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全国通用)备战2023高考 物理总复习精讲精练(含答案解析)
【备战2023高考】物理总复习——专题9.3《本专题实验》讲义(新教材新高考通用)
展开这是一份【备战2023高考】物理总复习——专题9.3《本专题实验》讲义(新教材新高考通用),文件包含备战2023高考物理总复习专题93《本专题实验》讲义新教材新高考通用解析版docx、备战2023高考物理总复习专题93《本专题实验》讲义新教材新高考通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
科学探究: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通过实验,了解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的特点。
【讲考点题型】
【知识点三】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一、实验原理
在一维碰撞中,测出相碰的两物体的质量m1、m2和碰撞前、后物体的速度v1、v2、v1′、v2′,算出碰撞前的动量p=m1v1+m2v2及碰撞后的动量p′=m1v1′+m2v2′,看碰撞前、后动量是否相等.
二、实验方案及实验过程
方案一:利用气垫导轨完成一维碰撞实验
1.实验器材
气垫导轨、数字计时器、天平、滑块(两个)、重物、弹簧片、细绳、弹性碰撞架、胶布、撞针、橡皮泥.
2.实验过程
(1)测质量:用天平测出滑块的质量.
(2)安装:正确安装好气垫导轨,如图所示.
(3)实验:接通电源,利用配套的光电计时装置测出两滑块各种情况下碰撞前后的速度.
(4)改变条件,重复实验:
①改变滑块的质量;
②改变滑块的初速度大小和方向.
(5)验证:一维碰撞中的动量守恒.
3.数据处理
(1)滑块速度的测量:v=eq \f(Δx,Δt),式中Δx为滑块上挡光片的宽度(仪器说明书上给出,也可直接测量),Δt为数字计时器显示的滑块(挡光片)经过光电门的时间.
(2)验证的表达式:m1v1+m2v2=m1v1′+m2v2′.
方案二:利用长木板上两车碰撞完成一维碰撞实验
1.实验器材
光滑长木板、打点计时器、纸带、小车(两个)、天平、撞针、橡皮泥.
2.实验过程
(1)测质量:用天平测出两小车的质量.
(2)安装: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光滑长木板的一端,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连在小车的后面,在两小车的碰撞端分别装上撞针和橡皮泥,如图所示.
(3)实验:接通电源,让小车A运动,小车B静止,两车碰撞时撞针插入橡皮泥中,把两小车连接成一个整体运动.通过纸带上两计数点间的距离及时间,算出速度.
(4)改变条件:改变碰撞条件,重复实验.
(5)验证:一维碰撞中的动量守恒.
3.数据处理
(1)小车速度的测量:v=eq \f(Δx,Δt),式中Δx是纸带上相邻两计数点间的距离,可用刻度尺测量,Δt为小车经过Δx的时间,可由打点间隔算出.
(2)验证的表达式:m1v1+m2v2=m1v1′+m2v2′.
方案三:利用斜槽滚球完成一维碰撞实验
1.实验器材
斜槽、小球(两个)、天平、复写纸、白纸、圆规、铅垂线等.
2.实验过程
(1)测质量:用天平测出两小球的质量,并选定质量大的小球为入射小球.
(2)安装:按照如图甲所示安装实验装置.调整固定斜槽使斜槽底端水平.
(3)铺纸:白纸在下,复写纸在上且在适当位置铺放好.记下铅垂线所指的位置O.
(4)放球找点:不放被撞小球,每次让入射小球从斜槽上某固定高度处自由滚下,重复10次.用圆规画尽量小的圆把所有的小球落点圈在里面.圆心P就是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
(5)碰撞找点:把被撞小球放在斜槽末端,每次让入射小球从斜槽同一高度(同步骤4中的高度)自由滚下,使它们发生碰撞,重复实验10次.用步骤4的方法,标出碰后入射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M和被撞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N,如图乙所示 .
(6)验证:连接ON,测量线段OP、OM、ON的长度.将测量数据填入表中,最后代入m1·OP=m1·OM+m2·ON,看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是否成立.
(7)整理:将实验器材放回原处.
3.数据处理
验证的表达式:m1·OP=m1·OM+m2·ON.
三、注意事项
1.前提条件:碰撞的两物体应保证“水平”和“正碰”.
2.方案提醒
(1)若利用气垫导轨进行验证,调整气垫导轨时,应确保导轨水平.
(2)若利用两小车相碰进行验证,要注意补偿阻力.
(3)若利用平抛运动规律进行验证:
①斜槽末端的切线必须水平;
②入射小球每次都必须从斜槽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
③选质量较大的小球作为入射小球;
④实验过程中实验桌、斜槽、记录的白纸的位置要始终保持不变.
【例1】(2022·北京·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三模)如图1所示,用“碰撞实验器”可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即研究两个小球在轨道水平部分碰撞前后的动量关系。O是小球抛出时球心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点,实验时,先让入射小球多次从斜轨上S位置由静止释放,找到其落地点的平均位置P,测量平抛水平射程OP。然后把被碰小球静置于水平轨道的末端,再将入射小球从斜轨上S位置由静止释放,与小球相撞,多次重复实验,找到两小球落地的平均位置M、N。
(1)图2是小球的多次落点痕迹,由此可确定其落点的平均位置对应的读数为_______cm。
(2)下列器材选取或实验操作符合实验要求的是____________。
A.可选用半径不同的两小球
B.选用两球的质量应满足
C.小球每次必须从斜轨同一位置释放
D.需用秒表测定小球在空中飞行的时间
(3)在某次实验中,测量出两小球的质量分别为、,三个落点的平均位置与O点的距离分别为OM、OP、ON。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若满足关系式____________,即验证了碰撞前后两小球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用测量的物理量表示)
(4)验证动量守恒的实验也可以在如图3所示的水平气垫导轨上完成。实验时让两滑块分别从导轨的左右两侧向中间运动,滑块运动过程所受的阻力可忽略,它们穿过光电门后发生碰撞并粘连在一起。实验测得滑块A的总质量为、滑块B的总质量为,两滑块遮光片的宽度相同,光电门记录的遮光片挡光时间如下表所示。
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若满足关系式____________,即验证了碰撞前后两滑块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用测量的物理量表示)
(5)关于实验,也可以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及加速度的定义,从理论上论证碰撞前后两滑块的动量变化量与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提示:与均为矢量)。
【素养提升】本题考察的学科素养主要是科学探究。要求考生理解实验原理会使用常见的实验器材。
【变式训练1】(2022·辽宁葫芦岛·二模)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来研究动量守恒定律,光电门1、2固定在气垫导轨上,质量分别为和(含遮光片)的两滑块、B从光电门1、2的外侧匀速相向运动,在两个光电门之间某位置发生碰撞并粘在一起继续运动,运动到气垫导轨一端时立刻被锁定。
(1)两滑块上的遮光片宽度相同,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片宽度的结果如图乙所示,则遮光片的宽度为________;
(2)在调节装置时,启动充气机,在气垫导轨上轻推一个滑块,要求滑块通过两光电门时的挡光时间相等,其目的是________。
(3)实验中光电门1记录挡光时间为,光电门2记录三次挡光时间均为,如果同学得到________表达式(用题中已知的物理量表示),就说明滑块、B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
【方法总结】利用平抛运动做探究碰撞实验时应注意
1.斜槽末端的切线必须水平;
2.入射小球每次都必须从斜槽上同一位置由静止滚下;
3.地面要水平,白纸铺好后,在实验过程中不能移动,否则会造成很大的误差;
4.入射小球的质量应大于被碰小球的质量;
5.小球的平均落点要用最小圆法来确定. 左侧光电门
右侧光电门
碰前
碰后
、
无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备战2023高考】物理总复习——专题11.3《本专题实验》练习(新教材新高考通用),文件包含备战2023高考物理总复习专题113《本专题实验》练习新教材新高考通用解析版docx、备战2023高考物理总复习专题113《本专题实验》练习新教材新高考通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备战2023高考】物理总复习——专题4.4《本专题实验》练习(新教材新高考通用),文件包含备战2023高考物理总复习专题44《本专题实验》练习新教材新高考通用解析版docx、备战2023高考物理总复习专题44《本专题实验》练习新教材新高考通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备战2023高考】物理总复习——专题1.3《本专题实验》练习(新教材新高考通用),文件包含备战2023高考物理总复习专题13《本专题实验》练习新教材新高考通用解析版docx、备战2023高考物理总复习专题13《本专题实验》练习新教材新高考通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