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人文地理)上册第一框 垂直的生计教案及反思
展开教学设计
评课记录
垂直的生计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能够描述安第斯山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描述安第斯山区的生产生活特色并能够说明生产生活特色与山区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过程和方法:
能够通过地图和示意图说出安第斯山区的自然环境和生产生活特色,通过探究,分析自然条件和人类生产生活的联系。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学习中感受自然环境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点:
介绍安第斯山区的自然环境特征,以及秘鲁安第斯山区人民顺应自然,遵循自然规律,在山区发展种植业和畜牧业。
教学难点:
懂得不同的自然条件下形成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进一步理解因地制宜的意义。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出示马铃薯的图片)
师:马铃薯大家都很熟悉,那有谁知道它的原产地在哪儿?
(南美洲、秘鲁、安第斯山区)
师:其实大家说的都对。它的原产地在南美洲的安第斯山区。(出示:世界地形图)老师这有一张世界地形图,你也可以翻到课本后面的世界地形图,能在世界地形图上找一找安第斯山脉在哪儿?
(找)
二、安第斯山区的自然环境
它的地理位置可以如何描述?山脉的走向如何?
(海陆位置:位于南美洲的西部。
半球位置:位于西半球、南半球;
南北走向)
师:安第斯山脉全长近9000千米,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平均海拔3660米,有许多高峰海拔超过6000米,终年积雪,素有“南美洲脊梁”之称。那这里的气候状况又如何呢?
(出示:世界气候类型图,寻找安第斯山区的气候类型)
(高原山地气候)
师:在这一气候下,自然景观会有什么特点呢?
仔细观察图,说说图中的自然景观都有什么不同?
再看图,完成表格。
气温
自然景观
变化特点
变化原因
(提示:垂直方向的变化还是水平方向的变化)
_____________
25℃
师:5ºS的安第斯山区正好处于秘鲁境内。(出示:秘鲁地形图)
问:相对于平原而言,山区自然条件有什么局限性?
师:秘鲁的祖先是印第安人,他们是南美洲的开拓者。面对恶劣的自然条件,印第安人有没有放弃在当地生活?(没有)
三、安第斯山区的生产生活
出示图片,展示印加文明
师:印第安人不仅没有放弃在当地生活,还创造了灿烂的农业文明,其中最著名的是印加文明。秘鲁就是印加文明的发祥地。为了能够在当地自然条件下生存,他们运用各种计策来改造自然以维持生计。那么他们生活的计策有哪些?(板书:生计)
问:印第安人的生产生活安排有什么特点?
(山上畜牧,山下种植)
种植业:
问题:
1、安第斯山区的种植业主要分布在什么地方?主要种植哪些农作物?
2、印第安人为什么要开辟梯田,修建灌溉系统?
3、为什么要种植玉米、马铃薯等旱地农作物?
畜牧业:
问题:
安第斯山区的畜牧业主要分布在什么地方?主要畜种有哪些?
为什么安第斯山区的人们选择在高海拔处放牧?
羊驼在秘鲁印第安人的生产生活中所起的作用?(观看视频,回答)
为什么安第斯山区的人们会利用骆马作为运输工具?
四、课堂小结
师:印第安人顺应自然,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特点,形成了山下种植,山上放牧的不同生产生活景观,很好地体现了他们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自然环境。勤劳智慧的印第安人,不仅培育了多种农作物,而且创造了古老灿烂的文明成就,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板书设计:
气候山上:畜牧
垂直的生计
地形山下:种植
历史与社会上册第三框 往来在区域之间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历史与社会上册第三框 往来在区域之间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延伸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 (人文地理)上册第二框 用机械种庄稼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 (人文地理)上册第二框 用机械种庄稼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实施过程,板书设计,作业布置,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 (人文地理)上册第二框 气象万千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 (人文地理)上册第二框 气象万千教案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初识气候,读图判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