鹰之间既有竞争关系也有捕食关系。
(2)一些有毒物质会通过食物链逐渐积累,越是处于食物链顶端的生物,体内含有的有毒物质会越多
,所以,图二中,丙为最高级消费者,乙为生产者,即图二中的丙对应的是图一中的最高级消费者鹰,在生态凶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量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故答案为:(1)生产者、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捕食和竞争;(2)鹰、自我调节。
【分析】此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组成、生物富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基础知识,难度不大,熟记: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判断是否是一个生态系统的关键是看是否有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缺一不可;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一些物质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在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这就是生物富集现象;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但这种平衡是动态的、相对的。
27.【答案】(1)A;②③
(2)4
(3)自动调节
(4)多步行,少开车;多植树,不用一次性筷子等。(合理即可)
【解析】【解答】(1)图甲碳循环示意图中,A、B、C、D表示生态系统各组成成分, 其中ABC均有箭头指向D,则D可以表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A既能产生二氧化碳也能消耗二氧化碳,则A表示生产者,同时AB均有箭头指向C,则B表示消费者,C表示分解者。所以,该生态系统的氧气主要是由A提供。生理过程①②③中,能使大气中的碳进入生物体内的是①光合作用。生理过程②③表示动、植物、微生物的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又到了大气中,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包括碳循环、氮循环、水循环,所以如氮、磷、硫等也和碳一样,在生态系统中周而复始的进行循环。
(2)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营养级越多,能量流失的就越多,最高营养级所获得能量就越少。所以,鹰获得能量最少的食物链是绿色植物→昆虫→食虫鸟→鹰,包含4个环节。
(3)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比例总是相对稳定的,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4)低碳生活”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主要是从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如节约用电(如随手关灯、关电脑…)、骑自行车、乘公交车、建议父母建造沼气池和使用太阳能热水器、多植树,不用一次性筷子等等。
【分析】(1)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为生物的生活提供物质和能量.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
(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3)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方向会逐渐减少,而有毒物质的流动则逐渐增多。
(4)生态系统自我调节的能力有大有小,一般地说,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的能力就越大;相反,生物种类和数量越少,营养结构越简单,自我调节就越小。所以,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它自身的结构特点。(即: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复杂程度)
28.【答案】(1)生产者;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2)五;食物链;顶层食鱼鱼类
(3)自我调节;生态平衡
(4)坚决反对
【解析】【解答】(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生产者一般是绿色植物,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为生态系统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在海洋生态系统中,浮游植物属于生产者,该系统能量流动的起点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2)食物链是因为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每一个环节叫做夜歌营养级,物质、能量在沿着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所以图中的顶层食鱼鱼类是第五营养级;在生态系统中,因为生物富集现象,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所以核废水中的在生物体内富集最多的生物是顶层食鱼鱼类。
(3)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所以日本政府指望依靠海洋的自动调节能力来解决核废水的危害。若海洋中的动植物因放射性物质发生变异或死亡,将导致生态系统难以维持生态平衡。
(4)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人类生存的共同家园,我们每一个人都要保护环境,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如果环境污染超过一定的限度,生态平衡就会遭到破坏,所以对日本政府做出此项决定的态度是:坚决反对向大海排放福岛核废水。
故答案为:(1)生产者、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2)五、食物链、顶层食鱼鱼类;(3)自我调节、生态平衡;(4)坚持反对。
【分析】此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组成、食物链和食物网、生物富集、生态平衡,为基础题,难度不大,熟记即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29.【答案】(1)捕食和竞争
(2)昆虫
(3)①;C
(4)自我调节
【解析】【解答】(1)图一的食物网中,杂食性鸟吃昆虫,属于捕食关系,杂食性鸟与昆虫都吃绿色植物,二者又是竞争关系。
(2)生态系统中的有毒物质会沿食物链不断积累,因此营养级别最高的生物,其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会最多;营养级别最低的生物,其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会最少。图二表示该生态系统有毒物质相对含量,则四种生物构成的食物链是丁→乙→甲→丙。与图一中的食物链:绿色植物→昆虫→杂食性鸟→鹰,相比,可见乙对应图一中的昆虫。
(3)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并将光能储存在有机物中,为自身和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和能量,因此,能量流动的起点是从植物固定太阳能开始的,即图三中的①光合作用。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植物属于生产者,动物属于消费者,部分细菌和真菌属于分解者。因此,图三中能量流动的起点是从①过程开始的,其中作为分解者的是C。
(4)在正常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状态,这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功能,但这种功能是有限度的,若外来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平衡就会失调。在某些特殊情况下,鼠和昆虫大量增多时,该生态系统会遭到破坏,出现鼠害、蝗灾等现象,这说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分析】生态系统指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生态系统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组成。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消费者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必需以现成的有机物为食的动物。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很多食物链错综复杂形成食物网。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生产者。在生态系统这个统一整体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说明了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调节能力。若外来干扰超过了限度,生态平衡就会失调。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从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开始的。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30.【答案】(1)A;呼吸
(2)②
(3)分解者
(4)A→B2→B1→B3
(5)太阳能
【解析】【解答】(1)分析图示,生物部分A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是双向箭头,结合生物的生理作用,可知表示呼吸作用,表示光合作用,故A表示生产者。
(2)二氧化碳进入生物部分通过光合作用实现,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通过叶片的气孔进入叶肉细胞)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氧气的过程。
(3)图示中A、B都有箭头指向C(表示C能够将生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的过程),同时C指向大气(是指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结合第(1)小题,故B是消费者,C是分解者。
(4)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故营养级别越高,生物数量越少。结合图示,消费者B1、B2、B3三者的捕食关系是:B1→B2→B3。又书写食物链起始环节是生产者,以最高级消费者为终点,箭头指向捕食者。故图中的食物链为:A →B1→B2→B3。
(5)在生态系统中只有绿色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储存能量,同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光合作用。因此,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太阳能,这些能量以有机物的形式贮存在植物体中。
【分析】能量的流动:流入生态系统的能量源于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生物摄入的能量的去向有三方面:①生物呼吸消耗;②流入下营养级;③流入分解者;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能量传递的效率为10%~20%,即一个营养级中的能量只有10%-20%是流入下一营养级,因此能量是逐级减少生物特征
概 念
举 例
应 激 性
指生物体遇到外界刺激时,能够作出规律性的反应。【植物和低等动物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称为应激性,而高等动物和人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称为反射。】
向日葵的花盘朝着太阳转;草履虫避开食盐、吃酸梅分泌唾液,听说酸梅分泌唾液等。
生 长
指生物体由小变大的过程。其特点是:使体重增加,体形增大。
小树长成大树;
小狗长成大狗等。
繁 殖
指生物体发育成熟并产生新个体的过程。
植物产生孢子或种子;蜻蜒点水、大猫生小猫等。
新陈代谢
指生物体在生长过程中,必须从外界不断地获取物质和能量,并把体内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它是生物“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新陈代谢也是生物与非生物最本质的区别】
除以上特征以外,还有呼吸、排泄、遗传和变异,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并具有严紧的结构等都是属于生物的基本特征。
生物特征
概 念
举 例
应 激 性
指生物体遇到外界刺激时,能够作出规律性的反应。【植物和低等动物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称为应激性,而高等动物和人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称为反射。】
向日葵的花盘朝着太阳转;草履虫避开食盐、吃酸梅分泌唾液,听说酸梅分泌唾液等。
生 长
指生物体由小变大的过程。其特点是:使体重增加,体形增大。
小树长成大树;
小狗长成大狗等。
繁 殖
指生物体发育成熟并产生新个体的过程。
植物产生孢子或种子;蜻蜒点水、大猫生小猫等。
新陈代谢
指生物体在生长过程中,必须从外界不断地获取物质和能量,并把体内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它是生物“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新陈代谢也是生物与非生物最本质的区别】
除以上特征以外,还有呼吸、排泄、遗传和变异,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并具有严紧的结构等都是属于生物的基本特征。
生物因素
作用或关系
举例
种间关系(指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
捕食
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现象
兔子吃草,狼捕食兔子
竞争
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由于争夺资源、空间而发生斗争的现象
杂草与水稻生活在一起,争夺阳光、水分和空间
寄生
一种生物生活在另一种生物体内或体表,并从其体内或体表获得必需的营养物质和居住场所
蛔虫与人,菟子丝与豆科植物
共生
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对彼此有利
根瘤菌与豆科植物
种内关系(指同种生
物之间的关
系)
种内合作
同种生物个体间分工合作、互帮互助
蚂蚁“家庭”成员之间分工合作,维持群体生活
种内竞争
同种生物个体为争夺食物、配偶、栖息地而进行斗争
繁殖期间,同种动物雄性个体为争夺雌性个体进行斗争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专题11 生物技术 2023年中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练习(江苏专用),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10 健康生活 2023年中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练习(江苏专用),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6 生物圈中的动物 2023年中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练习(江苏专用),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