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6下语文 14《文言文二则》课件+教案+练习+素材
展开14《文言文二则》教案
课题 | 文言文二则 | 课型 | 精读课文 | 授课 时间 | 2课时 |
教学 目标 |
4.《两小儿辩日》中,了解两个小孩的观点分别是什么,理解他们是用什么方法说明自己的观点。
| ||||
教学 重点 | 能对照注释,理解每句话的意思,再用自己的语言说说故事内容。 | ||||
教学 难点 | 《两小儿辩日》中,理解两个小孩的观点分别是什么,明白他们是用什么方法说明自己的观点。 | ||||
第一课时 | |||||
教学 目标 | 1.自主学习字词,能正确读写“援、俱”等4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联系上下文,理解“善、之”在句中的含义。 3.背诵《学弈》。
|
教学设计 | 设计意图 | |
导入 ( 10 )分钟 | 一、读通全文,感悟读法。 2.板书:学弈,指导书写“弈”。 3.学生自由练读,把不认识的字标注出来,并在练习本上写两遍。 4.听老师范读,再跟老师读。 (范读时做到抑扬顿挫、有声有色、流畅自如,感染学生,激发诵读兴趣。领读时有意识地让学生感悟语速和断句方法。) |
因为学生之前已经学过短篇文言文,对文言文这种题材也有所了解,所以直接导入可以让学生马上回忆起文言文的学习方法,可以马上进入学习状态。 了解体裁,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形式,能自主朗读。 |
新课 教学 ( 20 )分钟 | 二、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弈:下棋 学弈:学下棋(板书)
【出示课件6】孟子(约前372~-前289) 战国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他把孔子“仁”的观念发展为“仁政”学说。提出“民贵君轻”说,劝告统治者重视人民,阐述了儒家重民思想。肯定人性生来是善的,都具有仁、义、礼、智等天赋道德意识。其学说对后世儒者影响很大。被认为是孔子学说的继承者,有“亚圣”之称。著作有《孟子》。
结合文后的注释理解每一句话【出示课件7-14】,然后说说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4.同桌互讲,相互纠正补充,不懂的记下来。 6.指名说全文大意。【出示课件15】 三、导悟相济,突破难点 1.学生自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画横线字的意思。 (1)通国之善弈者也(善于) (板书) (2)一人虽听之(……的话),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代词,代指“鸿鹄”)(板书)【出示课件16】 3.讨论“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的原因是什么?从中能得出一个什么道理?大家谈谈自己是否有这种经历和体会。 (1)两个人同时在最好的老师指导下学棋,为什么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因为一个人专心致志学习,而另一个人三心二意。 (2)通过学习,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课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课文告诉我们学习要专心致志,绝不可三心二意。 师:哪个词是第二个人?这句话该怎么读呢?指名读,齐读。 四、流利朗读,积累语言 出示全文及朗读录音,生边看边跟读体会语感,然后练习朗读好全文,最后师生合作背诵全文。 |
鼓励学生多种方法识记生字、理解词语,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和自觉性,可以提高自学能力,培养学生爱写字、主动理解词语的兴趣,教会学生正确的写字方法和理解词语的方法,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基础。
此环节的设计是教师帮助学生通过朗读、联系上下文理解关键词句,从而理解全篇意思,学习文言文的基本知识,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 这一环节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自己与文本对话,并能够与同学合作探究,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为以后学习文言文打下基础。
用声音来刺激学生感官,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留下深刻印象。 |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10 )分钟 | 五、迁移训练、练读古文 |
拓展读由熟悉的故事改编而来的文言故事,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对语文的爱好。 |
板书 内容 | 学弈 弈:下棋 学弈:学下棋 通国之善弈者也(善于) 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代词,代指“鸿鹄”) | |
课堂作业新设计 | ||
1.解释下列句中划横线的词。 ①使弈秋诲二人弈 ( ) ②非然也( ) ③思援弓缴而射之 ( ) ④为是其智弗若与( ) 2.下列各句与“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A.夫战,勇气也 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C.甚矣,汝之不惠 D.莲,花之君子者也 3.翻译:惟弈秋之为听。 译文: 4.本文通过学弈这件小事,作者意图阐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答:
|
答案: 1.①教诲 ②这样 ③引,拉 ④聪明才智 2.C 3.只听弈秋的教导。 4.阐明了学习必须专心致志,才能有所收获的道理。 | ||
第二课时 | ||
教学 目标 | 1.能对照注释,理解每句话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语言说说故事内容。 2.《两小儿辩日》中,了解两个小孩的观点分别是什么,理解他们是用什么方法说明自己的观点。 3.背诵课文。 | |
教具 准备 | 课件 | |
教学设计 | 设计意图 | |
导入 ( 8 )分钟 |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1)看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知道了文中的主人公是两个小孩;知道了这篇文章主要是写两个小孩辩日这件事。) (2)看了课题你还想知道什么?(①他们为什么争辩?②他们各自的观点是什么?依据是什么?③他们辩论的结果是什么?(教师及时板书学生提出的问题) | 检查背诵环节的设计,是为了与上节课做好衔接。
|
新课 教学 ( 22 )分钟 | 二、总结学法,明确目标 (2)学生多种形式朗读课文,师生及时评价。 3.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出示课件27】 (4)他们辩论的结果是什么?(孔子不能决也――孔子也不能判断谁对谁错。)孔子答不出来,他的态度是怎样的?可取吗?(他能实事求是,不怕露丑,我们应该向他学习。) |
此环节是用词语来概括文段内容,这一设计是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也就是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能力。
每学完一个环节后,让学生带着感情读一读本段课文,既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抓住关键语句来理解课文,让学生更好的了解两个小孩的辩论观点及理由。
|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 10)分钟 | 三、复述故事,熟读成诵 |
表演和背诵两道作业题的布置是为了让学生勤于积累,提高语文素养。
|
板书 内容 | 两小儿辩日 太阳是远是近 两小儿:善于动脑,大胆质疑,勇于争辩 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
|
课堂作业新设计 |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辩斗: 以: 日中: 及: 盘盂: 沧沧凉凉: 孰: 汝: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孔子不能决也。 2)孰为汝多知乎? 3.这则故事可以给我们哪些启示?
答案: 1. 辩斗:争辩,争论 。 以:认为。 日中:正午。 盘盂:盛物的器皿。圆的为盘,方的为盂。 沧沧凉凉:寒凉。 孰:谁。 汝:你。 2. (1)孔子不能做出判断。(2)谁说你智慧多呢? 3..1)说明宇宙无限,知识无穷,学无止境,即使是博学多闻的孔子也会有所不知。我们应不断学习。 2)认识自然,探求客观事理,要敢于独立思考,大胆质疑。 3)我们要学习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 4)说明了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会有不同的结果。 |
教学反思 文言文与现代文相比,在词语、句式等方面差别较大,小学生对文言文接触的少,能做到正确的断句,流利地朗读就已经很不容易。教学中我把指导学生朗读、背诵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课文所写的事情和其中蕴含的道理并不难理解,难就难在如何让学生读懂每句话的意思,只有每句意思都懂,才能正确的断词断句把句子读通顺。教学中我在这方面下了不少功夫。其效果还是很明显的。 在教学中我还注意了以下问题: 一、不必采取对译法 老师认识的误区是小孩子不懂文言文,又是初次接触,。一定要逐词逐句的对译,不然学生可能学不会。有效的方法是,学生反复读懂课文,根据注释初步理解字词和每句话的意思。学生如有不懂,教师进行必要的点拨,使学生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贯通全文。 二 、充分发挥范读的重要性 教师范读课文本身作用不可小觑,范读文言文更是重要,第一遍要读的有声有色,流畅自如,起到感染学生的作用。第二遍一定要让学生注意断词断句,做到准确。 三、指导文言文的读法 一要把朗读的速度放慢,二要停顿得当,三要读出不同句式的语气。 四、注重小组讨论交流 小组合作探究是一种较新的教学方法,我在教学中也经常尝试使用。教学这一课同样适用。让学生讨论文中所蕴含的道理,讨论文中对人物的评价。 在这课的教学中,我还有意的传授了一点儿文言文知识,这样,以后对孩子还是有好处的。
|
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
这两篇文言文的内容都是中国古代故事,内容和道理比较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文中所蕴含的古人的思想能给学生以积极的引导。
《学弈》选自《孟子·告子》。文章先写弈秋是全国最善于下围棋的人,接着写弈秋教两个学习态度不同的人下棋,学习效果也截然不同,最后写这两个人学习结果不同,并不是因为智力上有多大差别。通过这件事,说明了学习应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讲述了孔子路遇两个小孩在争论,一个认为太阳在早晨离人近,一个认为太阳在中午离人近,为此,双方各持一端,争执不下,就连孔子这样博学的人也无法裁决,被两个小孩笑话。故事体现了两小儿善于观察、说话有理有据和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
选编文言文的目的是让学生初步感知文言文的语言特点,了解古人的思想情感,并为初中学习文言文打点基础。教师在教学时,要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字词句的大概意思,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明白文中所讲的道理,并受到一些启发。
文言文与现代文相比,在词语、句式等方面差别较大,能否正确地断句,流利地朗读,是首先遇到的困难,要把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作为本课教学的重点。从理解课文方面来看,课文所写的事情和其中蕴含的道理并不难理解,难点在于让学生参考注释读懂每句话的意思。只有句子的意思弄懂了,才能正确地断词断句,把句子读通顺。所以要把弄明白每句话的意思作为教学的难点来突破。
相关链接
1.
孟子(约前372~-前289) 战国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他把孔子“仁”的观念发展为“仁政”学说。提出“民贵君轻”说,劝告统治者重视人民,阐述了儒家重民思想。肯定人性生来是善的,都具有仁、义、礼、智等天赋道德意识。其学说对后世儒者影响很大。被认为是孔子学说的继承者,有“亚圣”之称。著作有《孟子》。
2.
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者。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晚年致力教育,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并把鲁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成为中国第一部编年体的历史著作。其学以仁为核心,认为“仁”即“爱人”。 “仁”的思想的强调,表现了对一般人的重视。自汉以来,孔子学说成为两千余年传统文化的主流,影响极大。封建统治者一直把他奉为圣人。现存《论语》一书,记有孔子的谈话以及孔子与门人的问答,是研究孔子学说的主要资料。
3.有关《两小儿辩日》中的科学知识
早晨和中午的太阳与地球的距离是一样的。为什么早晨的太阳看起来比中午时大呢?这是视觉的误差、错觉。同一个物体,放在比它大的物体群中显得小,而放在比它小的物体群中显得大。同样道理,早晨的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来的背衬是树木、房屋及远山和一小角天空,在这样的比较下此时的太阳显得大;而中午太阳高高升起,广阔浩瀚的天空是背衬,此时太阳就显得小了。其次,同一物体白色的比黑色的显得大一些,这种物理现象叫做“光渗作用”。当太阳初升时,背景是黑沉沉的天空,太阳格外明亮;中午时,背景是万里蓝天,太阳与其亮度反差不大,就显得小些。
中午的气温较早晨高,是否此时的太阳离我们近些呢?也不是。主要原因是早晨太阳斜射大地,中午太阳直射大地。在相同的时间、相等的面积里,直射比斜射热量高。同时,在夜里,太阳照射在地面的热度消散了,所以早上感到凉快;中午,太阳的热度照射到地面上,所以感到热。温度的凉与热,并不能说明太阳距离地面的远与近。
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形近字组词。
俱( ) 援( ) 盂( ) 弈( )
惧( ) 缓( ) 孟( ) 奕( )
二、按要求写四字词语。
(1)意思与“专心致志”相近的四字词语:
( ) ( ) ( )
(2)仿照“沧沧凉凉”写叠词:
( ) ( ) ( )
三、翻译句子。
1、孰为汝多知乎?
2、为是其智弗若与?
3、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写出“之”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 ( )
②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 )
2、课文记叙了两个人跟弈秋学下围棋,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孔子不能决也。这句话的意思是(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孔子( )的品质。
阅读能力大提升
五、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
北人识菱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①并壳入口。②或曰:“食菱须去壳。”其人自护其短,曰:“A我非不知,并壳者,③欲以去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B夫菱角生于水中而曰土产,此④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注释:①连同。 ②有的人。③想要。④因为、由于。
(1)读注释,联系上下文,解释画线句子的意思。
A
B
(2)本文对你的启发,可以用《论语》中的句子 来说明。
A.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智也。 B.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C.人不学而不蕴,不亦君子乎
思维创新大拓展
六、《学奕》这篇文言文讲述了关于学习的问题,告诉我们学习要 。我们曾学过的《论语》也有关于学习的论述,请写出其中的两则。
(1)
(2)
参考答案: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形近字组词。
俱( 俱乐部) 援(援助 ) 盂(盘盂 ) 弈(学弈 )
惧(惧怕 ) 缓(缓慢 ) 孟(孟子 ) 奕(神采奕奕)
二、按要求写四字词语。
(1)意思与“专心致志”相近的四字词语:
(聚精会神 ) (一心一意 ) (全神贯注 )
(2)仿照“沧沧凉凉”写叠词:
( 开开心心 ) ( 平平安安 ) (红红火火 )
三、翻译句子。
1、为是其智弗若与?
能说这是他的聪明才智不如前一个人吗?
2、孰为汝多知乎?
谁说你知道的事情多呢?
3、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弈秋是全国最会下棋的人。
四、1、写出“之”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弈秋的教导 ) ( 天鹅 )
②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前一个人 )( 前一个人 )
2、课文记叙了两个人跟弈秋学下围棋,一(专心致志),一个(三心二意),告诉我们(学习、做事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
3、孔子不能决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听了,不能判断谁是谁非。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孔子( 实事求是 )的品质。
五、(1)A。我不是不知道,要将壳脱去,想脱去但是太热了。B.菱角生于水中是一种土特产,由于你逞强,不懂就装懂才这样的。(2)A
六、专心听讲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三人同行必有我师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