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3高考】语文考点全复习——考点18《诗歌鉴赏第一课》(含解析)(新高考专用)
展开考点26 诗歌鉴赏第一课
古代诗歌阅读是高考的必考点,涉及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思想感情等4个方面。中国古代诗歌阅读鉴赏考查选材集中在唐宋两代,大多是名家作品。命题者为彰显时代特点,突出命题重点,着眼点放在对唐诗、宋词的考查上。客观选择题主要考查对句子内容的理解、情感的体察、语言的把握、表达技巧的鉴赏、形象的概括、意境的理解能力;主观题则考查了内容概括能力、意境把握和比较、句子赏析、人物形象鉴赏、炼字(词)、思想感情的分析等。解答古诗鉴赏题,分两步走,一是读懂;二是根据题干要求规范作答。读懂诗歌主要包括3个方面:一要明白诗句写了什么;二要体悟出全诗是怎么写的;三要把握准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考生在古代诗歌阅读题中的得分率较低的原因,一是归纳概括不全面,分析不具体;二是鉴赏评价找不准思考方向,不会运用术语。为此,一轮复习时,我们针对这两种情况还要深入系统复习,力求能规范答题。
突破一 准确概括人物形象
对诗歌形象的把握,考生容易犯“概括不全”和“理解有误”两方面的错误。“概括不全”,即不能筛选出诗歌中所有的形象,可能会遗漏人、事、景、物、理(情)等中的一项或几项;或者不能对某一形象进行全面概括,比如对某景物形象的概括,可能会遗漏一点或几点。“理解有误”,即对形象的特征和体现的意义理解有偏差,对形象进行分析时没有联系诗歌内容或者分析不到位等。
(一)概括人物形象,要避免3个方面的失误
1.避免断章取义,乱贴标签
(1)了解古代诗歌常见人物形象类型及特点,梳理、熟悉概括人物的常见词语。
(2)仔细阅读诗句,把握关键,深入把握人物形象特点。对诗词中描写人物行为、心理、神态的词句,要细心体会。
2.避免梳理不全面
树立“要点意识”,一是因为人物形象具有多方面的特点,二是可根据题目的分值判断要点个数,从多个角度思考和梳理。可按诗句顺序,逐句筛选、梳理,最后“合并同类项”,明确答案要点。
3.避免不结合原文分析
(1)为理寻据法
所谓“分析”,往往是为概括出的形象特点寻找依据,即不能只说“是怎样”的形象,而要说明“从哪里”看出“是怎样”的形象。
(2)抓关键词法
诗歌中的人物形象特点往往透过关键词语表现出来,可紧扣筛选出的诗句中关键词语分析。
(二)把握诗歌形象两步骤
第一步:把诗歌的形象细化为“人、事、景、物、理”5个方面,“人”指作者或抒情、叙事的主人公,“事”指事件,“景”指自然景物或意象,“物”指具体的物件,“理”指诗歌表达的哲理。
第二步:筛选诗歌中所有有关“人、事、景、物、理(情)”的词语,细致分析这些词语体现的形象特征。
[典题印证1] (2019·河北张家口质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的题目。
从军行
(唐)王维
吹角动行人,喧喧行人起。
笳悲马嘶乱,争渡黄河水。
日暮沙漠陲,战声烟尘里。
尽系名王颈,归来报天子。
这首诗展示了戍边将士哪些特点?请结合全诗简要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到诗中找出直接写戍边将士的诗句以及有关“人、事、景、物、理”的词语,根据这些内容概括人物特点。
角度
相关内容
人
行人、名王、天子
事
行军打仗,擒获了敌酋
景
边陲“日暮”凯旋的情景
物
胡笳、战马
理(情)
“尽系名王颈,归来报天子”的爱国、自豪之情
【答案】 (1)奋勇争先,征战沙漠,不辞艰辛;(2)生擒敌酋,“系名王颈”,英勇善战;(3)忠君爱国,以胜利“报天子”。
突破二 分析有据,归纳诗歌情感
思想感情是诗歌的灵魂,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是高考考查的重中之重。情感分析题,不仅要求答出思想感情,还要进行分析。分析时,要紧扣主旨,分析有据,不可任意拔高或转移,更不可一知半解,就句论句。
(一)分析情感要“3抓”
古诗是言情艺术,它总是或多或少、或显或隐地告诉你要表达的情感。作为阅读者和考生,抓住诗中这些表明情感的词语至关重要,这是分析概括情感的最准确、最便捷的路径。
1.抓住两种“情语”
(1)直接找出显性“情语”
分析诗歌情感,首先要关注诗歌中直接表明情感的词语,如喜、乐、愁、怨等。如2017年江苏卷陆游的《秋兴》“百战铁衣空许国,五更画角只生愁”中的“愁”表明了作者的心绪。作者看到当年的战衣,想起了当年许下的报国心愿,五更听到“画角”之声,更增烦恼。在此基础上,就不难理解尾联表达隐逸愿望时饱含的无奈和苦闷。
(2)细心寻找隐性“情语”
隐性“情语”是指传达感情时较间接、含蓄的词语,如诗中出现一个“客”字,已暗示了羁旅之愁、思家之切。另外,一些表情态、语气的虚词,如“但”“又”“惟”“空”“可”“岂”等,也是重要的隐性“情语”。
更重要的是,还要关注具有独特意义的表明时间、地点的词语。如春(常有伤春之意)、秋(常有悲秋之意)、节日(常有向往团圆之意)、夜晚(常有夜不能寐之意)等词语,在鉴赏诗歌时需要关注。如塞外(常含建功立业或表明战争残酷、环境艰苦之意)、他乡(常含颠沛流离之苦)、远离京城(常含仕途不顺之意)等词语,需要引起注意。
【特别提醒】
特殊“情语”
正常情况下,诗人用什么情语,就表达出什么情感,但有时会用隐晦、曲折、反语的方式表达,如用了“喜”字,就不一定真的表达“喜悦”之情,可能是反语。因此,不必将“情语”直接拿来就用,还要结合原文语境作准确的理解。当然,这种“口是心非”的表达方式较为少见。
[典题印证2] (2019·山东滨州市二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的题目。
壬辰寒食
王安石
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
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①潮。
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
未知轩冕②乐,但欲老渔樵。
【注】 ①冶城:今南京市朝天宫附近。安石父王益为江宁(南京)通判,死后葬于江宁牛首山。此诗是作者寒食节为父亲扫墓时所写。②轩冕:古代公卿大夫的车服,代指官位爵禄。
本诗抒发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的能力。“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结合“杨柳”“客”分析可知,抒发思乡之情;“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潮”,结合注释“此诗是作者寒食节为父亲扫墓时所写”分析可知,抒发哀悼之痛。“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作者用“雪”与“朱”两个颇具色彩的字生动形象地描述了自己头发与容颜因操劳过度而出现的未老先衰的状况。“雪”与“朱”相对,产生强烈的色彩对比,隐含着诗人对过早衰老的感叹之情。“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自己虽然身居官位,却丝毫没享受到当官本该有的乐趣,一心想推行新法,又遇到重重阻力,自己呕心沥血、殚精竭虑,以至于才过而立之年就华发早生、苍颜毕现,世事实在是太艰难了,引发了他潜藏于心中的归老田园、渔樵为生的意愿。
【答案】 ①思乡之愁。首联诗人以杨柳喻乡思,表达了客居他乡的愁绪。②哀悼之痛。颔联写诗人寒食扫墓,思念已故的亲人,悲痛万分。③早衰之叹。颈联写世事艰难,华发已生,朱颜早凋,发出早衰的深沉感叹。④为官之苦。尾联写诗人虽身居官位,却没有享受到“轩冕之乐”,表现出了归老田园、渔樵为生的意愿。
2.抓住抒情方式
古诗抒情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方式。备考中对间接抒情更要加强复习,因为它表达的情感含蓄、隐晦,给考生对诗歌情感的把握带来不小的难度。在解题过程中须区分具体的间接表达方式,“对症下药”。
(1)借景抒情:抓景语悟情语
借景抒情是古诗最常用的抒情方式,从景物描写中挖掘出思想情感是每一个考生都必须具备的基本功。主要途径是通过细读,看看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的特征是什么,色调是什么(指冷色调与暖色调),它们又与情感有着怎样的正关联或负关联。例如:南朝诗人何逊的“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是写离别的名句。前一句写室外——夜已深沉,一片寂静,唯有雨点滴落在台阶上,发出单调的声响。诗中虽然没有写人的活动和情感,但是通过“夜雨滴阶”的情景可以体察到离人心中的凄凉,冰冷的雨点仿佛滴在他们的心上。后一句写室内——天将破晓,油灯将要燃尽,充满离愁的屋子显得一片昏暗。破晓之际,屋子感觉上比较暗。从“夜雨”到“晓灯”,暗示一个不眠之夜过去了,“空阶”和“离室”,则渲染离人心境的凄凉。就这样抓住“滴”与“暗”、“夜”与“晓”、“空”与“离”等词语,不难读出景物中的凄凉之情。
(2)托物言志:抓物语悟情志
借物抒情也是古诗常见的抒情方式。应抓住描写物象的语言,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形态、色彩、味道)和内在品性以及环境特点,并能深入其里,联系诗人自身的经历和所处的社会环境,找准物与志的契合点。值得注意的是,这时的情感一般是双层的:一关乎物之情,二关乎物之志。
(3)用典抒情:抓典语悟情感
用典是古诗的普遍现象,每一个典故都有作者独特的考虑,因此,要思考典中情,首先要靠自己的积累及诗后注释,判断诗句是否用典以及用了什么典故,再结合内容看看是如何使用典故的(正用或反用),从而挖掘其深层情感。抓住典故中的主人公与作者的联系是理解的核心。值得注意的是,这时的情感往往也是双层的:一关乎典故情感,二关乎作者情感。
[典题印证3]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浣溪沙
(宋)苏轼
软草平莎①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何时收拾耦耕②身? 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使君③元是此中人。
【注】 ①莎:指莎草,多年生草本植物。②耦耕:两人各持一耜(sì)(古时农具)并肩而耕。③使君:指词人自己。
全词表现了词中人物的哪些思想情感?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雨后置身于清新怡人环境之中的愉悦、惬意。一场雨后,“软草平莎”,油绿水灵,格外清新;路面上,净而无尘,词人纵马驰骋,自是十分惬意。
(2)对农村田园生活的热爱。雨后桑麻蓬勃生长,蒿艾香气如薰,词人自然是热爱这样的景色和生活的。最后一句又将这样的情感进一步深化。
3.抓住时空转换
诗人的情感在诗中有时不是一成不变的,如何把握这变化的情感呢?其中一个重要路径就是抓住诗中时间、空间的变化。从时间上讲,诗人的情感有过去、现在与将来的变化。比如:回忆过去,感到很美好;驻足现在,觉得伤感;展望(想象)将来,充满期待。读诗要善于分出不同的时间段,找出不同的情感。像离别诗,一般分成离别时和离别后两个时间段写,离别时自然要痛苦,离别后自然有思念之苦、重逢之盼。从空间上讲,空间不同,情感自然也就不同。比如:在家中,家人聚在一起,很温暖;在外乡的路上,颇有羁旅之苦。空间转换,实际上是不同景物对象的转换,读时如能抓住不同空间里的不同描写对象,自然就能捕捉到因空间变化而产生的情感变化。
[典题印证4]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高阳台·除夜
(宋)韩疁
频听银签①,重燃绛蜡②,年华衮衮惊心。饯旧迎新,能消几刻光阴?老来可惯通宵饮?待不眠、还怕寒侵。掩青尊、多谢梅花,伴我微吟。 邻娃已试春妆了,更蜂腰簇翠,燕股横金。勾引东风,也知芳思难禁。朱颜那有年年好,逞艳游、赢取如今。恣③登临、残雪楼台,迟日园林。
【注】 ①银签:更漏,计时工具。②绛蜡:红蜡烛。③恣:随意,无拘束。
这首词中作者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试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除夕夜守岁,引发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和年老体衰的伤感,“饯旧迎新,能消几刻光阴”便是明证;“多谢梅花,伴我微吟”,初开的梅花给了作者些许安慰;“邻娃已试春妆了”引发了作者对春天的向往,作者认识到应当趁精力尚未全衰去感受大好春光的昂扬情感,正是“朱颜那有年年好,逞艳游、赢取如今”。
(二)答题时注意用“术语”
不同题材的诗歌,表达的感情差别较大。因此我们在分析诗歌感情时,可以先看一看诗歌的题材,然后根据题材的不同,运用不同的术语答题。
题材
术 语
怀古咏史诗
建功立业、缅怀古人、昔盛今衰、不满现实、忧国伤时、讽谏帝王、悲天悯人、年华消逝、壮志难酬。
咏物言志诗
高洁志向、不媚世俗、特立独行、怀才不遇、闲适恬淡。
山水田园诗
归隐田园、钟情山水、热爱山川、厌弃官场、农事之乐、田家之情。
边塞征战诗
建立功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山河沦丧的痛苦、久居边关的乡愁、塞外生活的艰辛、连年征战的惨烈、报国无门的怨愤、归家无望的哀痛。
送别怀人诗
依依不舍的留恋、情深意长的勉励、坦陈心志的告白、别后情境的想象。
羁旅乡愁诗
旅途艰辛、寂寞孤独、思家想亲、迁谪之痛、重用之盼。
思妇闺怨诗
对丈夫的思念、对战争的厌恶、对自由的渴盼、对青春逝去的无奈。
针砭时弊诗
战乱饥荒的痛苦、流离失所的同情、黑暗昏庸的批判、山河沦落的惋惜。
[典题印证5] (2019·四川资阳市诊断)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的题目。
谢寺①双桧②
刘禹锡
双桧苍然古貌奇,含烟吐雾郁参差。
晚依禅客当金殿,初对将军映画旗。
龙象界③中成宝盖,鸳鸯瓦上出高枝。
长明灯是前朝焰,曾照青青年少时。
【注】 ①谢寺:即法云寺,原是东晋大都督谢安的住宅,后其姑母削发为尼,遂改住宅为寺,故世称“谢寺”。时诗人30岁,因回忆曾在杜佑军中任职所作。②桧:一种常绿乔木。③龙象界:佛界。
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情感能力。这是一首怀古咏史诗,分析诗人感情时要考虑到诗歌的题材特点。 “晚依禅客当金殿,初对将军映画旗”是写古桧现在与禅客为伴,也曾与战旗相互辉映,见证了将军的赫赫战功。“龙象界中成宝盖,鸳鸯瓦上出高枝”写现在的桧木高大茂盛,为佛寺遮阴装饰,枝条高耸于寺瓦之上。这两联表达了诗人也想像桧木一样,既能与当年主人的丰功伟绩相呼应,也能为现在的佛寺蔽阳遮雨,生有所用,为国家建功立业。“长明灯是前朝焰,曾照青青年少时”是写古桧木历经沧桑,时过境迁,如今仍青翠生机,让诗人产生了对往事的感怀之意。答题时,不能只答情感,而丢了分析。答出具体抒发了什么情感后,要结合诗歌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答案】 表达了诗人对往事的怀念,对建功立业的憧憬向往。谢寺前的古桧木历经沧桑,时过境迁,如今仍青翠生机,让诗人产生了对往事的感怀之意。同时,诗人也想像桧木一样,既能与当年主人的丰功伟绩相呼应,也能为现在的佛寺蔽阳遮雨,生有所用,为国家建功立业。
我们将标题、意象、句法、典故和题材作为读懂诗歌的“抓手”,分别作一些引导。
一、读懂标题蕴含的信息
标题,是诗歌内容和形式等信息的重要载体,是解读诗歌的第一把钥匙。从创作动机上讲,标题往往是触发作者情思的端点,展开诗歌内容的引子。不同的标题所蕴含的信息也有所不同:
1.提示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
2.交代写作缘由或目的,暗含情感。
3.奠定作品的感情基调。
4.表明诗歌的题材。
5.暗示诗歌的表达技巧。
二、把握意象的内涵
意象是“意”与“象”的融合,是诗人内在情思与生活外在景象的统一,是主观心意与客观物象的融合与表现。
意象在表达诗歌情感上的作用主要有两种:
第一,渲染气氛,营造意境。
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意境的产生离不开意象,当众多的意象组合在一起,或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这些意象就能创造出与其特征相符的气氛和意境,读者也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第二,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在古代诗歌创作中,诗人习惯于将内心情感融入意象之中而不直接表白,这就产生了含蓄蕴藉的艺术效果,读者含英咀华,自然也受到了艺术上的熏陶感染,获得精神上的审美快感。此时,意象不仅仅是客观的景物,而且渗透着诗人的情感。
三、读懂诗歌的特殊句法
古代诗歌,通过非常精练的语言来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律、绝、词、曲还得符合格律的要求,故作者在创作诗歌时非对语言作出“变形”不可。这种“变形”在语法上主要表现为:省略成分、语序倒装、词性活用等;在修辞上表现为互文见义等。这些“变形”的地方,往往是读懂诗歌的难点。
1.省略成分。
古代诗歌句子成分的省略,一般情况下,不仅不会使人产生误解,反而使人产生简洁明快之感。有些诗句放到散文中可能被视为文理不通,但在诗歌中,不仅可以使读者心领神会,而且有时简直令人拍案叫绝,这就是古代诗歌省略技巧所带来的艺术效果。
古代诗词句子中的主、谓、宾皆可省略。
2.语序倒装。
古代诗歌中,诗人为了对偶、押韵、表情达意等需要,往往对正常语序进行调整。如“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正常语序应为“千古江山,无处觅英雄孙仲谋”;“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正常语序应为“神游故国,应笑我多情,华发早生”。古代诗歌中语序倒装主要有以下几种较为常见的类型。
3.词类活用。
古代诗歌中一些词的词性发生改变,有时具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功效。因此,古代诗人常常因为炼字需要改变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名词、形容词、数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动词活用为名词,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在古诗词中很常见。
四、读懂诗歌中的典故
典故,指诗文中运用的含有古代故事或有来历出处的词语。用典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练,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读懂典故,最重要的就是要将典故所蕴含的思想内容与诗歌要表达的主旨联系起来思考,这样才能体会出用典的妙处。
五、从题材入手读懂诗歌
人们常按题材把古代诗歌分成若干类,同类诗歌的感情基调大同小异。因此,若能判定一首诗所属的类型,便可快速把握该诗的感情基调。如送别抒怀诗,多写离愁别恨和深厚友情;边塞诗多写建功立业,或抒怀才不遇之情,或描写将士生活艰苦等。
D
真题文本
有效信息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
送子由使契丹
苏 轼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①,湖山应梦武林春②。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
【注】 ①清禁:皇宫。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②武林:杭州的别称。苏轼时知杭州。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
按以下步骤把握全诗:
第一步 整体阅读,领悟诗意
1.析标题。
①交代了人物(苏轼、子由)。②点明了事件(送子由使契丹)。③暗示诗歌内容(送别时所感、所思)。
2.读注释。
①注释的对象,多是难读懂的字词句,扫除考生的阅读障碍,如“清禁”“ 武林”。②帮助理解写作技巧,如“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 ’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 ’ ”运用了典故。 ③帮助领会诗歌的情感和主旨。
3.悟意象。
①“凌风雪”写出了路途的艰辛。②汉朝时匈奴自称天骄,以后用以代异族。③凤是传说中的祥瑞之鸟;麟是传说中的仁德之兽,此以之代辙。
4.辨句法。
标题,就是省略句,应为“苏轼送子由使契丹”,即省略了主语——“苏轼”。
5.明题材。
此诗应是送别诗,侧重营造氛围,在景物或生活画面中透露出送别时的主观情感。送别诗表达的情感或是朋友间真挚友谊的告白,或是临别时坦诚的慰勉,或是依依不舍的留恋,或是发自肺腑的感慨。此诗写出苏轼对子由出使辽国的复杂心理,一再劝勉,谆谆嘱咐,殷殷盼归。
第二步 分析手法,把握情感
手法有:以想象、典故之笔写出弟弟在异国他乡思念京都、思念兄长的情景,且谆谆嘱咐其切勿承认苏氏父子是最佳的人才,因为中原人才济济,不一而足。
1.本诗尾联用了唐代李揆的典故,以下对此进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BD )
A.本联用李揆的典故准确贴切,因为苏轼兄弟在当时声名卓著,与李揆非常相似。
B.中原地域辽阔,人才济济,豪杰辈出,即使卓越如苏氏兄弟,也不敢自居第一。
C.从李揆的故事推断,如果苏辙承认自己的家世第一,很有可能被契丹君主扣留。
D.苏轼告诫苏辙,作为大国使臣,切莫以家世傲人,而要展示出谦恭的君子风度。
E.苏轼与苏辙兄弟情深,此时更为远行的弟弟担心,希望他小心谨慎,平安归来。
【考点定位】 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和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分析综合)和D(鉴赏评价)。
【解析】 B项,无中生有,“中原地域辽阔,人才济济,豪杰辈出”,在诗中找不到依据;对“不敢自居第一”的理由理解错误,由注释③可知,为避免被扣留,不敢自居第一。D项,苏轼告诫苏辙“切莫以家世傲人”,是担心弟弟的安危,并没有让他展示“谦恭的君子风度”。
2.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加以分析。 (6分)
【答案】 表现了诗人旷达的性格。苏轼兄弟情谊深重,但诗人远在杭州,与在京城的苏辙已是天各一方。这次虽是远别,诗人表示也不会作儿女之态,悲伤落泪。
【考点定位】 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鉴赏评价)。
【解析】 首联巧妙化用王勃的名句“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写兄弟二人虽相隔千里,但“我”不会因兄弟出使远方而落泪,体现了其豁达的一面。
【诗意】 我寄身此地和你隔着云海遥遥相望,何必因为你要远行又泪湿衣巾。你不辞劳苦充当信使去冒风雪,为的是要让异族认识朝廷杰出的精英。你将在沙漠留恋地回望京都夜月,梦魂定会越过湖山见到杭城春景。辽国国主若是问起你的家世,可别说朝中第一等人物只在苏家门庭。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梓州①李使君
王维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汉女输橦布,巴人讼芋田。
文翁②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注)①梓州:李使君的赴任之地,州治在今四川三台县。②文翁:汉景帝时的蜀郡太守,曾举办学校,教育人才,使蜀境大化。
1.对本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前两联描绘巴蜀雄秀山川风光,流露出诗人对梓州风光的热烈向往,对李氏即将前往赴任的欣羡之情。
B.颈联既表现了蜀地的物产、民风,也说明蜀地僻远经济落后,人民穷困而且缺乏教化,含蓄地提醒李使君,治蜀并非易事,而是任重道远。
C.尾联以文翁来反衬李使君,用典贴切,并借以传达出自己真诚、殷切的期望之意,可谓用典妙笔。
D.这首诗立意不在惜别而在劝勉,全诗没有一般送别诗的感伤气氛,情绪积极开朗,格调高远明快。
2.首联是如何写景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赠沈学士张歌人①
(唐)杜牧
拖袖事当年,郎教唱客前。
断时轻裂玉,收处远缲烟。
孤直绁云定,光明滴水圆。
泥情迟急管,流恨咽长弦。
吴苑春风起,河桥酒旆悬。
凭君更一醉,家在杜陵②边。
(注)①沈学士,即沈述师,字子明,曾任集贤学士,当时与杜牧同在其兄沈传师宣州幕。张歌人,即张好好,沈述师之妾。②杜陵:地名,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古为杜伯国。杜牧家在长安杜陵。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到访,沈述师让张歌人歌唱助兴,“拖袖”则是张歌人歌唱准备的姿态。
B.歌声清沁肺腑,使人如沐吴苑春风,以美丽之景衬动听歌声,构思新颖别致。
C.后两句承景入情,写诗人听歌后的感受,劝慰沈学士一醉方休,借以解乡愁。
D.赠诗对象为二人,但诗歌以描写张好好歌声为重心,可见诗人对张赞赏有加。
4.诗中二至八句是如何表现张歌人乐技高超的?请简要分析。
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八六子·倚危亭
秦观(宋)
倚危亭、恨如芳草①,萋萋铲尽还生。念柳外青骢别后,水边红袂②公时,怆然暗惊。
无端天与娉婷③,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怎奈向、欢娱渐随流水,素弦声断,翠绡香减。那堪片片飞花弄晚,蒙蒙残雨笼晴。正销凝,黄鹂又啼数声。
①恨如芳草:李煜《清平乐》“离恨恰如芳草,更行更远还生。②袂(mèi)红:红袖,指女子,情人。③娉(pīng)婷:美貌,指美人。
5.下列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篇以景起,出笔突兀。“恨如芳草”两句,兼有写景与比喻两意,意象很美,思巧语也巧。
B.“念柳外青骢别后,水边红袂分时”是虚写,“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是实写。
C.下片无端怨天,看似无理,实则有情,而且正是作者那种不能自制的痴呆之情。
D.本词是一首离别相思之情的词,语言清新自然,情辞相称,精工而无斧凿之痕。
6.这首词的意境蕴藉含蓄,情致悠长,耐人寻味。词的下片创设了三个情景体现这一点,请简要赏析。
四.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鹧鸪天•上元启醮①
张孝祥
子夜封章扣紫清。五霞光里佩环声。驿传风火龙鸾舞,步入烟霄孔翠迎。
瑶简重,羽衣轻。金童双引到通明②。三湘五管同民乐,万岁千秋与帝龄。
(注):①醮:祈祷神灵的祭礼。②通明:开通而贤明,代指君主,这里指君主官邸。
7.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片前二句写词人设醮祈福消灾,然后深夜叩击宫门,再议抗战事,进献平敌计。
B.上片后二句对仗工整,多处用比喻手法,如“龙鸾”喻战报,“孔翠”喻接引礼仪。
C.“瑶简”即玉简,可指道家符箓,也可指帝王封禅诏诰用的文书,此处指战事文书。
D.本词在上元夜景的描写和设醮祈祷一事的叙述中,巧妙抒发词人对于时况的看法。
8.这首词抒发了词人的哪些情感?请简要概括分析。
五.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拟行路难(其四)
鲍照①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拟行路难(其六)
鲍照
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
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躞②垂羽翼!
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
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
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
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③且直!
(注)①鲍照:南朝宋文学家。②蹀躞(dié xiè):小步行走。③孤:指“孤门细族”,也就是“寒门庶族”。
9.下列对两首诗涉及的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行路难》为乐府杂曲歌辞名,多写世路艰难和离情别意。《拟行路难》是作者模仿乐府《行路难》而创作的一组诗歌作品。
B.《拟行路难》(其四)选自《鲍参军集注》,“参军”是官职名。同样以官职来命名的作品集还有《王右丞集》《杜工部集》等。
C.《拟行路难》(其四)中的“酌酒以自宽”一句,化用了李白的“举杯消愁愁更愁”,都是用酒来宽慰自己,消愁解闷。
D.《拟行路难》(其四)前六句为五七杂言,句式交错,构建起一短一长、一张一弛的节奏形式,给人欲说还休之感。
10.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拟行路难》(其四)中,开头两句通过泻水于地、水流向四方的日常现象,喻指人在世间,走向各异。
B.《拟行路难》(其四)中,诗人酌酒自宽、举杯断歌,由此可知此前他借悲怆的《行路难》抒发内心愁绪。
C.《拟行路难》(其六)中,开头通过写诗人难以进食来表现其心绪难平,一个倍受压抑的形象跃然纸上。
D.《拟行路难》(其六)中,诗人看破仕途渺茫,深感生命短促,最后罢官归家,追求安贫乐道的人生真意。
11.鲍照的《拟行路难》是咏叹人生的抒情诗。以上两首诗中,引发诗人叹息之情的共同原因是什么?并且从中任选一首,简要分析其在抒情上的一波三折。
六.阅读下面的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王充道送水仙花五十枝欣然会心为之作咏①
黄庭坚
凌波仙子生尘袜,水上轻盈步微月。
是谁招此断肠魂?种作寒花寄愁绝。
含香体素欲倾城,山矾是弟梅是兄。
坐对真成②被花恼,出门一笑大江横。
[注]①黄庭坚曾被卷人新旧党的斗争后被贬谪到四川,51岁时,奉召回到湖北,在荆州沙市候命。这年冬天,作者在沙市写了四首有关水仙花的诗,以这首诗最为有名。王充道,作者的友人,当时在荆州做官。②真成:真个是。
1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用洛神的形象来写水仙,把植立盆中不动的花朵,写成“轻盈”漫步的仙子,化静为动,化物为人,凌空取神,把水仙的姿态写得非常动人。
B.颔联由洛神转到花,点出洛神是用以比花,进一步把花人格化,表现作者对花有深情,表现出它有一种“楚楚可怜”之态,像美人心中带有“断肠魂”一样,使人为之“愁绝”。
C.颈联上句仍从水仙说,用“倾城”美人比喻花的清香洁白的芳韵;下句则拿山矾、梅花来比较,说水仙在梅花之下而居山矾之上。
D.尾联上句“坐对真成被花恼”是说作者因看到水仙花很美而触发美好事物转瞬即逝而“被花恼”,总结全诗,感叹韶华易逝、美景难再的感伤和烦恼之情。
13.结合写作背景,从表达感情和顿悟真理的角度,赏析尾联末句“出门一笑大江横”的妙处。
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小寒食舟中作①
杜甫
佳辰强饮食犹寒,隐几萧条戴鹖冠②。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
云白山青万余里,愁看直北是长安。
(注)①这首诗写于大历五年春诗人淹留潭州时,即诗人去世前半年多。小寒食是指寒食的次日,清明的前一天。②鹖(hé)冠:传为楚隐者鹖冠子所戴的帽子。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中“强饮”一词是痛快豪饮的意思,表明诗人晚年虽有多病之身而不耐酒力但仍然要纵酒人生之意。
B.颔联紧接首联,十分传神地写出了诗人在船上所见所感,春来水涨,江流浩瀚,自己老眼昏花。
C.颈联写景由近及远,由蝴蝶而鸥鸟,层次分明。第一句“娟娟戏蝶”是舟中近景,所以说“过闲幔”。第二句“片片轻鸥”是舟外远景,所以说“下急湍”。
D.尾联“云白山青万余里”一句,云说“白”,山说“青”,正是春来寒食佳节江上的自然景色,“万余里”将作者的思绪随着层叠不断的青山白云引开去,为结句作铺垫。
15.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因何而“愁”。
八.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夜泊水村
陆 游
腰间羽箭久凋零,太息燕然未勒铭。
老子犹堪绝大漠①,诸君何至泣新亭②。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记取江湖泊船处,卧闻新雁落寒汀。
(注)①绝大漠:汉武帝表彰霍去病之语。②出自《世说新语》:“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藉卉饮宴。周侯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皆相视流泪。唯王丞相愀然变色曰:‘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
1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久凋零”写出诗人被弃置已久的失落,“未勒铭”点出诗人壮志难酬的愤想。
B.颔联抒发了“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志愿,表达了对那些面临外寇侵凌却无所作为的达官贵人的指斥。
C.尾联点题,回笔写自己闲泊水村的寂寥景象,意象传情,直抒胸臆。
D.本诗用典贴切,出语自然,感情充沛,虽有失意悲愁之情却又不失沉雄浑厚的气象。
17.选择合适的角度赏析“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一、(2022·全国乙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白下驿饯唐少府
王勃
下驿穷交日,昌亭旅食年。
相知何用早?怀抱即依然。
浦楼低晚照,乡路隔风烟。
去去如何道?长安在日边。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系饯行之作,送别的对象为唐少府,是诗人早年的知心好友。
B.诗人与唐少府都曾有过潦倒不得志的经历,这也是他们友谊的基础。
C.颈联中的“低”“隔”,使得饯别场景的描写有了高低远近的层次感。
D.颔联和尾联中的问句,使语气起伏,也增添了诗作的豪迈昂扬气概。
15.本诗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都是王勃的送别之作,但诗人排遣离愁的方法有所不同。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二、(2022·新高考1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醉落魄·人日南山约应提刑懋之[注]
魏了翁
无边春色,人情苦向南山觅,村村箫鼓家家笛,祈麦祈蚕,来趁元正七。
翁前子后孙扶掖,商行贾坐农耕织,须知此意无今昔,会得为人,日日是人日。
[注]人日:旧俗以农历正月初七日为人日。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人在人日约朋友去南山探春,但因年老体弱,感到此行会比较困难。
B.在人日这天吹打奏乐,祈盼农桑丰收,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C.这首词以朴实的笔触描绘当时农村的风俗景况,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D.词人以议论入词,能够做到情由境出,情至论随,全词并无生硬之感。
16.词人在下阕发表议论,指出如果懂得做人的道理,每天都是人日。词中谈到哪些做人的道理?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三、(2021年全国高考乙卷语文试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鹊桥仙·赠鹭鸶
辛弃疾
溪边白鹭,来吾告汝:“溪里鱼儿堪数。主人怜汝汝怜鱼,要物我欣然一处。
白沙远浦,青泥别渚,剩有虾跳鳅舞。听君飞去饱时来,看头上风吹一缕。”
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阕结尾句“要物我欣然一处”,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望。
B.因“溪里鱼儿堪数”,故作者建议鹭鸶去虾鳅较多的“远浦”“别渚”。
C.本词将鹭鸶作为题赠对象,以“汝”“君”相称,营造出轻松亲切的氛围。
D.词末从听觉和视觉上分别书写了鹭鸶饱食后心满意足的状态,活灵活现。
15.这首词的语言特色鲜明,请简要分析。
四、(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全国甲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和南丰先生出山之作①
陈师道
侧径篮舁两眼明②,出山犹带骨毛清③。
白云笑我还多事,流水随人合有情。
不及鸟飞浑自在,羡他僧住便平生。
未能与世全无意,起为苍生试一鸣。
(注释)①南丰先生:即曾巩,陈师道敬重仰暮的师长。②侧径:狭窄的路,篮舁:竹轿。③骨毛清:谓超凡脱俗,具有神仙之姿。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出山之初的曾巩,展现出来的是一个明净爽利、风骨秀异的高土形象。
B.颔联两句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白云和流水对于曾巩出山的态度。
C.住在山中的僧人虽然不能像飞鸟一样自由自在,但其生活也令人羡慕。
D.陈师道在诗中书写了曾巩的人生志趣与处世情怀,笔端饱含敬佩之情。
15.在陈师道看来,曾巩是如何处理“仕”与“隐”的关系的?请简要分析。
五、(2021年全国高考新高考I卷语文试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寄江州白司马①
杨巨源
江州司马平安否?惠远东林住得无②?
湓浦曾闻似衣带,庐峰见说胜香炉。
题诗岁晏离鸿断,望阙天遥病鹤孤。
莫谩拘牵雨花社③,青云依旧是前途。
(注)①江州白司马:即白居易。②惠远:东晋高僧,居庐山东林寺。③莫谩:不要。雨花社:指佛教讲经的集会。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根据内容分析,这首诗的写作时间应该与白居易的《琵琶行》比较接近。
B.第三句使用“一衣带水”的典故,表现出朋友之间“天涯若比邻”之意。
C.第六句中的“病鹤”指的是白居易,他怀恋长安,时常遥望京城的宫阙。
D.诗人最后开解朋友,目前虽然身处贬谪之中,但未来的前途依然很远大。
15.前人论此诗,认为第二句已包含委婉劝告的意思,对这一观点应怎样理解?请简要分析。
六、(2021年新高考浙江省语文试题)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意难忘·山家
[清] 吴伟业
村坞云遮,有苍藤老干,翠竹明沙。溪堂连石稳,苔径逐篱斜。文木几,小窗纱,是好事人家。启北扉,移床待客,百树梅花。
衰翁健饭堪夸。把癭尊①茗碗,高话桑麻。穿池还种柳,汲水自浇瓜。霜后橘,雨前茶,这风味清佳。喜去年,山田大熟,烂熳生涯。
(注)①癭尊,即癭樽 用瘿瘤状木根所制的酒杯。
7.词中“衰翁”的身份是____________。下片中“___________”一词点出山家的生活状态,可谓词眼。
8.分别赏析上片的写景艺术和下片的叙事艺术。
七、【2020年高考新课标Ⅰ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
陆龟蒙
虽失春城醉上期,下帷裁遍未裁诗。
因吟郢岸百亩蕙,欲采商崖三秀芝。
栖野鹤笼宽使织,施山僧饭别教炊。
但医沈约重瞳健,不怕江花不满枝。
(注)①袭美,即陆龟蒙的好友皮日休。②下帷:放下室内悬挂的帷幕,指教书。裁诗:作诗。③《楚辞·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比喻培养人才。④商崖:这里泛指山崖。⑤沈约,南朝诗人,史载其眼中有两个瞳孔。这里以沈约代指皮日休。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写作此诗之时,皮日休正患病居家,闭门谢客,与外界不通音讯。
B.由于友人患病,原有的约会被暂时搁置,作者游春的诗篇也未能写出。
C.作者虽然身在书斋从事教学,但心中盼望能走进自然,领略美好春光。
D.尾联使用了关于沈约的典故,可以由此推测皮日休所患的疾病是目疾。
15.请简要概括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八、【2020年高考新课标Ⅱ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读 史
王安石
自古功名亦苦辛,行藏终欲付何人。
当时黮闇犹承误,末俗纷纭更乱真。
糟粕所传非粹美,丹青难写是精神。
区区岂尽高贤意,独守千秋纸上尘。
(注)①黮闇:蒙昧,糊涂。②糟粕:这里用来指代典籍,也作“糟魄”,《庄子·天道》:“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已夫。”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从大处着眼,并非是针对某个具体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而作。
B.历代高人贤士一世奔忙,建功立业,但无法避免身后湮没无闻的可能。
C.历史人物在其所处的时代已经难免被误解,在世俗的传言中更会失真。
D.颈联的上下两句反复陈说,表明诗人的观点,堪称这首诗的警策之语。
15.这首诗阐述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对我们有何启示?
九、【2020年高考新课标Ⅲ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苦笋
陆游
藜藿盘中忽眼明①,骈头脱襁白玉婴。
极知耿介种性别,苦节乃与生俱生。
我见魏征殊媚妩②,约束儿童勿多取。
人才自古要养成,放使干霄战风雨。
(注)①藜藿:藜和藿。泛指粗劣的饭菜。②唐太宗曾说,别人认为魏征言行无礼,我却觉得他很妩媚。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看到盘中摆放的一对剥去外皮的竹笋,洁白鲜嫩,不禁眼前一亮。
B.诗的三、四两句既是对苦笋的直接描写,又有所引申,使苦笋人格化。
C.诗人虽然喜爱苦笋,但毕竟吃起来口感苦涩,所以吩咐不要过多取食。
D.全诗以议论收尾,指出人才养成既需要发展空间,也要经受风雨磨炼。
15.诗人由苦笋联想到了魏征,这二者有何相似之处?请简要分析。
1.C
2.运用了想象、夸张的手法来写景。作者没有实写眼前送别之地的景物,而是想象李使君赴任之地的自然风光:万壑千山,到处是参天的大树,到处是杜鹃的啼声。
【分析】
1.
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C. “以文翁来反衬李使君”错误。并非反衬,而是以文翁来比李使君。
故选C。
2.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两句互文见义,起得极有气势:万壑千山,到处是参天的大树,到处是杜鹃的啼声。既有视觉形象,又有听觉感受,勾勒出巴蜀层峦叠嶂的群山、无数险峻深邃的岩壑、高耸云天的林木,同时还有一片杜鹃热闹如沸的啼鸣,使万壑千岩为之振响。
这两句诗歌是写景,但并不是诗人看到的景象,而是他想象的,因此可以从想象的手法来分析,同时“万壑”“千山”又采用了夸张的手法。既是写景,也可以从描写的角度入手,如虚写、动静结合、视听结合等。
3.C
4.①使用比喻(通感)。歌声停顿时如碎玉落地,歌唱结束如轻烟袅袅,抽茧出丝,绵延不断,歌声圆润又如滴下的水珠。
②正面描写。正面描写歌声“孤直”“光明”,突出其高亢响亮、清亮圆润的特点。
③侧面烘托。用节奏急速的管乐为之迟滞,来烘托歌声的缠绵悱恻;用悠长的琴声为之呜咽,来烘托歌声的痛苦幽怨。
【解析】
3.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
C.“劝慰沈学士一醉方休,借以解乡愁”错误。不是劝慰沈学士借酒消乡愁,而是此情此景触动了作为“客”的自己的乡思之情。注解②已提示杜牧家在长安杜陵。
故选C。
4.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表现手法的能力。“断时轻裂玉,收处远缲烟。孤直绁云定,光明滴水圆”,意思是歌声停顿的时候就像碎玉落地,歌唱结束如轻烟袅袅,抽茧出丝,绵延不断,歌声圆润又如滴下的水珠。此处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歌声停顿”的间隙比作“轻裂玉”;把“歌唱结束时的余音”比作“轻烟”“蚕丝”;把“歌声”比作“水珠”。写出音乐的动听,余韵袅袅。
“孤直绁云定,光明滴水圆”从正面描写歌声的“孤直”“光明”,突出歌声高亢响亮、清亮圆润的特点。
“泥情迟急管,流恨咽长弦。吴苑春风起,河桥酒旆悬”,意思是歌声情深处急管舒缓,伤心处弦音长咽。吴苑的春风又吹起,飘飞着河桥边酒店的酒旗。这四句从侧面进行烘托,用节奏急速的管乐为之迟滞,来烘托歌声的缠绵悱恻;用悠长的琴声为之呜咽,来烘托歌声的痛苦幽怨。
5.B
6.①当年的欢娱之景:回忆当年共醉一帘幽梦,温柔的春风吹拂着你我,可惜欢娱都随流水而去,绿纱巾上的香味、悦耳的琴声都渐渐渐渐消逝,含蓄的表达了好景不长、离别在即的感慨和无奈;②离别之景:词人创设了了片片残红夜色中飞扬、点点细雨下着又晴雾气一片迷迷蒙蒙的凄迷之景,含蓄地表达了怅惘、伤感之情;③愁思被打断之景:结尾二句,以景结情,愁思正浓,忽然又传来黄鹂的啼叫声,含蓄地将划尽还生,难以排解的离愁表现出来。三个情景的创设,使得词的下片景中含情,情中有境,情致悠长,耐人寻味。
【分析】
5.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语言、技巧的能力。
B.“‘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是实写”错误。“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是曾经的事,当年在夜月里,我们共同醉入一帘幽梦,温柔的春风吹拂着你我。属于虚写。
故选B。
6.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景物形象,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由题干可知,本题的设题区域在下片。
首先根据上片把握这首词的意蕴情感,上片中“萋萋刬尽还生”以芳草写离恨,使人感到词人的离别之恨就象原上之草,春风吹又生,生生不灭。
然后到下片中找到能体现这一意蕴的三个情景。
如“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追思当时欢聚的乐事,但“怎奈向、欢娱渐随流水”,奈何当初的欢娱都随流水而去,“素弦声断,翠绡香减”,词人对好景不长、离别在即的无奈溢于言表,此其一;
如“片片飞花弄晚,蒙蒙残雨笼晴”,这是渲染离别之时的情境,“片片飞花”“蒙蒙残雨”,词人以凄迷之景寓怅惘、伤感之情,意蕴十分丰富,是极妙的景语,此其二;
如“销凝之时,黄鹂又啼数声”,一“又”字,既与起笔“倚危亭,恨如芳草,萋萋刬尽还生”遥相呼应,又再次突出了前面所述的两种情境,意蕴境中,韵逸言外,凄楚伤感之思自在其中,这是以景结情,急转直下,声情并茂,此其三。
7.A
8.①上片写想象在半夜时分,词人拿着关于战事的奏章,紧急呈送到朝廷,表达了词人对前方战事的关切以及对收复失地的企盼之情;②想象自己身穿祭服,在他人的引导下进宫拜见君主,表达了词人急于陈述见解的迫切之情;③下片末二句写为官一任需与民同乐,表达了关心人民的情怀;祈祷江山社稷永远太平,表达了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与关注之情。(答对其中两点即可)
【分析】
7.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A.“然后深夜叩击宫门,再议抗战事,进献平敌计”错误,上片前二句词人设醮祈福消灾,企盼着夜深还叩击宫门,再议抗战事,共进平戎计。但这只是一种“企盼”,并非实际发生的事情。
故选A。
8.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该词于写景叙事之中,流露出对国家命运和人民生活的深切关怀。上片前两句,词人设醮祈福消灾时,都在盼望着夜深还叩击宫门,再议抗战事,共进平戎计,可见,词人对国事的关注,他关心前方战事,渴望收复失地,因此内心焦急,企盼能为朝廷献计献策。
“子夜封章扣紫清”,“子夜”指夜半子时;“封章”,言机密事之章奏皆用皂囊重封以进,故名封章,亦称封事;“紫清”,原意天上,谓神仙居所,这里指翰林院,以翰林乃清贵之职,故称。作者因关心国家战事,竟欲在子夜时分进谏帝王去献计献策,可见词人急于陈述见解的迫切之情。最后两句既是贺词,更是企盼。第一句写的是为官心得,为官一任,当关心百姓,“同民乐”,造福四方。后一句“万岁千秋与帝龄”写的是为臣心期,作者祈求江山能万岁千秋太平永存,表达了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与关注之情。
9.C
10.D
11.⑴出身寒门,地位低微;有才难施,仕途坎坷。⑵(任选一首)①(其四)先以水流各向喻贵贱穷达不同,寄哀叹于其中;又言人生有命、不必哀叹,似自宽之语;最后以反问来强化自己心非木石,从而来表达“吞声不敢言”的“有感”,在无声处更见深切的悲愤。②(其六)先于拔剑击柱中直抒哀叹——人生苦短,有志难展;又于悲情中强作欢乐,在无奈中回归家庭平静生活;最后表面自嘲,实则将个人失意升华到控诉时世不公的高度,迸发出满腔愁怨与愤懑。
【解析】
9.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C.“化用了李白的‘举杯消愁愁更愁’”错误,鲍照是南北朝时期,李白是唐朝,鲍照不可能化用李白的诗句。故选C。
10.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D.“追求安贫乐道的人生真意”错误,最后两句诗表面上引证古圣贤的贫贱以自嘲自解,实质上是将个人的失意扩大、深化到揭发、控诉时世不公道,作者人生真意是企求伸展抱负。
故选D。
1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结构的能力。共同原因:拟行路难(其四)中,作者运用以“水”喻人的比兴手法,那流向“东西南北”不同方位的“水”,恰好比喻了社会生活中不同处境下高低贵贱的人。“水”的流向,是地势造成的,人的处境,是门第决定的。因此起首两句,通过对泻水的寻常现象的描写,形象地揭示出了现实社会里门阀制度的不合理性。拟行路难(其六)“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可见,出身寒门,地位低微;“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表明了自己在重重束缚下有志难伸、有怀难展的处境。
一波三折:拟行路难(其四)入手便写水泻地面,四方流淌的现象,哀叹现实社会里门阀制度的不合理性。接下四句,诗人转向自己的心态剖白。以“人生亦有命”的宿命论观点,来解释社会与人生的错位现象,并渴望借此从“行叹复坐愁”的苦闷之中求得解脱。诗的结尾,诗人面对社会的黑暗,遭遇人间的不平,不可能无动于衷,无所感慨。写到这里,诗人心中的愤懑,已郁积到最大的密度,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到了嘴边的呼喊,却突然“吞声”强忍,“踯躅”克制住了。
(其六)前四句集中写自己仕宦生涯中倍受摧抑的悲愤心情,从“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这样三个紧相连结的行为动作中,充分展示了内心的愤懑不平。中间六句是个转折。退一步着想,既然在政治上不能有所作为,不如丢开自己的志向,罢官回家休息,还得与亲人朝夕团聚,共叙天伦之乐。结末两句又由宁静的家庭生活的叙写,一跃而为牢骚愁怨的迸发。这两句诗表面上引证古圣贤的贫贱以自嘲自解,实质上是将个人的失意扩大、深化到控诉时世不公的高度。
12.D
13.①作者欣赏了水仙花之后走出大门,只见浩浩江水横在眼前,不禁心旷神怡,发出会心的一笑。②这句诗颇具顿悟真理的畅快意味,也有着海阔天空的豪情逸兴,表明自己看淡无常、一切顺心而为的精神状态。③在经历了一段极其复杂的心路历程后,作者不惧命运的坎坷与不幸,“出门一笑大江横”,何其潇洒自适!
【分析】
12.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赏析能力。
D.“坐对真成被花恼”是说作者面对着这美丽的花,可真被它撩乱了情怀。黄庭坚是恼独坐对花,欣赏太久,感到寂寞难受。“全诗感叹韶华易逝、美景难再的感伤和烦恼之情”分析有误,从诗歌标题中“欣然会心”和整首诗的描写、抒情可看出并非感叹韶华易逝、美景难再。
故选D。
13.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和情感的把握能力。诗歌前三联是在描写水仙花,写出水仙花出尘脱俗的仙姿、洁白素雅的花色、淡雅的清香、俊逸高雅的神韵,作者面对着这美丽的花,可真被它撩乱了情怀。而最后一句写作者欣赏完水仙花出门后对之欣赏而一笑的却是“横”在面前的“大江”,这“笑”应是心旷神怡的会心一笑。这里所描写的“大江”的形象,和前面所写的水仙花的形象相比,“大”得惊人,“壮阔”得惊人,这种海阔天空其实也是作者心境的一种反映,作者仕途不顺,所以作者在看到横在眼前的大江之后,有了那种看淡无常、一切顺心而为的精神状态,这句诗颇具顿悟真理的畅快意味。
本诗写到作者被水仙花的清新洁白的芳韵所折服、倾倒因为久坐欣赏而感到寂寞难耐,结合作者的经历可以看出作者赏花的寂寞其实也是作者仕途不得志的惆怅,所以作者走出山门,当看到“横”在眼前的大江时,一个“笑”字其实也表达了作者对命运的坎坷和不公的释然,所以这句诗是作者,不惧命运的坎坷与不幸的潇洒自适。
14.A
15.(1)首联中体现了因穷困潦倒孤独寂寞而愁;(2)颔联中写因为年老体衰时局动荡而愁;(3)颈联写因为困居舟中难得自由而愁;(4)因为不被重用忧国忧民而愁。
【分析】
14.本题考查学生对本诗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理解能力。
A.“痛快豪饮”“纵酒人生”错,从寒食到清明三日禁火,所以首句说“佳辰强饮食犹寒”,逢到节日佳辰,诗人虽在老病之中还是打起精神来饮酒。“强饮”不仅说多病之身不耐酒力,也透露着漂泊中勉强过节的心情。
故选A。
15.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思想感情的能力。
首联写小寒时节,勉强吃一点饭,靠着乌皮几,席地而坐,乌皮几已经破旧,缝了很多遍了,头上戴着褐色的帽子。刻画舟中诗人的孤寂形象,点出作者失去官职不为朝廷所用的身份。穷愁潦倒,身不在官而依然忧心时势,思念朝廷,这是无能为力的杜甫最为伤情之处。首联中“强饮”与“鹖冠”正概括了作者此时的身世遭遇,也包蕴着一生的无穷辛酸。
第二联紧接首联,写春来水涨,江河浩漫,所以在舟中漂荡起伏犹如坐在天上云间;身体衰迈,老眼昏蒙,看岸边的花草犹如隔着一层薄雾。十分传神地写出了诗人舟中的所见所感。这种心潮起伏不只是诗人暗自伤老,也包含着更深的意绪:时局的动荡不定,变乱无常,也正如同隔雾看花,真相难明。笔触细腻含蓄,表现了诗人忧思之深以及观察力与表现力的精湛。
第三联两句写舟中江上的景物。见蝶鸥往来自由,各得其所。站在潭州向北直看长安,像是在望天上的白云,有一万多里,蓦然生愁。这两句承上,写由舟中外望空中水面之景。正是这样蝶鸥往来自如的景色,才易于对比,引发出困居舟中的作者“直北”望长安的忧思。
尾联两句总收全诗。云说“白”,山说“青”,正是寒食佳节春来江上的自然景色,“万余里”将作者的思绪随着层叠不断的青山白云引开去,为结句作一铺垫。“愁看”句收括全诗的思想感情,将深长的愁思凝聚在“直北是长安”上。这一句将舟中舟外,近处远处的观感,以至漂泊时期诗人对时局多难的忧伤感怀全部凝缩在内,而以一个“愁”字总结,既凝重地结束了全诗,又有无限的深情俱在言外。
16.C
17.答案示例:
①颈联以工整的对仗(颈联以强烈的对比),揭示了岁月蹉跎与夙愿难偿的矛盾。
②“一身”与“双鬓”对举强调个人力量的渺小和生命的短暂;“报国”与“向人”对举突出空有拳拳爱国心与无人理解志向的矛盾:“有万死”与“无再青”的对举强化了夙愿难偿和岁月蹉跎的矛盾。
③这两句以肯定的语气(直抒胸臆)表达强烈的情感:即便我抱定了“为国牺牲敢惜身”的志向,可是谁能了解我的苦心我的喟叹呢?
【分析】
16.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情感的能力。C.“直抒胸臆”错误。结尾两句的以景结情、意象传情是间接抒情。
故选C。
17.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句的能力。颈联以工稳的对仗,“一身”对“双鬓”,“报国”对“向人”,“有万死”对“无再青”,揭示了岁月蹉跎与夙愿难偿的矛盾。“一身报国有万死”,尽管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尽管生命是短暂的,但是为了拯救国难,“我”却甘愿死一万次。“一”与“万”的强烈的对比,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的拳拳爱国心与殷殷报国情,诚可谓掷地有声。“双鬓向人无再青”,这一句是说,岁月不饶人,满鬓飞霜,无法重获青黑之色,抒发了对华年空掷、青春难再的感伤与悲愤。即便我抱定了“为国牺牲敢惜身”的志向,可是又谁能了解我的苦心我的喟叹呢?这两句直抒胸臆,是全诗之眼。
真题过关
一、【答案】14.D
15.①《送》诗中王勃直抒胸臆,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来宽慰朋友,排遣离愁,乐观豁达,一洗送别诗中悲苦缠绵之态;②《白》诗中,“去去如何道?长安在日边”运用“日近长安远”的典故,以激励朋友去长安施展才华抱负、建功立业来排遣离愁。
【解析】
14.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
D.“增添了诗作的豪迈昂扬气概”错误,颔联问句“相知何用早”的大意是互相了解哪里需要时间早?尾联问句“去去如何道” 的大意是走哪条路离开呢?这两问句写出了作者与友人的感情深厚,表达作者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之情,增添了含蓄抒情的感觉,而非增添了诗作的豪迈昂扬气概。
故选D。
1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与比较诗歌内容的能力。
古诗词的抒情方法: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由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和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间接抒情又分为借景抒情、借物抒情、借古抒情和情景交融。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颈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大意是只要同在四海之内,就是远在天涯海角也如同近在邻居一样。此句写出友谊不受时间的限制和空间的阻隔,是永恒的、无所不在的,所抒发的情感是乐观豁达的;尾联“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大意为不要在岔路口上分手之时,像青年男女那样悲伤得泪湿衣襟。“无为”既是对朋友的叮咛,也是自己排遣离愁的情怀吐露,表现出诗人志向高远,乐观豁达的特点。这两句一洗送别诗中悲苦缠绵之态,排遣离愁,乐观豁达,这是属于直抒胸臆;
《白下驿饯唐少府》中尾联“去去如何道?长安在日边”的大意是走哪条路离开呢?长安就在太阳边上。此句是诗人想象与友人分别后的情景,写出了友人要去的地方是长安,运用“日近长安远”的典故,以激励朋友去长安施展才华抱负、建功立业来排遣离愁。这是通过用典来抒情。
二、 【答案】
15.A
16.(1)人应当执着地追求幸福和美好;(2)“人”的实践和追求对于生活幸福至关重要,勉励人们追求不息生生不止;(3)要懂得长幼之序,懂得天理人伦等做人的道理。
【解析】
15.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
A.“因年老体弱,感到此行会比较困难”错。此句意思是处处是春色,人们还要到南山去寻觅。“苦”,形容执著地追求,表达出了人们这种寻觅春色的执着。不是说词人年老体弱,感到此行会比较困难。
故选A。
16.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
词的末三句“须知此意无今昔,会得为人,日日是人日”,是作者就此情此境所引发的感想,是此词的哲理所在,也正是作者的希望。
首先,作者由“无边春色,人情苦向南山觅”感悟到人应当执着地追求幸福和美好。“无边春色,人情苦向南山觅”是说处处是春色,人们还要到南山去寻觅。词中的“南山”,大约指的是春光优美之处。这里可以象征为幸福、美好。“苦”字表达出了人们这种寻觅春色的执着。可以看做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执着追求。这是作者所肯定的。
其次,作者由人们在人日这一天的祈求丰收、追求幸福的实践活动,提醒人们,“人”的实践和追求对于生活幸福至关重要,勉励人们追求不息生生不止。“村村”三句,以及下片“翁前”两句,写的是农村“人日”这一天的热闹景象,是作者“觅”春所见。“祈麦祈蚕”,就是祈求农事丰收,点出“村村箫鼓家家笛”这项活动的目的。他们要用这尽情的箫鼓和笛声表达他们心中的祈求。“商行贾坐农耕织”,这一组活动,由商、贾、农三种行当的人物组成,而作者用“行”、“坐”、“耕织”三个词,点明了三种行当人物的特征,语言简练。在古代,商人们分为行商和坐商两种。“耕织”则为“农”的本业。当然,这里不一定实写“人日”所见,而是作者由人们的祈求而联想到的各种自食其力的人所从事的争取丰收、幸福的实践活动。
第三,作者由“翁前子后孙扶掖”,告诉我们要懂得长幼之序。“翁前子后孙扶掖”正是“来趁元正七”的老老少少,子子孙孙。从“翁”、“子”、“孙”的排列顺序中我们可以看到魏了翁对长幼之序极为重视。
三、【答案】
14.D
15.①本词语言多用口语,风格亲切自然,浅近直白,通俗易懂。
②语言诙谐风趣,活动生动。
【分析】
14.
本题考查学生对词作的赏析能力。
D.“听觉”是错误的。本词词末中“听”是任凭的意思,没有听觉描写,只是从视觉上书写了鹭鸶饱食后心满意足的状态,活灵活现。
故选D。
15.
本题考查学生对词作语言特色的鉴赏能力。
作答时抓住本词的重点语句“来吾告汝”“主人怜汝汝怜鱼,要物我欣然一处”“白沙远浦,青泥别渚”“虾跳鳅舞”,可见本词并非辛词一贯的沉雄豪迈,而是清新明快的词风。
明确本词的语言特色后,结合诗中相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并阐述诗中用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即可。
本词开篇就写到“溪边白鹭,来吾告汝”就像作者边抚摸着鹭鸶边同它谈话,并且话中称鹭鸶为“汝”“君”,告诉它要去鱼虾多的地方去捕食,要有鸿鹄之志。采用这种对话式的描写,营造出了轻松亲切的氛围。
本词采用了很多口语化的语言,如“鱼儿”“堪数”“剩有”“来”等,这些口语的运用,不加雕饰的语言,使语言更清新自然,表达更加的直白,描绘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面。
四、【答案】
14.C
15.①在曾巩那里,仕与隐并非截然对立,而是可以兼容于一身的;②曾巩向往离世高蹈、超凡脱俗,但他又不能忘情于天下苍生,原意承担社会责任,有深厚的济世情怀。
【分析】
14.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赏析诗歌内容及艺术手法的能力。
C.“住在山中的僧人虽然不能像飞鸟一样自由自在,但其生活也令人羡慕”错误,原文“不及鸟飞浑自在,羡他僧住便平生”指的是身在官场,终不如山中飞鸟那般自由自在,隐居山中的僧人,这一生就可以悠然闲适地度过,这种生活真令人羡慕。并不是僧人不像飞鸟一样自由自在,而是作者自己身不如飞鸟自在。
故选C。
15.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作者思想感情及处世态度的能力。
颈联和尾联转到曾巩对“出”与“隐”的看法。
颈联说:身在官场,终不如山中飞鸟那般自由自在,隐居山中的僧人,这一生就可以悠然闲适地度过,这种生活真令人羡慕。可以看出,曾巩对隐居生活是充满了向往的。
尾联“未能与世全无意,起为苍生试一鸣”可见,他与红尘俗世也并非全然了断,为了替天下苍生发声鸣不平,他最终还是放弃了隐居生活,决然出山。在“独善其身”与“兼济天下”之间,他选择了后者,把个人之乐暂且放下,将苍生之忧挂在心头。在这一点上,他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可谓异代同心。
五、【答案】
14.B
15.“劝诫”是这首诗的主旨,诗人在尾联点明该主旨,劝说白居易不要沉迷于宗教,消磨了志气,要对人生充满信心;②诗歌的第二句在问候中提到僧人和寺庙,为结尾正式的劝诫做了铺垫。【分析】
14.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思想内容、赏析艺术特色的能力。
B.第三句是说诗人曾经听说湓水萦绕像衣带,是对此地景物的描绘,并未有表现朋友间“天涯若比邻”之意,此项对用典解释有误。
故选B。
15.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思想内容的能力。
题干中的“含委婉劝告之意”,已提示考生解答此题的关键,诗人采用哪些手法劝告了什么,既要对诗句的表现手法作出判断,又要体会出诗句中隐含的意思。诗中体现劝告之意的是 “惠远东林住得无?”和“莫谩拘牵雨花社,青云依旧是前途”两句。前者借典故用问句,后者直接表达劝慰之意。只要结合这两句诗,把诗人蕴含其中的意思和情感答出即可。
六、【答案】
7. 隐士(农夫) 烂漫
8.写景艺术:①由远及近,由外到内。从村坞、山家到室内,步移景换。②意象丰密,色彩和谐。“苍藤老干”“翠竹明沙”,构成明净清幽之境。③以动写静,动静结合。如“苔径逐篱斜”。
叙事艺术:①对比衬托。如“蓑翁”与“健饭”。②铺陈写实。如“高话”以下,一一叙写山家生活。③以农家话语写自适情态。如“汲水自浇瓜”。
【分析】
7.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鉴赏诗歌诗眼的能力。
上阕写衰翁的居住环境在山野,室内陈设着文木制作的几案,小巧的窗户饰着纱,说明主人虽在山野也十分讲究,让人感到他是个富于生活情趣的雅士,故可推知其为隐士;下阕写衰翁话桑麻、种柳浇地,也可理解是为农夫。
下阙写衰翁待客,写了席间主客欢洽之情,啜茶饮酒,高话桑麻,去年自己耕种的山田收成极好,可以无忧无虑乐陶陶地过舒心日子了。生活丰富多彩,状态极佳。故能表现这一状态的词应为“烂漫”。
8.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诗歌上阕写景。由步行向山家时沿途所见落笔。首句“村坞云遮”写由下仰望山上,人家村落在白云缭绕中依约可见。渐行渐近,写看到一幢房子,小径沿着篱笆斜伸过去,最后再到室内的陈设。词的上片由远及近、由外到内,移步换景的手法写景;
房子依水傍石,稳稳地临溪而立,小径生满青苔,接着两句是写稍近些看到的老树上缠绕着青青的藤蔓,翠绿的修竹映衬着溪边的白沙,色彩鲜明可爱。用白描之笔富有层次地描绘了山家四周的环境和景物。描绘了隐士山家的幽静环境;
“苔径逐篱斜”,小径沿着篱笆斜伸过去,“逐”字化静为动;“文木几,小窗纱”“启北扉,移床待客”动静结合,表现农家生活的意趣,衬托出主人潇洒出尘的品格。
下片写席间主客欢洽之情。隐士是个苍老体弱的衰翁,却出人意外地饮食健胜。作者用“衰翁健饭堪夸”一句来表示自己的惊奇,“衰翁”与“健饭”形成非常有趣的对比。
老人十分健谈,边啜茶饮酒,边兴致勃勃地谈起了农事。“把癭尊茗碗,高话桑麻。穿池还种柳,汲水自浇瓜。霜后橘,雨前茶。这风味清佳”,一一罗列叙写田家生活及农事,为铺陈写实的手法。
“穿池还种柳”是说在池边开沟引水,并种上柳树,与下面“汲水自浇瓜”都是老翁的农活。这两句以农家话语写老农的悠游轻松,让人羡慕隐逸生活的闲适。“这风味清佳”! 这一句赞语非常口语化,老翁怡然而乐的神情跃然纸上。
七、【答案】
14.A
15.①表达了不能与友人相聚,一起赋诗饮酒、饱览春色的遗憾;②宽慰友人,表达对友人能够战胜病魔的信心和对以后美好生活的展望。
【解析】
【分析】
14.本题综合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
A项,诗歌的题目是《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考生要理解好其中的“奉和”与“见寄”的意思。唐朝的时候,诗人通过寄送诗词酬唱的情况比较多,类似现在的笔友。诗的题目给出了写这首诗的原因,即皮日休抱病在家,闭门谢客,但是给作者写了一封信,作者回信以示酬和。由此可见,选项A“与外界不通音讯”是错误的。
故选A。
15.本题考査学生对诗歌思想感情的把握能力。把握诗歌的情感,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从诗歌本身抓住诗歌标题、意象意境、情感关键词、表达技巧等进行分析;另一方面也可以结合诗人经历、创作心境及创作背景等因素来理解。
①“虽失春城醉上期”一句,说明作者和好友皮日休曾经相“期”春日聚会,饮酒一醉,但是一个“失”字,让这些愿望落空;“下帷裁遍未裁诗”一句是说未能作诗之憾,所以这两句表达了作者不能与友人相聚,一起赋诗饮酒、饱览春色的遗憾。②本诗是一首“奉和”友人的诗歌,好友皮日休因“抱疾”而闭门谢客,然而他却给作者寄去一封信告知病情,作者得知好友抱病,当然要送上安慰,“但医沈约重瞳健”一句则是宽慰友人,希望友人眼睛恢复健康,表达对友人能够战胜病魔的信心;“不怕江花不满枝”一句则用美好的景物对以后美好生活做了展望。
八、【答案】
14.B
15.①史书是由人编写的,难以做到绝对客观,所以历史记载与历史真实之间存在差异。②在读书时必须保持批判精神,善于分辨,切忌盲从。
【解析】
【分析】
14.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参看注释,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B项,“但无法避免身后湮没无闻的可能”错,“行藏终欲付何人”意思是,在死后,他们的行藏最终又会托付给什么人呢?这句话的意思是,在建功立名时,他们作出的努力和牺牲都是自主的;但是,之后他们的一切又要不自主地委之他人,任其摆布,任其剪裁了,对于这一点他们是无能为力、无可奈何的。并非选项所说“无法避免身后湮没无闻的可能”的意思。
故选B。
15.本题考核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要多角度思考,可从时间角度梳理,要看作者在不同时段 的情感;可从描述对象角度梳理,不仅要看描述主体(诗人或抒情 主人公)的情感,也要看描述客体(人、事、物、景)蕴含的情感。给我们的启示其实离不开诗中所阐发的道理。
颔联“当时黮闇犹承误,末俗纷纭更乱真”,承接首联,从史实失真的角度叙写了高贤的悲摧。在当时,高贤们已承污纳秽,受到误解;而后来末流所至,更是以假乱真,以讹传讹,从而使高贤们的行藏失去了原来的真相。由此可见本诗阐发的道理是:史书是由人编写的,难以做到绝对客观,所以历史记载与历史真实之间存在差异。
这首诗歌作者完全是有感而发的,但是它本身所昭示的对书本的怀疑精神和批判精神却无疑具有普泛性的哲理意义。书本是前人经脸、智慧和血汗的结晶,因此,为了继承前人宝贵的精神遗产,为了充实自己的知识,就必须广博地读书。但是,书本又并不都是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这里有高下之分、有真伪之别,因此,在读书时必须善于区别,批判地继承。前人云“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诚如是也!所以。我们在读书时应该始终保持清醒的批判精神,而不能无保留地兼收并蓄,以假为真,以讹传讹,以至为书而误;我们只有以怀疑的理性目光去择取、去吸收,才能化他人的成果为自己的血肉,充实自己,发展自己,这就是本诗所给予我们的哲理性的启示。
九、【答案】
14.C
15.①历史上的魏征以“犯颜直谏”著称,其言行常常令人难以接受,好比苦笋的滋味并不适口;②苦笋与生俱来的“苦节”,象征“耿介”的性格,与魏征方正的人格相似,应该得到认可。
【解析】
【分析】
14.本题是综合性考查题目,考查理解分析诗词的内容、手法、语言、情感等的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逐句翻译诗句,把握诗词的意象,分析诗词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词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并得出答案。本题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C项,诗人虽然喜爱苦笋,但毕竟吃起来口感苦涩,“所以吩咐不要过多取食”理解有误。“勿多取”指的是管束儿童要俭约正直,不贪不奢,不是指“不要过多取食”。
故选C。
15.本题考查结合诗歌手法,概括诗歌形象特点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目要求;然后翻译并理解诗歌内容,根据要求找出相关诗句;再联系手法、结合关键词语,概括形象特点;最后根据要求,分点整理答案。
首先,审读题干可知,本诗采用联想手法,由物及人,要求分析概括苦笋与魏征二者的相似之处。然后,阅读诗歌结合内容进行分析。诗人先写见到一对洁白鲜嫩的苦笋的感受,不禁眼前一亮;进而三、四两句直接描写苦笋,并将其人格化,指出“耿介”是此物种的本性,“苦节”是与生俱来的。“耿介”指正直不阿,廉洁自持;“苦节”指俭约过甚,后以坚守节操,矢志不渝为“苦节”。肯定赞美苦笋品性后,诗人自然由此联想到唐朝宰相、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魏征,“我见魏征殊媚妩”一句是写唐太宗说,别人认为魏征言行无礼,我却觉得他很妩媚。所以,从本身外部特征来看,苦笋的“苦”便是魏征的“殊”,“苦”味并不爽口,而魏征的“殊”在于直言进谏,而其言行有时着实令人难以接受。从内在气质来看,诗人赞美苦笋气节便是唐太宗赞魏征“妩媚”,苦笋性情“耿介”,天生“苦节”,与魏征正直不阿,廉洁自持的品格均是受人赏识之处。最后,结合以上分析,分点概括二者相似之处即可。
【备战2023高考】语文考点全复习——考点36《散文阅读第一课》(含解析)(新高考专用): 这是一份【备战2023高考】语文考点全复习——考点36《散文阅读第一课》(含解析)(新高考专用),共30页。
【备战2023高考】语文考点全复习——考点29《小说阅读第一课》(含解析)(新高考专用): 这是一份【备战2023高考】语文考点全复习——考点29《小说阅读第一课》(含解析)(新高考专用),共4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小说阅读常识,小说阅读题答题技巧,瞻前顾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备战2023高考】语文考点全复习——考点27《论证分析》(含解析)(新高考专用): 这是一份【备战2023高考】语文考点全复习——考点27《论证分析》(含解析)(新高考专用),共3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常见提问方式,题型特征,依文推断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