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句子赏析之从修辞手法赏析句子 课件 2023年中考语文(适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
展开
这是一份现代文阅读句子赏析之从修辞手法赏析句子 课件 2023年中考语文(适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历年真题,考法分析,考察题型,能力要求,常见考点,知识精讲,教学目标,学习目标,考题链接,修辞手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2年北部湾中考记叙文
从真题入手,探究考点,有的放矢
理解文章内容、赏析写作手法、感悟作者情感、联系自身实际与课文作应用答题
文章内容的理解及概括(线索)
分析人物形象与写作手法
词句含义及赏析,句段、标题在文中的作用
拓展运用(结合现实谈感悟)
2020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18. 班级举办“汪曾祺作品诵读会”,有同学打算朗诵这篇文章,你觉得应该选用下面哪种风格的配乐?( )A. 热烈奔放B. 慷慨激昂C. 平和舒缓D. 哀婉低沉19. 汪曾祺认为,作家应该“让读者感觉到活着是美的,有诗意的,生活是可欣赏的”,请从④⑤段的画线句中任选一处赏析,说说作者是如何展现生活的美和诗意的。20. 文章开头说“水影响了我的性格”,你觉得汪曾祺会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文章所描写的水乡生活谈谈你的看法。21. 2020年适逢汪曾祺诞辰一百周年,某杂志开设“汪曾祺经典散文欣赏”专栏,有人针对课本中《昆明的雨》写了如下一段简析,请你参照示例,也给《我的家乡》这篇文章写一段简短的评析,100字以内。【示例】《昆明的雨》一文围绕“雨”的话题,描写了仙人掌、菌子等与昆明雨季有关的事物和风情,展现了一个明亮、丰满、使人动情的昆明雨季,表达了对昆明生活的喜爱与想念,文章形散神聚,情感含蓄动人。
2021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20. 下面对本文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 文章对“路亭”描述,主要围绕着外形特征、实用价值,风貌品质等方面展开。B. 善于写人摹景状物,寥寥数语,勾画白描,形象生动,画面感强,有视觉冲击力。C. 语言有浅显易懂、明白晓畅的特点,如“破费悭囊”“拙于行路”“聊避风雨”等。D. 对路亭的喜爱和赞美,透露出作者关注民生、与普通民众苦乐系于一体的情怀。21. 按要求赏析。(1)吹一阵凉风,扯一阵闲话;再闲闲地抽一筒旱烟,让生命获得片时苏息,好再鼓起勇气,继续上路。(赏析加点词)(2)有的点缀田畴广野中间,“前不把村,后不着店”,亭亭玉立,不但使无垠的平原减少单调之感,还便于旅途修长的过客及时小驻。(赏析修辞手法)22. 文章写于1935年,文末作者写道“物质文明突飞猛进,日新月异,路亭可能迟早要入历史博物馆”,基于此说,你认为路亭是否应该被淘汰?为什么?
2022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10. 【季节·时序】谚语传递着千百年米的民间智慧,或揭示事物现象规律,或总结生产生活经验,或描述民风习俗。本文多处引用谚语融入四季故事的讲述,任取一例,理解其内容及引用的目的。11. 【季节·故事】本文是对故乡四季生活的回忆,下面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 “我再没有享受过这样的春夜了”,“这样的春夜”特指散发草木芳香的春夜。B. 写夏收复种的繁忙景象,紧张又有序,真切而生动,有形兼有声,极具画面感。C. 写秋,写与“悲秋”不同的感受,凸显故乡山河的壮美及大自然无穷的生命力。D. 写冬,借传说强调对冬夜里给一家人带来温暖和愉快的桃军娘的喜爱与崇敬。12. 【季节·语言】“看见的,听到的,闻到的,都有春夏秋冬鲜明的景象和浓郁的气息。”故乡四季的景象与气息在作者的笔下敏感而清晰。请在文章的画线句中,选取一句,并从感官运用的角度对句子进行品析。13. 【季节·情感】时间本有序,冬去春来。但,文末作者为何说故乡“冬天未去,春天已经来了”?
中考记叙文阅读中赏析句子题型
理解修辞手法在句子中的作用并掌握答题技巧
1、了解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特点;2、熟练运用修辞手法赏析题的解题技巧;3、感受景物描写中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
1、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2、从修辞角度,赏析首段的画线句。3、这句话运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请你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一、什么是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是根据表达需要,运用有效的语言手段来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通过修饰、调整语句,运用特定的表达形式,使语言表达具有准确性、鲜明性和生动性的语言运用方式。二、修辞的类别 比喻、拟人、夸张、反问、设问、排比、反复、对比、对偶、互文、顶真、象征、双关等。
(三)夸张 放大某物特点。(四)排比 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的短语或句子成串排列表达相似或相关的意思。(五)反复 根据表达需要,有意让句子或词语重复出现。(六)设问 先问后答,自问自答。(七)反问 答案在句子中,问中有答。
三、修辞手法的作用(1)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进行赏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本体和喻体的共同点
掌握方法,让答题事半功倍
四、赏析修辞手法的答题格式
2.反问 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更有力地强调……(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发人深省,语气更强烈,激发读者思考。
1. 设问 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启发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很自然地引出下文。
光说不练假把式,用练习来巩固我们学到的知识吧
下列各句使用的修辞手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是每一次奋斗都有祝福;不是每一次付出都有感激;不是每一次进步都有肯定;不是每一次成功都有掌声……可他们仍然不放弃奋斗,不停止付出——排比B.我们用什么来丈量时间呢?是读一本书还是刷完朋友圈?我们用什么来记录青春呢?是厚积薄发还是匆匆碌碌?——设问C.您不是雨露,却带来了新生的希望;您不是泉水,却带来了生命的甘甜;您不是太阳,却带来了人间的温暖。——反复D.这景色不见得很美,却是一幅秋日风情画。——比喻
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③段的画线句子。它一抬胳膊,燕子飞来了;它一扭腰肢,光秃秃的枝条上,就爬满翠色的希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柳的优美姿态,同时在它身上,我们发现了新生的希望。
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选文第④段画线的句子。(3分)乡村的孩子平时散养惯了,一个个野得像泼洒一地的阳光,哪里收得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一个个野得像泼洒一地的阳光”运用比喻修辞,把孩子比作阳光,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乡村孩子们的无拘无束,“哪里收得住?”运用反问修辞,起突出强调作用。【答案】比喻、反问,生动形象地写出并强调乡村孩子们的无拘无束。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三轮冲刺--现代文阅读之句子理解与赏析 课件,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向1,句子理解,设问形式二,考向2,句子赏析,方法指导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课件】现代文阅读之句子赏析,共4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我们的困惑,赏析句子,其他类型,手法+语境义+情感,中考链接,我来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现代文阅读-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句子 课件 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什么是修辞,常见的修辞手法,小试牛刀,能力提升,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