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周长课文内容ppt课件
展开第七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
课题
第四课时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课型
新授课
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理解周长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让学生的动手操作与实践贯穿本节课的始终,这不仅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更体现了以活动促发展的教学思路。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大胆实践、探究,总结出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活动中了解和掌握新知识。
课时目标
知识与能力
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体会数学的抽象性和简洁性,会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过程与方法
通过多种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积极探究、大胆尝试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同学间协作互助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自主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感受解决问题的多样性。
教学难点
用数形结合的思想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的算理。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媒体选择
PPT
教学活动
提问,师生讨论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听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吗?比赛之后,兔子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觉得应该向不懈努力的乌龟学习。今天,它们准备再比一次,乌龟要围着长方形跑道跑一圈,兔子要围着正方形跑道跑一圈。但是比赛还没开始,它俩就吵了起来。乌龟说:“我跑的路长。”兔子说:“不对,是我跑的路长。”到底谁跑的路长呢?
课件出示教科书P85例4(不显示各边长)。
师:大家猜一猜,谁跑的路长呢?
预设1:乌龟跑的路长一些。
预设2:兔子跑的路长一些。
预设3:它们跑的路一样长。
师:想一想你判断谁跑的路长的依据是什么?
2.揭示课题。
师:要想知道到底是乌龟还是兔子跑的路长一些,就需要我们知道如何计算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设计意图】选择学生喜欢的龟兔赛跑的故事,引出本课要学的内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交流探索,明确方向。
师:要求长方形的周长也就是要求什么呢?那正方形呢?
求四条边的长度之和。
师:那长方形的四条边有什么特点?
相对的两条边相等。
师:相邻的两条边有什么不同?
一条边长,一条边短。
师:那正方形的边又有什么特点?
四条边都相等。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分别探究长方形的周长和正方形的周长如何计算。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探究新知识做准备。
2.探究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1)探索所需信息。
师:要计算长方形的周长,要知道什么?
小组讨论回答。
预设1:要知道长方形四条边的长度。
预设2:知道长方形两条边的长度即可。
师:老师给出长方形的长和宽的长度,现在你能算出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吗?
课件出示长方形的长和宽的长度。
(2)小组合作,交流方法。
小组合作交流,完成学习单表格中长方形部分的计算。
长 方 形 | 长 | 6厘米 | 正 方 形 | 边长 | 5厘米 |
宽 | 4厘米 | 周长 |
| ||
周长 |
| ||||
结论 |
|
(3)小组汇报。
师:哪个小组愿意向大家汇报你们组的探究结果,并说说为什么这样算?其他小组认真听,看有没有不同的想法。
预设1:两条长和两条宽相加,6+6+4+4=20(厘米)。
预设2:一条长加一条宽再加另一条长和另一条宽(有序地一条一条地加,找准起点和终点),6+4+6+4=20(厘米)。
预设3:两条长加两条宽,6×2+4×2=20(厘米)。
预设4:一条长和一条宽的和再乘2,(6+4)×2=20(厘米)。
如果无预设3和预设4,则根据预设1和预设2可推出预设3和预设4。如有出现预设3和预设4,则让学生分别说说每个算式表示的意义。
教师根据巡视情况,组织学生依次汇报。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
6+6+4+4=20(厘米) 6+4+6+4=20(厘米)
课件动态演示复制出长方形四条边,然后合并起来的过程。
师: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巡视,适时指导。
小结:这两种方法都是把6和4相加,只不过位置发生了变化,因此可以看作是一种方法。(课件呈现)
师:看来这些算式都能计算出长方形的周长,相互之间都有联系。那为什么可以用乘法也可以用加法呢?你能说说这两个算式的含义吗?
长方形的周长包含两条长和两条宽的长度。6×2+4×2,用两条长加两条宽就是等于长方形的周长了。(6+4)×2,是先求出一条长和一条宽的长度之和,长方形的周长包含这样的两组,所以要接着乘2。用这种方法计算周长时,要注意加上小括号。
(4)概括归纳。
师:现在我们一起回头看,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些算式。求长方形的周长,我们既可以把两条长和两条宽加起来,也可以根据长方形对边相等的特征,用长的2倍加上宽的2倍,还可以根据一个长方形中有两组长和宽,非常巧妙地想到用一条长加一条宽的和再乘2。同学们的思考步步深入,你们真是太棒了!
教师适时板书,沟通各种算法之间的关系。
(课件呈现)
长+长+宽+宽=长×2+宽×2
长+宽+长+宽=(长+宽)×2
师:现在我们来看这几种方法,不管哪种,要计算长方形的周长必须知道什么条件?
长方形的长和宽的长度。
师:你认为哪一种计算方法更简便?
理解能力比较好的学生可能会倾向于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的计算方法,而理解能力一般的学生会倾向于长方形的周长=长×2+宽×2的算法,不必作统一要求,学生会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断优化。
【设计意图】本环节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探索空间,使学生能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体会算法的多样化。同时引导学生沟通算法之间的联系,在不同中找相同,抓本质,进一步加深对各种算法的理解。最后进行算法优化,重在理解本质,从而构建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模型。
3.探究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师:这个长方形还可以“变”呢。(课件展示长方形变成正方形的动画)看,变成了什么?(正方形)
师:对,变成了一个正方形。你能求出这个正方形的周长吗?
(1)独立思考,寻求方法。完成学习单表格中正方形部分的计算。
预设1:5+5+5+5=20(厘米)
预设2:5×4=20(厘米)
预设3:(5+5)×2=20(厘米)
(2)交流算法。学生发言,教师根据学生发言适时板书。教师肯定学生的想法,并让学生说说每种方法表示的意思。
(3)比较优化。思考:哪种方法比较简便?正方形的周长公式可以怎么表示?
师小结:正方形周长=边长×4。(板书)
师:要计算正方形的周长必须知道什么条件?(边长)
【设计意图】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因此通过变换这个环节,让学生既巩固了长方形周长的算法,同时迁移类推出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从而构建了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模型。
4.回归导入,巩固知识。
下面我们一起帮乌龟和兔子算一算,它们的跑道到底谁长谁短呢?
课件显示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各边长。
学生在作业本上独立完成,指名两名学生板演。然后集体讲解,明确长方形周长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最后记得比较两种跑道的长短。
【设计意图】与前面导入部分内容呼应,同时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在前后内容比较的过程中,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体会学习的乐趣。
三、知识应用,内化提高
1.阅读教科书P85例4,理解题意,然后完善例题。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补充完整。
2.完成教科书P85“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并指导。
第2题应明确求花边的长就是求正方形的周长。培养学生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的能力。
3.完成教科书P87“练习十九”第3题。
先让学生自己试一试,再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做的,为什么可以这样做。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来解决问题,让学生体会利用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还可以求出它的边长。重视知识的活学活用,拓展学生的思维。
四、全课总结
师:今天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自己表现如何?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板书设计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6+6+4+4=20(厘米)→6×2+4×2=20(厘米)
6+4+6+4=20(厘米)→(6+4)×2=20(厘米)
长方形的周长=长+长+宽+宽=长×2+宽×2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长+宽=(长+宽)×2
5+5+5+5=20(厘米)→5×4=20(厘米)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作业设计
完成《核心课堂》/《一本好卷》本节课习题。
教学反思
本节课学生对于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探究支撑点在于:一是对周长的理解,二是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认识。在唤醒学生已有的经验后再进行计算方法的探究,水到渠成。让学生很好地找到切入点,再回到问题的解决上,体会到学习带来的成功感。在后期的练习中,让学生结合周长的特性,能够快速建立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与周长之间的联系,利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解决问题。上节课对周长的认识给这节课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周长优秀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周长优秀ppt课件,文件包含第4课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授课课件pptx、第4课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案doc、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swf、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动画素材swf、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动画素材1swf等5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5 倍的认识集体备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版三年级上册5 倍的认识集体备课课件ppt,文件包含51认识倍pptx、第1课时认识倍docx、第五单元总案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减法课前预习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减法课前预习ppt课件,文件包含46练习课pptx、45解决问题pptxpptx、第5课时解决问题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