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展开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87g,1%),【答案】D,【答案】B,【答案】C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
1. 2021年3月20日,三星堆出土的半张“黄金面具”被刷屏,同时出土的文物还有青铜器、玉石器、金器、象牙等。古人制作这些物品的过程中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
A. 捶打黄金 B. 打磨象牙 C. 雕刻玉石 D. 湿法炼铜
2. 2021年印度新冠疫情加剧,导致其国内氧气供应严重不足。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用于医疗急救 B. 易溶于水
C. 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 D. 可贮存在钢瓶中
3. 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如图是钛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钛属于金属元素 B. 钛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7.87g
C. 钛原子中的质子数为22 D. 钛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
4. 成都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下列举措有误的是( )
A. 水更清--防治水体污染 B. 土更净--填埋废弃电池
C. 天更蓝--加强大气治理 D. 景更美--提高绿化覆盖
5. 燃油汽车发动机排出的气体中含有CO和NO等,安装催化转化器可减少这些有害气体的排放。CO和NO在经过催化转化器时相互反应,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 CO和NO按个数比1:1进行该反应
C. 该反应中两种生成物的质量比为11:7
D. 安装了催化转化器的汽车,尾气中不含CO和NO
6.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He:表示氖气 B. C60:表示60个碳原子
C. 2N:表示2个氮原子 D. Fe2+:表示铁离子
7. 加热是最常见的反应条件,这一基本实验操作常要使用酒精灯。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为了使酒精灯燃烧更旺,将灯内酒精添满,以增加可燃物
B. 酒精灯里的酒精洒到桌面上燃烧起来,可用湿抹布盖灭
C. 用完酒精灯后用灯帽盖灭,其灭火原理是隔绝氧气
D. 用燃着的木条点燃酒精灯,燃着的木条的作用是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8. 用如图装置可验证空气中O2的含量。下列现象能表明O2含量的是( )
A. 集气瓶中产生大量白烟
B. 红磷燃烧一段时间后熄灭
C. 烧杯中的水倒吸进入集气瓶
D. 集气瓶中水面最终上升至1处
9. 下列关于水相关知识的描述完全正确的是( )
A. 过滤可降低水的硬度
B. 鉴别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产生泡沫多的为硬水
C. 由电解水可知水由氧气和氧气组成
D. 电解水时,正、负极端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
10. 下列有关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操作图示正确的是( )
A. 导管连接 B. 胶塞塞紧
C. 气体验满 D. 气体收集
11. 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用嘴吹灭蜡烛——隔绝氧气
B. 木柴架空——增大了氧气浓度
C. 森林着火开辟隔离带——清除可燃物
D. 煤炉火越扇越旺——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12. 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中涉及三种氧化物 B. 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C. 反应前后有两种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 D. 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一定不变
13. 构建化学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
A. 微粒观:过氧化氢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
B. 元素观:过氧化氢和水都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C. 结构观:过氧化氢和水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两者的分子构成不同
D. 转化观:过氧化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水
14. 根据下列实验事实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实验事实
结论
A
在空气中点燃纯净的一氧化碳,燃烧,火焰呈蓝色
一氧化碳能支持燃烧
B
将铁丝和铜丝分别放入稀盐酸中,铁丝表面有气泡产生,铜丝表面无变化
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
C
品红在静置的水中会扩散,且在热水中扩散得更快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且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
D
两块干燥的玻璃片,放在空气中的一块无明显变化,对着哈气的玻璃片上有无色液滴出现
呼出的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比吸入的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高
A. A B. B C. C D. D
15. 吸烟有害健康。香烟的烟气中含有几百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毒害作用很大的有一氧化碳、尼古丁和含有致癌物的焦油等。下列有关尼古丁(化学式为C10H14N2)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尼古丁完全燃烧只生成CO2和H2O
B. 162g尼古丁中氢元素质量为14g
C. 尼古丁中碳、氢、氮元素的质量比为5:7:1
D. 尼古丁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16. 如图是几种元素的粒子结构示意图。
(1)2021年2月27日,嫦娥五号采集的月壤样品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正式展出。月壤中存在着大量的氦−3(氦−3是含有2个质子和1个中子的氦原子)。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图中的 ______(填序号)。
(2)硒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具有防癌、抗癌作用,其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E,该元素处于元素周期表中第 ______周期。
(3)都是相对稳定结构的粒子有 ______(填字号)。
(4)元素B与D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______。
17.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
Ⅰ.节约用水
(1)如图所示图标是我国“国家节水标志”的是 ______。(填字母)
Ⅱ.水的净化
天然水净化为自来水的主要流程如图所示:
(2)“沉降池”中可用明矾作混凝剂,其化学式为KAl(SO4)n⋅12H2O,n的值为 ______。
(3)“吸附池”中常用 ______(填物质名称)吸附色素和异味。
Ⅲ.废水处理
(4)废水中氨氮(以NH3形式存在)含量过高,直接排放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次氯酸(HClO)可除去废水中的NH3,发生的反应为:2NH3+3HClO=X+3HCl+3H2O。X的化学式为 ______。
18. 碳及其化合物的综合利用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Ⅰ.碳的多样性
(1)金刚石和C60的化学性质相似,但物理性质却存在着很大差异。原因是 ______。
(2)从石墨中分离出的单层石墨片(石墨烯)是目前人工制得的最薄材料,单层石墨片属于 ______(选填“单质”或“化合物”)。
Ⅱ.“碳中和”的实现
“碳中和”是指一定时间内CO2的排放量与吸收量基本相当。CO2的捕集、利用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我国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体现了中国对解决气候问题的大国担当。
(3)CO2的过度排放会造成 ______的加剧。结合生活实际,列举可为实现“碳中和”做出直接贡献的一种措施:______。
(4)工业生产中产生的CO2经吸收剂处理可实现CO2的捕集。如用CaO吸收。草酸钙(CaC2O4)在高温下分解制得疏松多孔的CaO,同时产生CO、CO2。该反应所得CO、CO2的分子个数之比为 ______。
(5)天然气(主要成分为CH4)已成为居民的生活用气,是因为CH4在空气中燃烧时 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19.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实验来验证铜与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则X、Y分别是 ______、______溶液,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
20. 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并根据文章内容,回答相关问题。
铝(Al)是自然界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其主要存在于硅铝酸盐中。铝也是活泼金属,常温下在空气中铝的表面会形成致密的氧化膜,使铝不会进一步氧化并能耐腐蚀。因此,铝粉常用来做涂料,俗称银粉、银漆,以保护铁制品不被锈蚀,而且美观。
铝的密度很小,仅为2.7g/cm3,质地较软,可制成硬铝、超硬铝、防锈铝等各种铝合金。汽车、火车、船舶、宇宙火箭、航天飞机、人造卫星等,也是用大量的铝及其合金制造而成的。如一架超音速飞机约由70%的铝及其合金制成。
铝热法是以铝粉为还原剂的一种金属热还原法,当铝粉与金属氧化物起反应时,产生足够的热量,使生成的金属(或合金)和其他成分熔融分离而获得金属(或合金),广泛应用于生产纯金属、低碳铁合金,以及焊接金属(如铁轨)等。焊接铁轨时发生的化学反应为:2Al+Fe2O3−用镁粉引燃2Fe+Al2O3,该反应产生大量的热,温度可达2000℃以上。
(1)“银粉”、“银漆”保护铁制品不被锈蚀的原因是是隔绝了 ______ 。
(2)铝合金制造超音速飞机是利用了铝合金 ______ 的性质。
(3)铝热法焊接铁轨时所发生的分反应属于 ______ (填基本反应类型)。
(4)高炉炼铁的主要原理同样是运用了热还原法,写出以赤铁矿为原料炼铁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
21.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仪器和装置,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发生装置应选择 ______。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棉花的作用是 _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为了便于控制反应速率,组合发生装置应选择 ______。如果用H装置收集氢气,气体应从 ______(选填“m”或“n”)通入。
(3)小林同学设计的I装置,可用于实验室制二氧化碳、氢气等气体,其突出优点是 ______。
22. 2021年全球新冠疫情形势依然严峻,除了打疫苗、戴口罩、勤洗手外,还需要科学、正确、安全地消毒。84消毒液、H2O2溶液都是常用的消毒剂,某兴趣小组对这两种消毒剂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
【实验】取少量84消毒液置于试管中,滴加H2O2溶液,有大量气泡产生,经检验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查阅资料】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化学式为NaClO);
【提出问题】在上述反应中,NaClO的作用是什么?
【作出猜想】
猜想一:NaClO类似分解H2O2溶液制取氧气时MnO2的作用,作催化剂;
猜想二:NaClO与H2O2溶液发生化学反应,作 ______ ;
【实验探究】
(1)按入图所示组装实验装置(固定装置省略),加入药品前的操作是 ______ 。
(2)实验Ⅰ:按入图装置经注射器甲注入10mL水,观察到注射器乙活塞向右移动10mL;(忽略大气压、摩擦等其他因素对测量结果造成的影响,下同)
(3)实验Ⅱ:先向锥形瓶中加入20mL 84消毒液,再按如图装置将25mLH2O2溶液平均分5次经注射器甲注入锥形瓶中,待注射器乙活塞不再向右移动后,记录每次气体的总体积,数据见表:
/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H2O2溶液/mL
5
5
5
5
5
注射器乙中气体的总体积/mL
35
70
85
a
b
表中的数据a=______ ;
【实验结论】根据表中数据判断 ______ (填“猜想一”或“猜想二”)是正确的,依据是 ______ 。
【反思评价】通过该实验说明消毒剂混用可能会影响消毒的效果,因此生活中在使用各种消毒剂时不能随意混用,应科学使用,注意安全。
23. 某补钙剂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欲测定补钙剂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某同学进行了如图的操作:(已知:其它成分不参与反应且不溶于水)
(1)生成CO2的质量为 ______g。
(2)计算该补钙剂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写出完整步骤,计算结果精确到0.1%)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解:A、捶打黄金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B、打磨象牙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C、雕刻玉石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D、湿法炼铜,铜是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故选:D。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捶打黄金、打磨象牙、雕刻玉石都属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2.【答案】B
【解析】解:A.氧气能供给呼吸,所以可用于医疗急救,选项说法正确;
B.氧气不易溶于水,选项说法错误;
C.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选项说法正确;
D.在降温、加压的条件下,氧气由气态会变成液体,可贮存在钢瓶中,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根据氧气的性质、用途来分析解答。
解答这类题目时,要熟记氧气的性质与用途,难度不大。
3.【答案】B
【解析】解:A、钛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7.87,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故选项说法错误。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2;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2,故选项说法正确。
D、钛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2,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而形成阳离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本题难度不大,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4.【答案】B
【解析】解:A、防止水污染,保护水资源,不符合题意。
B、废旧电池含有重金属,填埋能够引起土壤、水体污染,符合题意。
C、加强大气治理,改善空气质量,不符合题意。
D、提高绿化覆盖,美化环境,不符合题意。
故选:B。
根据水体污染和空气污染的防治措施进行分析判断。
通过回答本题要养成在日常生活中时刻讲究环保,不随便扔垃圾,不污染环境。真正做到保护地球环境人人有责。
5.【答案】B
【解析】解:由CO和NO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反应的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方程式是:2CO+2NON2+2CO2。
A、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故A说法不正确;
B、由方程式的意义可知,CO和NO按个数比2:2=1:1进行该反应,故B说法正确;
C、该反应中两种生成物二氧化碳和氮气的质量比为(44×2):28=22:7,故C说法不正确;
D、安装了催化转化器的汽车,催化转化器的转化率很难达到100%,尾气中一定含少量CO和NO,故D说法不正确。
故选:B。
本题考查的是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表示,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6.【答案】C
【解析】解:A、稀有气体单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因此其化学式直接用元素符号来表示,He是氦气的化学式,氖气的化学式为Ne,故A错误;
B、C60是C60这种物质的化学式,60C表示60个碳原子,故B错误;
C、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个数,2N表示两个氮原子,故C正确;
D、一个铁离子带三个单位的正电荷,一个亚铁离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Fe3+表示铁离子,Fe2+表示亚铁离子,故D错误。
故选:C。
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重点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小。
7.【答案】A
【解析】解:A.酒精灯内酒精的量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以防溢出发生火灾,选项说法错误;
B.酒精灯里的酒精洒到桌面上燃烧起来,可用湿抹布盖灭,这是采用了隔绝氧气的灭火原理,选项说法正确;
C.用完酒精灯后用灯帽盖灭,其灭火原理是隔绝氧气,选项说法正确;
D.用燃着的木条点燃酒精灯,燃着的木条的作用是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A.根据酒精灯内酒精的量来分析;
B.根据灭火的方法来分析;
C.根据灭火的方法与原理来分析;
D.根据燃烧的条件来分析。
本题考查了酒精灯的使用方法、燃烧的条件以及灭火的原理等,难度不大。
8.【答案】D
【解析】A、集气瓶中产生大量白烟,只能说明五氧化二磷是白色固体,不能证明空气中O2的含量,说法错误;
B、红磷燃烧一段时间后熄灭,说明氧气耗尽,不能证明空气中O2的含量,说法错误;
C、烧杯中的水倒吸进入集气瓶,说明瓶内气压降低,但不能证明空气中O2的含量,说法错误;
D、瓶中液面最终上升至1处,说明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能证明空气中O2的含量,说法正确;
故选:D。
9.【答案】D
【解析】解:A、过滤能够除去不溶于水的物质,不能除去溶于水的钙、镁化合物,不能降低水的硬度,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鉴别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产生泡沫多的为软水,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电解水时,正、负极端产生的气体(氧气、氢气)体积比约为1:2,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向水中加入肥皂水时,如果产生的泡沫较多,是软水,如果产生大量浮渣,是硬水;
加热煮沸时,水中的钙离子、镁离子能够以碳酸钙沉淀、氢氧化镁沉淀的形式从水中析出,从而降低水的硬度;
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约为1:2。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同时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10.【答案】A
【解析】解:A、导管连接胶皮管时,先把导管一端湿润,然后稍用力转动使之插入胶皮管内,图中所示装置正确。
B、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试管口,切不可把试管放在桌上再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试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时,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瓶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A。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步骤、注意事项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1.【答案】C
【解析】解:A、燃烧的三个条件缺一不可,用嘴吹灭蜡烛时,气流使蜡烛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从而熄灭,故解释错误;
B、木柴架空燃烧更旺是因为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故解释错误;
C、扑灭森林火灾开辟隔离带--清除和隔离可燃物,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故解释正确;
D、煤炉火越扇越是因为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有关,故解释错误。
故选:C。
A、根据灭火原理分析;
B、根据促进燃烧的条件进行分析;
C、根据灭火原理分析;
D、根据促进燃烧的条件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了燃烧与灭火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12.【答案】C
【解析】解: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由甲烷和二氧化碳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氢气和一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H4+CO2−催化剂2H2+2CO。
A、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该反应中共涉及到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两种氧化物,故A错误;
B、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化合物,因此,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故B错误;
C、该反应中,碳元素由−4价和+4价变成+2价,氢元素由+1价变成0价,氧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故C正确;
D、由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前后,分子数目发生了改变,故D错误。
故选:C。
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析反应物、生成物,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化学方程式分析有关的问题。
通过给出微粒的模型,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与运用能力;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及其应用是解题的关键点。
13.【答案】A
【解析】解:A.过氧化氢是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的,不含氢分子和氧分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B.过氧化氢和水都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C.过氧化氢和水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两者的分子构成不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故选项说法正确。
D.过氧化氢在一定条件下分解可以转化为水和氧气,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A.根据过氧化氢的微观构成,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过氧化氢和水的元素组成,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分子的基本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宏观组成与微观构成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4.【答案】A
【解析】解:A、在空气中点燃纯净的一氧化碳,燃烧,火焰呈蓝色,说明一氧化碳能够燃烧,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将铁丝和铜丝分别放入稀盐酸中,铁丝表面有气泡产生,是因为铁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铜丝表面无变化,说明铜不能和稀盐酸反应,说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该选项说法正确;
C、品红在静置的水中会扩散,且在热水中扩散得更快,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且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该选项说法正确;
D、两块干燥的玻璃片,放在空气中的一块无明显变化,对着哈气的玻璃片上有无色液滴出现,呼出的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比吸入的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高,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5.【答案】B
【解析】解:A.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尼古丁完全燃烧除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外,还应生成含氮元素的物质,故选项说法错误;
B.162g尼古丁中氢元素质量=162g×1×1412×10+1×14+14×2×100%=14g,故故选项说法正确;
C.尼古丁中碳、氢、氮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0):(1×14):(14×2)=60:7:14,故故选项说法错误;
D.尼古丁中碳、氢、氮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0):(1×14):(14×2)=60:7:14,则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6.【答案】A 四 ACF LiCl
【解析】解:(1)氦−3是含有2个质子和1个中子的氦原子,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2,所以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图中的A;故答案为:A;
(2)由原子结构示图可知,其原子核外有4个电子层,位于第四周期;故答案为:四;
(3)最外层电子数为8(第一层为最外层进为2)属于相对稳定结构,图中ACF具有相对稳定结构;故答案为:ACF;
(4)B为3号元素锂元素,化合价为+1价;D为17号元素氯元素,氯元素通常显−1价,;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它们形成的化合物化学式为:LiCl;故答案为:LiCl。
(1)根据信息结合原子中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的关系进行分析;
(2)根据原子中电子层数与周期数的关系进行分析;
(3)根据最外层电子数为8(第一层为最外层进为2)属于相对稳定结构进行分析;
(4)根据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及化学式写法进行分析。
掌握结构示意图中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关系及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是解题关键。
17.【答案】B 2 活性炭 N2
【解析】解:(1)如图所示图标是我国“国家节水标志”的是B。
故答案为:B。
(2)“沉降池”中可用明矾作混凝剂,其化学式为KAl(SO4)n⋅12H2O,其中钾元素化合价是+1,铝元素化合价是+3,硫酸根化合价是−2,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n的值为2。
故答案为:2。
(3)“吸附池”中常用活性炭吸附色素和异味。
故答案为:活性炭。
(4)反应前氮原子是2个,反应后应该是2个,包含在未知物质中,反应前后氢原子都是9个,氯原子都是3个,氧原子都是3个,X的化学式为N2。
故答案为:N2。
(1)如图所示图标是我国“国家节水标志”的是B。
(2)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3)活性炭检验吸附性。
(4)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是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
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化学计量数、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
18.【答案】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单质 温室效应 以公交车代替私家车出行或不用一次性筷子、纸杯等 1:1 放出
【解析】解:(1)金刚石和C60的化学性质相似,但物理性质却存在着很大差异。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故答案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2)单层石墨片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
故答案为:单质。
(3)CO2的过度排放会造成温室效应的加剧。
为实现“碳中和”可以以公交车代替私家车出行或不用一次性筷子、纸杯等。
故答案为:温室效应;以公交车代替私家车出行或不用一次性筷子、纸杯等。
(4)草酸钙(CaC2O4)在高温下分解制得疏松多孔的CaO,同时产生CO、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2O4−高温CaO+CO↑+CO2↑,该反应所得CO、CO2的分子个数之比为1:1。
故答案为:1:1。
(5)天然气(主要成分为CH4)已成为居民的生活用气,是因为CH4在空气中燃烧时放出热量。
故答案为:放出。
(1)金刚石和C60的化学性质相似,但物理性质却存在着很大差异。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2)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3)CO2的过度排放会造成温室效应的加剧。
(4)草酸钙(CaC2O4)在高温下分解制得疏松多孔的CaO,同时产生CO、CO2。
(5)甲烷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放热。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9.【答案】CuAgNO3 Cu+2AgNO3=Cu(NO3)2+2Ag
【解析】解:在比较两种金属的活动性大小时常用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来比较,要验证铜与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可用铜与硝酸银溶液的反应来验证,铜能置换出银,同时生成硝酸铜,则X、Y分别是Cu、AgNO3溶液,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u+2AgNO3=Cu(NO3)2+2Ag。
故答案为:Cu;AgNO3;Cu+2AgNO3=Cu(NO3)2+2Ag。
根据验证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方法来分析。
本题的难度不大,熟记金属活动性顺序、理解其应用是解答本题的基础知识。
20.【答案】氧气和水 密度小、强度大 置换反应 Fe2O3+3CO−高温2Fe+3CO2
【解析】解:(1)铁生锈的条件是与氧气、水同时接触,则“银粉”、“银漆”保护铁制品不被锈蚀的原因是是隔绝了空气和水,故填:氧气和水;
(2)铝合金具有密度小,耐腐蚀,强度大等性质,铝合金制造超音速飞机是利用了铝合金密度小、强度大的性质;故填:密度小、强度大;
(3)依据题中信息可知,焊接铁轨时发生的化学反应为2Al+Fe2O3−用镁粉引燃2Fe+Al2O3,铝热法焊接铁轨时所发生的分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填:置换反应;
(4)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赤铁矿为原料炼铁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高温2Fe+3CO2;故填:Fe2O3+3CO−高温2Fe+3CO2。
(1)铁生锈的条件分析;
(2)依据铝合金的性质分析;
(3)依据2Al+Fe2O3−用镁粉引燃2Fe+Al2O3分析;
(4)依据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分析。
此题主要考查金属的性质,铁生锈的条件及铁的冶炼,主要是利用金属的物质的性质分析和解决有关问题,结合各方面的条件得出正确结论。
21.【答案】2KMnO4−△K2MnO4+MnO2+O2↑B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进入导管 AC n 能使反应随时进行或停止
【解析】解:(1)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发生装置应选择B,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棉花的作用是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进入导管。
故答案为:2KMnO4−△K2MnO4+MnO2+O2↑;B;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进入导管。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为了便于控制反应速率,组合发生装置应选择AC,如果用H装置收集氢气,氢气密度比空气小,气体应从n通入。
故答案为:AC;n。
(3)小林同学设计的I装置,可用于实验室制二氧化碳、氢气等气体,其突出优点是能使反应随时进行或停止。
故答案为:能使反应随时进行或停止。
(1)高锰酸钾受热时能够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
为了防止高锰酸钾进入导管,通常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
(2)实验室通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反应不需要加热,大理石和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
通常情况下,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氢气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3)不同的实验装置,优缺点不同。
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22.【答案】反应物 检查装置气密性 90 猜想二 每次加入相同的量的反应物,产生气体气体不是每次都相同,说明次氯酸钠参与了反应
【解析】解:【作出猜想】NaClO与H2O2溶液发生化学反应,作反应物。
【实验探究】(1)装入药品之前应先进行的操作是检查装置气密性;
(3)根据前三次数据可以看出,次氯酸钠在第三次已经反应完毕,之后再加入5mL液体,排出内部相应5mL的气体体积,所以此时气体体积a为90;
【实验结论】催化剂不改变生成物的量,只改变反应速率,而根据题目信息可以看出,次氯酸钠一定量,加入过氧化氢每次量相同,但是产生的气体不同,说明次氯酸钠参与了反应,生成物的量发生变化,因此猜想二正确。
故答案为:【作出猜想】反应物;
【实验探究】(1)检查装置气密性;
(3)90;
【实验结论】猜想二;每次加入相同的量的反应物,产生气体气体不是每次都相同,说明次氯酸钠参与了反应。
【作出猜想】根据题目信息回答此题;
【实验探究】(1)根据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2)根据实验数据产生气体体积分析答此题;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将题中的知识认知透,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进行解答。
23.【答案】4.4
【解析】解:(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2g+100g−107.6g=4.4g。
(2)设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x4.4g
10044=x4.4gx=10g
该补钙剂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10g15g×100%≈66.7%。
答:该补钙剂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66.7%。
由质量守恒定律,混合物减少的质量即为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出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即可。
本题有一定难度,掌握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即可正确解答本题,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出二氧化碳的质量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前提和关键。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广益实验中学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17页。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湖南省岳阳市经开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炭黑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