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科粤版化学九年级下学期同步训练题整套
- 6.4《珍惜和保护金属资源》同步练习(含答案) 试卷 1 次下载
- 7.1《溶解与乳化》同步练习(含答案) 试卷 1 次下载
- 7.3《溶液浓稀的表示》同步练习(含答案) 试卷 1 次下载
- 7.4《结晶现象》同步练习(含答案) 试卷 1 次下载
- 8.1《溶液的酸碱性》同步练习(含答案) 试卷 1 次下载
初中化学科粤版九年级下册7.2 物质溶解的量精品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科粤版九年级下册7.2 物质溶解的量精品练习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 物质溶解的量,16 g,2) g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七章 溶 液 7.2 物质溶解的量1.能证明某KNO3 溶液在 20 ℃时已达到饱和状态的叙述是( )A.温度不变时,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水, 溶液质量增加B.取少量该溶液, 降温到 10 ℃时,有KNO3 晶体析出C.取少量该溶液, 升温后无KNO3 晶体析出D.温度不变时,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KNO3 晶体,晶体不再溶解2.生活中的下列现象,不能说明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变小的是( )A.烧开水时, 沸腾前有气泡逸出 B.打开啤酒瓶盖, 有大量气泡逸出C.喝下汽水时,感到有气体冲击鼻腔 D.夏季黄昏, 池塘里的鱼浮出水面3.Ca(OH)2 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表:根据表中信息, 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a(OH)2 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20 ℃时, Ca(OH)2 的溶解度为 0.16 gC.40 ℃时,降低Ca(OH)2 饱和溶液温度会析出溶质D.60 ℃时, 向 100 g 水中加入 0.20 g Ca(OH)2 充分搅拌, 固体完全溶解4.甲物质的溶解度(S)随温度(T)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 ℃时, 甲易溶于水B.60 ℃时,甲的溶解度约为 0.6C.将 80 ℃时甲的溶液降温至 40 ℃,一定析出甲晶体D.90 ℃时, 在 50 g 水中加入 0.7 g 甲,充分搅拌后得到饱和溶液5.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 ℃时, 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关系为乙>甲=丙B.t2 ℃ 100 g 甲物质饱和溶液中含有 60 g 甲C.将丙物质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升温的方法D.t2 ℃时, 分别用 100 g 水配制甲、乙的饱和溶液, 再降温到 t1 ℃,
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乙6.将 60 ℃的硝酸钾溶液降温至 20 ℃,有晶体析出。有关该过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A.60 ℃时的溶液一定是硝酸钾饱和溶液 B.20 ℃时的溶液一定是硝酸钾饱和溶液C.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 D.此过程中溶剂的质量不变7.如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在 t1 ℃时, 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C.在 t2 ℃时, N 点表示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D.在 t1 ℃时, 100 g 乙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 25 g8. 20 ℃时,取甲、乙、丙、丁四种纯净物各 20 g,分别加入四个盛有 50 g 水的烧杯中, 充分溶解,其溶解情况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得四杯溶液都是饱和溶液B.丁溶液的质量最大C.20 ℃时四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关系为丙>乙>甲>丁D. 四杯溶液中溶剂的质量大小为丙溶液>乙溶液>甲溶液>丁溶液
参考答案 1.D解析: 溶液即使不饱和, 在加水稀释后, 溶液质量也会增加, 故 A 选项不能证明; 接近饱和的溶液在降温到 10 ℃时,也可能有晶体析出,故 B 选项不能证明; 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升高温度不会有晶体析出,故 C 选项不能证明; 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溶剂中加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该溶液是饱和溶液,故 D 选项能证明。2.B解析: 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两方面: 一是温度, 二是压强。烧开水使水的温度升高,气体的溶解度变小, 气泡会逸出;打开啤酒瓶盖,瓶内气压变小, 则会有大量气泡逸出,体现了压强对气体的影响; 喝下汽水,有气体冲击鼻腔, 是因为温度升高,二氧化碳溶解度变小,体现了温度对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夏季黄昏,气温较高, 水中的氧气溶解度变小, 会出现鱼浮出水面的现象。3.B解析: 由表中信息可知, Ca(OH)2 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A 错误; 20 ℃时,Ca(OH)2 的溶解度为 0.16 g ,B 正确;Ca(OH)2 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降低温度饱和Ca(OH)2 溶液会变为不饱和溶液, 不会有溶质析出,C 错误; 60 ℃时, Ca(OH)2 的溶解度为0.11 g,即 60 ℃时, 100 g 水中最多能溶解Ca(OH)2 的质量为 0.11 g,0.20 g 固体不能完全溶解, D 错误。4.D解析: 20 ℃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 0.2 g,甲微溶于水, A 错误; 60 ℃时, 甲的溶解度约为 0.6 g ,B 错误; 将 80 ℃时甲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40 ℃,一定析出甲晶体,如果不是饱和溶液, 不一定析出甲晶体,C 错误;90 ℃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 1.3 g,在 50 g 水中加入0.7 g 甲, 充分搅拌后得到饱和溶液, D 正确。5.A解析: 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t1 ℃时, 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关系为乙>甲=丙, A 正确; t2 ℃时, 甲物质的溶解度是 60 g,即 160 g 甲物质饱和溶液中含有 60 g 甲, B 错误;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将丙物质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可采用降温的方法, C 错误;t2 ℃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t1 ℃时, 甲物质的溶解度
小于乙物质的溶解度,t2 ℃时分别用 100 g 水配制甲、乙的饱和溶液, 再降温到 t1 ℃,析出晶体的质量: 甲>乙, D 错误。6.A解析: 有晶体析出的溶液一定为饱和溶液,将 60 ℃时的硝酸钾溶液降温至 20 ℃,有晶体析出, 说明得到的 20 ℃时的溶液一定是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但无法判断原溶液(60 ℃时的硝酸钾溶液) 是否饱和,故 A 错误,B 正确;降温有晶体析出, 说明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 C 正确;硝酸钾溶液降温析出晶体, 溶质的质量减小, 溶剂的质量不变, D 正确。7.D解析: 从甲的溶解度曲线可看出,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A 正确; t1 ℃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相交,因此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 正确;由于在 t2 ℃时, N 点在甲的溶解度曲线的下方, 因此代表的是甲的不饱和溶液,C 正确;在 t1 ℃时,乙的溶解度是 25 g,即在 100 g 水中最多溶解 25 g 乙,因此 100 g 乙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肯定小于 25 g ,D 错误。8.C解析: 20 ℃时,取甲、乙、丙、丁四种纯净物各 20 g,分别加入四个盛有 50 g 水的烧杯中,甲、乙、丁都有未溶解的固体存在, 因此所得溶液均为饱和溶液, 而 20 g 丙物质全部溶解, 不能判断是否还能继续溶解丙物质,无法判断丙溶液是否为饱和溶液,故 A 项错误。在 50 g 水中丙物质溶解了 20 g,溶液质量最大,而在 50 g 水中只溶解了(20-9.2) g丁物质,溶液质量最小, 故 B 项错误。 20 ℃时, 甲物质的溶解度= ×100 g=31.6 g,乙物质的溶解度= ×100 g=36 g,丙物质不能确定是否饱和, 故其溶解度≥ ×100 g=40 g,丁物质的溶解度=×100 g=21.6 g ,20 ℃时,四种物质溶解度的关系为丙>乙>甲>丁,故 C 项正确。四杯溶液中的溶剂的质量都是 50 g,故 D 项错误。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科粤版九年级下册7.2 物质溶解的量练习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判断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科粤版九年级下册7.2 物质溶解的量同步测试题,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判断题,综合应用题,未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科粤版九年级下册7.2 物质溶解的量当堂检测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判断题,填空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