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371644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371644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371644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展开2021-2022学年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
- 新春佳节,浓浓的年味让人们感受到欢乐和祥和。以下“年味”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剪窗花 B. 贴对联 C. 炸鞭炮 D. 包饺子
- 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
A. 红磷、甲烷 B. 铁粉、氯化钠 C. 水、金刚石 D. 氦气、空气
- 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 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B. 化石燃料是可再生能源
C. 生活中通过煮沸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D. 走过花圃闻到花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 如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且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比较滤纸和乒乓球碎片的着火点
B. 验证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C. 验证水的组成
D. 观察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 如图表示两种气体发生的化学反应,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生成物一定是混合物
B. 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不变
C. 该反应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
D. 该反应前后所有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了改变
- 在牙膏中,常用轻质碳酸钙粉末作摩擦剂。某科技小组以石灰石为原料模拟工业制备轻质碳酸钙的工艺如图所示。石灰石的主要成分为,含少量;不参加反应,也不溶于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气体X为
B. 不溶性固体乙为
C. 图中向固体甲中加水放出热量
D. 操作Ⅰ用到的玻璃仪器有酒精灯、漏斗、玻璃棒、烧杯
- 某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为测定该碱式碳酸铜的组成,兴趣小组的同学取碱式碳酸铜样品,充分加热,将产生的气体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测量产生沉淀的质量为;称量加热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将测量沉淀的质量改为测量石灰水的增重,也可达到实验目的
B. 通过上述数据可确定
C. 加热时,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变小
D. 若生成的水蒸气液化残留在剩余固体中,会导致b的测量值偏大
- 将含有、CO、、和少量水蒸气的混合气体,随机依次通过如图所示四个装置。每个装置只通过一次,且反应或吸收充分;浓硫酸可吸收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最终剩余的气体中可能含有五种物质
B. 若最终剩余气体中只含有一种物质,则一定是
C. 若最终只剩余和,则连接顺序可能为甲丙丁乙
D. 若连接顺序为甲乙丙丁,则最终剩余气体为、、
- 建立“宏观-微观-符号”之间的联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图甲所示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______。
图乙所示微粒的符号为 ______。
图丙所示微粒构成的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______。 - 蜡烛是一种日常照明工具,用途广泛。
在古代,蜡烛的主要原料是动物油脂。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根据以上信息,下列关于动物油脂组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______。
A.只含碳、氢元素
B.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C.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无法确定
在现代,蜡烛的主要原料是石蜡。
①取一小块石蜡放入水中,石蜡浮在水面上,你得到的结论是 ______。
②点燃蜡烛,小心地往烛焰里插根玻璃管如图所示,使a端置于焰心处,则b端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然后将玻璃管上移,使a端置于外焰处,在b端连接导管,插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如图中的物质及转化关系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纯净物及化学反应。乙为单质且是空气中的一种成分;戊和己均为黑色固体,戊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己。图中“”表示两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一”表示相连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略。回答下列问题:
乙的化学式为 ______。
己的名称为 ______。
若甲常温下呈固态,则甲和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若丙是一种氧化物,则乙和丙反应的现象为 ______。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
A.丁可能是单质
B.丁可能具有毒性
C.丁可能是含有金属元素的氧化物
D.在“丙一戊”的反应中,丙发生还原反应
- 氯酸钾为白色固体,熔点为,受热分解会释放氧气。
利用图1所示装置夹持装置略探究氯酸钾的热分解温度,所得氧气的体积分数和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
图2表示氧气体积分数的曲线为 ______填“甲”或“乙”。
图1中试管口高于试管底部的理由 ______。
探究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质量比对氯酸钾分解温度的影响。将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按质量比为5:1、4:1、3:1、2:1、1:1、1:2均匀混合,分别置于六支试管中,按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不同配比时氧气的体积分数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3所示。
加热混合物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
根据图3分析,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质量比对氯酸钾分解温度的影响规律是 ______。
取氯酸钾与二氧化锰质量比为4:1的混合物mg,加热一段时间后,剩余固体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为,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______。 - 某兴趣小组同学为了测定粗锌中锌的质量分数,将粗锌放入烧杯中,然后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杂质不参加反应,测得烧杯中剩余物质的质量为。
实验室用锌与稀硫酸制取氢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______填序号。
计算粗锌中锌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到。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A、剪窗花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B、贴对联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C、炸鞭炮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D、包饺子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C。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为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答案】D
【解析】解:A、红磷属于单质,甲烷属于纯净物,故选项错误;
B、铁粉属于单质,氯化钠属于纯净物,故选项错误;
C、水属于纯净物中的化合物,金刚石属于单质,故选项错误;
D、氦气属于单质,空气属于混合物,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
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3.【答案】B
【解析】解: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通过隔离可燃物,故正确;
B.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故错误;
C.生活中通过煮沸可以降低水的硬度,故正确;
D.走过花圃闻到花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故正确。
故选:B。
A.通过灭火的原理解答,据此解答;
B.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据此解答;
C.生活中通过煮沸可以降低水的硬度,据此解答;
D.根据分子的特性解答。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能源的认识,煤石油天然气三大化石能源均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4.【答案】A
【解析】解:A、滤纸和乒乓球碎片都能够燃烧并且不是同时燃烧,能够比较滤纸和乒乓球碎片的着火点,该选项正确;
B、过程中无明显现象,不能说明水能和二氧化碳反应,该选项不正确;
C、水变成水蒸气,发生的是物理变化,不能验证水的组成,该选项不正确;
D、细沙不能吸收二氧化硫,应该用碱溶液或水吸收二氧化硫,以防止污染环境,该选项不正确。
故选:A。
A、滤纸和乒乓球碎片的着火点不同;
B、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
C、水变成水蒸气,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D、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有毒。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5.【答案】D
【解析】解:A、由分子结构模型可知,生成物中只有一种分子,所以生成物是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A选项说法错误;
B、由反应前后的分子结构模型可知,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B选项说法错误;
C、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由两种分子反应生成另一种新分子,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C选项说法错误;
D、反应物是两种单质,生成物是一种化合物,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不为零,因此,该反应前后所有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了改变,D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分析图示可知,反应物是两种单质的分子,生成物是由不同原子构成的化合物的分子,据此结合有关的选项信息判断即可。
模型能直观地表示了变化的微观过程;试题通过给出微粒的模型,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6.【答案】D
【解析】解:碳酸钙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不参加反应,也不溶于水。
A、气体X为,故A正确;
B、不溶性固体乙为,故B正确;
C、氧化钙和水反应放出热量,所以图中向固体甲中加水放出热量,故C正确;
D、操作Ⅰ将不溶性固体从溶于中分离出来,所以用到的玻璃仪器有漏斗、玻璃棒、烧杯,故D错误。
故选:D。
根据碳酸钙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不参加反应,也不溶于水进行分析。
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7.【答案】C
【解析】解:A、测生成沉淀的质量是为了测得二氧化碳的质量,生成的混合气中含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石灰水增重的质量是二氧化碳和部分水蒸气的质量和,故A错误;
B、设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
44 100
80a 44
,
故B错误;
C、氧化铜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二氧化碳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约,水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约,所以加热后,仅剩余氧化铜,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变小,故C正确;
D、由题目中数据可知,,生成水蒸气的质量为:,水蒸气残留固体中,导致增大,所以变小,故D错误。
故选:C。
A、根据测生成沉淀的质量是为了测得二氧化碳的质量,生成的混合气中含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石灰水增重的质量是二氧化碳和部分水蒸气的质量和进行分析;
B、根据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计算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然后结合碱式碳酸铜分解的化学方程式计算;
C、
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8.【答案】A
【解析】解: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氢氧化钠会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和二氧化碳高温生成一氧化碳,碳和水高温会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加热会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氢气和氧化铜加热会生成铜和二氧化碳。
A、将气体依次通过甲、乙、丁、丙,通过甲将水蒸气吸收,通过乙将二氧化碳吸收,通过氧化铜将氢气转化成水蒸气,将一氧化碳转化成二氧化碳,通过足量的炭粉将水蒸气转化成一氧化碳、氢气,将二氧化碳转化成一氧化碳,以及没有反应的氮气,所以最终剩余的气体中可能含有氮气、一氧化碳、氢气三种物质,故A错误;
B、若最终剩余气体中只含有一种物质,将气体依次通过丙、丁、乙、甲,通过丙将水蒸气会转化成一氧化碳、氢气,通过丁将一氧化碳、氢气转化成水蒸气和二氧化碳,通过乙将二氧化碳吸收,通过甲将水蒸气吸收,最后剩余的一定是,故B正确;
C、连接顺序可能为甲丙丁乙,通过甲将水蒸气吸收,通过丙将水蒸气会转化成一氧化碳、氢气,通过丁将一氧化碳、氢气转化成水蒸气和二氧化碳,通过乙将二氧化碳吸收,最终只剩余和,故C正确;
D、连接顺序为甲乙丙丁,通过甲将水蒸气吸收,通过乙将二氧化碳吸收,通过丙将水蒸气会转化成一氧化碳、氢气,通过丁将一氧化碳、氢气转化成水蒸气和二氧化碳,所以最终剩余气体为、、,故D正确。
故选:A。
根据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氢氧化钠会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和二氧化碳高温生成一氧化碳,碳和水高温会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加热会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氢气和氧化铜加热会生成铜和二氧化碳等知识进行分析。
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9.【答案】
【解析】解:根据元素周期表一格中,汉字下面的数是相对原子质量,则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故填:。
图乙中,质子数是16,则是硫元素,质子数比核外电子数少了两个,则是硫离子,带两个单位负电荷,符号为,故填:。
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在化合物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价,则氮元素的化合价为价,故填:。
根据元素周期表每一格的含义进行分析;
根据微粒结构示意图的含义进行分析;
根据化合价规则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是对元素周期表一格的含义及原子得失电子形成阴阳离子的考查,难度不大。
10.【答案】C 石蜡的密度比水小 冒白烟
【解析】解: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和中含有碳、氧、氢三种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生成物的氧元素可能全部来自于氧气,也可能来自于氧气和该物质,则W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故选:C。
①取一小块石蜡放入水中,石蜡浮在水面上,说明石蜡的密度比水小。
②点燃蜡烛,小心地往烛焰里插根玻璃管如图所示,使a端置于焰心处,则b端观察到的现象是冒白烟;然后将玻璃管上移,使a端置于外焰处,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在b端连接导管,插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澄清石灰水是氢氧化钙的水溶液,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①石蜡的密度比水小;②冒白烟;。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分析。
①根据蜡烛浮在水面上,进行分析解答。
②根据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分析。
此题是一道实验过程的考查题,解题的关键是对每项过程的详细分析,结合题目的要求作出判断,属基础性实验考查题。
11.【答案】 四氧化三铁 淡蓝色火焰,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放出热量 ABC
【解析】解:如图中的物质及转化关系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纯净物及化学反应,乙为单质且是空气中的一种成分,所以乙是氧气,戊和己均为黑色固体,戊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己,氧气会转化成戊、己,所以戊是氧化铜,己是四氧化三铁,甲、丙会与氧化铜反应,所以甲、丙可能是碳、一氧化碳、氢气、部分金属单质中的一种,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乙的化学式为;
己的名称为四氧化三铁;
若甲常温下呈固态,甲和戊的反应是碳和氧化铜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若丙是一种氧化物,乙和丙的反应是一氧化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实验现象为:淡蓝色火焰,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放出热量;
、若丙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和金属氧化物反应会生成金属或二氧化碳,所以丁可能是单质,故正确;
B、若丙是碳,碳和氧气反应会转化成一氧化碳,所以丁可能具有毒性,故正确;
C、若丙是铝,铝会转化成氧化铝,所以丁可能是含有金属元素的氧化物,故正确;
D、在“丙一戊”的反应中,丙都会得到氧,发生氧化反应,故错误。
故选:ABC。
故答案为:;
四氧化三铁;
;
淡蓝色火焰,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放出热量;
。
根据如图中的物质及转化关系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纯净物及化学反应,乙为单质且是空气中的一种成分,所以乙是氧气,戊和己均为黑色固体,戊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己,氧气会转化成戊、己,所以戊是氧化铜,己是四氧化三铁,甲、丙会与氧化铜反应,所以甲、丙可能是碳、一氧化碳、氢气、部分金属单质中的一种,然后将推出的物质验证即可。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12.【答案】乙 防止熔融状态的氯酸钾沿试管壁流出 随着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质量比增加,氯酸钾分解所需的温度逐渐升高
【解析】解:加热前,试管里面有空气,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大约为,所以甲曲线是错误的,故答案为:乙。
据题可知,氯酸钾的熔点是,为防止熔融状态的氯酸钾烟试管壁流出,所以试管口要略向上倾斜。故答案为:防止熔融状态的氯酸钾沿试管壁流出。
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故答案为:。
根据图像中曲线的走势分析,随着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质量比增加,氯酸钾分解所学的温度逐渐升高,故答案为:随着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质量比增加,氯酸钾分解所需的温度逐渐升高。
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则反应前mg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为,设加热一段时间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为x,则有,,故答案为:。
根据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大约是和图表信息考虑。
根据解热到时,氯酸钾会熔化呈液态考虑。
根据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考虑。
据图表曲线信息分析即可。
根据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不变进行简单计算后判断即可。
本题看似复杂,但只要认真分析图表中的数据和规律,还是不难解答的,提高图表的分析能力,是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
13.【答案】乙
【解析】解:锌与稀硫酸制取氢气该反应中反应条件是常温,反应物状态是固体与液体,故可选择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故填:乙;
氢气的质量;
设粗锌中锌的质量为x
65 2
粗锌中锌的质量分数
故答案为:乙;
。
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据此解答;
根据氢气的质量求出锌的质量,继而求出粗锌中锌的质量分数,据此解答。
本题考查学生对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的掌握,求出氢气的质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022-2023学年河南省鹤壁市部分学校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河南省鹤壁市部分学校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推断题,简答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湖北省襄阳市谷城县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湖北省襄阳市谷城县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41万元,【答案】C,【答案】B,【答案】A,【答案】D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湖北省襄阳市樊城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湖北省襄阳市樊城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案】B,【答案】D,【答案】C,【答案】A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