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全套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含解析
2022届江苏省如皋市高三(上)期末物理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届江苏省如皋市高三(上)期末物理试题含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届江苏省如皋市高三(上)期末物理试题物理(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75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 “西电东输”是我国实现经济跨地区可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在输送功率一定的情况下,将输电电压提高为原来的4倍,则输电导线上的电能损失将减小为原来的( )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P=IUP线=I2R可得将输电电压提高为原来的4倍,则输电导线上的电能损失将减小为原来的。故选A。2. 小红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测量紫光的波长,实验中观察发现像屏上出现了清晰但条纹数偏少的干涉条纹。为观察到更密的条纹,可以( )A. 将单缝向双缝靠近B. 使用间距更小的双缝C. 将屏向靠近双缝的方向移动D. 转动手轮,移动分划板【答案】C【解析】【详解】由于相邻明(暗)干涉条纹的宽度为要增加观察到的条纹个数,即减小,需要增大或者减小,因此应将屏向靠近双缝的方向移动,ABD错误,C正确。故选C。3. 2021年,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实施了5次发射任务,空间站组合体稳定运行在轨道半径约6761km的近圆轨道。已知引力常量和地球质量,则可以估算的物理量是( )A. 地球的密度 B. 空间站的加速度C. 空间站的质量 D. 空间站的动能【答案】B【解析】【详解】A.由于地球的半径未知,故地球的密度不可估算,故A错误;B.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解得故空间站的加速度可以估算,故B正确;CD.空间站的质量不可求出,空间站的动能也不可估算,故CD错误。故选B。4. 约里奥·居里夫妇于1934年发现了人工放射性同位素磷30,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磷30的衰变方程为P→Si+X+γ,则( )A. γ光子是磷30跃迁产生的B. X是磷30核内的质子转化产生的C. 磷30的平均结合能比硅30的大D. 一定质量的磷30经过2个半衰期后将全部发生衰变【答案】B【解析】【详解】A.γ光子是硅30跃迁产生的,选项A错误;B.X是,是磷30核内的质子转化成中子时产生的,选项B正确;C.生成的Si比P更稳定,则磷30的平均结合能比硅30的小,选项C错误;D.一定质量的磷30经过2个半衰期后将剩下原来的四分之一没有衰变,选项D错误。故选B。5. 如图所示,左边为竖直方向的弹簧振子,振子连接一根水平的长软绳,并沿绳方向取x轴,t=0时刻,振子以2Hz的频率从平衡位置O向上开始运动。t=1s时,x=10cm处的绳上质点开始振动,则( )A. 绳波的波长为10cmB. 绳上各质点都沿x轴方向运动C. 波在绳上传播速度为10m/sD. t=1s时,x=5cm处的绳上质点正从平衡位置向上振动【答案】D【解析】【详解】AC.根据公式,波速为由可知,波长AC错误;B.绳上各质点在平衡位置附近振动,并不随波的传播沿x轴方向运动,B错误;D.波刚传到某点时该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源的起振方向相同,由于振源的起振方向向上,因此,t=1s时,x=5cm处的绳上质点正从平衡位置向上振动,D正确。故选D。6. 图甲中给出了氢原子光谱中4种可见光谱线对应的波长,这4种光的光子能量由大到小排列依次为3.02eV、2.86eV、2.55eV和1.89eV,氢原子能级图如图乙所示,则( )A. 遇同一个障碍物,Hα比Hδ更易发生衍射B. Hγ光能使处于n=2能级的氢原子电离C. Hδ光是由处于n=5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的过程中产生的D. 若4种光均能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Hα光对应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最大【答案】A【解析】【详解】A.因为Hα比Hδ的波长更大,则遇同一个障碍物,Hα比Hδ更易发生衍射,选项A正确;B.Hγ光的光子能量为2.86eV,而使处于n=2能级的氢原子电离需要的能量为3.4eV,则Hγ光不能使处于n=2能级的氢原子电离,选项B错误;C.Hδ光光子能量为3.02eV,是由处于n=6能级的氢原子向n=2能级跃迁的过程中产生的,选项C错误;D.Hα光的波长最长,能量最小,则若4种光均能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Hα光对应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最小,选项D错误。故选A。7. 如图所示,折射率为n、半径为R的半圆形玻璃砖平放在桌面上,将宽度为L的平行单色光垂直于AC面射入,要使第1次射到圆面上的光能射出玻璃砖,则L的最大值为( )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如图所示当光线第1次射到圆面上恰好发生全反射,则则L的最大值为故选B。8.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t=0时刻闭合S,则A、B两点的电势φA、φB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描述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AB.由电路可知,A点的电势等于电源正极的电势,因负极电势为零,则因开始充电电流不是无穷大,则A点的电势不为零,最终电流为零时,则选项AB错误; CD.因B点电势等于电阻两端电压的大小,则则随充电电流逐渐减小,φB随时间t逐渐减小到零,选项C正确,D错误;故选C。9. 如图所示,物体A、B将一轻弹簧(不与A、B拴接)挤压后用线系住,静止在水平面上,A、B的质量之比为2:1,A、B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之比为1:2。现将线烧断,则( )A. A、B组成的系统动量不守恒B. 弹簧刚恢复原长时,B速度达到最大C. 弹簧刚恢复原长时,A、B动能相等D. A、B同时停止运动【答案】D【解析】【详解】A.A、B组成的系统水平方向受合外力为可知系统的动量守恒,选项A错误;B.当B的速度最大时,弹力等于摩擦力,此时弹力不为零,则当弹簧刚恢复原长时,B速度不是最大,选项B错误;C.根据动量守恒,弹簧刚恢复原长时即选项C错误;D.根据可知,A、B同时停止运动,选项D正确。故选D。10. 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光滑绝缘圆环固定于竖直平面内,环上套有两个相同的带电小球A和B,静止时A、B之间的距离为R,现用外力缓慢推A使其到达圆环最低点P的过程中( )A. 圆环对B的支持力变大B. 圆环对B的支持力不变C. A、B系统的电势能增大D. A、B系统的电势能不变【答案】C【解析】【详解】AB.球A到达P点的过程中,B向上运动,其所受的重力与库仑力夹角变大,其合力变小,则圆环对B球的支持力变小。故AB错误;CD.球A到达P点的过程中,两者的距离变小,外力做正功,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故C正确,D错误。故选C。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题,共60分.其中第12~15题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据计算时,答案中必须写出数值和单位。11. 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定木块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将木块A拉到水平桌面上的P点,待物体B稳定后静止释放A,当A位于O点时,B刚好接触地面,A最终滑到Q点。(1)下列实验操作步骤,正确顺序是________;①将A拉到P点,待B稳定后静止释放A②在桌面上记录P点的位置③改变h,重复实验④在桌面上记录Q点的位置,测量OP、OQ的长度h和s⑤调节滑轮高度使细线与木板平行,在桌面上记录O点的位置(2)实验开始时,发现A释放后会撞到滑轮.若有下列措施:①减小A的质量;②增加细线的长度;③增加B的起始高度.其中可行的是________;(3)请根据下表的实验数据在方格纸中作出s-h关系的图像_______。h/cm10.0015.0020.0025.0030.00s/cm9.8514.2518.6024.0028.50(4)实验测得A、B的质量均为0.20kg.根据sh图像可计算出A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__。(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5)小华用同一装置做该实验,利用sh图像处理数据后发现实验中记录P、O、Q三点时,除P点记录的是A的右侧边,O、Q两点均记录的是A的左侧边,你认为小华是否需要重新进行实验,请简要说明理由_______。【答案】 ①. ⑤②①④③ ②. ② ③. ④. 0.34(0.32~0.36) ⑤. 不需要,因为是利用sh图像的斜率计算动摩擦因数的,而斜率未受影响【解析】【详解】(1)[1]根据该实验的原理,则正确的实验操作步骤顺序是⑤②①④③;(2)[2]①减小A的质量,则会使B落地瞬时A的速度更大,最终使A滑的更远,则该方法错误;②增加细线的长度,则会使B落地瞬时A的速度变小,最终使A滑的近些,则该方法正确;③增加B的起始高度,则会使B落地瞬时A的速度更大,最终使A滑的更远,则该方法错误;故选②;(3)[3]作出s-h关系的图像如图;(4)[4]由P到O由动能定理 由O到Q由动能定理解得由图像可知解得μ=0.34(5)[5]小华记录的数据中h值偏大,s值准确,则公式修正为解得则图像的斜率不变,求得的摩擦因数不变,则不需要重新进行实验。12. 某种风力发电机的原理如图所示,发电机的矩形线圈abcd固定,磁体在叶片驱动下绕线圈对称轴转动,图示位置线圈与磁场垂直。已知磁体间的磁场为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线圈的匝数为n,ab边长为L1,bc边长为L2,线圈总电阻为r,外接电阻为R,磁体转动的角速度为ω.当磁体从图示位置转过30°角度时,求:(1)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大小e;(2)bc边受到的安培力大小F。【答案】(1);(2)【解析】【详解】(1)最大值Em=nBL1L2ω转过30°角度时e=Emsin30°解得e=(2)电流I=安培力F=nBIL2解得F=nBL213. 如图所示,柱形绝热气缸固定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被重力为G、横截面积为S的绝热活塞封闭在气缸内,此时活塞距气缸底部的距离为L0,气缸内温度为T0 。现通过电热丝缓慢对气缸内气体加热,通过电热丝的电流为I,电热丝电阻为R,加热时间为t,使气体温度升高到2T0。已知大气压强为p0,活塞可沿气缸壁无摩擦滑动,设电热丝产生的热量全部被气体吸收。求气缸内气体温度从T0升高到2T0的过程中:(1)活塞移动的距离x;(2)该气体增加的内能ΔU。【答案】(1)L0;(2)【解析】【详解】(1)等压变化解得活塞移动的距离x=L1-L0=L0 (2)设气体压强为p,有pS=p0S+Gsinθ气体对外界做功W=-pSx吸收的热量Q=I2Rt热力学第一定律ΔU=Q+W解得14. 如图甲所示,左、右两个光滑半圆轨道的最低点与光滑水平轨道相切于B、C点,整个轨道处于竖直面内,不计厚度的光滑木板上、下端固定在A、B点。小球P由A点静止释放,沿着木板下滑,并恰好能到达D点。已知两半圆轨道的半径分别为R=2.5m、r=1m,不计小球经过B点的能量损失,重力加速度g取10m/s2。(1)求P落到水平轨道上时距C点的距离x;(2)求AB板的长度LAB及它与水平轨道间的夹角θ;(3)如图乙所示,长度的轻杆将P和另一相同的小球Q连接并放置在AB板上。现P由A点静止释放,两球在竖直面内运动,求P在沿右半圆轨道运动过程中机械能最小时的速度大小v。【答案】(1)2m;(2)2.5m,45°;(3)【解析】【详解】(1)小球在D点由平抛运动, 解得x=2m(2)小球从A到D点机械能守恒解得h=2.5m=R则与水平轨道间的夹角为45°(3)两球运动至右侧圆轨道时速度始终相等如图所示,P的机械能最小,系统机械能守恒有解得15. 如图所示,一固定的绝缘圆筒的横截面半径为R,筒壁开有小孔,圆筒内有与纸面垂直的强弱能调节的匀强磁场.初速为0的带电粒子经电压U加速后沿筒的半径方向从小孔射入圆筒,当桶内不加磁场时,粒子与筒壁碰撞后又从小孔射出圆筒,在桶内运动的时间为t1.已知粒子与筒壁碰撞是弹性的,且电荷量不变,粒子的重力不计。(1)求粒子的比荷;(2)若改变桶内的磁感应强度,当粒子射入圆筒:①并与筒壁发生2次碰撞后射出圆筒,求粒子在桶内运动的时间t2;②并与筒壁发生4次碰撞后射出圆筒,求此时桶内的磁感应强度大小B。【答案】(1);(2)①;②或者【解析】【详解】(1)在电场中 加速时qU=mv2-0在磁场中运动时解得(2)①粒子的半径r1=Rtan60°t2=3×解得t2=②粒子的轨迹有两种情况:
第1种:qvB1=mr2=Rtan解得B1=第2种:qvB2=mr3=Rtan解得B2=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江苏省如皋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图片版),共10页。
这是一份2021届江苏省如皋市高三(上)期末物理试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届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试物理试题(三)(含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实验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