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复习古诗词曲第46首蒹葭课时教学课件
展开①苍苍:茂盛的样子。②伊人:那人,指所爱的人。③溯洄从之:逆流而上去追寻。溯洄,逆流而上。洄,逆流。从,跟随、追寻。之,代“伊人”。④阻:艰险。⑤溯游:顺流而下。⑥宛在水中央:好像在水的中央,意思是相距不远却无法接近。⑦萋萋:茂盛的样子。⑧:干。⑨湄:岸边,水与草相接的地方。⑩跻:(路)高而陡。⑪采采:茂盛鲜明的样子。⑫未已:没有完,这里指还没有干。⑬涘:水边。⑭右:向右迂曲。⑮沚:水中的小块陆地。
这首诗以水、芦苇、霜、露等意象营造了一种朦胧、萧索而又神秘的意境,塑造了一个不懈努力追求心上人的形象,表现了主人公对美好爱情的执着追求和追求不得的惆怅心情。
1、说说诗歌中的景物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这首诗歌的景物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幅萧瑟、凄清 ( 或冷寂、萧索、凄凉 ) 的晚秋画面。
2、你是如何理解这首诗歌所抒发的感情的?
这首诗歌抒发了对美好爱情 ( 幸福生活 ) 的追求、向往之情。
3、为了见到意中人,主人公有何行动?由此可以看出他具有什么性格特征?
行动:不顾霜露浓重、路途险阻,逆流而上,去寻找意中人。性格特征:不怕艰难险阻,勇于追求爱情,非常执着。
4. 《关雎》《蒹葭》在内容情感和表现形式上有什么异同?
相同点:《关雎》和《蒹葭》都属于于《诗经》 中的“国风”,都是当时的民歌;都运用了“兴”的手法,借景抒情, 托物寓意; 都大量使用重章叠句的艺术形式,反复咏唱;在语言形式上大多四言一句,二二拍,一般隔句用韵,但并不拘泥,而是富于变化;都使用了双声叠韵词,富于声韵美。
中考总复习语文(河南)古诗文专题二古诗词曲鉴赏与默写第36首蒹葭课件: 这是一份中考总复习语文(河南)古诗文专题二古诗词曲鉴赏与默写第36首蒹葭课件,共1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蒹葭《诗经》,第36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总复习语文古诗词曲鉴赏专题第23首 蒹葭课件: 这是一份中考总复习语文古诗词曲鉴赏专题第23首 蒹葭课件,共1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目录安徽·中考,作家作品,八年级下册,诗歌精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语文复习古诗词曲附录古诗词曲对比整合课时教学课件: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复习古诗词曲附录古诗词曲对比整合课时教学课件,共4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根据题材分类整合,一忧国忧民,二羁旅思乡,三咏物抒怀,四寄情山水,六咏史怀古,七酬答送别,八边塞征战,九爱情生活,五叙事抒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