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高考复习文言文挖空练习(共2组名校模拟题,附参考答案)
展开高考语文文言文挖空练习
班级 考号 姓名 总分
(一)
一、挖空练习
十三年。初,刘表二子琦、琮。表为琮娶其后妻蔡氏之侄( ),蔡氏遂爱( )琮而恶( )琦。表妻弟蔡瑁、外甥张允并得幸于( )表,日相与( )毁( )琦而誉琮。琦不自宁( ),与诸葛亮谋自安( )之术( ),亮不对( )。后乃共( )升高楼,因令去( )梯。谓亮曰:“今日上不至天,下不至地,言出子( )口,而入吾耳,可以言未( )?”亮曰:“君不见申生在内( )而危,重耳居外而安乎?”琦意( )感悟,阴( )规( )出( )计( )。会( )江夏太守黄祖死,琦求代其任,表乃以琦为江夏太守。表病甚( ),琦归省( )。瑁、允恐其见表而父子相感( ),更有托后( )之意,遂遏( )于户外,使不得见,琦流涕而去( )。表卒( ),瑁、允等遂以琮为嗣( )。章陵太守蒯越及东曹掾( )傅巽等劝刘琮降操,曰:“逆顺有大体,强弱有定势。以人臣而拒人主,逆道也;以新造( )之楚而御中国( ),必危也;以刘备而敌( )曹公,不当也。三者皆短,将何以( )待敌?”琮从之。九月,操军至新野,琮遂举( )州降。时刘备屯( )樊,琮不敢告备。备久之( )乃觉,遣所亲( )问琮,琮令其官属宋忠诣( )备宣旨。时曹操已在宛,备乃大惊骇,谓忠曰:“卿诸人作事如此,不早相( )语,今祸至方( )告我,不亦太剧( )乎!”乃呼部曲( )共议。或( )劝备攻琮,荆州可得。备曰:“刘荆州临亡托我以孤遗,背信自济( ),吾所不为。死何面目以见刘荆州乎?”备将( )其众去( ),过襄阳,驻( )马呼琮,琮惧,不能起,琮左右及荆州人多归备。备过( )辞( )表墓,涕泣而去。诣( )当阳,时备众及荆人归( )者十余万人,辎重( )数千两,日( )行十余里,别( )遣关羽乘船数百艘,使会( )江陵。或( )谓备曰:“宜速行( )保江陵。今虽拥大众,被甲( )者少,若曹公兵至,何以拒之?”备曰:“夫济( )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 )弃去”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刘备据蜀》)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十三年。初,刘表二子琦、琮。表为琮娶其后妻蔡氏之侄,蔡氏遂爱琮而恶琦。表妻弟蔡瑁、外甥张允并得幸于表,日相与毁琦而誉琮。琦不自宁,与诸葛亮谋自安之术,亮不对。后乃共升高楼,因令去梯。谓亮曰:“今日上不至天,下不至地,言出子口,而入吾耳,可以言未?”亮曰:“君不见申生在内而危,重耳居外而安乎?”琦意感悟,阴规出计。会江夏太守黄祖死,琦求代其任,表乃以琦为江夏太守。表病甚,琦归省。瑁、允恐其见表而父子相感,更有托后之意,遂遏于户外,使不得见,琦流涕而去。表卒,瑁、允等遂以琮为嗣。章陵太守蒯越及东曹掾傅巽等劝刘琮降操,曰:“逆顺有大体,强弱有定势。以人臣而拒人主,逆道也;以新造之楚而御中国,必危也;以刘备而敌曹公,不当也。三者皆短,将何以待敌?”琮从之。九月,操军至新野,琮遂举州降。时刘备屯樊,琮不敢告备。备久之乃觉,遣所亲问琮,琮令其官属宋忠诣备宣旨。时曹操已在宛,备乃大惊骇,谓忠曰:“卿诸人作事如此,不早相语,今祸至方告我,不亦太剧乎!”乃呼部曲共议。或劝备攻琮,荆州可得。备曰:“刘荆州临亡托我以孤遗,背信自济,吾所不为。死何面目以见刘荆州乎?”备将其众去过襄阳驻马呼琮琮惧不能起琮左右及荆州人多归备备过辞表墓涕泣而去诣当阳时备众及荆人归者十余万人,辎重数千两,日行十余里,别遣关羽乘船数百艘,使会江陵。或谓备曰:“宜速行保江陵。今虽拥大众,被甲者少,若曹公兵至,何以拒之?”备曰:“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刘备据蜀》)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备将其众/去过襄阳/驻马呼琮/琮惧/不能起/琮左右及荆州人多归备/备过辞表/墓涕泣而去/诣当阳/
B.备将其众去/过襄阳/驻马呼琮/琮惧/不能起/琮左右及荆州人多归备/备过辞表/墓涕泣而去/诣当阳/
C.备将其众去/过襄阳/驻马呼琮/琮惧/不能起/琮左右及荆州人多归备/备过辞表墓/涕泣而去/诣当阳/
D.备将其众/去过襄阳/驻马呼琮/琮惧/不能起/琮左右及荆州人多归备/备过辞表墓/涕泣而去/诣当阳/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重耳,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曾流亡十九年,诸葛亮以此劝刘琦暂且远离祸端。
B.归省,旧指回家探望父母,后来也可指回家给父母扫墓,或出嫁女子回娘家省亲。
C.曹掾,曹指古代分科办事的官署,掾指辅佐的官吏。曹掾即分科办事的附属官吏。
D.部曲,古代军队编制单位。大将军营设五部,校尉一人;部有曲,曲有军候一人。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刘琮娶了蔡氏侄女为妻,而蔡氏的弟弟蔡瑁、外甥张允又受到刘表的宠信,他们每天一起在刘表面前诋毁刘琦。
B.刘琦“撤梯计”逼迫诸葛亮替他谋划自保之策,诸葛亮于是暗示刘琦请求刘表让他担任江夏太守,远离是非之地。
C.刘琮瞒着刘备投降曹操,等到曹操大军已经驻扎宛城,他才主动派人告知刘备,刘备部下劝刘备攻打荆州,但刘备不忍。
D.有人劝刘备放弃追随他的荆州百姓,火速前往江陵,但刘备认为做大事必须以人为本,不愿放弃跟随他的百姓。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琦不自宁,与诸葛亮谋自安之术,亮不对。
(2)卿诸人作事如此,不早相语,今祸至方告我,不亦太剧乎!
(二)
一、挖空练习
秦兴师(固定词组, )临( )周而求( )九鼎,周君患( )之,以( )告颜率(特殊句式, )。颜率曰:“大王勿忧,臣请东借救(固定词组, )于( )齐(特殊句式, )。”颜率至齐,谓齐王曰:“夫秦之为无道(固定词组, )也,欲兴兵临周而求九鼎。周之君臣,内( )自画计(固定词组, ),与( )秦,不若归( )之大国(特殊句式, )。夫存( )危国(固定词组, ),美名也(特殊句式, );得九鼎,厚宝(固定词组, )也(特殊句式, )。愿大王图( )之。”齐王大悦,发师(固定词组, )五万人,使陈臣思将( )以( )救周,而秦兵罢( )。
齐将求九鼎,周君又患之。颜率曰:“大王勿忧,臣请东解( )之。”颜率至齐,谓齐王曰:“周赖( )大国之义( ),得君臣父子相保( )也,愿献九鼎,不识( )大国何途之从而致( )之( )齐(特殊句式, )?”齐王曰:“寡人将寄径(固定词组, )于( )梁(特殊句式, )。”颜率曰:“不可。夫梁之君臣欲得九鼎,谋( )之晖台之下(特殊句式, ),少海之上,其日久矣。鼎入梁,必不出( )(特殊句式, )。”
齐王曰:“寡人将寄径于楚。”对曰:“不可,楚之君臣欲得九鼎,谋之于叶庭之中,其日久矣。若入楚,鼎必不出。”王曰:“寡人终( )何途之从而致之齐?”“弊邑( )固( )窃为大王患之。夫鼎者,非效( )醯( )壶酱甀( )耳,可怀挟( )提挈(固定词组, )以至齐者;非效鸟集(固定词组, )乌飞,兔兴( )马逝( ),漓( )然止( )于( )齐者。
昔周之伐殷,得九鼎,凡( )一鼎而九万人輓( )之,九九八十一万人,士卒师徒(固定词组, ),器械被具(固定词组, ),所以( )备( )者称( )此(特殊句式, )。今大王纵( )有其人,何途之从而出( )(特殊句式, )?臣窃( )为( )大王私( )忧之( )。”齐王曰:“子之数( )来者,犹( )无与( )耳(特殊句式, )。”颜率曰:“不敢欺( )大国,疾( )定所从出,弊邑迁( )鼎以待命。”齐王乃( )止。
二、模拟演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10-14小题。
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周君患之,以告颜率。颜率曰:“大王勿忧,臣请东借救于齐。”颜率至齐,谓齐王曰:“夫秦之为无道也欲兴兵临周而求九鼎周之君臣内自画计与秦不若归之大国夫存危国,美名也;得九鼎,厚宝也。愿大王图之。”齐王大悦,发师五万人,使陈臣思将以救周,而秦兵罢。齐将求九鼎,周君又患之。颜率曰:“大王勿忧,臣请东解之。”颜率至齐,谓齐王曰:“周赖大国之义,得君臣父子相保也,愿献九鼎,不识大国何途之从而致之齐?”齐王曰:“寡人将寄径于梁。”颜率曰:“不可。夫梁之君臣欲得九鼎,谋之晖台之下,少海之上,其日久矣。鼎入梁,必不出。”齐王曰:“寡人将寄径于楚。”对曰:“不可,楚之君臣欲得九鼎,谋之于叶庭之中,其日久矣。若入楚,鼎必不出。”王曰:“寡人终何途之从而致之齐?”“弊邑固窃为大王患之。夫鼎者,非效醯壶酱甀①耳,可怀挟提挈以至齐者;非效鸟集乌飞,兔兴马逝,漓然②止于齐者。昔周之伐殷,得九鼎,凡一鼎而九万人輓之,九九八十一万人,士卒师徒,器械被具,所以备者称此。今大王纵有其人,何途之从而出?臣窃为大王私忧之。”齐王曰:“子之数来者,犹无与耳。”颜率曰:“不敢欺大国,疾定所从出,弊邑迁鼎以待命。”齐王乃止。
(选自《战国策•东周策》)
[注]①醯壶酱甀:醋瓶子或酱罐子。②漓然:流动的样子。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夫秦之为无道/也欲兴兵/临周而求九鼎/周之君臣/内自画计/与秦/不若归之大国/
B.夫秦之为无道也/欲兴兵临周而求九鼎/周之君臣/内自画计/与秦/不若归之大国/
C.夫秦之为无道也/欲兴兵临周而求九鼎/周之君臣内/自画计与秦/不若归之大国/
D.夫秦之为无道/也欲兴兵/临周而求九鼎/周之君臣内/自画计/与秦/不若归之大国/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九鼎,相传为夏禹所铸,是夏,商,周三代传国的宝物,象征九州。
B.“致”,意为“运到”,与《过秦论》“以致天下之士”中的“致”不同。
C.弊邑,破败的小城镇。文中因东周时期天下支离破碎,故称之。
D.殷,商朝盘庚迁都于殷,商亦称为“殷”,后世称之为“殷商”。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面对秦国兵临城下索要九鼎的要求,周君忧心忡忡,将这件事告诉了颜率,颜率主动请求为周君去齐国借兵救援。
B.颜率为了让齐国发兵救援东周,承诺将九鼎送给齐国,齐王权衡再三后,派遣五万大军救助东周,秦兵果然撤退。
C.当齐王准备向周君索要九鼎,让东周兑现诺言时,周君忧心忡忡,颜率再次请求出使齐国,并为周君解除了忧患。
D.颜率见到齐王之后,先表示东周甘愿把九鼎献给齐王,然后又极力陈说运送九鼎的难处,最终打消了齐王的念头。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存危国,美名也;得九鼎,厚宝也。愿大王图之。
(2)今大王纵有其人,何途之从而出?臣窃为大王私忧之。
14.颜率前往齐国借兵和让齐国放弃九鼎,分别采用了怎样的劝说策略?请简要概括。
附:参考答案
(一)
一、
十三年。初,刘表二子琦、琮。表为琮娶其后妻蔡氏之侄(侄女),蔡氏遂爱(喜爱)琮而恶(厌恶)琦。表妻弟蔡瑁、外甥张允并得幸于(被)表,日相与(一同)毁(诋毁)琦而誉琮。琦不自宁(安宁),与诸葛亮谋自安(自保)之术(策略),亮不对(回答)。后乃共(一同)升高楼,因令去(撤去)梯。谓亮曰:“今日上不至天,下不至地,言出子(侄女)口,而入吾耳,可以言未(否,用在句末,表疑问)?”亮曰:“君不见申生在内(在国都)而危,重耳居外而安乎?”琦意(内心)感悟,阴(暗中)规(规划)出(出外任职)计(计划)。会(恰逢)江夏太守黄祖死,琦求代其任,表乃以琦为江夏太守。表病甚(严重),琦归省(回家探望父母)。瑁、允恐其见表而父子相感(相互感应),更有托后(托付后事)之意,遂遏(阻止)于户外,使不得见,琦流涕而去(离开)。表卒(去世),瑁、允等遂以琮为嗣(继承人)。章陵太守蒯越及东曹掾(意思是分曹治事的属吏,胥吏)傅巽等劝刘琮降操,曰:“逆顺有大体,强弱有定势。以人臣而拒人主,逆道也;以新造(刚接手)之楚而御中国(中原,此处指朝廷),必危也;以刘备而敌(抵挡)曹公,不当也。三者皆短,将何以(以何,用什么)待敌?”琮从之。九月,操军至新野,琮遂举(全)州降。时刘备屯(屯守)樊,琮不敢告备。备久之(音节助词)乃觉,遣所亲(所亲近的人)问琮,琮令其官属宋忠诣(到)备宣旨。时曹操已在宛,备乃大惊骇,谓忠曰:“卿诸人作事如此,不早相(用在动词前,表动作对自己怎么样)语,今祸至方(才)告我,不亦太剧(过分)乎!”乃呼部曲(部下)共议。或(有人)劝备攻琮,荆州可得。备曰:“刘荆州临亡托我以孤遗,背信自济(满足自己),吾所不为。死何面目以见刘荆州乎?”备将(率领)其众去(离开),过襄阳,驻(停驻)马呼琮,琮惧,不能起,琮左右及荆州人多归备。备过(经过)辞(辞别)表墓,涕泣而去。诣(到)当阳,时备众及荆人归(归顺)者十余万人,辎重(意思是古代泛指人们外出时携带的包裹箱笼,后经沿用、演化,系指军队携运行的物资)数千两,日(名作状,每天)行十余里,别(另外)遣关羽乘船数百艘,使会(会合)江陵。或(有人)谓备曰:“宜速行(急事行军)保江陵。今虽拥大众,被甲(穿铠甲)者少,若曹公兵至,何以拒之?”备曰:“夫济(成功)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怎么忍心)弃去”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刘备据蜀》)
二、
10.
(答案)C
(解析)“备将其众去”意思是刘备率领他的军队离开,因此“去过”不能连在一起,据此排除A、D两项根据上文,刘表已经去世,因此刘备是拜见辞别刘表的坟墓,所以“备过辞表墓”中间不能断开,据此排除A、B两项。
11.
(答案)B
(解析)“后来也可指回家给父母扫墓,或出嫁女子回娘家省亲”错误,“归省”没有给父母扫墓的说法,古代出嫁女子回娘家省亲叫归宁。
12.
(答案)A
(解析)B项,“诸哥亮于是暗示刘琦请求刘表让他担任江夏太守”错误,原文是“奇意感悟,阴规出计,会江夏太守黄祖死,琦求代其任,表乃以琦为江夏太守”,可见诸葛亮只讲了重耳的故事,暗示刘琦远离是非之地,没有明确让他请求刘表让他做江夏太守;C项,“等到曹操大军已经驻扎宛城,他才主动派人告知刘备”错误,原文是“备久之乃觉,遣所亲问琮,琮令其官属宋忠诣备宣旨”,可见是刘备先派人问刘琮,刘琮才命令宋忠去宣布旨意;D项,“有人劝刘备放弃追随他的荆州百姓”错误,原文是“或谓备曰:“宜速行保江陵。今虽拥大众,被甲者少,若曹公兵至,何以拒之”,可见刘备手下并没有明确劝刘备放弃荆州百姓,只是说明带领这么多百姓的难处。
13.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不自宁”“自安之术”“不对”各1分,语句通顺2分(2)“卿诸人”“相语”“剧”各1分,语句通顺2分
[参考译文]
(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当初,刘表有两个儿子,刘琦和刘琮。刘表替刘琮娶了他后妻蔡氏的侄女,蔡氏就喜欢刘琮而厌恶刘琦,刘表的妻弟蔡瑁和外甥张允都受到刘表的宠幸,经常在刘表面前低毁刘琦,赞颂刘琮。刘琦心中不安,就向请葛亮请教保全自己的策略,诸葛亮没有回答。后来刘琦与诸葛亮一起登上高楼,于是让人把楼梯撒去。刘琦对诸葛亮说“现在上不着天,下不着地,话从你口中说出,进入我的耳朵,可以说了吗?”诸葛亮说,“你难道不知道春秋时期晋国的太子申生在国都性命不保,而公子重耳却因为居住在外而安全吗?”刘琦领悟了诸葛亮的意思,暗中想办法到外地去。正好江夏太守黄祖死去,刘琦请求接替黄祖的职务,刘表就任命刘琦为江夏太守。刘表病重,刘琦回去探视。蔡瑁、张允恐怕刘琦见到刘表后触动父子之情,刘表甚至可能将他作为继承人,于是把刘琦阻挡在门外,不让他见刘表,刘琦只流着眼泪离开。刘表死后,蔡瑁、张允等人立刘琮为继承人。章陵太守蒯越及东曹掾傅巽等人劝说刘琮投降曹操,说“叛逆和顺从有一定道理,力量的强弱有一定的形势。以臣下的身份来抗拒天子,是叛逆;以刚接手的荆州来对抗朝廷大军,一定很危险;依靠刘备来抵抗曹操,肯定不行。这三方面都不行,用什么对付曹操?”刘琮听从了他们的建议。九月,曹操的军队到达新野,刘琮于是带全州投降。当时刘备驻扎在樊城,刘琮不敢把投降曹操的事告诉他。刘备过了很久才发觉,派亲信去问刘琮,刘琮派属官宋忠去向刘备传达旨意。当时曹操已经到了宛城,刘备十分惊恐,对宋忠说:“你们这些人怎么这样办事,不早告诉我,加今大祸临头才告诉我,不是太过分了吗!"刘备急忙召集部属商量对策。有人劝刘备进攻刘琮,这样可以夺取荆州。刘备说:“刘表临死前把儿子托付给我,这样背信弃义、只图私利的事情我不能做。如果那样,我死后有什么脸面去见刘表?”刘备率领他的军队离开樊城,路过襄阳,停下马呼唤刘琮。刘琮害怕,不敢去见刘备。刘琮的部属和百姓多归附刘备。刘备路过刘表的墓,向他的坟墓拜别,流着眼泪离开,到了当阳。当时跟随刘备的人已经达十多万人,数千辆辎重车,每天才走十多里路,另外派关羽率领部众乘坐几百艘船,到江陵会合。有人对刘备说“应该火速前进,保护江陵。现在虽然人数很多,但身披锐甲能作战的人并不多,如果曹军来到,怎么抵抗?”刘备说:“要做大事一定以民众为根本,现在百姓归附我,我怎么能忍心抛弃他们而去呢?”
(二)
一、
秦兴师(固定词组,起兵)临(到达,(《古代汉语词典》用的就是这个例句),也有学者解释为“逼近”“攻打”)周而求(索取)九鼎(传说夏禹收取九州的金属,铸成九鼎,夏、商传为国宝。周武王伐纣灭商,得到九鼎。武王之子成王把九鼎从商都迁到镐京(今陕西省西安市西郊),举行隆重的定鼎仪式,从此九鼎成了周王朝政权的象征,后来周王室又把九鼎迁至洛阳。春秋时,楚庄王曾派使者去“问鼎”,战国时,秦、楚都曾兴师临周而求九鼎。秦昭王灭掉东周的第二年(前255年)把九鼎从洛阳迁到秦都咸阳,秦亡后,九鼎下落不明),周君(东周的国君)患(担心)之,以(介词,把)告颜率(有学者特别注出,“率”读作lǜ。但shuài多好听啊!颜绿和颜帅,你觉得哪个好听?哪个好看?话说,叫颜绿,不会让你想起下面这位么?)。
颜率曰:“大王勿忧,臣请东(名词作状语,向东边)借救(固定词组,求取救援)于(介词,到)齐(特殊句式,介宾后置)。”颜率至齐,谓齐王(战国时齐国第五位国君齐宣王)曰:“夫秦之(连词,主谓之间)为无道(固定词组,不行正道、不讲道义)也,欲兴兵临周而求九鼎。周之君臣,内(朝内、国内,名词作状语)自画计(固定词组,谋画、筹谋计策),与(动词,给)秦,不若归(通“馈”,赠送)之大国(对齐国的敬称)(特殊句式,省略介词“于”)。夫存(保全)危国(局势不宁、面临危亡的国家),美名也(特殊句式,判断句);得九鼎,厚宝(重宝)也(特殊句式,判断句)。愿大王图(考虑)之。”齐王大悦,发师(固定词组,出兵)五万人,使陈臣思将(动词,为将,率领)以(表目的连词,可译为“来”或“去”)救周,而秦兵罢(返回,撤军)。
齐将求九鼎,周君又患之。颜率曰:“大王勿忧,臣请东解(解决,处理)之。”颜率至齐,谓齐王曰:“周赖(仰仗)大国之义(道义),得君臣父子相保(保全)也,愿献九鼎,不识(知道)大国何途之(助词,宾前标志)从而致(使动用法,使……到达)之(代词,代九鼎)齐(特殊句式,宾语前置)?”齐王曰:“寡人(寡德之人,古代诸侯、王自谦之辞)将寄径(固定词组,借路)于(介词,向)梁(即魏国,前364年魏惠王从安邑(今山西省夏县禹王城)迁都到大梁(今河南开封西北))(特殊句式,介宾后置)。”颜率曰:“不可。夫梁之君臣欲得九鼎,谋(谋划)之晖台(地名)之下(特殊句式,省略介词“于”+状语后置),少海(地名)之上,其日久矣。鼎入梁,必不出(使动用法,使……出去)(特殊句式,省略宾语“之”)。”
齐王曰:“寡人将寄径于楚。”对曰:“不可,楚之君臣欲得九鼎,谋之于叶庭(地名)之中,其日久矣。若入楚,鼎必不出。”王曰:“寡人终(最终)何途之从而致之齐?”“弊邑(也作“敝邑”,谦词,指自己国家)固(副词,也)窃为大王患之。夫鼎者,非效(动词,象)醯(xī,醋)壶酱甀(zhuì,瓮)耳,可怀挟(夹持)提挈(固定词组,用手提着)以(相当于“而”,表修饰)至齐者;非效鸟集(固定词组,群鸟聚集)乌飞,兔兴(跳起)马逝(奔跑,如“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漓(畅流无阻)然止(动词,到)于(介词,用来引出对象,可不译。用法同课本上《劝学》里的“善假于物也”的“于”)齐者。昔周之伐殷,得九鼎,凡(副词,大概、大约)一鼎而九万人輓(wǎn,牵引,拖拉)之,九九八十一万人,
士卒师徒(固定词组,也是指“士卒”),器械被具(固定词组,也是指“使用的器物”),所以(用来……的)备(后备、备用)者称(动词,相当)此(特殊句式,省略介词“于”+状语后置)。今大王纵(纵然,即使)有其人,何途之从而出(活用为使动,使……出,可译为“运出”)(特殊句式,省略宾语“之”)?臣窃(谦词,私下里;可不译)为(介词,替)大王私(暗中)忧之(代词,这件事)。”齐王曰:“子之(连词,主谓之间)数(屡次,多次)来者,犹(副词,还、仍)无与(动词,给予)耳(特殊句式,省略宾语“之”)。”颜率曰:“不敢欺(欺骗)大国,疾(快速)定所从出,弊邑迁(迁移,搬出)鼎以待命。”齐王乃(副词,才)止。
二、
10.B。
11.C。谦称,指自己国家。
12.B。齐王并没有权衡再三。
13.(1)保全面临危亡的国家,这是美好的声名啊;得到九鼎,这是尊贵的宝物啊。希望大王考虑这件事。
(2)如今大王即使有这么多人,又通过什么途径把九鼎运出去呢?我替大王暗中担忧这件事啊。
14.(1)用名利来诱惑齐王。(2)①会受到梁国和楚国的阻挠,找不到合适的道路运回齐国。②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
参考译文:
秦国起兵到了东周,向国君索要九鼎,周君很担心这件事,把这件事告诉了颜率。颜率说:“大王不必担心,请允许我向东边到齐国去求救。”颜率到了齐国,对齐王说:“秦王不讲道义,起兵到东周索要九鼎。我们君臣在朝内自己谋划过了,把九鼎给秦国,不如送给您这样的大国。您要是保全了面临危亡的国家,这就是美好的声名啊;您又得到了九鼎,这是尊贵的宝物啊。希望大王考虑这件事。”齐王非常高兴,出兵五万人,让陈臣思统领去救东周,秦兵就撤退了。
齐王打算来索要九鼎了,周君又担心起这件事。颜率说:“大王不用担心,请允许我去东边解决这件事。”颜率到了齐国,对齐王说:“我们仰仗贵国的道义,使我君臣父子得以保全,愿意献出九鼎,不知你们通过什么途径把九鼎运到齐国呢?”齐王说:“寡人打算向梁国借道。”颜率说:“不可以,梁国君臣早想得到九鼎,在晖台之下、少海之上谋划这件事已很长时间了。只要九鼎进入梁国,必定不会再让它运出来了。”
齐王又说:“寡人打算向楚国借道。”颜率回答说:“不可以,楚国的君臣也很想得到九鼎,在叶庭之中谋划已经很久了。如果九鼎进入楚国,也必定不会再让它运出来了。”齐王说:“那么寡人最终通过什么途径把九鼎运到齐国呢?”颜率说:“我们国家也私下替大王担心这件事。那九鼎,并不像醋壶酱瓮一类的东西,可以在怀里夹着、用手提着就能到达齐国的;也不像乌鸟飞聚、兔跳马奔那样畅然无阻地到达齐国。
当初周武王讨伐殷商,获得了九鼎,大概一个鼎就要九万人牵拉,九个鼎就是九九共八十一万人。士兵和使用的器物,还有备用的东西也跟这些相当。如今大王即使有这么多人,又通过什么途径把九鼎运出去呢?我替大王暗中担忧这件事啊。”齐王说:“你多次前来,还是没把鼎给我们啊!”颜率说:“不敢欺骗贵国,大王赶快确定从哪条路运出,我们就搬出九鼎听候命令。”齐王方才作罢。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文言文片段文意理解简答练习(共五则片段,附挖空训练和参考答案):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文言文片段文意理解简答练习(共五则片段,附挖空训练和参考答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结合选文,简析张奂的人物形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文言文片段断句练习(共五大题,附挖空训练和参考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文言文片段断句练习(共五大题,附挖空训练和参考答案解析),共4页。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文言文训练及重点字词解析练习0927(共四大题,附挖空训练和参考答案):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文言文训练及重点字词解析练习0927(共四大题,附挖空训练和参考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