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展开2021-2022学年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
- 人类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其中能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的气体是( )
A. 氮气 B. 氧气 C. 稀有气体 D. 水蒸气
- 中医药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智慧的象征。下列中药传统制作技艺中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白芍切片 B. 研磨珍珠粉 C. 厚朴去皮 D. 烧制血余炭
-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核心素养之一,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
A. 金刚石 B. 氧气 C. 氯化钠 D. 汞
- 下列实验中酒精灯的使用正确的是( )
A. 点燃酒精灯 B. 加热液体
C. 添加酒精 D. 熄灭酒精灯
- 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色火焰,生成二氧化碳
B. 电解水实验中,电源正、负两极气体体积比约为2:1
C. 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 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 下列物质中,有一种物质能与其他三种物质发生反应,它是( )
A. 二氧化碳气体 B. 焦炭 C. 氧气 D. 氧化铜粉末
- 在一定的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应前的质量克 | 2 | 30 | 20 | 10 |
反应后的质量克 | m | 39 | 5 | 16 |
A.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B. 甲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 反应过程中乙、丁变化的质量比为3:5 D. 丁可能是单质
- 清华大学研究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纳米纤维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甲醇,有利于实现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碳达峰”和“碳中和”。其微观示意图如图图中的微粒恰好完全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解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
B. 丁的化学式为
C. 反应中每消耗44g二氧化碳,同时生成32g甲醇
D. 丙、丁的分子个数比1:2
- 构建化学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变化观:醋的酿造和铁丝燃烧都是氧化反应
B. 微粒观: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
C. 守恒观:3g碳和10g氧气混合点燃,一定生成13g二氧化碳
D. 分类观:二氧化锰既是化合物也是氧化物
- 下列实验方案不合理的是( )
A.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比较镁条燃烧前后固体的质量
B. 除中的CO:通过足量灼热的氧化铜粉末
C. 区分软水和硬水:取样,分别滴加等量肥皂水,振荡
D. 比较黄铜片和纯铜片的硬度:相互刻画
- 用化学用语回答问题:
氢气分子 ______。
氮原子 ______。
氯离子 ______。 - 依据图,根据“宏观一微观一符号”之间建立联系的思维方式,回答问题:
图1是元素周期表中钙元素的部分信息,其中“”所表示的含义是 ______。
图2是钙原子的结构示意图,n的值为 ______。
钙元素属于 ______选填“金属”、“非金属”或“稀有气体”元素。
钙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______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 水是─切生命体存在所必须的物质,我们必须爱护水资源,回答下列问题:
生活中通过 ______ 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自来水厂常利用活性炭的 ______ 性,除去水中的异味;
电解水实验,证明水是由 ______ 两种元素组成的;
爱护水资源,人人有责,请写出你在生活中节约用水的一种做法 ______ 。 - 下表是农安县的部分空气质量日数据空气质量指数Air Quality Index,简称
序号 | 日期 | 城市 | AQI指数 | 主要污染物 | 空气质量级别 |
1 | 农安 | 125 | 臭氧8小时 | 轻度污染 | |
2 | 农安 | 59 | 二氧化硫 | 良 | |
3 | 农安 | 73 | 颗粒物 | 良 | |
4 | 农安 | 38 | 一 | 优 | |
5 | 农安 | 46 | 一 | 优 |
该数据中出现的主要污染物中,与酸雨形成有关的物质是 ______填化学式;
由数据可知,AOI指数越 ______选填“大”或“小”,空气质量级别越优;
除数据中出现的污染物外,下列物质也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______填序号;
A.二氧化氮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碳
D.氮气
冬季取暖期间,我县主要以“煤”作为供暖燃料,对比数据可知,已经对空气质量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对此你的合理化建议是 ______。
- 回答下列与含碳物质有关的问题:
北宋画家用墨绘制的《清明上河图》保存至今,体现了碳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______。
和都是碳的氧化物,但由于它们的 ______不同,导致化学性质不同。
木炭与氧化铜反应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中CuO发生了 ______选填“氧化”或“还原”反应。 - 做对比实验的原则之一:将所要研究的对象设置为变量,同时控制对实验结果有影响的其他诸多因素要完全相同,在“一异多同”中对比得出正确结论。
实验A,为验证含量的多少,实验时向呼出的气体样品中滴加1毫升澄清石灰水,再向空气样品中滴加 ______,分别振荡、观察浑浊程度。
实验B,目的是验证燃烧的条件之一 ______。
实验C,得出有关分子的性质是 ______。 - 化学实验需要不断改进与创新,分析回答问题:
实验一 | 实验二 | 实验三 |
煅烧石灰石并检验气体产物 |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 研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
【实验一】B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实验二】铁丝燃烧能够持续较长时间,主要原因是 ______。
【实验三】同时打开弹簧夹、,一段时间后,D烧杯中的现象体现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 ______,F中的现象是 ______,同时关闭、,E中多孔塑料板处依次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用字母a、b、c对图排序。
- 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并收集气体,回答下列各题:
仪器①的名称是 ______。
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并收集氧气①选用的装置是 ______,②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______。
A.先在试管中加入氯酸钾,再检验装置气密性
B.若用E,收集前集气瓶内要装满水
C.为节约药品集气瓶内有气泡就开始收集
D.实验结朿后,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
用B装置制取,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若用装置甲收集,具有的优点是 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 “大单元”整合是一种新的学习化学的思维方法,结合铁的探究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探究一: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______。
探究二:A中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需要预先在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水,原因是 ______;B中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依据C实验的现象可判断出Fe的活动性比铜 ______;A、B、C三个实验,体现了大多数金属具有的三点化学性质:与氧气反应、与酸反应、______。
探究三:探究铁生锈的条件,画出③中的实验装置图 ______。
探究四:图为冬季人们常用的“暖贴”,其成分如下:
【提出问题】使用暖贴时为什么会很快产生热量呢?
【猜想假设】猜想一:活性炭能加快铁粉生锈的速率;猜想二:食盐能加快铁粉生锈速率。
【进行实验】下表是2g铁粉、5g水与不同量活性炭、不同量食盐均匀混合后,在10分钟内温度上升的实验记录。
实验编号 | 活性炭 | 食盐 | 温度上升值 |
1 | 0 | 0 | |
2 | 0 | ||
3 | 0 | ||
4 |
【解释与结论】
①对比实验1和3,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
②欲得出结论“活性炭与食盐同时存在会大幅度加快铁生锈速率”,需要对比 ______填实验编号。
【反思与评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
A.暖贴在使用前要密封保存
B.暖贴使用后剩余物可以回收利用
C.利用铁生锈的原理,铁粉还可用于食品保鲜
D.铁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氧气能供给呼吸、支持燃烧。氮气、稀有气体和水蒸气无此性质。
故选:B。
根据空气中各气体性质以及氧气的用途分析。
熟练掌握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以及氧气的用途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答案】D
【解析】解:A、白芍切片只是将其切成片,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
B、研磨珍珠粉只是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
C、厚朴去皮只是将其皮去掉,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
D、烧制血余炭包含着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属于化学变化,故D正确。
故选:D。
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
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
3.【答案】B
【解析】解:A、金刚石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B、氧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是由氧分子构成的,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
C、氯化钠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D、汞属于金属单质,是由汞原子直接构成的,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故选:B。
根据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气态的非金属单质和一般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气、水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一般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如氯化钠,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方面的知识,对物质进行分类与对号入座、掌握常见物质的粒子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4.【答案】A
【解析】解:A、点燃酒精灯用火柴或打火机,故A正确;
B、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故B错误;
C、不能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以防引起火灾,故C错误;
D、熄灭酒精灯应该用灯帽盖灭,故D错误。
故选:A。
A、根据酒精灯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
B、根据试管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
C、根据酒精灯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
D、根据酒精灯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
本题比较简单,主要考查有关实验操作正误的判断。
5.【答案】D
【解析】解:A、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色火焰,生成二氧化碳,不是现象,是结论;故选项错误;
B、电解水实验中,电源正、负两极气体体积比约为2:1错误,因为氧气与氢气的体积比是1:2;故选项错误;
C、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错误,因为铁丝中空气中不燃烧;故选项错误;
D、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正确;故选项正确;
故选:D。
A、一氧化碳的可燃性;
B、电解水实验中,电源正、负两极气体体积比约为1:2;
C、铁丝中空气中不燃烧;
D、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本考点考查了化学变化中实验现象的描述等,综合性比较强,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并理解应用。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6.【答案】B
【解析】解:木炭能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能与氧化铜加热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能与二氧化碳高温反应生成一氧化碳,
故选:B。
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木炭具有可燃性,能与氧气发生反应,木炭具有还原性,能与一些物质发生还原反应,据此解答.
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间的反应,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性质进行.
7.【答案】D
【解析】解:由表格信息可知,反应后乙质量增加了9克,是生成物;丁质量增加了6克,是生成物;丙质量减少了15克,是反应物;乙和丁的质量和正好等于参加反应的丙的质量,所以推断甲的质量反应前后不变,甲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不参与反应的物质,表中M为2g;反应物是丙,生成物是乙和丁,所以是分解反应,反应前后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A.该反应是分解反应,故错误;
B.甲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故错误;
C.反应过程中乙、丁变化的质量比为3:2,故错误;
D.丁可能是单质,故正确。
故选:D。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反应后质量增加的是生成物,减少的是反应物,由表格信息可知反应后乙质量增加了9克,是生成物;丁质量增加了6克,是生成物;丙质量减少了15克,是反应物;乙和丁参加反应的质量和正好等于参加反应的丙的质量,所以推断甲的质量反应前后不变,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不参与反应的物质,表中M为2g;反应物是丙,生成物是乙和丁,所以是分解反应。
本题涉及范围广,难度系数中等,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8.【答案】D
【解析】解:A、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解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该选项正确;
B、每个丁的分子中含有1个氧原子和2个氢原子,因此丁的化学式为,该选项正确;
C、一定条件下氢气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甲醇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质量关系:
,
44 32
反应中每消耗44g二氧化碳,同时生成32g甲醇,该选项正确;
D、丙、丁的分子个数比1:1,该选项不正确。
故选:D。
一定条件下氢气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甲醇和水;
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9.【答案】C
【解析】解:醋的酿造是缓慢氧化,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也是氧化反应,故正确;
B.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故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故正确;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每12g碳和每32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g二氧化碳,故3g碳需要8g氧气混合点燃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1g二氧化碳,故错误;
D.根据二氧化锰的化学式书写可知,二氧化锰既是化合物也是氧化物,故正确;
故选:C。
A.根据氧化反应的原理解答;
B.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据此解答;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解答;
D.根据物质的分类解答。
本题涉及范围广,难度系数低。
10.【答案】A
【解析】解:A、镁条和氧气燃烧生成氧化镁固体,所以比较镁条燃烧前后固体质量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故A不合理;
B、CO通过足量的灼热氧化铜粉末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B合理;
C、区分软水和硬水:取样,分别滴加等量肥皂水,振荡,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产生泡沫较少的是硬水,故C合理;
D、一般合金的硬度大于其组成中纯金属的硬度,因此比较黄铜片和纯铜片的硬度可相互刻画,能留下痕迹的则是纯铜片,硬度小,故D合理。
故选:A。
A、根据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方法来分析;
B、根据气体的性质以及除杂的方法来分析;
C、根据硬水与软水的鉴别方法来分析;
D、根据合金的性质来分析。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解题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
11.【答案】
【解析】解: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若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氢分子可表示为:;
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氮原子,就可表示为:N;
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故氯离子可表示为:。
故答案为:;
;
。
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12.【答案】钙原子相对原子质量是金属 失去
【解析】解:图1中“”所表示的含义是钙原子相对原子质量是;
图2是钙原子的结构示意图,n的值为。
钙元素,有“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
钙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2,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到2个电子而形成阳离子。
故答案为:钙原子相对原子质量是;
;
金属;
失去。
根据元素周期表中一格的意义分析;
根据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分析;
金属元素名称一般有“钅”字旁,固态非金属元素名称有“石”字旁,气态非金属元素名称有“气”字头,据此进行解答即可。
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及辨别元素种类的方法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
13.【答案】煮沸 吸附 氢、氧 用洗脸水冲马桶合理即可
【解析】解:生活中通过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自来水厂常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爱护水资源,人人有责,在生活中节约用水的做法有洗菜水浇花、洗脸水冲马桶、洗衣服的水拖地等。
故答案为:煮沸;
吸附;
氢、氧;
用洗脸水冲马桶合理即可。
根据硬水软化的方法来分析;
根据活性炭的性质与用途来分析;
根据电解水的实验结论来分析;
根据节约用水的措施来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但综合性较强,考查了多方面的生活知识,要将化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从化学中走进生活,从生活中走入化学。
14.【答案】 小 AB 用天然气燃烧取暖
【解析】解:二氧化硫能形成酸雨,化学式是:;
由图表中数据可知AOI指数越小,空气质量级别越优;
、二氧化氮属于有毒气体,属于空气污染物,故A正确;
B、一氧化碳有毒,属于空气污染物,故B正确;
C、二氧化碳属于空气成分,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故C错;
D、氮气属于空气成分,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故D错。
故选:AB。
我的建议是利用天然气燃烧取暖。
故答案为:;
小;
;
用天然气燃烧取暖.
根据二氧化硫能形成酸雨进行分析;
根据图表中数据进行分析;
根据造成空气污染的物质来分析;
本题是考查空气的污染问题,提醒人们要时刻关注环境,保护我们的生存家园。
15.【答案】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 分子构成 还原
【解析】解:用墨绘制的《清明上河图》能够保存至今是因为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故答案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
和都是碳的氧化物,二者的分子构成不同,导致化学性质不同,故答案为:分子构成;
在中,氧化铜失去了氧,发生了还原反应,故答案为:还原。
根据碳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
根据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的分子结构的不同进分析;
根据物质失去氧发生还原反应进行分析。
此题难度不大,考查碳及碳的氧化物的相关知识。
16.【答案】1毫升澄清石灰水 燃烧需要氧气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解析】解:实验A,为验证含量的多少,需要控制滴加氢氧化钙溶液的量必须相同,实验时向呼出的气体样品中滴加1毫升澄清石灰水,再向空气样品中滴加1毫升澄清石灰水,分别振荡、观察浑浊程度。
实验B,一个通入了氧气,白磷能燃烧,一个没有通入氧气,不能燃烧,目的是验证燃烧的条件之一是燃烧需要氧气;
实验C中,两个烧杯中水的温度不同,热水中变红的速率快,对比两个实验能得出有关分子性质的结论是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故答案为:毫升澄清石灰水;
燃烧需要氧气;
温度,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根据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比较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的含量不同,需要控制滴加氢氧化钙溶液的量必须相同进行分析;
根据实验B中实验条件的不同进行分析;
根据实验C中溶剂的温度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控制变量法在对比实验中的正确应用,难度不大,需要分析反应原理,然后确定需要控制的量.
17.【答案】双氧水的分解能持续提供氧气 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且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液体变为红色
【解析】解:【实验一】B处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化学方程式为:;故答案为:;
【实验二】该实验中,铁丝燃烧能够持续较长时间,主要原因是双氧水的分解能持续提供氧气;故答案为:双氧水的分解能持续提供氧气;
【实验三】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且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
蕊试液变红,所以同时打开弹簧夹、,一段时间后,D烧杯中的现象是燃着的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F中液体变为红色,变红的原因是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同时关闭、,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增多,所以E中液面会不断下降,多孔隔板处依次观察到的现象是;故答案为: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且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液体变为红色;。
【实验一】根据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的生成物进行书写;
【实验二】根据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原理进行分析;
【实验三】根据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及反应的现象进行分析。
掌握二氧化碳的相关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18.【答案】长颈漏斗 可以定量收集二氧化碳
【解析】解:①为加入液体的长颈漏斗;
故答案为:长颈漏斗。
①反应物为固体,且需要加热,故选A为发生装置;
故答案为:A。
②A、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再装入药品,选项A错误;
B、排水法收集气体时,为了避免气体不纯,需要集气瓶内装满水,选项B正确;
C、为了避免收集气体不纯,需要等到导管口出现连续均匀气泡时再进行收集,选项C错误;
D、为了避免发生倒吸,先移出导管,再熄灭酒精灯,选项D正确;
故答案为:BD。
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及气体符号,所以化学方程式为;甲装置带有;量筒,可以看到排出水的体积,从而得出收集二氧化碳的体积,因此可以定量收集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可以定量收集二氧化碳。
考查实验室常用仪器名称;
①根据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②根据实验室操作注意事项分析回答此题;
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据此书写化学方程式;根据收集装置特点分析回答此题。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将题中的知识认知透,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进行解答。
19.【答案】防止生成的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瓶底 强 与金属的化合物或盐溶液反应 食盐能加快铁粉生锈速率 2、3、4 ABC
【解析】解:中,氧元素为价,设铁元素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则铁元素的化合价是;
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后生成高温熔融物,该实验需要预先在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水,原因是防止生成的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瓶底;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实验现象为:铁丝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由此可知铁比铜活泼,即Fe的活动性比铜强;A实验体现金属与氧气的反应,B实验体现金属与酸反应,C实验体现活泼金属与比它弱的金属的化合物或盐溶液反应;
铁生锈是铁和氧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①有铁和水但没有氧气,②有铁和氧气但没有水,则③中应该既有铁和水,还要有氧气,因此装置图为。
①对比实验1和3的活性炭量相同,都为零,实验3有食盐温度上升值高,实验1温度上升值低于实验了,得出的结论是:食盐能加快铁粉生锈速率;
②欲得出结论活性炭与食盐同时存在会大幅度加快铁生锈速率“,需要对比2、3、4,2、3中分别加入活性炭、食盐,4中同时加入活性炭和食盐,4中温度上升明显比2、3中快,说明活性炭与食盐同时存在会大幅度加快铁生锈的速率;
【反思与评价】暖贴在使用前要密封保存,避免和水和氧气接触变质,该选项说法正确;
B、暖贴使用后剩余物可以回收利用,例如铁锈中的氧化铁可以回收再利用,该选项说法正确;
C.利用铁生锈的原理,铁粉还可用于食品保鲜,是因为铁生锈过程中消耗氧气,该选项说法正确;
D、铁资源是有限的,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填:ABC。
故答案为:;
防止生成的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瓶底;;强;与金属的化合物或盐溶液反应;
;
【解释与结论】①食盐能加快铁粉生锈速率;②2、3、4;
【反思与评价】ABC。
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分析。
根据铁丝燃烧实验注意事项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意义及其应用来分析。
根据铁丝生锈的条件分析。
【解释与结论】根据题干信息分析。
【反思与评价】铁生锈是铁和氧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铁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将题中的知识认知透,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进行解答。
2023年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中考化学一模试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中考化学一模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吉林省长春市绿园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吉林省长春市绿园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6页。
2021-2022学年吉林省长春市德惠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吉林省长春市德惠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