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四川省遂宁市安居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四川省遂宁市安居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62g,【答案】C,【答案】A,【答案】B,【答案】D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缝新衣”、“放烟花”、“贴春联”、“扫扬尘”是中国年传统的“味道”,以上“年味”中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
A. 缝新衣B. 放烟花C. 贴春联D. 扫扬尘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用镊子夹取固体放入试管中B. 连接仪器
C. 检查装置气密性D. 倾倒液体
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
A. 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B. 五氧化二磷,冰水混合物
C. 矿泉水,河水D. 净化后的空气,受污染的空气
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构成物质,下列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是( )
A. 水B. 过氧化氢C. 氯化钠D. 酒精
从电解水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中获得的信息错误的是( )
A. 化学反应是原子的重新组合B. 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C.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D. 该反应说明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水的天然循环是自然界中水分子运动的结果
B.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证明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C. 在天然水的净化过程中,用紫外线杀菌消毒后得到的饮用水是纯净物
D. 铁丝燃烧时,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能防止集气瓶炸裂
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
A. 石蜡B. 面粉C. 蔗糖D. 植物油
丙氨酸(C3H7O2N)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组成人体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之一。它能预防肾结石、协助葡萄糖的代谢,有助缓和低血糖,改善身体能量。下列关于丙氨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丙氨酸由4种元素构成B. 一个丙氨酸分子中含有12个原子核
C. 丙氨酸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是3:2D. 丙氨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锶由于其很强的吸收X射线辐射功能和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化工、冶金、军工、轻工、医药和光学等各个领域。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和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锶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B. 锶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87.62g
C. 锶元素的化学性质与镁元素相似D. 氧化锶的化学式是SrO2
取4.6g化合物R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则关于化合物R的组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R由碳元素、氢元素组成
B. 化合物R由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组成
C. 化合物R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6:1
D. 化合物R的分子中碳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比1:1
在汽车尾气中,氮的各种氧化物都可以通过灼热的铁粉转化为氮气消除其污染,其中一种的化学反应可表示为:2X+3Fe=Fe3O4+N2,则X的化学式为( )
A. N2O4B. NO2C. NOD. O2
下列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 3Fe+2O2−点燃Fe3O4B. CaCO3−高温CaO+CO2↑
C. Zn+2HCl=ZnCl2+H2↑D. CO2+2NaOH=Na2CO3+H2O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a、b、c、d四种物质,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关系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c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 反应结束后d的质量为14g
C.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D. a、b变化的质量比为3:17
下列有关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B. 物体有热胀冷缩现象,主要是因为物体中的粒子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C. 原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唯一粒子
D. 在化学反应中,分子不能再分
国家主席习近平2020年9月22日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郑重宣布,中国将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所谓“碳中和”是指国家、团体、企业或个人等,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量,达到相对“零排放”。下列对“碳中和”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实现碳中和中国将整体实现绿色发展
B. 中国要实现碳中和,必须停止使用化石燃料
C. 中国实现碳中和将有力推进地球碳循环动态平衡,有效遏制全球温室效应
D. 中国金属冶炼工业在未来40年里,碳或一氧化碳的使用将大幅度被氢气取代
物质性质决定其用途。对下列实际问题做法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AB. BC. CD. D
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将木柴架空燃烧,目的是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促进燃烧
B. 逃离火灾现场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离
C. 救火时,不要贸然打开所有门窗,以免空气对流促进火势蔓延
D. 油锅着火,用锅盖盖上,是为了降低可燃物的温度
如图所示,将少量液体X加入到烧瓶中,观察到气球逐渐膨胀,下表中液体X和固体Y的组合,符合题意的是( )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一定质量的木炭在密闭的容器内燃烧
B. 水的电解
C. 20℃时,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
D. 利用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
古人用雌黄(化学式为As2S3)加水混合后涂在纸上来修改文字,成语“信口雌黄”就源于此.雌黄中的S化合价是−2,则As的化合价为( )
A. +6B. +4C. +3D. +2
化学符号就是我们的化学语言,掌握化学语言对我们学习化学有很大的帮助。请按要求用化学符号填空:
(1)我们周围的空气是混合物,其中可用于急救病人的气体是 ______。
(2)2个氢原子 ______。
(3)2个碳酸根离子 ______。
(4)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______。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
(1)下列图标是我国“国家节水标志”的是 ______(填序号)。
(2)生活中常用 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也可以用 ______区别硬水和软水。净水时利用活性炭的 ______性除去臭味。
(3)如图是电解水的实验示意图。
当正极端玻璃管产生了5mL的 ______(填化学式),负极端玻璃管产生的气体约为 ______mL,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已知某原子的实际质量为m,其相对原子质量为n。
(1)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 ______。
(2)一个镭原子的质量为q,则镭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______。
①将黑色粉末A和无色液体B混合,生成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C;②加热暗紫色固体E,可同时得到A和C;无色气体C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③若将银白色金属D放在盛有C的集气瓶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F,并放出热量。
(1)试推断A、B、C各是什么物质。A是 ______,B是 ______,C是 ______(填化学式)。
(2)写出①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______;③______。
自来水中含有少量的A,在光照作用下,其发生的反应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1)写出如图物质中单质的化学式 ______。
(2)该反应的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______,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3)化学反应前后,有元素化合价改变是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特征,该反应 ______(填“是”或“否”)氧化还原反应。
实验室常用锌粒和稀硫酸来制取氢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Zn+H2SO4=ZnSO4+H2↑,生成氢气的质量和加入锌粒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完成下列各小题:
(1)P点对应的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 ______。
A.H2SO4
B.ZnSO4
C.H2SO4和ZnSO4
(2)为了验证Q点溶液是否是该温度下溶质的饱和溶液,以下方法可行的是 ______。
A.加入少量该溶质,看是否溶解
B.蒸发溶剂看是否有晶体析出
C.加入少量食盐颗粒,看是否溶解
(3)Q点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M点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三名航天员送入太空。火箭的燃料是液氢。
(1)请写出液氢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2)为了防止氢气燃烧时发生爆炸,在点燃之前应该 ______。
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的名称:a ______,b ______。
(2)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固体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应该选择装置 ______(填序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3)实验室用稀硫酸和硫化亚铁固体反应来制取硫化氢气体,可用装置 ______作为发生装置。
(4)医院给病人输氧时用到类似F的装置以观察输氧的速率,则 ______端导管应该连接病人。
控制变量法是重要的科学探究方法.如图是探究燃烧与灭火的实验,请回答有关问题。
(1)由图甲中观察到铜片上的白磷燃烧,水中的白磷不燃烧,可知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______(填序号,下同);按图乙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通入N2,点燃酒精灯,一段时间后,a、b中均无明显现象;再改通O2,观察到a中红磷没有燃烧,b中红磷剧烈燃烧的现象,可知燃烧的另一条件是 ______。
A、要有可燃物
B、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C、温度达到着火点
(2)若实验中,不慎碰倒酒精灯,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来,灭火的方法是 ______(填序号)。
A、用水浇灭
B、吹灭
C、用湿抹布盖灭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错把浓盐酸当成稀盐酸使用,为了探究收集到的气体成分,做了以下实验(部分夹持仪器已省略):
【查阅资料】HCl气体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俗称盐酸,具有酸性,浓盐酸具有挥发性,CO2几乎不溶于酸性溶液。
【作出猜想】
猜想一:气体成分是HCl;猜想二:气体成分是CO2;猜想三:气体成分是 ______(填化学式)。
【实验与结论】
请你指出A装置的一个明显错误 ______,改进装置后,向A中加入石灰石和浓盐酸,进行实验。
【交流反思】
(1)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2)C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
向50g一定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3g二氧化锰,记录剩余物质的质量和反应时间关系如图所示。
(1)生成氧气的质量是 ______g;
(2)51.4g剩余物质中的成分是 ______(填化学式);
(3)计算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详细的计算过程)。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A、缝新衣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B、放烟花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正确。
C、贴春联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D、扫扬尘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故选:B。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为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答案】C
【解析】解:A、块状固体的取用方法: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将药品放在试管口,再将试管竖起,故A错;
B、连接仪器时,不能将试管直接放在桌子上,容易将试管压破,故B错;
C、装置气密性检查方法:连接装置,将导管一端浸入水中,用手紧握试管外壁,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气密性良好,故C正确;
D、瓶塞要倒放在桌面上,试管与试剂瓶口紧挨着,故D错。
故选:C。
A、根据块状固体的取用方法进行分析;
B、根据仪器的连接方法进行分析;
C、根据装置气密性检查方法进行分析;
D、根据倾倒液体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实验基本操作。
3.【答案】A
【解析】解:A、二氧化碳属于纯净物中的氧化物,澄清石灰水中有氢氧化钙、水等,属于混合物,故选项正确;
B、五氧化二磷、冰水混合物中只有水分子,它们都属于纯净物,故选项错误;
C、矿泉水、河水都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D、净化后的空气、受污染的空气都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4.【答案】C
【解析】解:A、水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B、过氧化氢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C、氯化钠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
D、酒精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酒精分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故选:C。
根据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气态的非金属单质和一般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气、水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一般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如氯化钠,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方面的知识,对物质进行分类与对号入座、掌握常见物质的粒子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5.【答案】B
【解析】解:A、过程中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结合生成氢分子,氧原子结合生成氧分子,因此化学反应是原子的重新组合,该选项正确。
B、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该选项不正确。
C、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是分解反应,该选项正确。
D、该反应说明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该选项正确。
故选:B。
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约为1:2。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6.【答案】C
【解析】解:A、水的天然循环是自然界中水分子运动的结果,该选项说法正确;
B、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证明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该选项说法正确;
C、在天然水的净化过程中,用紫外线杀菌消毒后得到的饮用水仍然是含有杂质的混合物,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铁丝燃烧时,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能防止集气瓶炸裂,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A、微观粒子是不断运动的;
B、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C、杀菌消毒后的水中仍然含有溶于水的物质;
D、铁在氧气中燃烧形成的高温熔融物容易溅落。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7.【答案】C
【解析】解:A、石蜡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不能和水形成溶液.故选项错误;
B、面粉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不能和水形成溶液.故选项错误.
C、蔗糖易溶于水,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能和水形成溶液.故选项正确;
D、植物油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不能和水形成溶液.故选项错误;
故选C.
蔗糖易溶于水,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石蜡、植物油、面粉等物质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解答本题要掌握各种物质的水溶性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8.【答案】D
【解析】解:A、丙氨酸是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不是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
B、1个丙氨酸分子是由3个碳原子、7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和1个氮原子构成的,则一个丙氨酸分子中含有13个原子核,故选项说法错误。
C、丙氨酸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是(12×3):(16×2)≠3:2,故选项说法错误。
D、丙氨酸中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氮元素的质量比为(12×3):(1×7):(16×2):14=36:7:32:14,则丙氨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小,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A、根据丙氨酸的微观构成,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一个丙氨酸分子的构成,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等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9.【答案】C
【解析】解:A、锶元素名称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错误;
B、元素周期表一格中汉字下面的数是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g,错误;
C、根据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得出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X=2,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也为2,因此化学性质相似,正确;
D、锶原子最外层1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1个电子,在化合物中显+1价,氧元素在化合物中显−2价,根据化学式的书写方法可得氧化锶的化学式为Sr2O,错误;
故选:C。
A、根据元素的名称进行分析;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一格中汉字下面的数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
C、根据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
D、根据化学式的书写方法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元素周期表中一格的含义,难度不大。
10.【答案】B
【解析】解:A、8.8gCO2中含有碳元素的质量为:8.8g×1244×100%=2.4g,5.4g水中含有氢元素的质量为:5.4g×1×218×100%=0.6g,生成物8.8g二氧化碳和5.4g水中所含碳、氢元素的质量和=2.4g+0.6g=3g,3g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四川省遂宁市安居区石洞中学2023-2024学年九上化学期末调研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加碘盐”中的“碘”是指,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四川省遂宁市安居区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偏二甲肼,下列民间制作属于化学变化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县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溶液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如图是五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