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3高考】生物专题讲与练——考向20《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全能练(含解析)(全国通用)
展开考向20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1.(2021·全国甲卷高考真题)生长素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等多种生理功能。下列与生长素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植物生长的“顶端优势”现象可以通过去除顶芽而解除
B.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可以运到侧芽附近从而抑制侧芽生长
C.生长素可以调节植物体内某些基因的表达从而影响植物生长
D.在促进根、茎两种器官生长时,茎是对生长素更敏感的器官
【答案】D
【分析】
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生长素的运输主要是极性运输,也有非极性运输和横向运输;生长素对植物生长具有双重作用,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详解】
AB、顶端优势产生的原因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枝条上部的侧芽部位生长素浓度较高,侧芽对生长素浓度比较敏感,因而使侧芽的发育受到抑制,可以通过摘除顶芽的方式解除植株顶端优势,AB正确;
C、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生长素能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是通过调控某些基因的表达来影响植物生长的,C正确;
D、根、茎两种器官对生长素的反应敏感程度有明显差异,其中根对生长素最敏感,D错误。
故选D。
2.(2021福建14) 烟草是以叶片为产品的经济作物。当烟草长出足够叶片时打顶(摘去顶部花蕾)是常规田间管理措施,但打顶后侧芽会萌动生长,消耗营养,需要多次人工抹芽(摘除侧芽)以提高上部叶片的质量,该措施费时费力。可以采取打顶后涂抹生长素的方法替代人工抹芽。科研人员探究打顶后涂抹生长素对烟草上部叶片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右图所示。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打顶后涂抹的生长素进入烟草后,可向下运输
B. 打顶后的抹芽措施不利于营养物质向上部叶片转运
C. 打顶涂抹生长素能建立人工顶端优势抑制侧芽萌发
D. 打顶后涂抹生长素与不涂抹相比,能增强上部叶片净光合速率
【答案】B
【解析】
【分析】1、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体现生长素两重性的典型实例就是顶端优势,顶端优势就是顶芽优先生长,侧芽生长受到抑制的现象。
2、分析图示:打顶后涂抹生长素后烟草上部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大于打顶后不涂抹生长素的处理组。
【详解】A、生长素的运输方向是从形态学上端到形态学下端,生长素涂抹处为形态学上端,因此打顶后涂抹的生长素进入烟草后,可向下运输 ,A正确;
B、由题意可知,打顶后的抹芽措施是为了提高上部叶片的质量,因此该措施利于营养物质向上部叶片转运,B错误;
C、由题意可知,打顶涂抹生长素能抑制侧芽萌动,相当于建立人工顶端优势抑制侧芽萌发,C正确;
D、由题意和图示可知,打顶后涂抹生长素与不涂抹相比,能增强上部叶片净光合速率,D正确。
故选B。
二看法判断植物的向性生长
1.植物向性运动原因分析
(1)向光性
(2)根的向地性和茎的背地性
2.不同处理条件下植物向性运动的结果分析
【注意】 琼脂不能感光,不会影响生长素的运输和传递,而云母片、玻璃片等则会阻断生长素的运输。在失重状态下,尖端只发生极性运输,因此顺“尖”而长。
3.生长素生理作用曲线分析
(1)同一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敏感程度曲线分析
(2)不同植物对生长素敏感程度曲线分析
1.(2022·湖北·恩施市第一中学模拟预测)在植物体内,生长素对细胞伸长生长以及细胞分化有着重要的调控作用。下列有关植物生长素特点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对同一植物根和芽的生长起促进作用的某浓度的生长素可能对根的生长产生抑制作用
B.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方向不能从形态学下端到形态学上端
C.生长素既能促进植物生长,也能抑制其生长,生长素促进植物生长的程度与其浓度一一对应
D.植物生长素没有特定的分泌器官,也没有明显的靶器官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生长素的作用表现为两重性: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生长素所发挥的作用,因为浓度、植物细胞的成熟情况和器官的种类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不同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双子也植物>单子叶植物,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敏感程度表现为根>芽>茎。
【详解】
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为根>芽>茎,因此某生长素浓度对芽和茎的生长起促进作用,可能对根的生长起抑制作用,A正确;
B、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由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而不能反过来运输,B正确;
C、根据生长素浓度对植物生长影响的曲线变化可知,不同的生长素浓度可能对植物的生长程度表现出相同的生长效应,即一般有两个相应的生长素浓度对植物的生长所起的调节作用相同,C错误;
D、植物生长素的分泌器官和作用的靶器官并不说不明白,D正确。
故选C。
2.(2022·青海·海东市第一中学一模)科研人员从某植物长势一致的黄化苗上切取等长幼茎段,自茎段顶端向下对称纵切至约3/4处,用清水浸泡后,等分为两组,甲组用一定量某浓度IAA溶液处理,乙组用等量某浓度GA溶液处理,一段时间后茎段形状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用等量另外一种浓度IAA溶液处理可能产生与甲组相似的结果
B.同一浓度的GA对同一器官不同细胞的作用效果可能不同
C.实验中所用生长素的浓度是促进该植物黄化苗幼茎生长的最适浓度
D.若探究IAA和GA的作用部位有差异,可制作纵切片进行显微观察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生长素作用因生长素的浓度、细胞的年龄、植物的种类、植物器言的不同而有差异;因生长素浓度不同而表现出的差异为: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即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
【详解】
A、在最适浓度两侧的某两种浓度的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效果可能相同,A正确;
B、由乙组实验结果可知,同一浓度的GA对同一器官不同细胞的作用效果可能不同,B正确;
C、实验不能证明所用IAA的浓度是促进该植物黄化苗幼茎生长的最适浓度,因为没有其他系列浓度梯度的对照,C错误;
D、若探究IAA和GA的作用部位有差异,可制作纵切片进行显微观察,比较内侧和外侧细胞的生长情况,D正确。
故选C。
【点睛】
本题以植物黄化苗幼茎段的相关实验为情境,要求考生运用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等必备知识解答相关问题,主要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获取信息能力,体现了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的核心素养,突出基础性、综合性的考查要求。
3.(2022年1月·浙江·高考真题)某种植物激素能延缓离体叶片的衰老,可用于叶菜类的保鲜。该激素最可能是( )
A.细胞分裂素 B.生长素 C.脱落酸 D.赤霉素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生长素的主要生理功能:生长素的作用表现为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赤霉素的主要生理功能:促进细胞的伸长;解除种子、块茎的休眠并促进萌发的作用。细胞分裂素的主要生理功能:促进细胞分裂;诱导芽的分化;防止植物衰老。脱落酸的主要生理功能:抑制植物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促进植物进入休眠;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脱落。乙烯的主要生理功能:促进果实成熟;促进器官的脱落;促进多开雌花。
【详解】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细胞分裂素可促进细胞分裂,延缓衰老,因此可用于叶菜类的保鲜,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4.(2021·1月联考湖南卷,11)糖槭种子通过低温层积解除休眠。该过程涉及相关激素的消长变化、种子胚的细胞数目增多和随后的伸长生长。该种子休眠解除过程中三类激素的含量变化如图所示,其中曲线b代表( )
A.脱落酸(ABA) B.生长素(IAA)
C.赤霉素(GA3) D.细胞分裂素(CTK)
【答案】D
【解析】从图示及题干信息分析,a应为脱落酸,其逐渐减少,使种子解除休眠,b应为细胞分裂素,含量先增多,促进细胞分裂,使胚的细胞数目增多;c为生长素或赤霉素,含量增加可促进细胞伸长。
1.植物激素间的相互作用
1.生长素和其他植物激素
2.植物激素间的相互作用
(1)生长素和乙烯对细胞伸长生长的影响
(2)生长素与赤霉素在促进茎秆伸长方面的关系
(3)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 协同作用
(4)脱落酸和赤霉素
①
赤霉素促进种子萌发,脱落酸抑制种子萌发,种子是否萌发取决于赤霉素和脱落酸浓度之比。
(5)各种植物激素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同激素的调节往往表现出一定的顺序性。各种激素含量会依次出现高峰,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
3.(2022·河南郑州·三模)植物的生长发育是各种激素共同调节的结果,不同激素的合成部位和主要作用有所不同。下表选项中叙述不准确的是( )
选项
激素名称
合成部位
主要作用
A
生长素
幼嫩的叶、芽、发育中的种子
促进生根、发芽、防止落花落果
B
脱落酸
根冠、萎蔫的叶片
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脱落
C
赤霉素
幼根、幼芽、未成熟的种子
促进细胞伸长、促进种子萌发
D
乙烯
植物体成熟的器官
促进果实发育、成熟
A.A B.B C.C D.D
【答案】D
【解析】
【分析】
不同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生长素:合成部位: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主要生理功能:生长素的作用表现为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赤霉素:合成部位:幼芽、幼根和未成熟的种子等幼嫩部分。主要生理功能:促进细胞的伸长;解除种子、块茎的休眠并促进萌发的作用。细胞分裂素:合成部位:正在进行细胞分裂的幼嫩根尖。主要生理功能:促进细胞分裂;诱导芽的分化;防止植物衰老。脱落酸:合成部位:根冠、萎蔫的叶片等。主要生理功能:抑制植物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促进植物进入休眠;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脱落。乙烯:合成部位:植物体的各个部位都能产生。主要生理功能:促进果实成熟;促进器官的脱落;促进多开雌花。
【详解】
A、在植物体内,合成生长素最活跃的部位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的种子,其作用特点具有两重性,能促进生根、发芽和防止落花落果,A正确;
B、脱落酸主要合成的部位在根冠和萎蔫的叶片,具有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脱落的作用,B正确;
C、赤霉素合成于幼根、幼芽和未成熟的种子,具有促进细胞伸长、促进种子的萌发和促进果实的发育等作用,C正确;
D、乙烯在植物体的各个部位都能合成,具有促进果实的成熟的作用,D错误。
故选D。
4.(2022·湖北·模拟预测)色木槭叶片颜色鲜艳,具有观赏价值,木材用途广泛,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但是种子存在休眠现象。为探究不同浓度赤霉素对色木槭种子萌发的影响,研究小组分别用0、100、200、300、400、500mg/L的赤霉素浸泡六组种子24h,观察种子萌发情况,结果如图。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为减小实验误差,可在正式实验之前进行预实验
B.生产中赤霉素促进色木槭种子发芽的最适浓度一定是200 mg/L
C.用赤霉素处理其他植物种子时,作用结果与上图相同
D.种子休眠是色木槭在长期进化中形成的抵抗外界恶劣环境条件的能力
【答案】D
【解析】
【分析】
赤霉素属于植物激素,主要是加速细胞生长,促进农作物生长发育,可用于蔬菜,棉花,葡萄,使之提早成熟,提高产量,还有促进种子萌发的作用。
【详解】
A、在正式实验之前进行预实验的目的是为了确定合适的赤霉素浓度范围,而不是为了测试发芽率,A错误;
B、浓度为200mg/L的赤霉素是在此次实验中,促进色木槭种子发芽的较适宜浓度,但不一定是促进色木械种子发芽的最适浓度,还需要在100mg/L-300mg/L范围内,再设置更细化的梯度浓度进行实验,得到最适浓度,B错误;
C、根据图示结果,赤霉素对色木槭种子的发芽表现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但对其他种子效果不能确定,C错误;
D、种子休眠是色木槭在长期进化中形成的,躲避外界恶劣环境条件的能力,当环境好转时种子才能发芽,D正确。
故选D。
5.(2022·广东·华南师大附中三模)青稞被视为谷物中的佳品。研究人员分别用生长素(IAA)、赤霉素(GA3)、脱落酸(ABA)处理青稞种子,一段时间后得到如下图所示的结果。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上述实验中,各组青稞的根均可生长
B.IAA 促进青稞根生长的最适浓度约为 6µmol/L
C.GA3 与 ABA 调节青稞根生长时表现为拮抗作用
D.该实验结果并未体现出 IAA 作用的两重性
【答案】D
【解析】
【分析】
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1、赤霉素合成部位:主要是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和幼芽。主要作用: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2、细胞分裂素合成部位:主要是根尖。主要作用:促进细胞分裂。3、脱落酸合成部位:根冠、萎焉的叶片等。分布:将要脱落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多。主要作用: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4、乙烯合成部位:植物体各个部位。主要作用:促进果实成熟。
【详解】
A、据图分析可知,处理青稞种子,各组青稞的根均可生长,A正确;
B、图中IAA组的曲线中,促进青稞根生长的最适浓度约为6µmol/L,B正确;
C、由图分析,ABA抑制根的生长,而GA3促进根的生长,因此判断ABA与GA3对根的生长表现为拮抗作用,C正确;
D、该实验结果中与对照组比较,有促进作用也有抑制作用,能够体现出IAA作用的两重性,D错误。
故选D。
5.(2021·河北高考真题)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基因突变导致脱落酸受体与脱落酸亲和力降低时,种子休眠时间比野生型延长
B.赤霉素受体表达量增加的大麦种子萌发时,胚乳中淀粉分解速度比野生型更快
C.细胞分裂素受体表达量增加的植株,其生长速度比野生型更快
D.插条浸泡在低浓度NAA溶液中,野生型比生长素受体活性减弱的株系更易生根
【答案】A
【分析】
1.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
2.不同植物激素的作用:
生长素:合成部位: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主要生理功能:生长素的作用表现为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赤霉素:合成部位:幼芽、幼根和未成熟的种子等幼嫩部分。主要生理功能:促进细胞的伸长;解除种子、块茎的休眠并促进萌发的作用。
细胞分裂素:合成部位:正在进行细胞分裂的幼嫩根尖。主要生理功能:促进细胞分裂;诱导芽的分化;防止植物衰老。
脱落酸:合成部位:根冠、萎焉的叶片等。主要生功能:抑制植物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促进植物进入休眠;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脱落。
乙烯:合成部位:植物体的各个部位都能产生。主要生理功能:促进果实成熟;促进器官的脱落;促进多开雌花。
【详解】
A、脱落酸有促进种子休眠的作用,基因突变导致脱落酸受体与脱落酸亲和力降低时,种子休眠时间比野生型缩短,A错误;
B、赤霉素能促进大麦种子产生ɑ-淀粉酶,进而催化淀粉分解,赤霉素受体表达量增加的大麦种子,有利于赤霉素发挥作用,能产生更多的ɑ-淀粉酶,胚乳中淀粉分解速度比野生型更快,B正确;
C、细胞分裂素能促进细胞分裂,故细胞分裂素受体表达量增加的植株,其生长速度比野生型更快,C正确;
D、NAA是生长素类似物,能促进插条生根,生长素受体活性减弱的株系对生长素不敏感,所以野生型比生长素受体活性低的株系更易生根,D正确。
故选A。
6.(2022·全国甲卷·高考真题)植物激素通常与其受体结合才能发挥生理作用。喷施某种植物激素,能使某种作物的矮生突变体长高。关于该矮生突变体矮生的原因,下列推测合理的是( )
A.赤霉素合成途径受阻 B.赤霉素受体合成受阻
C.脱落酸合成途径受阻 D.脱落酸受体合成受阻
【答案】A
【解析】
【分析】
赤霉素:合成部位:幼芽、幼根和未成熟的种子等幼嫩部分;主要生理功能:促进细胞的伸长;解除种子、块茎的休眠并促进萌发的作用。
【详解】
AB、赤霉素具有促进细胞伸长的功能,该作用的发挥需要与受体结合后才能完成,故喷施某种激素后作物的矮生突变体长高,说明喷施的为赤霉素,矮生突变体矮生的原因是缺乏赤霉素而非受体合成受阻(若受体合成受阻,则外源激素也不能起作用),A正确,B错误;
CD、脱落酸抑制植物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与植物矮化无直接关系,CD错误。
故选A。
1.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类型和作用
2.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6.(2022·山东淄博·三模)植物激素或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高浓度的2,4-D可用于双子叶农作物的田间除草
B.盛花期连续暴雨后可喷洒一定浓度的生长素防止小麦减产
C.喷洒一定浓度的脱落酸可延长绿色叶类蔬菜的保鲜时间
D.赤霉素能促进果柄伸长,使无籽葡萄的果实增大
【答案】D
【解析】
【分析】
不同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①生长素:合成部位: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主要生理功能:生长素的作用表现为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②赤霉素:合成部位:幼芽、幼根和未成熟的种子等幼嫩部分。主要生理功能:促进细胞的伸长;解除种子、块茎的休眠并促进萌发的作用。③细胞分裂素:合成部位:正在进行细胞分裂的幼嫩根尖。主要生理功能:促进细胞分裂;导芽的分化;防止植物衰老。④脱落酸:合成部位:根冠、萎蔫的叶片等。主要生功能:抑制植物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促进植物进入休眠;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脱落。⑤乙烯:合成部位:植物体的各个部位都能产生。主要生理功能:促进果实成熟;促进器官的脱落;促进多开雌花。
【详解】
A、因为双子叶植物比单子叶植物对生长素更敏感,因此高浓度2,4-D可用于杀死单子叶作物农田的双子叶杂草,A错误;
B、喷洒一定浓度的生长素获得的是无子果实,而小麦收获的是种子,因此盛花期连续暴雨后喷洒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并不能防止小麦减产,B错误;
C、脱落酸具有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脱落的作用,故喷洒脱落酸不能延长绿色叶菜类蔬菜的保鲜时间,C错误;
D、赤霉素能够促进细胞的伸长,故赤霉素能促进果柄伸长,使无籽葡萄的果实增大,D正确。
故选D。
7.(2022·湖北·华中师大一附中模拟预测)在水稻的生长过程中,首先出现的是初生根,其生长时间很短,一般会在水稻发芽后一到两周内死亡,主要作用是固定幼苗,吸收营养物质供给幼苗早期生长发育,对幼苗的存活和形态建成至关重要,有研究者对其生长的调控机制进行了研究,得到了下图所示的实验结果,下列有关实验结果的分析和判断错误的是( )
A.在调节初生根的生长方面,赤霉素和乙烯作用效果相反
B.赤霉素和乙烯在代谢水平上可能存在相互作用
C.乙烯对初生根生长的调控是通过抑制赤霉素来实现的
D.赤霉素能够通过抑制乙烯的信号转导促进初生根的生长
【答案】D
【解析】
【分析】
赤霉素:合成部位:幼芽、幼根和未成熟的种子等幼嫩部分。主要生理功能:促进细胞的伸长;解除种子、块茎的休眠并促进萌发的作用。乙烯:合成部位:植物体的各个部位都能产生。主要生理功能:促进果实成熟;促进器官的脱落;促进多开雌花。
【详解】
A、从上图中可以看出,乙烯处理,初生根长度小于对照组,赤霉素处理,初生根长度大于对照组,二者的作用效果相反,A正确;
BC、从右图可以发现,乙烯信号通路中的关键组分过表达,赤霉素含量会降低,关键组分发生突变,赤霉素含量升高,因此可以推测乙烯可能会调控赤霉素的代谢,乙烯通过降低赤霉素的含量来抑制初生根的生长,B、C正确;
D、赤霉素是否会抑制乙烯的信号转导过程,从图中数据无法作出判断,D错误。
故选D。
7.(2021·广东高考真题)乙烯可促进香焦果皮逐渐变黄、果肉逐渐变甜变软的成熟过程。同学们去香蕉种植合作社开展研学活动,以乙烯利溶液为处理剂,研究乙烯对香蕉的催熟过程,设计的技术路线如下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对照组香蕉果实的成熟不会受到乙烯影响
B.实验材料应选择已经开始成熟的香蕉果实
C.根据实验安排第6次取样的时间为第10天
D.处理组3个指标的总体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答案】C
【分析】
1、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
2、植物生长调节剂是由人工合成的具有对植物生长发育具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具有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的特点。
3、乙烯:合成部位:植物体的各个部位都能产生。主要生理功能:促进果实成熟;促进器官的脱落;促进多开雌花。
【详解】
A、对照组香蕉果实的成熟会受到乙烯影响,因为对照组香蕉会产生内源乙烯,A错误;
B、实验材料应尽量选择未开始成熟的香蕉果实,这样内源乙烯对实验的影响较小,B错误;
C、图示表明每两天取样一次,共6次,为了了解香蕉实验前本身的还原糖量、淀粉量、果皮色素量,应该从0天开始,故第6次取样的时间为第10天,C正确;
D、处理组3个指标的总体变化趋势不一致,应该是还原糖量增加,淀粉量下降,果皮黄色色素增加,D错误。
故选C。
8.(2021湖北9) 短日照植物在日照时数小于一定值时才能开花已知某短日照植物在光照10小时/天的条件下连续处理6天能开花(人工控光控温)。为了给某地(日照时数最长为16小时/天)引种该植物提供理论参考,探究诱导该植物在该地区开花的光照时数X(小时/天)的最大值设计了以下四组实验方案,最合理的是( )
实验方案
对照组(光照时数:小时/天,6天)
实验组(光照时数4小时/天,6天)
A
10
4≤X<10设置梯度
B
10
8≤X<10,10
10
10
10
10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
【分析】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称为对照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
【详解】结合题意可知,本实验目的为探究诱导该植物在该地区开花的光照时数X(小时/天)的最大值,且据信息“在光照10小时/天的条件下连续处理6天能开花”,且本地“日照时数最长为16小时/天”,故实验设计的时间应在10
1.环境因素参与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
(1)光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
②调控机制
【注意】 ①除了光敏色素,植物体内还有感受蓝光的受体。
②光既能作为植物细胞的能量来源,又能通过影响光敏色素等蛋白质的结构,引起光信号传导,改变细胞激素水平和基因表达水平。
(2)参与调节植物生命活动的其他环境因素
(3)植物生长发育的整体调控
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是由基因表达调控、激素调节和环境因素调节共同完成的。
8.(2022·广东·深圳市光明区高级中学模拟预测)为研究光对莴苣种子发芽的影响,科学家利用红光和红外光对一批莴苣种子进行处理,然后置于暗处,一段时间后统计发芽情况,结果如下表所示:
处理方法
发芽情况
组1
无光照
不发芽
组2
红光
发芽
组3
红光→红外光
不发芽
组4
红光→红外光→红光
发芽
组5
红光→红外光→红光→红外光
不发芽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组1为对照组,说明种子萌发需要光照
B.光作为物理信息,还可调控植物生长发育过程
C.红光促进莴苣种子发芽,红外光抑制莴苣种子发芽
D.本实验中需给各组种子均提供不同的氧浓度、水分等条件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由上述实验结果对比分析,红光照射下莴苣种子发芽,红外光照射后不发芽,红外光照射后再到红光下照射会发芽,故可得出结论:红光促进莴苣种子发芽,红外光照射下莴苣种子不发芽。
【详解】
A、组 1 无光照为对照组,种子不发芽,说明种子的萌发需要光照,A 正确;
B、光是一种物理信息,可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过程,B 正确;
C、结合表格分析可知,红光照射后莴苣种子发芽,红外光照射后莴苣种子不发芽,红外光照射后再用红光照射莴苣种子会发芽,故红光促进莴苣种子发芽,红外光抑制莴苣种子发芽,C 正确;
D、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氧浓度、水分等,实验设计需遵循单一变量原则,故本实验中需给各组种子均提供相同且适宜的氧浓度、水分等条件,D 错误。
故选D。
9.(2022·湖北·黄冈中学二模)研究人员为探究定期喷施一定浓度的赤霉素和(或)2,4-D对即将成熟的柑橘体内脱落酸含量的影响,进行了一项科学实验,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喷施赤霉素和2,4-D能延缓柑橘果实的成熟和脱落
B.赤霉素和2,4-D都能抑制柑橘内源脱落酸的合成
C.赤霉素比2,4-D更能抑制柑橘内源脱落酸的合成
D.赤霉素、2,4-D与脱落酸对柑橘脱落的作用相反
【答案】C
【解析】
【分析】
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各类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共同调控。
【详解】
A、由图可知,喷施赤霉素和2,4-D脱落酸含量均下降,所以喷施赤霉素和2,4-D能延缓柑橘果实的成熟和脱落,A正确;
B、喷施赤霉素和2,4-D脱落酸含量均下降,两者都能抑制柑橘内源脱落酸的合成,B正确;
C、喷施赤霉素比喷施2,4-D脱落酸含量下降得更少,2,4-D比赤霉素更能抑制柑橘内源脱落酸的合成,C错误;
D、赤霉素、2,4-D能延缓柑橘果实的成熟和脱落,与脱落酸对柑橘脱落的作用相反,D正确。
故选C。
【易错点1】 误认为植物激素的化学本质都是吲哚乙酸
点拨:植物激素的种类不同,其化学本质不同,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
【易错点2】抑制生长≠不生长
点拨:所谓“抑制”或“促进”均是相对于“对照组”(即自然生长或加蒸馏水处理的组别)而言的——凡生长状况差于对照组者可谓生长受抑制,生长状况好于对照组者可谓促进生长,如在相同时间内加蒸馏水处理组生长状况为2 cm→4 cm,“抑制”组生长状况为2 cm→3 cm,“促进”组生长状况为2 cm→6 cm,由此可见,抑制生长并非不生长,只是生长慢于对照组。
【易错点3】 促进果实“发育”≠促进果实“成熟”
点拨:促进果实“发育”的植物激素为生长素、赤霉素,促进果实“成熟”的激素为乙烯。
【易错点4】误将高于最适浓度的浓度都当作“抑制浓度”
点拨:曲线中HC段表明随生长素浓度升高,促进生长作用减弱,但仍为促进生长的浓度,不是抑制浓度,浓度高于i时才会抑制植物生长,才是“抑制浓度”。
【易错点5】 误认为植物的向光性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点拨:常见的体现生长素作用两重性的实例有:(1)植物的顶端优势:生长素对顶芽表现为促进作用,对侧芽表现为抑制作用。
(2)除草剂: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对双子叶杂草表现为抑制作用,而对单子叶作物表现为促进作用。
(3)根的向地性:近地侧高浓度的生长素表现为抑制作用,远地侧低浓度的生长素表现为促进作用。
【易错点6】 误认为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培育的原理相同
点拨:无子番茄是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未受粉的番茄雌蕊获得的,其原理是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无子西瓜是通过多倍体育种方法培育成的,其原理是染色体变异引起的染色体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配子,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1.利用金丝雀虉草的胚芽鞘进行向光性实验,发现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向光弯曲的部位依次为( )
A.胚芽鞘尖端;尖端下面的一段;尖端下面的一段
B.胚芽鞘;胚芽鞘尖端;尖端下面的一段
C.胚芽鞘尖端;胚芽鞘尖端;尖端下面的一段
D.胚芽鞘尖端;胚芽鞘:尖端下面的一段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生长素发现过程中的胚芽鞘实验中四个重要部位:①生长素产生的部位--胚芽鞘的尖端。②生长素发挥作用的部位-尖端下部的一段。③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胚芽鞘的尖端。④弯曲生长的部位--尖端下部的一段。
【详解】
①金丝雀虉草的向光性实验发现植物生长素产生的部位胚芽鞘尖端;
②金丝雀虉草的向光性实验发现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
③金丝雀虉草的向光性实验发现向光弯曲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下面的一段。
故选C。
2.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发现实验以及生长素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达尔文提出,胚芽鞘尖端受单侧光刺激后,就向下面的伸长区传递“生长素”
B.温特通过琼脂块转移实验证明琼脂块中的生长素通过主动运输运进胚芽鞘
C.在茎向光生长过程中,背光侧和向光侧生长速度不同与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较高有关
D.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已授粉的番茄雌蕊,可促进子房发育成无子果实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生长素是由植物体产生的,能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的微量有机物。
【详解】
A、达尔文提出,胚芽鞘尖端受单侧光刺激后,就向下面的伸长区传递“某种影响”,A错误;
B、温特通过琼脂块转移实验证明琼脂块中的物质可以向下运输,促进下部生长,并未证明通过主动运输,B错误;
C、在单侧光的作用下,生长素由向光侧运输到背光侧,导致向光侧生长素浓度低于背光侧,向光侧生长速度慢,背光侧生长速度快,C正确;
D、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授粉的番茄雌蕊,可促进子房发育成无子果实,D错误。
故选C。
3.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生理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同一种植物的幼芽对生长素的反应敏感程度高于幼根
B.摘除顶芽可以解除较高浓度生长素对侧芽的抑制
C.生长素与其他植物激素共同作用调节植物的生长
D.生长素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而是给细胞传达一种调节代谢的信息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生长素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随生长素浓度增加,促进生长的作用增强,达到最适宜浓度后随生长素浓度增加,促进作用逐渐减弱,直至抑制植物生长,生长素浓度继续增大,抑制作用增大甚至杀死植物;顶端优势是由于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在侧芽部位积累,使侧芽部位的生长素浓度过高抑制侧芽发育造成的,摘除顶芽可以解除顶端优势;在植物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结果;生长素促进生长的原理是通过影响细胞的代谢活动促进细胞伸长而促进植物生长。
【详解】
A、同一种植物的幼芽对生长素的反应敏感程度低于幼根,A错误;
B、摘除顶芽,侧芽生长素来源被阻断,生长素浓度降低,顶端优势解除,B正确;
C、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生长素等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植物体的生命活动,C正确;
D、生长素通过影响植物细胞内的代谢活动而调节植物生长,D正确。
故选A。
4.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赤霉素能促进果实发育,可用于园林栽培
B.脱落酸可促进种子萌发,因此稻农常将种子置于流动的河水中浸泡一段时间
C.2,4—D可抑制大豆田中单子叶杂草的生长
D.乙烯可以促进果实的发育,因此南方青香蕉催熟常用乙烯处理
【答案】A
【解析】
【分析】
1、生长素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在生产上的应用主要有:(1)促进扞插的枝条生根;(2)促进果实发育;(3)防止落花落果等;
2、赤霉素的生理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茎杆伸长和植物增高,解除种子、块茎休眠促进萌发等作用;
3、细胞分裂素在根尖合成,在进行细胞分裂的器官中含量较高,细胞分裂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
4、脱落酸在根冠和萎蔫的叶片中合成较多,在将要脱落和进入休眠期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较多。脱落酸是植物生长抑制剂,它能够抑制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还有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等作用;
5、乙烯在植物体各个部位产生,促进果实成熟。
【详解】
A、赤霉素能促进果实发育,可用于园林栽培,A正确;
B、脱落酸抑制种子萌发,因此稻农常将种子置于流动的河水中浸泡一段时间,B错误;
C、2,4—D可抑制单子叶农作物田间的双子叶杂草的生长,C错误;
D、乙烯可以促进果实的成熟,因此南方青香蕉催熟常用乙烯处理,D错误。
故选A。
5.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农业生产上有广泛的应用,下列应用错误的是( )
A.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处理大麦,可使其不用发芽就能产生α-淀粉酶
B.用适宜浓度的脱落酸处理棉花,促进其落叶以方便使用机器采摘棉絮
C.在玫瑰葡萄种植中,合理施用分裂素类物质可以提高葡萄质量和产量
D.生长素的含量变化可影响乙烯的变化,两者协同调节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答案】D
【解析】
【分析】
赤霉素的生理作用: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茎秆伸长和植物增高。
细胞分裂素的生理作用:促进细胞分裂,诱导芽的分化,延缓叶片衰老。
脱落酸的生理作用: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促进休眠和提高抗逆能力。
【详解】
A、大麦在萌发的过程中可以产生α-淀粉酶,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处理大麦可使其不用发芽就产生α-淀粉酶,A正确;
B、脱落酸可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所以用适宜浓度的脱落酸处理棉花,促进其落叶以方便使用机器采摘棉絮,B正确;
C、分裂素类物质可以促进胞质分裂、促进多种组织的分化和生长,所以在玫瑰葡萄种植中,合理施用分裂素类物质可以提高葡萄质量和产量,C正确;
D、低浓度的生长素促进细胞的伸长,生长素浓度增长到一定的浓度,促进乙烯的合成,而乙烯浓度的增加又抑制了生长素促进茎切段细胞伸长的作用,二者表现为拮抗关系,D错误;
故选D。
6.植物越冬休眠和夏天生长受多种激素的调节,相关激素的合成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环境因素的变化,会引起包括①~⑥过程在内的多种变化,进而调节基因组的表达
B.植物的休眠和生长在根本上是植物激素调节的结果,同时受基因组控制和环境影响
C.夏季植物体内专门分泌赤霉素的腺体中②过程比较旺盛
D.NAA、2,4-D、乙烯、青鲜素与图中激素的来源不同,但都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
【答案】A
【解析】
【分析】
植物激素亦称植物天然激素或植物内源激素。是指植物体内产生的一些微量而能调节(促进、抑制)自身生理过程的有机化合物。已知植物体内产生的激素有六大类,即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和油菜素甾醇。它们都是些简单的小分子有机化合物,但它们的生理效应却非常复杂、多样。从影响细胞的分裂、伸长、分化到影响植物发芽、生根、开花、结实、性别决定、休眠和脱落等。所以,植物激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重要的调控作用。
【详解】
A、光照、温度等环境因素的变化,会引起植物体内产生包括植物激素合成在内的多种变化,进而对基因组的表达进行调节,A正确;
B、植物休眠和生长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B 错误;
C、植物体内没有专门分泌激素的腺体,C 错误;
D、乙烯是植物体内产生的植物激素,不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D错误。
故选A。
7.关于植物激素作用及其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脱落酸可用于麦田除双子叶杂草 B.赤霉素可用于传统方法生产啤酒
C.乙烯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的发育 D.细胞分裂素处理雌花获得无子番茄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生长素及其类似物的生理作用:促进生长、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促进果实的发育;特点:具有双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赤霉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物的增高,促进种子的萌发和果实的发育;乙烯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细胞分裂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
【详解】
A、农业生产上可以用高浓度的2、4-D作为双子叶植物除草剂,促进杂草衰老死亡,A错误;
B、赤霉素能诱导种子产生α淀粉酶,可用于传统方法生产啤酒,B正确;
C、乙烯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的成熟,C错误;
D、生长素处理雌花可获得无子番茄,D错误。
故选B。
8.高等植物的生长发育是受环境因素调节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重力可调节植物生长发育,与植物形态建成无关
B.光敏色素可感知光信号,影响和调控植物生长发育
C.年轮的形成,是树木对不同时期环境温度反应的结果
D.基因表达调控、激素调节也参与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
【答案】A
【解析】
【分析】
植物生长发育受光、温度、重力等环境因素参与调节。
【详解】
A、重力会造成生长素分布不均,造成植物生长不均,如横置植物出现茎背地生长,与植物形态建成有关,A错误;
B、光敏色素受光照射后结构发生改变,这一变化信息传递到细胞核影响特定基因的表达,从而影响和调控植物生长发育,B正确;
C、温度高导致细胞分裂速度快,体积大,形成颜色浅带;温度低时细胞分裂速度慢,体积小,形成颜色深带,C正确;
D、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是基因表达调控、激素调节和环境因素共同调节,D正确。
故选A。
9.下列关于温度为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年轮是由不同季节的不同温度引起植物细胞分裂速度快慢和细胞体积大小不同而产生的
B.一些植物在生长期需要经过一段时期的低温诱导之后才能开花的现象叫作春化作用
C.温度可以通过影响种子萌发、植株生长、开花结果和叶的衰老、脱落等生命活动参与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
D.植物的所有生理活动都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进行,植物分布的地域性很大程度上是由光照决定的
【答案】D
【解析】
【分析】
某些植物必须经历一段时间低温诱导的春化作用后才能开花结果,高温,缺氧和缺水均可解除春化作用,可见植物春化过程中需要一定时间的低温外,还需要充足的氧气,适量的水分。
【详解】
A、年轮是由于不同季节的温度不同引起植物细胞分裂快慢和细胞体积大小不同而产生的,在优越的气候条件下,树木生长的好,木质部增加的多,年轮也就较宽,反之年轮也就较窄,A正确;
B、结合分析可知:一些植物在生长期需要经过一段时期的低温诱导之后才能开花的现象叫作春化作用,B正确;
C、温度可以通过影响种子萌发、植株生长、开花结果等生命活动参与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C正确;
D、植物的所有生理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进行的,植物分布的地域性主要由温度决定,D错误。
故选D。
10.研究人员进行了多种植物激素对豌豆植株侧芽生长影响的实验,结果见下图。
请回答:
比较曲线1.2.3.与4.可知______对侧芽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其中起作用的主要激素是______,而且______(激素)能解除这种激素的抑制作用。在保留顶芽的情况下,除了3所采用的措施外,还可通过喷施______的化合物促进侧芽生长。
比较曲线4与5。可知赤霉素能明显促进 ______。而在完整豌豆植株的顶芽中,赤霉素产生于______组织。
分析上图,推测侧芽生长速度不同的原因是侧芽内______浓度或比例的改变。
【答案】 顶芽 生长素 细胞分裂素 对抗生长素 侧芽的伸长 分生 植物激素
【解析】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有关植物激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相关的实验分析能力。通过多种植物激素对豌豆植株侧芽生长影响的实验结果曲线的对比分析,找出实验的自变量,明确实验变量与因变量的因果关系,便可得出相关的结论。
(1)通过比较曲线1、2、3与4,再结合实验设计的单一变量和对照原则,可知1和4;2和4;1和3各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在1和4这组对照实验中,实验变量为顶芽的有无,实验结果是去掉顶芽后的豌豆植株侧芽的平均长度长,说明顶芽对侧芽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在2和4这组对照实验中,实验变量去顶芽的切口是否涂抹生长素,实验结果是切口涂抹生长素后侧芽的生长受到抑制,进一步说明对侧芽生长起抑制作用的是生长素。在1和3这组对照实验中,实验变量保留顶芽的情况下是否在侧芽上涂抹细胞分裂素,实验结果是涂抹细胞分裂素后的豌豆植株侧芽的平均长度比不涂抹长,侧芽生长明显,说明细胞分裂素可以解除生长素对侧芽生长抑制的作用。由于生长素对侧芽生长起抑制作用,在保留顶芽的情况下,可以喷施对抗生长素的化合物来解除这种抑制促进侧芽的生长。
(2)通过比较曲线4与5,可知在这组对照实验中,实验变量是赤霉素的有无,因变量是侧芽的生长状况,其观测指标是侧芽的平均长度,结果是去顶芽切口涂抹赤霉素后侧芽生长的平均长度大于没有涂抹赤霉素的一组,由此说明赤霉素能明显促进侧芽的伸长。在完整豌豆植株的顶芽中,赤霉素产生于顶芽的分生组织细胞。
(3)综合以上实验可知侧芽的生长,同时受到生长素、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等的影响,由此推测侧芽生长速度不同的原因是侧芽内不同植物激素浓度或比例的改变。
1.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及其类似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同一植株的根、芽、茎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
B.棉花表现出的顶端优势是因为顶芽处的生长素浓度较高促进生长
C.在番茄花期喷洒一定浓度的2,4-D可防止落花落果
D.用一定浓度的IBA溶液浸泡葡萄插条基部可诱导生根
【答案】B
【解析】
【分析】
1.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主要表现为: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可以疏花蔬果,也可以防止落花落果;既能促进生根,也能抑制生根。
2.生长素类似物的应用:(1)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2)促进果实发育(用于培育无籽果实);(3)防止落花落果,可用于棉花的保蕾保铃;(4)控制性别分化.此外生长素类似物还应用于除草,作为“除草剂”。
【详解】
A、同一植株中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根最敏感,其次是芽,最不敏感的是茎,A正确;
B、植物的顶端优势是指植物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到侧芽的部位积累,使顶芽的生长素浓度相对较低,促进生长,侧芽生长素浓度相对较高,抑制生长,B错误;
C、生长素能促进果实发育,防止落花落果,因此在番茄花期喷洒一定浓度的2,4-D可防止落花落果,C正确;
D、IBA是 生长素类似物,因此,用一定浓度的IBA溶液浸泡葡萄插条基部可诱导生根,D正确。
故选B。
2.研究人员用刚萌发的盆栽燕麦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其中图甲所示的是处理方法,图乙是对应的实验结果。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实验主要探究了某强度的单侧光及重力对横放状态下植物生长的影响
B.从③的处理及结果可见,重力能影响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分布
C.从②的处理及结果可见,一定强度的单侧光影响生长素运输的效果与重力的相当
D.从①②的处理及结果可见,由上而下的单侧光影响了植物生长素的分布
【答案】D
【解析】
【分析】
极性运输: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的运输方式,容易受到单侧光、重力的影响。
【详解】
A、由图可知,该实验主要探究了某强度的单侧光及重力对横放状态下植物生长的影响,A正确;
B、③不受光照影响,受重力影响,从③的处理及结果可见,重力能影响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分布,B正确;
C、②受光照影响和受重力影响,从②的处理及结果可见,一定强度的单侧光影响生长素运输的效果与重力的相当,C正确;
D、从②的处理及结果可见,由下而上的单侧光也会影响植物生长素的分布,D错误。
故选D。
3.种子萌发受到土壤机械压力时会形成如图1所示的“顶端弯钩”进行自我保护。研究表明,“顶端弯钩”的形成与生长素分布不均和HLSI蛋白的合成有关。为进一步研究,在无土、黑暗条件下,给予不同植物激素处理,结果如图2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顶端弯钩”的形成可减轻子叶出土过程中的机械伤害
B.“顶端弯钩”不能体现生长素的作用因浓度不同而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
C.“顶端弯钩”的产生机理可能是乙烯能促进HLSI蛋白的合成
D.茉莉素和乙烯在“顶端弯钩”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效应相抗衡
【答案】B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图l示“顶端弯钩"现象;图2示乙烯和茉莉素对“顶端弯钩”现象的影响,乙烯能促进顶端弯钩的形成,茉莉素抑制顶端弯钩的形成。
【详解】
A、种子萌发过程中,由于受到土壤的机械压力,幼苗的下胚轴顶端会产生曲折,减小子叶在出土过程中的机械伤害,A正确;
B、下胚轴顶端弯钩内外侧的生长素分布不均,题中显示弯钩内侧浓度更高,而弯钩内侧生长较慢,因而形成了“顶端弯钩”,该现象能体现生长素的作用因浓度不同而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B错误;
C、据图可知,乙烯能促进顶端弯钩的形成,而“顶端弯钩”的形成与HLSI蛋白的合成有关,说明乙烯能促进HLSI蛋白的合成,C正确;
D、据图可知,茉莉素能抑制顶端弯钩的形成,乙烯能促进顶端弯钩的形成,由此可知,茉莉素和乙烯在“顶端弯钩”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效应相抗衡,D正确。
故选B。
4.实验发现,物质甲可促进愈伤组织分化出丛芽;乙可解除种子休眠;丙浓度低时促进植株生长,浓度过高时抑制植株生长;丁可促进叶片衰老。上述物质分别是生长素、脱落酸、细胞分裂素和赤霉素四种中的一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合成部位是根冠、萎蔫的叶片 B.乙可通过某些微生物的培养获得
C.成熟的果实中丙的作用增强 D.夏季炎热条件下,丁可促进小麦种子发芽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分析题意:物质甲可促进愈伤组织分化出丛芽,甲是细胞分裂素;乙可解除种子休眠,是赤霉素;丙浓度低时促进植株生长,浓度过高时抑制植株生长,是生长素;丁可促进叶片衰老,是脱落酸。
【详解】
A、甲可促进愈伤组织分化出丛芽,是细胞分裂素,合成部位主要是根尖,A错误;
B、乙可解除种子休眠,是赤霉素,可通过某些微生物发酵获得,B正确;
C、丙浓度低时促进植株生长,浓度过高时抑制植株生长,是生长素;丁可促进叶片衰老,是脱落酸,成熟的果实中,丙的作用减弱,丁的作用增强,C错误;
D、丁可促进叶片衰老,是脱落酸,夏季炎热条件下,丁抑制发芽,D错误。
故选B。
5.研究人员进行了多种植物激素对豌豆植株侧芽生长影响的实验,结果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比较曲线4、5,可知赤霉素能明显促进侧芽生长
B.比较曲线1、2、3、4,可知顶芽对侧芽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C.比较曲线2、3,说明细胞分裂素能够解除生长素对侧芽生长的抑制作用
D.据图推测侧芽生长速度不同的原因是生长素与赤霉素、细胞分裂素浓度或比例的改变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分析题意,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植物激素对豌豆侧芽生长的影响,实验的自变量是顶芽的有无及涂抹激素的种类,因变量是侧芽平均长度,据此分析作答。
【详解】
A、据图可知,曲线4与5的实验变量是赤霉素的有无,因变量是侧芽的生长状况,结果是去顶芽切口涂抹赤霉素后侧芽生长的平均长度大于没有涂抹赤霉素的一组,由此说明赤霉素能明显促进侧芽的伸长,A正确;
B、比较曲线1、2、3、4,可知去顶芽后侧芽生长明显,说明顶芽对侧芽的生长有抑制作用,B正确;
C、曲线2和曲线3的变量包括是否去掉顶芽及处理激素的不同,不符合实验的单一变量原则,故不能比较得出结论,C错误;
D、由曲线图分析可知,1顶芽保留,可以作为保留顶芽的实验对照组,5去除顶芽,切口涂抹赤霉素,侧芽的长度平均值高于1,这说明赤霉素具有促进侧芽生长的作用;4去除顶芽,侧芽的长度平均值高于1,这说明顶芽对侧芽的生长有抑制作用;3顶芽保留,侧芽上涂抹细胞分裂素,侧芽的长度平均值高于1,说明细胞分裂素可以解除生长素对侧芽生长的抑制作用;4去除顶芽,切口涂抹生长素,侧芽的长度平均值低于4,这说明对侧芽生长起抑制作用的是生长素,故侧芽的生长速度受侧芽内生长素与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的影响,故可推测芽生长速度不同的原因是侧芽内生长素与赤霉素、细胞分裂素浓度或比例的改变,D正确。
故选C。
6.下列关于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用高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在适当的时期处理未受粉的油菜可提高菜籽油的产量
B.在太空失重状态下植物激素不能进行极性运输和横向运输,根失去了向地生长的特性
C.顶端优势、根的向地性和茎的向光性都能体现出生长素作用两重性的特点
D.持续高温后降雨导致的小麦种子在穗上发芽,原因可能是种子中的脱落酸被降解
【答案】D
【解析】
【分析】
脱落酸在根冠和萎蔫的叶片中合成较多,在将要脱落和进入休眠期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较多。脱落酸是植物生长抑制剂,它能够抑制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还有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促进休眠和提高抗逆能力等作用。
【详解】
A、要提高未受粉油菜的产量应选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而不是高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A错误;
B、太空中没有重力作用,植物激素只是不能进行横向运输但极性运输仍可进行,B错误;
C、茎的向光性只是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促进效果,不能体现两重性,C错误;
D、持续高温后降雨导致的小麦种子在穗上发芽,原因可能是种子中的脱落酸被降解,使种子中的脱落酸含量减少,抑制种子发芽的作用减弱,D正确。
故选:D。
7.植物的抗逆性是作物研究的热点。某研究小组欲研究喷施不同浓度的赤霉素(GA3)对番茄幼苗抗寒性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注:丙二醛含量与抗寒性呈负相关,可溶性糖能降低细胞中自由水的含量
A.由实验结果可知,随着赤霉素浓度的升高,番茄幼苗的抗寒性逐渐降低
B.该实验中对照组的处理为喷施与GA3溶液等量的蒸馏水
C.图中两线交点处对应的GA3浓度可作为生产中的抗寒浓度
D.由实验结果可知,可溶性糖含量越低,越有利于抗寒
【答案】B
【解析】
【分析】
赤霉素作用:促进生长,打破休眠,诱导萌发。
【详解】
A、丙二醛含量与抗寒性呈负相关,由实验结果可知,随着赤霉素浓度的升高,丙二醛含量先下降后上升,因此抗寒性先增加后降低,A错误;
B、该实验自变量为GA3的浓度,实验中对照组的处理为喷施与GA3溶液等量的蒸馏水,B正确;
C、GA3的浓度为75mg·L-1时,丙二醛含量最低,番茄幼苗的抗寒性最强,C错误;
D、由实验结果可知,可溶性糖含量与丙二醛含量负相关,可溶性糖含量越高,越有利于抗寒,D错误。
故选B。
8.下列关于环境因素参与调节植物生命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光敏色素是一类蛋白质,在接受到光照射时光敏色素的结构会发生变化
B.植物年轮的形成主要是光照参与植物生长发育调节的结果
C.植物根向地、茎背地生长都是重力参与植物生长发育调节的结果
D.冬小麦要经历春化作用才能开花是温度参与植物生长发育调节的结果
【答案】B
【解析】
【分析】
光敏色素引起的生理变化为:光信号→细胞感受光信号→光敏色素被激活,结构发生变化→信号转导→细胞核接受信号→调控特定基因表达→产生特定物质→产生生物学效应。
【详解】
A、光敏色素是一类色素--蛋白复合体,接受到光照射时,光敏色素的结构会发生变化,这一变化的信息经过信息传递系统传导到细胞核,影响特定基因的表达,从而表现出生物学效应,A正确;
B、年轮的形成原因是在春夏季细胞分裂快,细胞体积大,在树干上形成颜色较浅的带,在秋冬季细胞分裂慢,细胞体积较小,树干上形成颜色较深的带,可见温度参与树木年轮形成的调节,故年轮的形成主要是冬夏温度差异造成的,B错误;
C、植物的根、茎中具有感受重力的物质和细胞,可以将重力信号转换成运输生长素的信号,造成生长素分布的不均衡,从而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形态建成,如根向地生长、茎背地生长等,C正确;
D、低温诱导植物开花的过程,称为春化作用,有的植物需经过春化作用才能开花,D正确。
故选B。
9.光作为一种信号,影响、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全过程。在农业生产中,作物密植或高低作物间套作会导致荫蔽胁迫,主要表现为环境中红光与远红光比值(R:FR)降低,从而影响作物产量和质量。下图为光敏色素B(phyB)和几种重要植物激素响应荫蔽胁迫的信号传递系统,PIFs、BZR1和ARF6 均表示基因。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的植物激素中,能引起水稻恶苗病的是_____________。乙烯与油菜素甾醇在调控下胚轴伸长方面表现为_____________作用。
(2)phyB存在非活化(Pr)和活化(Pfr)两种形式。荫蔽胁迫下,phyB主要以_______________形式贮存,由此_____________(填“增强”或“减弱”)对PIFs的抑制作用。
(3)植物通过phyB感知环境中R:FR的变化。当R:FR增高时,phyB从____________转化为___________形式,这一转化的信息会经过信息传递系统传导到细胞核内,影响____________,从而表现出相应生物学效应。
(4)请用箭头表示荫蔽胁迫下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环境因素、植物激素和基因表达三者之间的关系_________。
(5)玉米—大豆间作模式能在不降低玉米产量的同时净增加大豆产量。但在该模式下,高位作物玉米对低位作物大豆造成荫蔽胁迫,极大地限制了间作大豆的产量和品质提升。因此,研究大豆对荫蔽胁迫的响应机理的生产实践意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个方面即可)。
【答案】(1) 赤霉素 协同
(2) 非活化(Pr) 减弱
(3) 非活化(Pr) 活化(Pfr) (PIFs)基因的表达
(4)
(5)提高玉米-大豆间作的产量,增加经济收入;合理安排种植密度
【解析】
【分析】
1、激素调节只是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一部分。
2、在植物个体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各种植物激素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相互协调共同调节,植物激素的合成受基因的控制,也对基因的程序性表达具有调节作用。
(1)
赤霉素的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赤霉素分泌过多,会导致恶苗病。据图可知,乙烯可间接促进生长素的合成,进而促进下胚轴伸长,油菜素甾醇也能间接促进生长素合成或直接促进ARF6合成,进而促进下胚轴伸长,因此乙烯与油菜素甾醇在调控下胚轴伸长方面表现为协同作用。
(2)
荫蔽胁迫下,R:FR降低,Pfr转化为Pr,因此phyB主要以非活化(Pr)形式贮存,Pfr的减少降低了对PIFs的抑制作用,导致下胚轴过度伸长。
(3)
当R∶FR增高时,说明光照增强,光敏色素吸收光能,phyB的非活化(Pr)形式转化为活化(Pfr)形式,这一转化的信息会经过信息传递系统传导到细胞核内,影响PIFs基因的表达,进而调控BZR1和ARF6 基因的表达,从而表现出相应生物学效应。
(4)
结合题干及所学知识可知,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中,激素作为信息分子会影响基因的表达;激素的产生和分布是基因表达的结果,也受环境因素的影响;植物通过光敏色素响应环境变化调控基因表达及激素的产生和分布,因此环境因素、植物激素和基因表达三者之间的关系为:。
(5)
研究大豆对荫蔽胁迫的响应机理可以提高玉米—大豆间作模式的产量,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也可以指导农民合理密植,以提高产量。
【点睛】
此题考查植物通过光敏色素感知光信号,并据此调控生长发育的部分机制,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和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10.很多植物的开花跟昼夜长短有关,光周期能诱导植物产生开花激素。有的植物只有在昼长夜短时才能开花,称为长日照植物;有些植物只有在昼短夜长时才能开花,称为短日照植物。某同学做了光周期(日照长短)诱导菊花开花实验,如图示。图中菊花去掉了顶端的全部叶子,A、D植株分别接受长日照、短日照;B、C植株分别为下部叶子、顶端(即分化为花芽部分)接受短日照处理。请回答下列问题:
。
(1)实验结果说明菊花属于____________(填“长日照”或“短日照”)植物,感受光周期的部位是_________(填“叶”或“顶端”)。
(2)为了证明光周期诱导菊花产生开花激素,引起了植物开花,某同学借鉴“生长素的发现过程”设计了一个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第一步:将植株经短日照处理后,切取一小段带叶枝条放置在琼脂块上一段时间。
第二步:取长日照处理的菊花植株若干,在顶端下方切一小口,随机分成甲、乙两组。
第三步:将经短日照植株带叶枝条处理过的琼脂块放在甲组切口上,将空白琼脂块放在乙组植株切口上。
第四步:在一定条件下培养,观察植株是否开花。
①第一步的目的是用琼脂块收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处理过的甲、乙两组植物均应置于_________(填“长”或“短”)日照条件下培养,温度、水分等条件均应保持______________。
③乙组实验是_________实验,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预期实验结果是:甲组植株____________,乙组植株______________。
【答案】(1) 短日照 叶
(2) 短日照植株产生的开花激素 长 相同且适宜 (空白)对照 排除琼脂块对植物产生的影响 开花 不开花
【解析】
【分析】
题图分析:植物开花受光周期影响,故可把植物分为长日照植物、短日照植物和中间日照植物.光周期之所以影响植物开花,是因为光周期诱导植物开花激素的产生,开花激素调节植物开花。A植株接受长日照不开花,D植株受短日照开花,可说明该植物是短日照植物;B株下部的叶子接受短日照开花,C植株的顶端接受短日照不开花,这表明短日照和长日照对花芽的分化不产生直接的影响,只有通过叶子才能影响芽的分化,是叶子接受了短日照刺激后产生了开花激素,从叶运输到芽而使芽分化为花芽,结果B株开了花。
(1)
由分析可知,A、D组对照的结果说明菊花属于短日照植物,B、C组的结果说明感受光周期的部位是叶,应该是叶子接受短日照后产生了促进开花的物质,诱导开花。
(2)
①为了证明光周期诱导菊花产生开花激素,引起了植物开花,第一步的目的是用琼脂块收集接受短日照后叶子产生的促进开花的物质(开花激素)。
②由于菊花属于短日照植物,处理过的甲、乙两组植物均应置于长日照条件下培养,这样可以保证开花的影响只来自开花激素的调节(避免自身产生相关激素),温度、水分等无关变量均应保持相同且适宜,
③将空白琼脂块放在乙组植株切口上,乙组实验是空白对照实验,其作用是排除空白琼脂块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④预期实验结果是:由于短日照处理后叶子产生了开花激素,因而使得琼脂块中含有了开花激素,诱导了甲组植株开花,而乙组植株没有接受开花激素的诱导,因而不开花,故预期实验结果是:甲组植株开花,乙组植株不开花。
【点睛】
熟知实验设计的一般原理并能根据实验的目的设计相关的实验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能依据实验设计的一般原理分析实验结果是 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
1.(2022·山东·高考真题)石蒜地下鳞茎的产量与鳞茎内淀粉的积累量呈正相关。为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石蒜鳞茎产量的影响,将适量赤霉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多效唑的粉末分别溶于少量甲醇后用清水稀释,处理长势相同的石蒜幼苗,鳞茎中合成淀粉的关键酶AGPase的活性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多效唑通过增强AGPase活性直接参与细胞代谢
B.对照组应使用等量清水处理与实验组长势相同的石蒜幼苗
C.喷施赤霉素能促进石蒜植株的生长,提高鳞茎产量
D.该实验设计遵循了实验变量控制中的“加法原理”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由图可知,与对照组比较,多效唑可提高鳞茎中合成淀粉的关键酶AGPase的活性,赤霉素降低AGPase的活性。
【详解】
A、由图可知,多效唑可以增强AGPase活性,促进鳞茎中淀粉的合成,间接参与细胞代谢,A错误;
B、由题“适量赤霉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多效唑的粉末分别溶于少量甲醇后用清水稀释”可知,对照组应使用等量的甲醇-清水稀释液处理,B错误;
C、由题可知,赤霉素降低AGPase的活性,进而抑制鳞茎中淀粉的积累,根据石蒜地下鳞茎的产量与鳞茎内淀粉的积累量呈正相关,喷施赤霉素不能提高鳞茎产量,反而使得鳞茎产量减少,C错误;
D、与常态比较,人为增加某种影响因素的称为“加法原理”,用外源激素赤霉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多效唑处理遵循了实验变量控制中的“加法原理”,D正确。
故选D。
2.(2022·湖南·高考真题)“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徜徉古诗意境,思考科学问题。下列观点错误的是( )
A.纷纷细雨能为杏树开花提供必需的水分
B.杏树开花体现了植物生长发育的季节周期性
C.花开花落与细胞生长和细胞凋亡相关联
D.“杏花村酒”的酿制,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
【答案】D
【解析】
【分析】
细胞凋亡是指由基因控制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又称细胞编程性死亡,细胞凋亡有利于生物个体完成正常发育,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抵御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
【详解】
A、生命活动离不开水,纷纷细雨能为杏树开花提供必需的水分,A正确;
B、高等植物的生长发育受到环境因素调节,杏树在特定季节开花,体现了植物生长发育的季节周期性,B正确;
C、细胞开花过程中涉及细胞的体积增大和数目增多等过程,花落是由基因控制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又称细胞编程性死亡,故花开花落与细胞生长和细胞凋亡相关联,C正确;
D、“杏花村酒”的酿制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酵母菌,酵母菌在发酵过程中需要先在有氧条件下大量繁殖,再在无氧条件下进行发酵,D错误。
故选D。
3.(2022·广东·高考真题)我国自古“以农立国”,经过悠久岁月的积累,形成了丰富的农业生产技术体系。下列农业生产实践中,与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直接相关的是( )
A.秸秆还田 B.间作套种 C.水旱轮作 D.尿泥促根
【答案】D
【解析】
【分析】
植物生长调节剂是指由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其优点有 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等。
【详解】
A、 农田生态系统中秸秆还田有利于提高土壤的储碳量,该过程主要是利用了物质循环的特点,与植物生长调节剂无直接关系,A不符合题意;
B、 采用间作、套种的措施可以提高植物产量,其原理是保证作物叶片充分接收阳光,提高光能利用率,与植物生长调节剂无直接关系,B不符合题意;
C、 水旱轮作改变了生态环境和食物链,使害虫难以生存,能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与植物生长调节剂无直接关系,C不符合题意;
D、 尿泥促根与生长素(类似物)密切相关,与题意相符,D符合题意。
故选D。
4.(2022年6月·浙江·高考真题)新采摘的柿子常常又硬又涩。若将柿子与成熟的苹果一起放入封闭的容器中,可使其快速变得软而甜。这主要是利用苹果产生的( )
A.乙烯 B.生长素 C.脱落酸 D.细胞分裂素
【答案】A
【解析】
【分析】
植物激素的是指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脱落酸抑制细胞分裂,促进衰老脱落。乙烯促进果实成熟。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
【详解】
A、乙烯起催熟作用,成熟的苹果产生乙烯,使柿子“变得软而甜”, A正确;
B、生长素类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不能催熟,B错误;
C、脱落酸有抑制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还有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促进休眠和提高抗逆能力等作用,不能催熟,C错误;
D、细胞分裂素的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不能催熟,D错误。
故选A。
5.(2021北京10) 植物顶芽产生生长素向下运输,使侧芽附近生长素浓度较高,抑制侧芽的生长,形成顶端优势。用细胞分裂素处理侧芽,侧芽生长形成侧枝。关于植物激素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顶端优势体现了生长素既可促进也可抑制生长
B. 去顶芽或抑制顶芽的生长素运输可促进侧芽生长
C. 细胞分裂素能促进植物的顶端优势
D. 侧芽生长受不同植物激素共同调节
【答案】C
【解析】
【分析】1、顶端优势:植物顶芽优先生长,侧芽受抑制的现象,因为顶芽产生生长素向下运输,大量积累在侧芽,使侧芽生长受抑制。
2、去掉顶芽,会解除顶芽产生生长素继续运输到侧芽,使侧芽部位生长素不会积累过多而出现抑制现象,进而解除顶端优势。
【详解】A、顶芽生长素浓度低,促进生长,侧芽生长素浓度高,抑制生长,顶端优势体现了生长素的两重性,A正确;
B、去顶芽或抑制顶芽的生长素运输都可以是侧芽的生长素浓度降低,可促进侧芽生长,B正确;
C、由题可知,用细胞分裂素处理侧芽,侧芽生长形成侧枝,说明细胞分裂素能减弱植物的顶端优势,C错误;
D、由题可知,侧芽生长可受到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的调节,故其生长受不同植物激素共同调节,D正确。
故选C。
6.(2021山东高考 9)实验发现,物质甲可促进愈伤组织分化出丛芽;乙可解除种子休眠;丙浓度低时促进植株生长,浓度过高时抑制植株生长;丁可促进叶片衰老。上述物质分别是生长素、脱落酸、细胞分裂素和赤霉素四种中的一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的合成部位是根冠、萎蔫的叶片
B. 乙可通过发酵获得
C. 成熟的果实中丙的作用增强
D. 夏季炎热条件下,丁可促进小麦种子发芽
【答案】B
【解析】甲是细胞分裂素,合成部位主要是根尖,A错误;乙是赤霉素,可通过某些微生物发酵获得,B正确;丙是生长素,丁是脱落酸,成熟的果实中,丙的作用减弱,丁的作用增强,C错误;乙是赤霉素,夏季炎热条件下,乙可促进小麦种子发芽,丁抑制发芽,D错误。
7.(2021·1月浙江选考)脱落酸与植物的衰老、成熟、对不良环境发生响应有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脱落酸在植物体内起着信息传递的作用
B.缺水使脱落酸含量上升导致气孔关闭
C.提高脱落酸含量可解除种子的休眠状态
D.植物体内脱落酸含量的变化是植物适应环境的一种方式
【答案】C
【分析】
1、植物激素是指植物体内产生的,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生命活动具有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其化学本质有多种。
2、脱落酸在根冠和萎蔫的叶片中合成较多,在将要脱落和进入休眠期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较多。脱落酸能够抑制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还有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促进休眠和提高抗逆能力等作用。
【详解】
A、脱落酸是一种植物激素,在体内可以起到信息传递的作用,A正确;
B、由题干可知,脱落酸与植物对不良环境发生响应有关,在缺水条件下脱落酸含量上升,导致气孔关闭,减少水分蒸发,利于植物度过不良条件,B正确;
C、脱落酸使种子保持休眠,故为解除种子的休眠状态,应降低种子中脱落酸含量,C错误;
D、由题干信息“脱落酸与与植物的衰老、成熟、对不良环境发生响应有关”可知:植物体内脱酸含量的变化是植物适应环境的一种方式,D正确。
故选C。
8.(2021辽宁) 下表为几种常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下列有关其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名称
属性
萘乙酸
生长素类
6-BA
细胞分裂素类
乙烯利
乙烯类
PP333
赤霉素合成抑制剂
A. 用一定浓度的萘乙酸处理离体的花卉枝条,可促进生根
B. 用一定浓度的6-BA抑制马铃薯发芽,以延长贮藏期
C. 用乙烯利处理棉花可催熟棉桃,便于统一采摘
D. 用PP333处理水稻可使植株矮化,增强抗倒伏能力
【答案】B
【解析】
【分析】植物生长调节剂,是用于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一类农药,包括人工合成的化合物和从生物中提取的天然植物激素。在蔬菜生产过程中,正确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促进蔬菜生长,提高产量和品种;但使用不当时,会起到相反的作用,甚至造成经济损失。
【详解】A、萘乙酸作用与生长素类似,用一定浓度的萘乙酸处理离体的花卉枝条,可促进生根,A正确;
B、6-BA作用与细胞分裂素类类似,抑制马铃薯发芽,延长贮藏期的激素是脱落酸,与细胞分裂素无关,故6-BA不能抑制马铃薯发芽,以延长贮藏期,B错误;
C、乙烯利作用与乙烯类似,故用乙烯利处理棉花可催熟棉桃,便于统一采摘,C正确;
D、PP333作用与赤霉素合成抑制剂类似,故用PP333处理水稻可使植株矮化,增强抗倒伏能力,D正确。
故选B。
9.(2021海南)某课题组为了研究脱落酸(ABA)在植物抗旱中的作用,将刚萌发的玉米种子分成4组进行处理,一段时间后观察主根长度和侧根数量,实验处理方法及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与第1组相比,第2组结果说明干旱处理促进侧根生长
B.与第2组相比,第3组结果说明缺少ABA时主根生长加快
C.本实验中自变量为干旱和ABA合成抑制剂
D.设置第4组的目的是验证在干旱条件下ABA对主根生长有促进作用
【答案】C
【分析】
分析题意可知,本实验目的是研究脱落酸(ABA)在植物抗旱中的作用,则实验的自变量是脱落酸的有无,可通过补加蒸馏水及ABA抑制剂的添加来控制,因变量是植物的抗旱特性,可通过玉米根的生长情况进行比较,实验设计应遵循对照原则,故本实验的空白对照是蒸馏水。
【详解】
A、ABA是脱落酸,ABA合成抑制剂可以抑制ABA的合成,据图可知,第2组不加入ABA合成抑制剂,则两组的自变量为蒸馏水的有无(是否干旱),第2组玉米主根的长度大于第1组,但侧根数量少于第1组,说明在干旱处理可以促进主根长度增加,但抑制侧根生长,A错误;
B、第2组不加ABA合成抑制剂,第3组加入ABA合成抑制剂(ABA不能正常合成),两组的自变量为ABA的有无,实验结果是第3组的主根长度小于第二组,说明缺少ABA时主根生长变慢,B错误;
C、结合分析可知,本实验目的是研究脱落酸(ABA)在植物抗旱中的作用,则实验的自变量是脱落酸的有无,可通过补加蒸馏水及ABA抑制剂的添加来控制,C正确;
D、第4组是同时添加ABA合成抑制剂和ABA,可以与第2组和第3组形成对照,实验结果是该组的主根长度小于第2组,但大于第3组,说明ABA合成抑制剂可以减缓ABA在干旱条件下促进主根生长的作用,D错误。
故选C。
10.(2021湖北6) 月季在我国享有“花中皇后”的美誉。为了立月季某新品种的快速繁殖体系,以芽体为外植体,在MS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6-BA和IBA进行芽体增殖实验,芽分化率(%)结果如表。
6-BA/(mg·L-1)
IBA/(mg·L-1)
0. 1
0.2
0.3
0.4
0.5
1.0
31
63
58
49
41
2.0
40
95
76
69
50
3.0
37
75
64
54
41
4.0
25
35
31
30
25
5.0
8
21
12
8
4
关于上述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6-BA浓度大于4.0mg·L-1时,芽分化率明显降低
B. 6-BA与IBA的比例为10:1时芽分化率均高于其他比例
C. 在培养基中同时添加适量的6-BA和IBA,可促进芽分化
D. 2.0mg·L-16-BA和0.2mg·L-1IBA是实验处理中芽分化的最佳组合
【答案】B
【解析】
【分析】本实验目的为以芽体为外植体,在MS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6-BA和IBA进行芽体增殖实验,自变量为不同浓度的6-BA和IBA,因变量为芽分化率,据表分析可知,随着6-BA浓度增加,芽分化率先增加后减少,随着IBA浓度增加,芽分化率先增加后减少,据此作答。
【详解】A、据表可知,6-BA浓度为从4.0mg·L-1到5.0mg·L-1时,芽分化率降低非常明显,故6-BA浓度大于4.0mg·L-1时,芽分化率明显降低,A正确;
B、据表可知,当6-BA与IBA的比例为10:1时,芽分化率为31%、95%、64%、30%、4%
,因此6-BA与IBA的比例为10:1时,芽分化率不一定都高于其他比例,B错误;
C、据表可知,6-BA与IBA的比例会影响芽的分化率,因此在培养基中同时添加适量的6-BA和IBA,可促进芽分化,C正确;
D、据表可知,芽分化率为95%是最高的,此时6-BA和IBA分别为2.0mg·L-1、0.2mg·L-1,是实验处理中芽分化的最佳组合,D正确。
故选B。
11.(2021福建) 水稻等作物在即将成熟时,若经历持续的干热之后又遇大雨天气,穗上的种子就容易解除休眠而萌发。脱落酸有促进种子休眠的作用,同等条件下,种子对脱落酸越敏感,越容易休眠。研究发现,XM基因表达的蛋白发生变化会影响种子对脱落酸的敏感性。XM基因上不同位置的突变影响其蛋白表达的情况和产生的种子休眠效应如下图所示。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位点1突变会使种子对脱落酸的敏感性降低
B. 位点2突变可以是碱基对发生替换造成的
C. 可判断位点3突变使XM基因的转录过程提前终止
D. 位点4突变的植株较少发生雨后穗上发芽的现象
【答案】C
【解析】
【分析】1、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各种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生长素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赤霉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物的增高,促进种子的萌发和果实的发育;脱落酸的主要作用是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乙烯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细胞分裂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
2、分析图表可知,XM蛋白可使种子对脱落酸的敏感性增强。
【详解】A、种子正常休眠,主要由脱落酸起作用,而位点1突变则无XM蛋白产生,休眠减少,可推测脱落酸作用减弱,即敏感性降低,A正确;
B、比较表中位点2突变和无突变表达的蛋白质图示,蛋白质长度相同,只是中间有一小段氨基酸序列不同,可推测该突变可能是碱基对发生替换造成的,B正确;
C、比较表中位点3突变和无突变表达的蛋白质图示,蛋白质长度变短,可推测模板mRNA上的终止密码提前,翻译提前终止,C错误;
D、位点4突变是XM蛋白的表达倍增,使得种子对脱落酸的敏感性增强,雨后穗上的种子不易解除休眠而萌发,D正确。
故选C。
12. (2021·6浙江月选考)BA 对苹果丛状苗生根的影响如图所示。对照组为"MS 培养基+NAA",实验组分别选取在"MS培养基+NAA"培养了0h、24h、48h、72h、96h、120h 的丛状苗,用"MS培养基+NAA+BA"各处理24h后,再转入"MS培养基+NAA"继续培养。各组都在丛状苗培养的第14d 和第28d观察并统计生根率,NAA 和 BA 的浓度均为1 μmol·L-。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BA 前期处理抑制生根,后期处理促进生根
B.BA 对不同实验组丛状苗的生根效果均不同
C.不同实验组丛状苗的生根率随培养时间延长而提高
D.实验结果说明了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共同促进生根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实验目的是探究BA 对苹果丛状苗生根的影响,自变量为培养不同阶段用BA处理,因变量为丛状苗培养的第14d 和第28d的生根率,分析不同阶段处理对生根效果的影响。
【详解】A、分析图形可知,除了处理时间120h一组外,其余时间段用BA处理从状苗的生根率均比对照组(不用BA处理组)低,即在实验的处理时间段内,BA处理均抑制生根,A错误;
B、除了处理时间120h一组与对照组比较生根效果没有明显差异外,其他各实验组丛状苗的生根效果均低于对照组,即起到抑制效果,B错误;
C、对比第14d 和第28d的生根率,不同实验组丛状苗的生根率都随培养时间延长而提高,C正确;
D、根据分析,实验结果并未说明生长素(NAA)和细胞分裂素(BA)共同促进生根,D错误。
故选C。
13.(2022·湖南·高考真题)将纯净水洗净的河沙倒入洁净的玻璃缸中制成沙床,作为种子萌发和植株生长的基质。某水稻品种在光照强度为8~10μmol/(s·m2)时,固定的CO2量等于呼吸作用释放的CO2量;日照时长短于12小时才能开花。将新采收并解除休眠的该水稻种子表面消毒,浸种1天后,播种于沙床上。将沙床置于人工气候室中,保湿透气,昼/夜温为35℃/25℃,光照强度为2μmol/(s·m2),每天光照时长为14小时。回答下列问题:
(1)在此条件下,该水稻种子____(填“能”或“不能”)萌发并成苗(以株高≥2厘米,至少1片绿叶视为成苗),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将该水稻适龄秧苗栽植于上述沙床上,光照强度为10μmol/(s·m2),其他条件与上述实验相同,该水稻___(填“能”或“不能”)繁育出新的种子,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3)若该水稻种子用于稻田直播(即将种子直接撒播于农田),为防鸟害、鼠害减少杂草生长,须灌水覆盖,该种子应具有_________特性。
【答案】(1) 能 种子萌发形成幼苗的过程中,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种子胚乳中储存的有机物,且光照有利于叶片叶绿素的形成
(2) 不能 光照强度为10μmol/(s•m2),等于光补偿点,每天光照时长为14小时,此时光照时没有有机物的积累,黑暗中细胞呼吸仍需消耗有机物,故全天没有有机物积累;且每天光照时长大于12小时,植株不能开花
(3)耐受酒精毒害
【解析】
【分析】
种子萌发初期,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种子胚乳中储存的有机物,有机物含量逐渐减少;当幼苗出土、形成绿叶后,开始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但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时,植株有机物开始增加。
(1)
种子萌发形成幼苗的过程中,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种子胚乳中储存的有机物,因此在光照强度为2μmol/(s•m2),每天光照时长为14小时,虽然光照强度低于光补偿点,但光照有利于叶片叶绿素的形成,种子仍能萌发并成苗。
(2)
将该水稻适龄秧苗栽植于上述沙床上,光照强度为10μmol/(s•m2),等于光补偿点,每天光照时长为14小时,此时光照时没有有机物的积累,黑暗中细胞呼吸仍需消耗有机物,且每天光照时长大于12小时,植株不能开花,因此该水稻不能繁育出新的种子。
(3)
该水稻种子用于稻田直播(即将种子直接撒播于农田),为防鸟害、鼠害减少杂草生长,须灌水覆盖,此时种子获得氧气较少,可通过无氧呼吸分解有机物供能,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对种子有一定的毒害作用,推测该种子应具有耐受酒精毒害的特性。
【备战2023高考】生物专题讲与练——考向26《发酵工程》全能练(含解析)(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备战2023高考】生物专题讲与练——考向26《发酵工程》全能练(含解析)(全国通用),文件包含备战2023高考生物专题讲与练考向26《发酵工程》全能练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备战2023高考生物专题讲与练考向26《发酵工程》全能练全国通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8页, 欢迎下载使用。
【备战2023高考】生物专题讲与练——考向25《人与环境》全能练(含解析)(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备战2023高考】生物专题讲与练——考向25《人与环境》全能练(含解析)(全国通用),文件包含备战2023高考生物专题讲与练考向25《人与环境》全能练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备战2023高考生物专题讲与练考向25《人与环境》全能练全国通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1页, 欢迎下载使用。
【备战2023高考】生物专题讲与练——考向22《群落及其演替》全能练(含解析)(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备战2023高考】生物专题讲与练——考向22《群落及其演替》全能练(含解析)(全国通用),文件包含备战2023高考生物专题讲与练考向22《群落及其演替》全能练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备战2023高考生物专题讲与练考向22《群落及其演替》全能练全国通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7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