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1-2022学年贵州省毕节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1-2022学年贵州省毕节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第1页
    2021-2022学年贵州省毕节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第2页
    2021-2022学年贵州省毕节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第3页
    还剩1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1-2022学年贵州省毕节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贵州省毕节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72g,猜想Ⅱ,【答案】A,【答案】C,【答案】B,【答案】D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贵州省毕节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

    1.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古诗中没有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C.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D.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2. 如图是镓元素的信息和镓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属于非金属元素
    B. 原子质子数是31
    C. 相对原子质量是69.72g
    D. 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
    3. 火箭在发射时的某种燃料发生反应的微粒种类变化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 反应物中分子个数比为1:1
    C. 每个甲分子中含有6个原子 D. 反应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比为3:4
    4.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制取氧气
    B.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C.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
    D.向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

    A. A B. B C. C D. D
    5. 关于毕节的“五城同创,人人有责”。你认为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
    A. 尽量的乘坐公交车 B. 分类回收垃圾,露天焚烧
    C. 尽量使用新能源 D. 加大生活污水和工业“三废”的处理
    6. 研究表明过氧乙酸(C2H4O3)消毒液可有效灭活病毒,下列关于过氧乙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过氧乙酸属于氧化物
    B. 过氧乙酸由2个碳原子、3个氧原子、4个氢原子构成
    C. 过氧乙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 过氧乙酸中碳元素、氢元素的质量比为6:1
    7. 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点燃酒精灯
    B. 制取氧气
    C. 检查气密性
    D.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8. 环境监测部门常采用五氧化二碘(I2O5)来测定空气总一氧化碳的含量,五氧化二碘元素的化合价为(    )
    A. −5 B. +2 C. +3 D. +5
    9. 用如图所示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白磷不燃烧
    白磷不燃烧
    白磷不燃烧
    白磷燃烧

    A. 对比①③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可燃物接触氧气
    B. 对比①④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需要有可燃物
    C. 对比②④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D. 对比③④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10. 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
    A. 汽水 B. 矿泉水 C. 石油 D. 干冰
    11. 放学回家就闻到了饭菜的香味,由此可以说明(    )
    A. 分子之间有间隔 B. 分子可以分为原子 C.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D. 分子可构成物质
    12. 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
    A. 空气 B. 水 C. 过氧化氢 D. 二氧化碳
    13. 下列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说法正确的是(    )
    A. 金刚石的导电性能很好,所以常常做电极
    B. 碳单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的差异,是因为组成元素相同
    C.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化学性质有很大的差异,是因为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
    D. 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后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是因为二氧化碳气体能使石蕊变红
    14. 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的是(    )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二氧化碳和氧气
    滴入澄清石灰水
    B
    鉴别一氧化碳气体和氢气
    点燃后用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现象
    C
    除去氯化钠中少量的二氧化锰
    加水溶解后过滤,蒸发结晶
    D
    除去一氧化碳中少量二氧化碳
    通入足量灼热的氧化铜

    A. A B. B C. C D. D
    15. 关于催化剂,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在变化前后,其本身质量和性质都不变 B. 能增加生成物的质量
    C. 催化剂都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D. 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16. 用化学用语填空。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______;
    (2)3个二氧化碳分子 ______;
    (3)2个硫酸根离子 ______;
    (4)注明氧化亚铁中铁的化合价 ______。
    17. 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2020年6月23日我国的北斗导航“收官之星”在西昌发射成功,北斗导航卫星系统采用铷原子钟提供精确时间。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与铷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根据如图有关信息填空:

    ①m的值是 ______。
    ②n的值是 ______。
    ③铷离子的符号 ______。
    (2)工业上生产尿素【CO(NH2)2】的反应微观示意图如图2。
    ①从微观的角度看,如图四种物质都是由 ______构成的(填“分子”或“原子”)。
    ②从宏观的角度看,其中属于氧化物的有 ______(填字母序号)。
    18. 碳与碳的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及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

    (1)图一是碳原子结构示意图,碳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______,图二单质的名称是 ______,图三单质的名称是 ______。
    (2)在冰箱、汽车内放入活性炭可以除去异味,这是利用活性炭的 ______性。
    (3)如图五是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实验时要先将木炭研细,再与CuO粉末混合均匀后使用。这样处理的目的是 ______。
    19. 化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请回答以下生活中的问题:
    (1)小亮在用肥皂洗衣服时发现泡沫很少,且有浮渣产生,这一现象说明当地的水为 ______(填“硬水”或“软水”)。在生活中我们可用 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漂白粉可用于水的杀菌消毒,其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化学式为Ca(ClO2)],次氯酸钙可发生如下反应:Ca(ClO)2+X+H2O=CaCO3↓+2HClO,则X的化学式为 ______。
    (2)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叙述正确的是 ______。
    A.煤炉生火时,用木材引燃是为了提高煤的着火点
    B.档案室着火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C.把煤做成蜂窝煤是增大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煤撚烧更充分
    D.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向油锅内浇水
    (3)青少年要适量多补充钙、铁等,这里的钙、铁是指 ______(填“分子”或“原子”或“元素”)。
    (4)冬天要注意防煤气中毒,这里煤气的主要成分是 ______(填化学式)。
    20. Cu可以形成化合价为+2和+1的化合物,其中+1价化合物称为亚铜化合物.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氢氧化铜______,氧化亚铜______;
    (2)氧化亚铜是一种红色粉末,加热时,氧化亚铜与氧气发生化合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21. 从KClO3与MnO2充分反应的剩余物中回收MnO2并获得KCl固体。请回答:

    (1)操作②的名称是 ______。
    (2)若经过操作②后,所得液体仍浑浊,其原因可能是 ______(填写序号)。
    a.滤纸未紧贴漏斗内壁
    b.漏斗下端未靠烧杯内壁
    c.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22. 如图所示装置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注仪器的名称:①______,②______。
    (2)实验室用分解过氧化氢的方法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______(填字母);若用F装置装满水来收集氧气,则氧气应该从 ______(填“a”或“b”)端通入。
    (3)实验室通常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是 ______,其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由此可知实验室中制取气体时发生装置由 ______和 ______来决定。
    (4)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常温下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氨气极易溶于水。制取并收集氨气,应该从图中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______,收集装置是 ______(填字母)。
    23. 人被蚊虫叮咬后,蚊虫在人的皮肤内分泌出蚁酸,使叮咬处又痛又痒。化学小组的同学对蚁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决定对其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蚁酸的成分是什么?它有什么性质?
    【查阅资料】
    Ⅰ、蚁酸是一种有机酸,化学名称叫做甲酸,化学式为HCOOH;
    Ⅱ、蚁酸在隔绝空气并加热的条件下会分解生成两种氧化物;
    Ⅲ.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实验探究】
    (1)向盛有蚁酸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溶液颜色变成红色,说明蚁酸溶液显酸性。
    (2)小芳同学根据蚁酸中含有______元素,推测出一种生成物是水。
    (3)另一种生成的氧化物是气体,小敏提出两种猜想:
    ①猜想Ⅰ:该气体是CO2.猜想Ⅱ:该气体是______。
    他们将蚁酸分解产生的气体通过如图的装置。

    ②实验时装置A中无明显变化,则猜想Ⅰ______(填“成立”或“不成立”)。
    若猜想Ⅱ成立,则:
    ③实验时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
    ④实验时装置C中的现象是______。
    ⑤实验时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讨论交流】从环保角度看,该装置存在明显的缺陷,处理方法是______。
    24. 为测定某种贝壳中碳酸钙的含量,取12.5克贝壳,逐渐加入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测得剩余固体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已知杂质不参与反应也不溶于水)。请计算:
    (1)碳酸钙中各元素质量比为 ______(填最简整数比)。
    (2)生成CO2的质量 ______。
    (3)这种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解: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正确;
    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爆竹爆炸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C、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其中燃豆萁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烛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A。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为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

    2.【答案】B 
    【解析】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镓,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1;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原子质子数是31,故选项说法正确。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72,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故选项说法错误。
    D、最外层电子数是3,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3个电子而形成阳离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
    D、若最外层电子数多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少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本题难度不大,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3.【答案】C 
    【解析】解: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由N2O4和N2H4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N2和H2O,化学方程式为:N2O4+2N2H4−点燃3N2+4H2O。
    A.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所以该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选项说法错误;
    B.由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可知,反应物中分子个数比为1:2,选项说法错误;
    C.由分子结构模型可知,每个甲分子是由2个氮原子和4个氧原子构成的,共含有6个原子,选项说法正确;
    D.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比为(28×3):(18×4)=7:6,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根据反应的结构示意图和模型表示的原子种类,可判断出反应物、生成物,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据其意义分析判断有关的问题。
    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表示,完成此题,关键是根据反应的实质结合模型的结构充分理解图中的信息,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4.【答案】B 
    【解析】解:A、最终生成氧气质量相等,只是利用催化剂时反应速率快一些,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B、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随着反应进行,固体中锰元素质量不变,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
    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和氧气质量比是1:8,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D、反应前过氧化氢溶液中含有水,质量不是0,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故选:B。
    A、最终生成氧气质量相等,只是利用催化剂时反应速率快一些;
    B、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
    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和氧气质量比是1:8;
    D、反应前过氧化氢溶液中含有水。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5.【答案】B 
    【解析】解:A、尽量的乘坐公交车可以节约化石能源,又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有利于环境保护,故A可行;
    B、露天焚烧垃圾会产生大量的烟尘和有害气体而造成空气污染,不利于环境保护,故B不可行;
    C、尽量使用新能源可以节约化石能源,又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有利于环境保护,故C可行;
    D、加大生活污水和工业“三废”的处理可以防止水体污染、空气污染、土壤污染等,有利于环境保护,故D可行。
    故选:B。
    根据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以及防治环境污染的措施来分析。
    环境保护是人类有意识地保护自然资源并使其得到合理的利用,防止自然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对受到污染和破坏的环境必须做好综合治理,以创造出适合于人类生活、工作的环境。

    6.【答案】D 
    【解析】解:A.过氧乙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B.过氧乙酸是由过氧乙酸分子构成的,过氧乙酸分子由碳原子、氧原子、氢原子构成,故选项说法错误。
    C.过氧乙酸中碳、氢、氧的质量比为:(12×2):(1×4):(16×3)=6:1:12,可见其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选项说法错误。
    D.过氧乙酸中碳元素、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4)=6:1,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A、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B、根据过氧乙酸的微观构成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来分析。
    D、根据化合物中元素质量比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本题考查了氧化物的判断、物质的组成与结构、元素的质量比的计算等,考查较为全面。

    7.【答案】C 
    【解析】解: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为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炸裂试管,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为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试管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反应后二氧化碳气体逸出,反应后烧杯中的物质质量减少,不能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C。
    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
    B、根据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时,选用药品和装置应考虑:①只有用天平称量质量没有变化的化学变化才能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②如果反应物中有气体参加反应,或生成物中有气体生成,应该选用密闭装置。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8.【答案】D 
    【解析】解:氧元素显−2价,设碘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2x+(−2)×5=0,则x=+5价.
    故选:D.
    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五氧化二碘的化学式进行解答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合价的原则(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此类题.

    9.【答案】D 
    【解析】解:A、①③中白磷均不能燃烧,不能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可燃物接触氧气,故选项错误。
    B、①④温度不同,①中白磷不能燃烧,④中白磷燃烧,①中白磷不能与氧气接触,④中白磷能与氧气接触,不能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需要有可燃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C、对比②④,②中白磷不能燃烧,④中白磷燃烧,说明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与氧气接触,故选项说法错误。
    D、对比③④,③中白磷不能燃烧,④中白磷燃烧,④中白磷能与氧气接触,③中不能,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根据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温度要达到着火点,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燃烧的条件,掌握燃烧的条件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0.【答案】D 
    【解析】解:A、汽水属于混合物,氧化物属于纯净物,故选项错误;
    B、矿泉水属于混合物,氧化物属于纯净物,故选项错误;
    C、石油属于混合物,氧化物属于纯净物,故选项错误;
    D、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因此干冰属于氧化物,故选项正确。
    故选:D。
    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11.【答案】C 
    【解析】解:放学回家就闻到了饭菜的香味,是因为饭菜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饭菜的香味。
    故选:C。
    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2.【答案】A 
    【解析】解:A、空气中含有氧气,氧气中含有氧分子,故A符合题意;
    B、水中含有氧元素,而无氧气分子,故B不符合题意;
    C、过氧化氢中含有氧元素,而无氧气分子,故C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中含有氧元素,而无氧气分子,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由题意,含有氧分子的为氧气或空气.
    了解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了解物质的组成和物质的构成.

    13.【答案】C 
    【解析】解:A、金刚石几乎不导电,不能做电极,故选项说法错误。
    B、碳单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的差异,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选项说法错误。
    C、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化学性质有很大的差异,是因为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故选项说法正确。
    D、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后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是因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而不是二氧化碳气体能使石蕊变红,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A、根据金刚石几乎不导电,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碳单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的差异的原因,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分子的基本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分子的基本性质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4.【答案】D 
    【解析】解:A、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氧气不能,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案设计合理。
    B、点燃后用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小液滴的原气体是氢气,无明显现象的原气体是一氧化碳,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案设计合理。
    C、NaCl易溶于水,MnO2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实验方案设计合理。
    D、CO能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
    故选:D。
    鉴别物质时,首先对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特性,再根据性质的不同,选择适当的试剂,出现不同的现象的才能鉴别。
    除杂质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一般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解题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

    15.【答案】D 
    【解析】解:A、在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不变,物理性质可能发生改变,故选项说法错误。
    B、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不能增加生成物的质量,故选项说法错误。
    C、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可以加快,也可以减慢,故选项说法错误。
    D、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又叫触媒).催化剂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一变二不变”,一变是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二不变是指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保持不变.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对催化剂概念的理解,掌握催化剂的特征(“一变二不变”)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6.【答案】Al3CO2  2SO42− Fe+2O 
    【解析】解:(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其元素符号为Al。
    (2)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3个二氧化碳分子可表示为3CO2。
    (3)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硫酸根离子可表示为2SO42−。
    (4)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符号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氧化亚铁中铁的化合价显+2价可表示为Fe+2O。
    故答案为:
    (1)Al;
    (2)3CO2;
    (3)2SO42−;
    (4)Fe+2O。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
    (2)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3)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4)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符号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元素符号、分子符号、化合价、离子符号等)的书写方法、离子符号与化合价表示方法的区别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7.【答案】371Rb+  分子  BD 
    【解析】解:(1)①由于在原子中原子序数等于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所以,m=37,n=37−2−8−18−8=1;
    ②铷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1,小于4,易失去,形成的离子符号为:Rb+。
    (2)①由物质的构成可知,如图四种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②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由物质的组成可知,二氧化碳(B)和水(D)都属于氧化物。
    故答案为:(1)37;1;Rb+;
    (2)①分子;
    ②BD。
    (1)根据在原子中原子序数等于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分析m、n的值,根据最外层电子数的特点分析形成离子的符号;
    (2)①根据物质的构成分析构成物质的微粒;
    ②根据氧化物的组成特点分析回答。
    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表示和原子的结构示意图等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结合图示进行,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要注意配平。

    18.【答案】4 金刚石  石墨  吸附  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 
    【解析】解:(1)由碳原子结构示意图,碳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4。
    碳单质的微观结构,图二单质中碳原子呈正八面体结构,名称是金刚石。
    图三单质中碳原子呈层状,呈名称是石墨。
    (2)在冰箱、汽车内放入活性炭可以除去异味,这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能吸附异味和色素。
    (3)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实验时要先将木炭研细,再与CuO粉末混合均匀后使用。这样处理的目的是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
    故答案为:
    (1)4;金刚石;石墨;
    (2)吸附;
    (3)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
    (1)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上的电子数,离圆圈最远的弧线表示最外层。
    根据碳单质的微观结构,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注意事项,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注意事项、活性炭具有吸附性、碳单质的微观结构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9.【答案】硬水  煮沸  CO2  C 元素  CO 
    【解析】解:(1)小亮在用肥皂洗衣服时发现泡沫很少,且有浮渣产生,这一现象说明当地的水为硬水。在生活中我们可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反应前后钙原子都是1个,氯原子都是2个,氢原子都是2个,反应后氧原子是5个,反应前应该是5个,其中2个包含在未知物质中,反应后碳原子是1个,反应前应该是1个,包含在未知物质中,则X的化学式为CO2。故答案为:硬水;煮沸;CO2;
    (2)A、煤炉生火时,用木材引燃是为了提高煤的温度,达到煤的着火点,并不能提高煤的着火点,故A错误;
    B、档案室着火不能用泡沫灭火器灭火,以防造成档案的损坏,故B错误;
    C、把煤做成蜂窝煤是增大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煤撚烧更充分,故C正确;
    D、炒菜时油锅着火,可立即用锅盖盖上,切不可立即向油锅内浇水,以免发生危险,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3)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青少年要适量多补充钙、铁等,这里的钙铁是指元素;故答案为:元素;
    (4)冬天要注意防煤气中毒,这里煤气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其化学式为CO;故答案为:CO。
    (1)根据硬水与软水的检验方法、硬水软化的方法以及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
    (2)根据燃烧的条件以及灭火的方法与原理来分析;
    (3)根据物质的组成来分析;
    (4)根据煤气的主要成分来分析。
    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所以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也是重要的中考热点之一.

    20.【答案】Cu(OH)2  Cu2O2Cu2O+O2−△4CuO 
    【解析】解:(1)已知铜为+2价,亚铜为+1价,OH为−1价,根据正价前,负价后,先将Cu和OH按顺序排好Cu OH,然后把化合价标在各自的正上方Cu+2OH−1,交叉可得化学式Cu(OH)2.同样的方法得到Cu2O,由化合物中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可检验该化学式是否正确.
    故答案为:Cu(OH)2;Cu2O;
    (2)根据反应物是氧化亚铜和氧气、反应条件是加热、化合反应生成物是氧化铜的化学反应式.
    故答案为:2Cu2O+O2−△4CuO.
    (1)利用根据元素化合价来书写化学式的方法来解答此题;
    (2)根据信息加热时,氧化亚铜能与氧气发生化合反应,写出化学反应式并配平即可.
    该题考查的化学式的写法,其中OH是原子团是个整体书写时一定注意,有多个时要加括号.

    21.【答案】过滤  c 
    【解析】解:(1)操作②能将残渣和溶液进行分离,是过滤操作。
    (2)过滤后滤液仍浑浊,可能原因是滤纸破损(会使得液体中的不溶物进入下面的烧杯,从而使得滤液浑浊)、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会使部分液体未经过滤纸的过滤直接流下,该操作会使滤液仍然浑浊)或盛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等。滤纸未紧贴漏斗内壁,会导致速度减慢;漏斗下端未靠烧杯内壁,可能会导致滤液溅出。
    故答案为:
    (1)过滤;
    (2)c。
    (1)操作②能将残渣和溶液进行分离,进行分析解答。
    (2)过滤操作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凡是不经滤纸的过滤就直接进入滤液的操作,都能造成滤液浑浊;另外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也会造成同样的结果。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物质分离的原理、过滤操作的注意事项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2.【答案】酒精灯  长颈漏斗  BbCaCO3+2HCl=CaCl2+H2O+CO2↑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如果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为二氧化碳  Ca(OH)2+CO2=CaCO3↓+H2O反应物状态  反应条件  A D 
    【解析】解:(1)仪器的名称:①是酒精灯,②是长颈漏斗。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该反应是固液不加热型,发生装置选B,氧气不易溶于水,氧气密度比水小,若用F装置装满水来收集氧气,氧气从短管进入,水从长管排出,即氧气应从导管口b端通入。
    (3)实验室用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石灰石、大理石主要成分碳酸钙,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用澄清石灰水,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澄清石灰水是氢氧化钙的水溶液,故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是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如果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由此可知实验室中制取气体时发生装置由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来决定。
    (4)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该反应为固体加热型,发生装置选:A;常温下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氨气极易溶于水。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选:D。
    故答案为:
    (1)酒精灯;长颈漏斗;
    (2)B;b;
    (3)CaCO3+2HCl=CaCl2+H2O+CO2↑;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如果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为二氧化碳;Ca(OH)2+CO2=CaCO3↓+H2O;反应物状态;反应条件;
    (4)A;D。
    (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名称和用途进行分析。
    (2)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反应发生需要的条件及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及特殊要求选择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3)根据化学反应原理书写化学方程式;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反应发生需要的条件及特殊要求选择发生装置;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分析。
    (4)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反应发生需要的条件及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及特殊要求选择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本考点主要考查了仪器的名称、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

    23.【答案】H、O CO 不成立   干燥CO气体   黑色粉末逐渐变红   C+2CuO−高温2Cu+CO2↑在尾部放一个燃着的酒精灯 
    【解析】解:[实验探究]
    (2)根据蚁酸中含有H、O元素,推测出一种生成物是水;
    (3)①由于蚁酸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蚁酸在隔绝空气并加热的条件下会分解生成两种氧化物,一种生成物是水,另一种生成的氧化物是气体,所以,小敏提出的猜想Ⅱ:该气体是CO;
    ②由于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实验时装置A中无明显变化,证明不是二氧化碳气体,则猜想Ⅰ不成立,若猜想Ⅱ成立,则:
    ③由于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实验时装置B的作用是:干燥CO气体;
    ④在加热的条件下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和铜,实验时装置C中的现象是:黑色粉末逐渐变红;
    ⑤在高温下可以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CuO−高温2Cu+CO2↑;
    [讨论交流]由于一氧化碳有毒能污染空气,从环保角度看,该装置存在明显的缺陷是缺少尾气处理,处理方法是:在尾部放一个燃着的酒精灯;
    故答案为:
    [实验探究](2)H、O;(3)①CO;②不成立;③干燥CO气体;④黑色粉末逐渐变红;⑤C+2CuO−高温2Cu+CO2↑;
    [讨论交流]在尾部放一个燃着的酒精灯;
    [实验探究](2)根据水的组成分析蚁酸中含有的元素;
    (3)①根据蚁酸的组成元素分析生成气体;
    ②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据此分析判断;
    ③根据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分析装置B的作用;
    ④根据在加热的条件下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和铜,分析实验时装置C中的现象;
    ⑤根据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和铜,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讨论交流]根据一氧化碳有毒能污染空气分析处理尾气的方法;
    本题属于信息题的考察,考查了质量守恒定律的运用、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等知识点,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理解实验装置的特点和各种物质的性质,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24.【答案】10:3:12(按钙、碳、氧的顺序)4.4g 
    【解析】解:(1)碳酸钙中钙、碳、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40:12:(16×3)=10:3:12。
    故答案为:10:3:12(按钙、碳、氧的顺序)。
    (2)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为12.5g−2.5g=10g。
    设生成CO2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10g x
    10044=10gx           x=4.4
    故答案为:4.4g。
    (3)这种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10g12.5g×100%=80%。
    答:这种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80%。
    (1)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图示可知,固体质量减少的质量为12.5g−2.5g=10g,即为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出生成CO2的质量即可。
    (3)固体质量减少的质量为12.5g−2.5g=10g,即为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计算出这种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本题有一定难度,掌握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即可正确解答本题,确定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前提和关键。

    相关试卷

    2021-2022学年贵州省遵义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贵州省遵义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47D,【答案】A,【答案】D,【答案】B,【答案】C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贵州省铜仁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贵州省铜仁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4页。

    2021-2022学年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9D,1%),【答案】D,【答案】C,【答案】A,【答案】B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