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识字(二)6 画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识字(二)6 画教学设计,共5页。
教学内容
一年级上册《画》
教学目标
通过偏旁归类、反义词识字等方法,认识“远、色”等 10 个生字和走之、斜刀头 2 个偏旁,会写“水、去”4 个字。
正确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图文结合,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
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难点:通过偏旁归类、反义词识字等方法识记生字。
教 学 课时建议
二课时
教学流程
预设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说明
环 节 : 图文结合初读古诗
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说出图片上出现的事物。教师相机在插图位置出示“山、水、花、鸟”四个字。
出示古诗,学生借助拼音自读古诗。
指名朗读古诗,教师相机正音。
朗读难点:翘舌音“春”;平舌音“色”;前鼻音“近”;后鼻音“听、声、惊”。
同桌互读古诗,互相评价,
合作学习。
观察图片,说出诗中的实物。
借助拼音读古诗。
朗读古诗。
学生互评。
本 文 为 五 言 古诗,“山、水、花、鸟”都是学生课前已经认识的生字,又分别出现在四行古诗中。图文结合,既能帮助学生把古诗读正确、读通顺,又能帮助学生感知诗意,提取诗中信息。
1.归类识字,了解诗意
在古诗的意境中通过找反义词、同偏旁的生字等方法进行归类识字,字不离词、词不离句,一方面凸显了集中识字的课型特征,另一方面也降低了学生识字难度,
提高识字的趣味性和
(1)找出诗中的反义词:
1.(1)找出诗中
远—近;有—无;去—来
反义词。
环 节 : 归类识字了解诗意
运用反义词,联系画面情景练习说话。
把反义词送回古诗中,再
1.(2)练习说话。
1.(3)朗读古诗。
读古诗。
2. 找出诗中同偏旁的生字,识
字学古诗。
(1)认识偏旁走之。
有效性。
①观察“远—近”,找到相同点。
②出示偏旁走之,学生认读。
③观看微课,了解偏旁走之的
演变过程。
3. 自主合作,多种方式识字学
3. 用多种方式认
古诗。
识生字。
(1)出示生字“色、听、声”,
认识新偏旁斜刀头。
(2)开火车认读3 个生字并组
词。
1. 出示本课生字“去、不”。
抓住关键笔画是写好生字的重要方法。
2. 学生观察生字,交流相同点
2.观察生字,说出
和不同点。
关键笔画。
环节:
关注笔画
指导书写
3. 教师讲解书写要点:两个字中间的竖都压竖中线;“去”的
3.书空生字。
竖下不穿头,“不”的竖上不穿
头。
4. 学生练习书写,生生互评,
4.练习书写。
教师点评。
作业评价
思路
正确书写“远、色”等 10 个生字,认识走之和斜刀头 2 个偏旁。
正确、流利地背诵《画》。评价思路:
第 1 题:考查是否能正确识记并掌握生字。
第 2 题:考查能否正确朗读并背诵古诗。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画教学设计,共9页。
这是一份小学人教部编版画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欣赏画作,激发兴趣,初读字音,认读生字,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创设情境,补充诗句,熟读成诵,积累语言,识记生字,指导书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识字(二)6 画教案设计,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