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北京的春节》【PPT+教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课件
      《北京的春节》第一课时(教案匹配版).pptx
    • 课件
      《北京的春节》第二课时(教案匹配版).pptx
    • 第1课 北京的春节.docx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北京的春节》【PPT+教案】01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北京的春节》【PPT+教案】02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北京的春节》【PPT+教案】03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北京的春节》【PPT+教案】04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北京的春节》【PPT+教案】05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北京的春节》【PPT+教案】06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北京的春节》【PPT+教案】07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北京的春节》【PPT+教案】08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北京的春节》【PPT+教案】01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北京的春节》【PPT+教案】02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北京的春节》【PPT+教案】03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北京的春节》【PPT+教案】04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北京的春节》【PPT+教案】05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北京的春节》【PPT+教案】06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北京的春节》【PPT+教案】07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北京的春节》【PPT+教案】08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北京的春节》【PPT+教案】01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北京的春节》【PPT+教案】02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北京的春节》【PPT+教案】03
    还剩1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3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语文六年级下册1 北京的春节教学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六年级下册1 北京的春节教学课件ppt,文件包含《北京的春节》第二课时教案匹配版pptx、《北京的春节》第一课时教案匹配版pptx、第1课北京的春节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43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一单元 民风民俗

     本单元以“民风民俗”为主题,安排了《北京的春节》《腊八粥》《古诗三首》《藏戏》四篇课文,四篇课文虽题材与体裁不同,但都充满了浓郁的民俗风情,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能让学生充分体会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中华传统习俗中蕴含的人情美、文化美,激发了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分清内容的主次,体会作者是如何详写主要部分的”。阅读时要分清内容的主次,领会作者要表达的意思,还要学习作者是如何根据要表达的主要意思,把主要部分写详细的,教材从阅读和表达两个方面都提出了要求。

     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习作时注意抓住重点,写出特点”,紧密结合本单元的人文主题,引导学生从阅读走进生活,探寻自己身边的民风民俗,完成本单元习作话题“家乡的风俗”。

     

    分类

    内容

    课时

    教学要点

    课文

    北京的春节

    2

    1.会写34个字,会写38个词语。

    2.能分清课文内容的主次,了解课文的详略安排及其效果,体会详写主要内容的好处。

    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4.体会课文不同的语言风格,感受丰富的民俗文化。

    腊八粥

    2

    古诗三首

    2

    藏戏

    1

    习作

    家乡的风俗

    2

    1.能介绍一种风俗或写自己参加一次风俗活动的经历。

    2.能根据表达的需要,抓住重点来写。

    语文园地

    交流平台

    2

    1.总结交流分清课文主次的意义以及如何根据表达的需要安排详略。

    2.体会语言表达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3.了解不同习俗的寓意。

    4.认识并临摹行书,逐渐提高自己的书写速度。

    5.朗读并背诵《长歌行》。

    词句段运用

    书写提示

    日积月累

    总课时安排

    11

     

    北京的春节

     

    《北京的春节》是老舍先生于1951年创作的一篇散文。他用朴素自然、充满浓郁“京味儿”的语言,将老北京的习俗娓娓道来,为我们展开了一幅老北京的民俗画卷,展示了节日的温馨和美好。

      选编本文的目的是了解北京春节的有关习俗,学习作者合理安排课文详略内容的写法。同时让学生通过学习感受丰富的民俗文化。

    1.会写“蒜、醋”等生字,会写“热情、自傲”等词语。

    2.了解课文的表达顺序,把握详略安排及其效果,学习作者抓住有特色的民俗活动进行细致描写的方法。

    3.体会老舍“京味儿”语言的特点,感受老北京春节的民俗活动。

    4.联系生活实际和阅读体验,感受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春节习俗。

    1.初读课文,引导学生勾画出表示时间的词语,理清课文的表达顺序,从整体上把握内容。

      2.课文中详细描写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初一、元宵节这几天人们的民俗活动,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反复阅读思考,体会作者怎样根据各个重要日子的不同特点,突出老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

      3.引导学生浏览课文其他部分,讨论为什么这些内容一带而过,领悟课文详略安排得当、主次分明、重点突出的特点。

      4.联系生活实际和阅读体验,引导学生通过比较阅读,了解不同地域、不同作家笔下的春节习俗有何不同。

      5.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语句潜心品读,体会作者是如何借助俗语、生动的修辞、充满地域特色的词语等凸显风俗特色的。

      6.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文中一些字的字音和字形,:“醋”的左半部分不要少写一横;“摊”要注意中间的部分写得短而窄,左右疏密均匀;“燃”是左右结构的字,不要写成上下结构。“饺、拌、眨、燃、贩、彼、轿、骆、驼、恰”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右半部分要舒展一些,左、右两部分要安排得紧凑一些。

    1.搜集一些有关春节的资料、图片。

    2.制作有生字、新词、重点语句内容的课件。

    2课时

    1.会写“蒜、醋”等生字,会写“热情、自傲”等词语。

    2.默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写作顺序,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3.分清内容主次,了解课文的详略安排。

     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1.教师出示过春节的图片后,提问:这是什么节日?人们在做什么?

    2.想一想,你和家人是怎样过春节的?春节的哪些习俗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伴随老舍先生的脚步走进《北京的春节》,看一看当地的人们是如何过春节的?

    教师也可以出示文中的插图,引导学生看图回忆春节的习俗。

    通过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回忆春节习俗,拉近其与文本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教师出示古诗《元日》。

    2.学生读古诗,思考:诗中描写的是哪一个节日?这个节日有什么习俗?

    3.教师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和家人过春节的过程。

    4.教师导入: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春节习俗的课文《北京的春节》。

    5.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由古诗引入,再通过谈话回忆过春节的习俗,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认读生字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教师课件出示词语。

    词语:杂拌儿 零七八碎儿 玩意儿 擦黑儿 摆摊儿

    (1)学生读词语,体会儿化音的读法。

    (2)学生交流不太理解的词语。教师结合图片和资料介绍文中描写的老北京地区春节习俗相关的事物。

    2.指导书写。

    (1)小组内交流易错笔画。

    (2)全班交流。

    (3)书写指导:醋、摊、燃。

    教师指导后,学生应做书写练习,学生练习时,教师要做好巡视。

     

    出示“醋、摊、燃”的书写动画。 

    3.学生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学生先自读课文,接着交流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再交流北京的春节从整体上给人留下了什么印象。

    扫清文字障碍,为课文的学习做好准备。

     借助表格,理清课文脉络

      1.学生默读课文,圈画出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填写在学习单上。

    组织学生先交流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然后引导学生发现文中隐含的时间,如腊月初九至腊月二十二、腊月二十四至腊月二十九。

    可以引导学生从“时间跨度大”“热闹”等角度进行交流。

    师生共同设计出如下“学习单”:

     

    时间

    人们的活动

     腊八

     

    腊月初九至腊月二十二

     

    腊月二十三

     

    腊月二十四至腊月二十九

     

    除夕

     

    正月初一

     

    正月初六

     

    元宵节

     

    正月十九

     

      2.小组合作读文找出春节里人们的活动,填写在学习单上。

      (1)学习活动:小组合作,填写学习单。

      (2)小组代表汇报,教师相机引导。

      (3)学生借助表格,完整地说一说老北京人是怎样过春节的。

    提醒学生要按照表格中给出的时间顺序进行概括。

    出示北京人过春节的表格。 

    时间

    人们的活动

     腊八

    熬腊八粥,泡腊八蒜

     腊月初九至腊月二十二

    所有人为过年做准备

    腊月二十三

    忌灶王,吃糖

    腊月二十四至腊月二十九

    贴春联,扫房,预备年货

    除夕

    吃团圆饭,穿新衣,放鞭炮,祭祖,守岁

    正月初一

    拜年、逛庙会

     正月初六

    铺户开张,放鞭炮

     元宵节

    赏灯,吃元宵

     正月十九

    春节结束

     

     

    结合表格直观地梳理文章的脉络,由整体入手,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为深入学习课文详写的部分做好铺垫。

     分清主次,了解课文详略的安排

      1.请学生结合课后第一题,说一说哪几天写得详细,哪几天写得简略。

    2.学生在学习单中把各部分的详略情况标出来。

    结合课后习题,在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初步引导学生明确课文的详细安排。

     复习巩固,布置作业

     完成《完全解读》小册子中的课后作业内容。

      1.把握课文的详略安排及其效果,学习作者抓住有特色的民俗活动进行细致的描写。

      2.体会老舍的“京味儿”语言的特点。

      3.联系生活实际和阅读体验,感受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春节习俗。

     复习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梳理出了春节里不同时间人们的活动,回忆一下作家是如何安排详略的?

      2.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3.教师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就继续来学习这篇课文,看一看北京的人们是怎样具体过年的?

    复习课文内容,关注详写部分,为学习下文做好准备。

     学习作者是如何抓住重点写出风俗特点的

      1.学习“腊八”部分

      教师课件出示学习要求:

    深入地读一读课文第12自然段,勾画出最能突出“腊八节”风俗特点的地方,想想作者是如何抓住重点写出风俗特点的。结合自己过年的感受做批注。

    (1)学生默读、勾画,教师巡视。

    (2)指名交流勾画的语句和批注。

    这种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杏仁、核桃仁、瓜子、荔枝肉、桂圆肉、莲子、花生米、葡萄干、菱角米……)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

      指名朗读,请学生说一说课文写了“腊八”这一天的哪些习俗。(熬腊八粥、泡腊八蒜……)

      引导学生交流对勾画语句的批注。

      预设:

      腊八粥的特点:食材多。

      腊八蒜的特点:色味双美。

      出示腊八粥、腊八蒜、腊八醋的图片,请学生结合生活经历,体会作者是如何写出风俗特点的。

    引导学生抓住“各种”“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色如翡翠”“色味双美”等描写进行体会。

    出示腊八粥、腊八蒜、腊八醋的图片。 

    有感情地朗读“腊八”这一部分。

    (3)学生谈自己的发现:作者在描写腊八风俗的时候,抓住了哪些重点?是如何写出其特点的?

      (4)教师小结:作者重点描绘了“腊八”这天喝腊八粥、泡腊八蒜的习俗,抓住腊八粥食材种类多、腊八蒜色如翡翠、腊八醋色味双美的特点,使得腊八节的风俗特点更加突出,人们在这一天的喜悦之情也跃然纸上。(相机板书:抓住重点写出特点)

      2.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描写“腊月二十三”“除夕”“初一”“元宵节”这几天风俗的相关段落,进一步体会作者是如何详写的。

      (1)学生根据学习提示,以小组为单位研读。

      提示一:边默读课文中描写“腊月二十三”“除夕”“初一”“元宵节”的部分,边思考作者重点描绘了哪些习俗,勾画出相关语句。

      提示二:仔细品读相关语句,找出作者是怎样写出风俗特点的,圈画出关键词句,做简单批注。

      (2)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每一部分的总起句,理解这一部分内容。

      3.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反馈。

      (1)交流“腊月二十三”部分。

      先交流勾画的语句和批注。

      预设1:勾画语句:“在前几天,街上就有好多卖麦芽糖与江米糖的,糖形或为长方块或为大小瓜形。”批注感受:街上卖糖的人多,糖的形状很有特点。

      预设2:勾画语句:“按旧日的说法,用糖粘住灶王的嘴,他到了天上就不会向玉帝报告家中的坏事了。”批注感受:习俗的来历很有意思。

      其他小组进行补充:作者主要写了腊月二十三这一天“祭灶王”的习俗,重点描写了街上卖糖的情形,吃糖习俗的来历,以及现在吃糖的目的变化,写出腊月二十三这一天的风俗特点。

      教师小结:作者抓住腊月二十三“祭灶王”,重点写了街上卖糖的景象、吃糖习俗的来历,使得风俗特点更加突出。

      请学生结合句子想象腊月二十三这一天北京街上的热闹景象,继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交流“除夕”部分。

      先以小组为单位交流除夕这一天的习俗,小组间进行补充。(作者重点描写了除夕这一天吃团圆饭、守岁、祭祖等习俗。)

      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重点关注学生是否抓住关键词进行体会。

      预设1:抓住“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一句中“家家”“赶”“到处”“香味”等词语,体会除夕这一天的热闹。

      预设2:抓住“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等句子中“除非”“万不得已”“必定”“除了……都……”等词语,感受人们对吃团圆饭、祭祖、守岁等风俗的重视。

      有感情地朗读这一部分,读出除夕这一天热闹、团圆的气氛。

      (3)交流“初一”部分。

      预设1:学生圈画出第9自然段中“截然不同”一词。批注感受:人们享受着“初一”这一天的休闲时光。

      预设2:学生圈画出第10自然段中描写不同人物活动的语句。批注感受:初一这一天,不同的人都在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充实而快乐。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小结:作者正是通过列举初一这一天不同人的活动,写出了初一的热闹、美好。

    学生分角色朗读正月初一这一天不同人活动的语句,感受“初一”这一天与除夕不同的“热闹”。

    (4)交流“元宵节”部分。

    根据学生的交流,先引导学生抓住描写花灯的语句,了解写出了哪些特点,通过朗读感受元宵节的风俗特点;再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用词的丰富。

    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有的图案各式各样。

      将“一律、清一色、通通”替换为“都”,请学生对比着读一读,体会同一意思可以用不同词语来表达,感受语言的丰富性。

    结合本单元语文要素,由扶到放,引导学生在读中感受:作者在细致描写课文主要部分时,抓住重点习俗进行描写,使风俗特点得以凸显。

     整体读课文,体会详略安排的好处

      1.请学生找出课文中写得比较简略的部分,比较:这些部分和“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初一”“元宵节”这几天相比有什么不同?

      2.学生交流:风俗特点突出的日子重点交代了人们的活动,而其他日子作者一笔带过,甚至把几天的时间、几天的事情合在一起写,写得比较简略。

      3.学生边读第711自然段边思考:作者为什么把这些日子的活动写得简略,有详有略的好处是什么?

    4.交流后小结:这样写能突出最具特色的风俗活动,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还可以引导学生关注不同日子在春节中的重要程度差别,体会作者的详略安排。

     感受“京味儿”特点的句子

      1.学生浏览课文,在课文中画出带有“京味儿”特点的句子。

      2.学生交流勾画的语句,教师相机指导。

    出示课后第三题的例句一: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风筝、空竹、口琴等,和年画。

      指导学生读加点词语的儿化音,在朗读中体会“京味儿”语言的特点。

    也可请学生改用普通话中的词语来表达同样的意思,在对比中感悟语言的“京味儿”特点。

    课后第三题的例句二:腊月和正月,在农村正是大家最闲在的时候。

    先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说说“闲在”的意思,再用其他词语替换加点的词语,在对比中体会“京味儿”语言的特点。

     借助“阅读链接”,说说自己怎样过春节

    1.学生默读“阅读链接”,明确课文介绍的是哪个地区的哪些春节习俗。

      2.学生将“阅读链接”与《北京的春节》进行比较,交流不同地区的不同风俗。

      3.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过春节的。

      (1)引导交流:你和文中老北京地区的孩子们过春节的活动有什么不同?

      (2)结合学生分享情况,教师相机小结:不同地域的人们过春节,有着不同的风俗。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发展,春节的风俗也有所变化。但是,不管有着怎样的差别和变化,春节在中国人心中的位置始终没有改变,关于春节的文化传统也会不断地传承下去。

      4.小结:老舍先生的《北京的春节》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课后,我们还可以去读读其他作家笔下关于传统节日的文章,搜集不同地区节日的风俗,比较一下有哪些相同点,又有哪些不同点。

     布置作业,复习巩固

      1.完成教材课后习题。

      同学们,春节是我国最古老、最重要、最热闹的传统节日,这个节日对全世界的中华儿女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虽然各地过年的习俗略有不同,但是却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让我们先从热爱祖国的传统节日开始,一起去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吧。

     

    北京的春节(老舍)

    详写突出风俗特点

    《北京的春节》是描写老北京春节习俗的一篇散文。本单元的语文学习要素是“分清内容的主次,体会作者是如何详写主要部分的”。为了更好地落实本节课的语文教学目标,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利用表格的形式,直观地理清了文章的脉络顺序,然后再通过自主阅读赏析,体会老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接着再引导学生抓住文中重点描写的部分和简单描写的部分进行对比,让学生体会作者是如何进行详略安排的,以及这样安排的表达效果。另外,老舍先生的语言清浅,朴素自然,“京味儿”十足,在给人亲切感的同时平添了一份情趣,在教学中我还特别注意了儿化音的教学,并通过指导朗读,让学生进一步加以体会。总体来说,课堂教学进行得比较顺利,教学效果也达到了预期。但是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却不够积极,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特别注意这一点。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我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是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他的代表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等。

     

    农历新年是一年之岁首,俗称新春、新岁、新年、新喜,是我国最重要、最富有特点的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年祭祀演变而来,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老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八开始,到正月十九结束,历时一个多月。期间,各类民俗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但因地域差异,各地人们庆祝新年的习俗也有所不同。

     

    相关课件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精品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精品ppt课件,文件包含1北京的春节课件pptx、名师讲重点ppt1北京的春节如何按时间顺序叙事pptx、1北京的春节教学教案doc、第一单元教学初探docx、新年到mp3、七彩课堂六语下-字词听写1mp4、名师讲重点1北京的春节如何按时间顺序叙事mp4等7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习作:家乡的风俗集体备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习作:家乡的风俗集体备课ppt课件,文件包含《家乡的风俗》第一课时教案匹配版pptx、第一单元习作docx、《家乡的风俗》第二课时教案匹配版ppt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4页, 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1 北京的春节评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小学1 北京的春节评课课件ppt,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作者简介,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左中右结构,部首酉,组词陈醋米醋,音序C,部首扌,组词地摊摊开,音序T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北京的春节》【PPT+教案】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