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农村中学联考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371850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农村中学联考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371850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农村中学联考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371850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农村中学联考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农村中学联考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案】C,【答案】A,【答案】D,【答案】B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农村中学联考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矿石粉碎 B. 冰雪融化 C. 酒精燃烧 D. 汽油挥发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A. 细铁丝在氧气里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B. 一氧化碳燃烧产生蓝色火焰
C. 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
D. 白磷在空气中自燃产生大量白烟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 钠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钠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 B. 质子数为11
C. 最外层电子数为1 D. 核外有3个电子层 日常生活中,与肥皂水作用容易起泡沫的是( )A. 长江水 B. 矿泉水
C. 煮沸的水 D. 含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油漆的一种重要成分苯是一种常见的化学溶剂,点燃时会产生浓烈的黑烟,其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X的数值是( )A. 6 B. 9 C. 15 D. 12 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A. 碳酸钠 B. 氢氧化钠
C. 三氧化二铁3O2Fe D. 碳酸 次氯酸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H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A. B. C. D. 餐厅的服务员用盖子熄灭酒精炉,该灭火方法的主要原理是( )A. 隔绝空气 B. 降低温度
C. 清除可燃物 D.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将一根螺旋状的细铁丝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见图,经过较长一段时间后观察发现( )
A. 铁丝表面覆盖了一层红色固体物质 B. 溶液蓝色变为无色
C. 在试管底部沉积一层黑色固体物质 D. 试管内溶液的颜色上浅下深下列推理不正确的是( )
①燃烧过程中伴随着发光放热,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②分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定是由分子构成的
③单质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④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所以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一定是物理变化
⑤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A. ①②③⑤ B. ①②⑤ C. ①③④ D. ③⑤试选用金刚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食盐石墨甲烷活性炭,填写下列空白填序号字母
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是______;
用作刻划玻璃的是______;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
引起酸雨的主要气体是______.用化学符号表示:
①3个二氧化碳分子______;
②两个铜原子______;
③碳酸钙中钙元素呈正二价______.
④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和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______;
⑤氯离子______.水是生命之源,它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①净水器常用活性炭,主要是利用活性炭的______性。生活中,既能降低水的硬度,又能杀菌消毒的方法是______。
②电解水的装置如图所示,试管B中的气体是______,通过此实验证明水是由______组成的,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下列:①空气、②氧气、③二氧化碳、④一氧化碳、⑤水、⑥乙醇、⑦甲烷、⑦高锰酸钾都是常见的物质.
上述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填序号;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填序号,填完全才能得分;颜色为紫黑色的是______.
冬天燃煤取暖时,应注意室内通风,防止“煤气”中毒.“煤气”指的是______填序号;
干冰是固体的______填序号,可用于人工降雨;
机动车司机驾车前饮用的饮料中,不能含有的是______填序号
写出上述物质中,发生分解反应生成三种物质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某水泥厂化验室,为了测定某矿山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石灰石样品与足量稀盐酸在烧杯中反应假设石灰石样品中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有关实验数据如下表: 反应前反应后实
验
数
据烧杯和稀盐酸
的质量石灰石样品
的质量烧杯和其中混
合物的质量150g12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中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
求该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某学习小组围绕“实验室制取气体”进行了研讨。请你参与完成下面的问题。
原理分析:实验室制取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所使用的药品是 ______ 。
发生装置:图①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是 ______ 。实验室常用无水醋酸钠固体与碱石灰在加热的情况下制,应选图 ______ 填序号发生装置。
收集装置:实验室收集极易溶于水应采用的方法是 ______ 。收集有毒气体时,常采用③收集装置,气体应从 ______ 填字母端通入注: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达州盛产天然气,有“中国气都”之称的美誉.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甲烷燃烧的产物产生了兴趣,请你参与:
【提出问题】:甲烷燃烧后生成哪些物质?
【查阅资料】:含碳元素的物质完全燃烧生成,不完全燃烧生成CO;无水遇水变蓝.
【猜想与假设】:甲 ;乙 ;丙 ;丁
你认为______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理由是______.
【实验探究】:为了验证上述猜想与假设,将甲烷在一定量的中燃烧的产物依次通过下列装置:
、B装置的顺序能否颠倒?______填“能“或“否”
实验中观察到A中无水变蓝,B、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中红色粉末变成黑色,由此推断______同学猜想成立.
请写出C中红色粉末变成黑色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反思与交流】:为避免有毒的CO污染环境,所以含碳元素的物质燃烧必须满足的条件是______.
D装置后添加一大气球的原因是: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A、矿石粉碎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B、冰雪融化过程中只是发生了状态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C、酒精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故选项正确;
D、汽油挥发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C。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本题考查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
2.【答案】C 【解析】解:A、细铁丝在氧气里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B、一氧化碳燃烧产生蓝色火焰,放出热量,故选项说法正确。
C、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无色酚酞溶液,溶液不变色,故选项说法错误。
D、白磷在空气中自燃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A、根据细铁丝在氧气里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一氧化碳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无色酚酞溶液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白磷在空气中自燃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
3.【答案】A 【解析】解:A、倾倒液体试剂瓶口紧贴试管口,标签向着手心,瓶塞要倒放,操作正确。
B、点燃酒精灯时,绝对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个酒精灯。故操作错误。
C、量筒读数时视线要平视凹液面的最低处,不能俯视或仰视。故操作错误。
D、用胶头滴管向试管内滴加液体时,滴管要竖直、悬空不能深入试管内,故操作错误。
故选:A。
A、根据倾倒液体的基本操作判断。
B、根据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判断。
C、量筒读数时视线要平视凹液面的最低处。
D、根据滴管的使用方法判断,滴管使用时要悬空竖直,不能伸入试管内;
此题是对化学基本实验操作的考查,侧重基础和实验操作能力,注重培养学生严格的实验态度。
4.【答案】A 【解析】解:A、由钠原子结构示意图,最外层电子数是1,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而形成阳离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B、由钠原子结构示意图,圆圈内的数字是11,该元素原子核内有11个质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C、由钠原子结构示意图,离圆圈最远的弧线表示最外层,最外层电子数是1,故选项说法正确.
D、由钠原子结构示意图,弧线表示电子层,核外有3个电子层,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上的电子数,离圆圈最远的弧线表示最外层.若最外层电子数,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5.【答案】C 【解析】解:与肥皂水作用容易起泡沫的是软水,ABD都是硬水,煮沸可以将硬水软化成软水,故选C。
检验硬水和软水一般用肥皂水,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故判断哪一种水是软水即可.
本题考查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属于较容易试题.
6.【答案】C 【解析】解: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氧原子的数目不变,则,。
故选:C。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各原子的数目不变,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学反应前后各原子的数目不变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7.【答案】D 【解析】解:碳酸钠中钠元素的化合价为,而碳酸根的化合价为,所以碳酸钠的化学式为:;故书写错误;
B.氢氧化钠中,钠元素的化合价是价,氢氧根的化合价是价,氢氧化钠的化学式是故选项错误;
C.在化学式中,正价元素在前,负价元素在后,数字写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正确的为:,故错误;
D.碳酸中,氢元素的化合价是价,碳酸根的化合价是价,碳酸的化学式是故选项正确。
故选:D。
根据组成物质的元素的化合价来分析物质的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0,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
解答本题要理解在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零,在化合物中,各种元素的化合价不为零,但是代数和为零.
8.【答案】B 【解析】解: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氢元素显,氧元素显,设氯元素的化合价是x,可知次氯酸中氯元素的化合价:,则。
故选:B。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利用化合价的原则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能力.
9.【答案】A 【解析】【分析】
灭火的原理为: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隔绝氧气或空气;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所以可以据此来解答本题。
熟练掌握燃烧的条件,并能够根据燃烧的条件来判断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解答】
根据燃烧的条件可以知道,若灭火只要破坏燃烧的一个条件使燃烧停止,就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所以,分析题意可知,在餐厅看到服务员用盖子熄灭酒精炉,是隔绝了空气,从而达到了灭火的目的。
故选:A。 10.【答案】A 【解析】解:
A、铁在硫酸铜的溶液中反应时会置换出铜并附着在铁的表面,故铁丝表面有红色的铜出现,故A正确.
B、反应后得到的硫酸亚铁溶液为浅绿色,可观察到溶液变为浅绿色,而非无色,故B错误.
C、铁在硫酸铜的溶液中反应时不会出现黑色固体物质,则说法错误,故C错误.
D、试管内溶液由蓝色逐渐变为浅绿色,而非试管内溶液的颜色上浅下深,故D错误.
故选:
根据铁与硫酸铜的反应的现象进行判断;铁与硫酸铜能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铜,同时得到硫酸亚铁的溶液,利用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结合反应的情况可判断溶液质量的变化.
此题是一道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的考查题,解题的关键是利用能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意义进行解题,属基础性知识考查题.
11.【答案】A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燃烧、物质的构成、单质、物理变化、氧化物,考查知识点全面,需要同学们细心考虑。
【解答】
①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燃烧,如通电的电灯,故错;
②分子可以构成物质,原子也可以,铁由铁原子构成,故错;
③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臭氧和氧气的混合物,该物质中只含氧这一种元素,但它是混合物,所以不是单质,故错;
④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所以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一定是物理变化,故对;
⑤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但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如硫酸,故错。
故选A。 12.【答案】B A F C 【解析】解:二氧化碳能引起温室效应;
金刚石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可刻划玻璃;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二氧化硫溶于水能生成酸,所以能引起酸雨;
故答案为:;;;
二氧化碳引起温室效应;
刚石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可刻划玻璃等;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二氧化硫是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物质具有多种性质,解答时应该理解物质的用途是由物质的哪种性质决定的.
13.【答案】 【解析】解:①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3个二氧化碳分子可表示为:;
②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两个铜原子,就可表示为:2Cu;
③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所以碳酸钙中钙元素呈正二价,故可表示为:;
④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为氧元素.最多的金属元素为铝元素.所以形成的化合物为氧化铝,又因铝为价,而氧为价,所以化学式为;
⑤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故氯离子可表示为:;
故答案为:①;② 2Cu; ③; ④ ⑤
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14.【答案】吸附性 加热煮沸 氧气 氢元素和氧元素 【解析】解:①由于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在净水器中经常使用活性炭来吸附色素和异味。生活中利用加热煮沸的方法既能降低水的硬度,又能杀菌消毒。
②由电解水的装置可知,试管B中的气体是电源的正极产生的气体,较少是氧气,则试管A中产生的气体是氢气,通过此实验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故答为:①吸附性;加热煮沸; ②氧气 氢元素和氧元素,
①根据活性炭具有吸水性,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杀菌消毒。
②根据电解水实验的现象、结论以及发生的反应分析回答。
本题主要考查了水的净化和水组成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水的电解的实验现象和原理,属基础性知识考查题。
15.【答案】① ③④⑤ ⑦ ④ ③ ⑥ 【解析】解:由所给物质和混合物概念可知,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组成,故是混合物;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③、④、⑤是氧化物;高锰酸钾是紫黑色;
煤气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
固态二氧化碳又叫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司机驾车前饮用的饮料应该不能含有酒精,酒精会麻痹小脑,失去平衡;而酒精又可称为乙醇;
高锰酸钾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用观察法配平即可,反应条件是加热,氧气后面标上上升符号,所以方程式是:
故正确答案:①;③④⑤;⑦;④;③;⑥;
根据空气中组成的成分中每种物质的作用、以及常见的含碳元素组成的有机物和无机物的性质用途进行解答.
本题以生活和生产医疗与化学的联系,考查了身边熟悉的一些物质的用途在化学中的存在和必然联系.
16.【答案】;
解:设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
100 44
,
此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答:该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解析】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根据化学方程式,由二氧化碳的质量可以计算出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进而计算出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本题主要考查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和质量分数的计算,难度较小.
17.【答案】稀盐酸和大理石或石灰石 锥形瓶 ② 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c 【解析】解:实验室制取的化学方程式为:,所使用的药品是稀盐酸和大理石或石灰石。
故填:;稀盐酸和大理石或石灰石。
图①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是锥形瓶;
实验室用无水醋酸钠固体与碱石灰在加热的情况下制,应选图②发生装置。
故填:锥形瓶;②。
实验室收集,氨气极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小,可以采用的方法是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收集有毒气体时,常采用③收集装置,二氧化硫密度比空气大,气体应从c端通入。
故填:向下排空气法收集;c。
实验室通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反应不需要加热,大理石和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
要熟悉各种仪器的名称、用途和使用方法;
根据反应物状态、反应条件及其气体的溶解性、密度可以选择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18.【答案】丙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否 有充足的氧气 因为一氧化碳有毒,所以要收集处理尾气 【解析】解:【猜想与假设】
甲烷燃烧不能生成氨气,因为反应物中不含有氮元素,所以不可能生成含有氮元素的氨气.
故填:丙;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实验探究】如果A、B装置的顺序颠倒,则混合气体从B中出来后,会带上水蒸气,再通过A装置时,如果无水硫酸铜变蓝色,使硫酸铜变蓝色的水可能是甲烷燃烧产生的,也可能是从石灰水中挥发出来的,也可能是二者都有,这样就影响了水的鉴别.故AB装置不能颠倒,否则无法确定甲烷燃烧产物中是否含有水,故填:否;
实验中观察到A中无水变蓝,说明甲烷燃烧生成了水;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甲烷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中红色粉末变成黑色,说明甲烷燃烧生成了一氧化碳,由此可知,因为燃烧生成了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丁同学的猜想成立.
中红色粉末变成黑色的化学方程式:;
【反思与交流】当氧气充足时,含碳元素的物质完全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不能生成一氧化碳.
因为一氧化碳有毒,所以要收集处理尾气,故在D装置后添加一大气球.
故答案为:
【猜想与假设】丙,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实验探究】否.丁;
【反思与交流】有充足的氧气; 因为一氧化碳有毒,所以要收集处理尾气.
【猜想与假设】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
【实验探究】
考虑一氧化碳的检验;
无水硫酸铜是白色的,能和水反应生成蓝色的五水硫酸铜,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一氧化碳能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
考虑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进行书写化学方程式;
【反思与交流】
要使燃料充分燃烧,必需有充足的氧气.
根据一氧化碳能有毒进行回答.
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燃烧产生的推断,含有碳元素的物质燃烧时,如果燃烧充分,生成二氧化碳,如果燃烧不充分,会生成一氧化碳,这样不仅浪费燃料,还会污染环境,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性质结合反应的实验现象进行.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宁夏固原市原州区重点中学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宁夏固原市西吉县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6,2g,【答案】B,【答案】C,03%,故选项错误;,【答案】D,【答案】A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年宁夏固原市原州区中考适应性模拟考试化学试题(无答案),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实验设计不合理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