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第三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精品学案设计
展开2.3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1、理解地域文化的含义,能够说明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的关系
2、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在乡村景观上的体现。
3、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在城镇景观上的体现。
1、地域文化在城镇景观中的体现
2、结合实例说明地域文化对城镇景观的影响
1、宅高田低的原因 :使得高宅可避洪水、低田利于灌溉,形成人地和谐的乡村景观
2、土楼建造的目的 :适宜聚族而居的生活和共御外敌的要求,体现御外凝内的精神
3、蒙古包的特点 :房屋易拆卸、便于搬迁,能抵抗风力,适合草原牧民的游牧生活
4、黄土高原地理环境对窑洞建设的影响
(1)地面植被稀疏,缺乏建筑用材和取暖用材。
(2)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地形崎岖,平地少。
(3)黄土土层深厚,土壤结构紧密,直立性好,适于凿挖
(4)降雨偏少,利于凿挖窑洞
5、窑洞的优点 :冬暖夏凉、就地取材节省建筑材料、节省建筑用地、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
6、广西吊脚楼作用:
广西炎热潮湿,山区更是雨水充沛,既通风散热、防潮,防水,还能防毒蛇、野兽等;依山势而建,节约土地
7、广州骑楼作用(主要记划线的内容)
(1)廊道具有遮阳蔽雨、方便市民行走和购物,保护店面。
(2)严格区分人行与车行交通线,提高交通的安全性.
(3)二楼建在人行道上,可以充分利用土地
(4)空间层次强,能丰富沿街景致。
1.海南省西岛渔村充分利用当地珊瑚资源,就地取材,建造民居,“珊瑚石古屋”成为当地最大的特色。该民居位于我国( )
A.华南沿海文化区 B.江南水乡文化区 C.云贵高原文化区 D.四川盆地文化区
2.地名是一个地区自然及人文地理特征的综合反映。我国某内陆地区地名中“河、井、渠”“宁、乐、孝”“关”“寺、庵”出现比例较高。该地区与地名“河、井、渠”“宁、乐、孝”“关”“寺、庙、庵”相关的地理要素依次是( )
A.河流水利 军事防御 行政区划 宗教信仰
B.水源农耕 道德伦理 军事防御 宗教信仰
C.军事防御 道德伦理 宗教信仰 行政区划
D.军事防御 宗教信仰 行政区划 道德伦理
3.从北到南,我国居民住宅的墙壁由厚到薄,屋顶坡度由小到大,暖房从有到无以及南方干栏式建筑的出现,反映了我国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哪些变化( )
①光照和热量从北到南逐渐减少②光照和热量从北到南逐渐增多③降水量从北到南逐渐减少④降水量从北到南逐渐增多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4.石库门是上海最有代表性的民居建筑,通常被认为是上海近代都市文明的象征之一。石库门建筑是在中国江南传统民居的基础上,与欧洲联体式住宅相结合。它体现了不同文化的( )
A.整合 B.分化 C.同化 D.替代
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非常广泛,包括城市建筑、交通工具、道路及饮食、服饰、居民心理、习俗等。完成下列小题。
5.湘菜是我国历史悠久的八大菜系之一,以辣著称,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当地多雨潮湿,食辣可祛湿 B.当地高温,重油重辣食物便于保存
C.当地缺盐,以辣代盐 D.当地原产且盛产辣椒,原料丰富
6.荷兰因为地势低洼,留传下了穿“木鞋”的习俗。荷兰人穿“木鞋”是为适应冬天寒冷潮湿、地上结冰的地理环境。这说明( )
A.地域文化的形成是以自然环境为基础的 B.地域文化的形成与人类活动无关
C.地域文化是一成不变的 D.此种地域文化的范畴不是单一要素
7.关于地域文化含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不同地理环境下形成的地域文化差异只存在于物质方面
B.地域文化的重要性与其“地域”范围大小成比例关系
C.地域文化是一定地域内自然和人文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D.地域文化具有稳定性,一旦形成不会发生改变
8.位于我国温带荒漠和半荒漠地区,以优质棉花和甘甜的瓜果著称的文化区是
A.青藏高原文化 B.云贵高原文化
C.东北黑土文化 D.新疆荒漠-绿洲文化
9.小明到沙特阿拉伯旅游,看到当地许多居民身穿宽松的阿拉伯长袍。该国所属的世界文化圈是
A.非洲文化圈 B.西欧文化圈 C.东欧文化圈 D.伊斯兰文化圈
10.在中国地域文化区中,以悠扬的马头琴声和豪放的那达慕节庆为特色的文化区是
A.新疆荒漠-绿洲文化区 B.内蒙古草原文化区
C.青藏高原文化区 D.黄土高原文化区
下图为北回归线穿过的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某乡镇聚落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1.图中村镇特点是( )
A.全部沿河流呈带状分布 B.近用水源地,分布相对集中
C.以中心镇为中心均匀分布 D.距中心镇越远,规模越小
12.集市可能分布在( )
A.甲 B.乙 C.丙 D.丁
13.该地区居民的生活特点可能是( )
A.住宅占地规模较小,保温效果差,顶部飞檐明显
B.民族服装多棉织品,款式短小,颜色以灰暗为主色调
C.建筑坐北朝南,街道南北东西通透,典型的井字形格局
D.民风强悍,擅长摔跤骑射,音乐雄浑高亢
参考答案
1.A
【详解】珊瑚分布在温度高于20℃的赤道及其附近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并且材料显示该地为海南岛,当地居民利用珊瑚资源,就地取材,建造民居,所以该民居位于我国华南沿海文化区。故选A。
2.B
【详解】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可知,“河、井、渠”主要与河流水源有关(利用河流发展农耕)。“宁、乐、孝”主要与道德伦理有关。“关”一般为关隘,多与军事防御有关。“寺、庙、庵”多为宗教寺庙,与宗教信仰相关。B正确,ACD错误,故选B。
3.B
【详解】我国从北向南,纬度越来越低,光照增强,热量越来越丰富,①错误、②正确;我国受夏季东南风的影响,降水量从南向北减少,③错误、④正确。故选B。
4.A
【详解】由材料可知,石库门建筑是在中国江南传统民居的基础上,与欧洲联体式住宅相结合,这体现了中国江南文化与欧洲文化的整合,而分化、同化、替代,与整合不同,故选A。
5.A 6.A
【分析】5.湖南的西南面是云贵高原,又地处长江中下游,属孟加拉湾暖湿气流与太平洋暖湿气流相抗衡之地,年均降水量达1300毫米以上,河湖众多,气候多雨潮湿,辣椒可以驱寒除湿,湖南辣椒的品质和产量都比较高,A项正确。重油重辣是适应当地气候和迎合人们饮食习惯的结果,并不是为了便于长期保存,B项错误。当地并不缺盐,C项错误。辣椒原料丰富不是其主要原因,D项错误。故选A。
6.依据材料,当地人穿“木鞋”是为了适应冬天寒冷潮湿、地上结冰的地理环境,说明地域文化形成是以自然环境为基础的,A项正确。地域文化的形成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B项错误。地域文化是处于发展变化中的,C项错误。D选项阐述内容在材料中并不能体现,D项错误。故选A。
7.C
【详解】本题考查地域文化。地域文化是指文化在定的地域环境中与环境相融合打上了地域的烙印的一种独特的文化,具有独特性。地域文化的形成既受当地自然环境的影响,又有人文环境的影响。C正确。不同地理环境下形成的地域文化差异不只存在于物质方面,A错。地域文化的重要性与其“地域”范围大小没有成比例关系,B错。地域文化具有稳定性,但也会发生改变,D错误。故选C。
8.D
【详解】青藏高原文化由于海拔高,气温低主要不生产棉花和甘甜的瓜果,A错误。云贵高原文化主要分布于我国热带亚热带地区,B错误。东北黑土文化并非分布于荒漠地区,C错误。新疆荒漠绿洲文化主要分布于温带荒漠和半荒漠地区,同时该地盛产棉花和瓜果,D正确。故选D。
9.D
【详解】伊斯兰教是沙特阿拉伯的国教,在沙特阿拉伯,全民信仰伊斯兰教,其所属的世界文化圈是伊斯兰文化圈,故D项正确。
10.B
【详解】马头琴、那达慕节为蒙古族的特有乐器和节日,因此以悠扬的马头琴声和豪放的那达慕节庆为特色的文化区是内蒙古草原文化区,B项正确。
11.B 12.B 13.A
【分析】11.由材料信息“图为北回归线穿过的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某乡镇聚落分布图”可知,图中聚落沿河流分布,且分布相对集中,所以A错误,B正确。图中村镇规模有大有小,并没有以中心镇为中心均匀分布,CD错误。故选B。
12.
由所学知识可知,集市主要分布在交通便捷、人口密集、流动人口数量大的地方;读图可知,图中乙地规模较大,且附近人口数量多,符合题意,B正确。甲丙丁所在地区都比乙地规模小,不符合题意,ACD错误。故选B。
1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地位于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地形起伏较大,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住宅占地规模较小,保温效果差,顶部飞檐明显,利于排水,A正确。该地区服饰色彩艳丽,装饰品多,B错误。 建筑坐北朝南,街道南北东西通透,典型的井字形格局是我国北京四合院的特点,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C错误。民风强悍,擅长摔跤骑射,音乐雄浑高亢,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内蒙古地区,不符合题意,D错误。故选A。
2021学年第三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三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学案及答案,共9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地域文化,地域文化与乡村景观,地域文化与城镇景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学案设计,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地域文化,地域文化与乡村景观,地域文化与城镇景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鲁教版 (2019)第二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导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鲁教版 (2019)第二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导学案及答案,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讲授新课,合作探究一,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人地协调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