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辽西联合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含答案)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372135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辽宁省辽西联合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含答案)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372135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辽宁省辽西联合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含答案)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372135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辽宁省辽西联合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含答案)
展开2022-2023学年度上学期辽西联合校高一期中考试
地理试题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本卷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为太阳系简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各大行星中唯一一颗适合生物生存和繁衍的天体是_________,与它产生生物的条件有关的是_________。( )
A.①,昼夜交替周期很长 B.③,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C.④,它与太阳距离适中 D.③,天体的体积、质量适中
2.若把地球调换到⑧位置,则地球上就不会存在生命,主要是因为( )
A.气温太低,将变成“冰球” B.地形太复杂
C.大气成分太复杂 D.有强烈的火山活动
3.下列现象反映了太阳辐射能的直接影响的是( )
A.农田中麦浪滚滚 B.火力发电厂利用煤炭发电
C.三峡水库下泄流量,进行水力发电 D.风电机组的叶片不停地运转
4.下图为某正常地层剖面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图中化石形成的地质年代正确的是( )
A.大型哺乳动物化石——中生代 B.恐龙化石——前寒武纪
C.甲化石——新生代 D.三叶虫化石——古生代
5.“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体现了哪两个圈层之间的关系( )
A.生物圈与大气圈 B.生物圈与水圈 C.生物圈与岩石圈 D.大气圈与岩石圈
2016年2月6日3时57分,台湾高雄发生6.7级地震,震源位于高雄附近台湾岛上,深度15千米,当地多幢大楼倒塌。地震发生后,某地理学习小组绘制了“地震波波速在地球内部的变化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此次地震中( )
A.先到达地面的是乙波 B.先到达地面的是甲波
C.乙波引起地面上下起伏 D.甲波引起地面左右摇晃
7.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
A.地壳 B.软流层 C.上地幔顶部 D.下地幔
8.下列对地球内部各圈层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A.①-横波传播速度最大 B.②-呈液态或熔融状态
C.③-由硅酸盐矿物组成 D.①-内部物质组成均匀
2018年2月19日,印度尼西亚的锡纳朋火山发生喷发,火山灰冲天如蘑菇云,遮天蔽日。右图为“近地面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9.火山灰弥漫空中,会导致该地区的( )
A.①增加 B.②减少 C.③增加 D.④不变
10.人类活动排放的二氧化碳增多,会导致( )
A.①减弱 B.②增强 C.③增强 D.④减弱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1.一架飞机在北半球自东向西平稳飞行,此时,乘客透过舷窗可以看见下面是厚厚的云层。这时飞机应该已经( )
A.进入了对流层 B.飞出了平流层 C.进入了平流层 D.进入了高层大气
12.图中所示为此时的水平气压状况,据此可判断飞机( )
A.顺风飞行 B.逆风飞行 C.风从北侧来 D.风从东侧来
读下图,①为某地海水垂直水温变化曲线,②为表层海水温度纬度变化曲线。完成下面小题。
13.影响曲线②的主要因素是( )
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B.太阳辐射 C.大气环流 D.海水比热容
14.读曲线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地处于高纬度海区
B.随着深度增加,水温递增
C.大陆架海区,水温随深度变化最小
D.在水深1000米以下,水温变化不大
2022年4月22日,河南省信阳市遭遇强降水天气,城区内多地严重内涝。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信阳市出现严重城市内涝的主要原因是( )
①降水强度大,降水量大 ②过度开采地下水
③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增加 ④屋顶绿化面积大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6.信阳市缓解城市内涝的可行性措施是( )
A.将硬化路面全部改为透水砖 B.采用科技降低降水强度
C.在城区修建大型湖泊 D.加快建设雨水滞蓄设施
第II卷(综合题)
本卷共3道大题,共计52分。
17.(18分)读“太阳大气结构图”和“太阳系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右图中,表示地球的是_________(填字母);按照八大行星结构特征,属于巨行星的是_________和_________(填字母);小行星带位于_________星与_________星轨道之间(填文字)。
(2)行星绕日公转表现出的运动特征有_________性、_________性、_________性。
(3)在左图中,①为太阳大气层中的_________层,该层的太阳活动为_________,其形成原因是_________。②层为太阳大气层中的_________层,该层的太阳活动为_________。
③层为太阳大气层中的_________层,其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闯入地球高纬度大气,产生_________现象。平时我们用肉眼可以观测到的太阳大气层是_________层(填字母)。
(4)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下列哪些部门应加强对太阳活动研究的预报(多选)( )
A.通信部门 B.航天部门 C.冶金工业部门 D.气候研究部门
(5)①②③是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和自身条件,④⑤⑥是生命存在的条件,判断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
①太阳系的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②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
③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 ④水经常处于液体状态
⑤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比较安全 ⑥地球表层存在大气层
A.①-⑥、②-⑤、③-④ B.①-⑤、②-⑥、③-④
C.③-⑤、②-⑥、①-④ D.①-⑤、②-④、③-⑥
18.(16分)读“大气的垂直分层示意图甲”和“某地的气压状况图乙”,图乙表示图甲中的A层某地,该地位于北半球,其中1、2、3位于等压面上,4、5位于等高面上,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A为_________层,B为_________层;图甲中天气现象复杂多变的是_________层(填字母),利于高空飞行的是_________层(填字母)。
(2)A层的直接热源是_________,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_________,气温的这种垂直变化,导致该层大气_________运动显著。
(3)某地近地面温度为30℃,这里的对流层厚度为12km,那么这里对流层顶的气温为_________℃。
(4)图乙中1、2、3、4、5表示气压最高的数码是_________;甲、乙两处气温较高的是_________处,气压较高的是_________处。此时甲地天气状况是_________,乙地天气状况是_________。
(5)若表示的是城市和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则乙地为_________(城市或郊区);若乙位于山坡近地面,甲位于山谷上方与乙同一高度的大气中,则该热力环流表示的是_________(白昼或黑夜)
(6)某个晴朗的午后,一位女游客前往海边,面朝大海,留下了长发飘飘的情影。此时甲地为_________(海洋或陆地)。
19.读“水循环示意图”(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水循环运动的主要能量来源是_________。
(2)写出图中水循环环节名称:
①_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⑤_________,⑦_________,⑧_________。
(3)跨区域调配水资源主要影响了水循环的_________(填名称和代码)环节。
(4)重庆为建设海绵城市,在人行道全面铺设透水砖,带来的直接变化是③_________(增大或减小),⑥_________(增大或减小),⑦_________(增大或减小),使城市空气湿度变_________(大或小)。
(5)对陆地水资源更新起重要作用的是_________循环(填水循环类型);参与水量最大的是_________循环(填水循环类型),由_________、_________等环节构成(填代码)。
(6)对水循环地理意义的叙述,以下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__(填序号)。
①使全球各地的降水量保持不变
②使陆地径流增多,海洋蒸发减少
③使水资源形成不断更新的统一系统
④使大气圈、岩石圈、水圈和生物圈相互联系,在其间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
2022-2023学年度上学期辽西联合校高一期中考试
地理试题答案
1.D 图中太阳系八大行星中,轨道由内到外分布着:①水星、②金星、③地球、④火星、⑤木星、⑥土星、⑦天王星、⑧海王星。太阳系唯一一颗适合生物生存和繁衍的天体是地球③。地球拥有生命,与它安全的宇宙环境和稳定的太阳光照这两个外部条件分不开,也与他自身条件分不开,体现在三个方面:日地距离适中,温度适中;体积和质量适中,导致有稳定的大气层;有液态水。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A 若把地球调换到⑧位置,则地球上就不会存在生命,主要是因为日地距离太远,地表温度将非常低,海洋将全部结冰,变成冰球,A正确;日地距离变远对于大气成分的影响相对较小,地形、火山活动等不是生命存在主要影响因素,BCD错误。故选A。
3.A 农田中的麦浪滚滚,反映了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对太阳辐射能的利用。而煤炭、水能、风能尽管都属于太阳能,但都经过了进一步的转化,不属于太阳辐射能的直接影响。因此A正确,BCD错误。故选A。
4.D 根据所学生物进化简史,其中动物演变过程是前寒武纪:动物孕育、萌芽和发展的初期阶段→古生代:早期海生无脊椎动物时代,中期鱼类时代,后期两栖动物时代→中生代爬行动物时代→新生代哺乳动物时代,新生代第四纪出现了人类。所以可推断大型哺乳动物化石出现在新生代,A错误;恐龙化石出现在中生代,B错误;根据材料,该地区为正常地层剖面,先沉积的在下层,年龄较老,后沉积的在上层,年较新,甲化石在中生代地层形成之前出现的,新生代地层是在中生代之后形成的,因此C错误;三叶虫化石出现在古生代,D正确。故选D。
5.C“落红”指凋落的鲜花,来自生物圈;“化作春泥”是指凋落的鲜花经过分解作用成为无机物,释放到岩石圈中;“护花”是指存在岩石圈中的无机养分,重新被植物吸收。主要反映了生物圈和岩石圈的相互关系,故选C。
6.B 横波传播速度比纵波慢,先到地面的是纵波,甲是纵波,A错误,B正确。甲是纵波,引起地面上下起伏,D错误。乙是横波,引起地面左右摇晃,C错误。故选B。
7.A 由于震源深度15千米,由于地壳的厚度大约是17千米,所以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地壳,所以A正确。BCD错误。故选A。
7.A 由于震源深度15千米,由于地壳的厚度大约是17千米,所以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地壳,所以A正确。BCD错误。故选A。
8.B 图中①包括地壳与地幔,纵波在①的传播速度大于横波,A错误。读图可知,横波和纵波在①圈层传播的过程中速度显著增快,说明其内部物质组成并不均匀,D错误。由于横波在①②交界面附近突然消失,纵波在此处波速突然下降,而横波只能在固态中传播,纵波可以在固态、液态、气态中传播,所以②圈层呈液态或熔融状态,B正确。③为内核,主要由铁镍物质组成,C错误。故选B。
9.B 根据图中箭头的位置和指向判断,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逆辐射。火山灰弥漫空中,大气中颗粒物增多,对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①)无影响,但会削弱进入大气层中的太阳辐射,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②)减少,使地面获得的热量减少,地面辐射(③)随之减少,AC错误,B正确;火山灰弥漫空中,大气中颗粒物增多,大气吸收地面辐射的能力增强,从而增强大气逆辐射(④),D错误。故选B。
10.C 根据图中箭头的位置和指向判断,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逆辐射。人类活动排放的二氧化碳增多,对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①)无影响,A错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可以吸收少量太阳辐射中波长较长的红外线,人类活动排放的二氧化碳增多,会导致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稍微减少,B错误;二氧化碳对地面长波辐射的能力很强,人类活动排放的二氧化碳增多,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能量增多,大气逆辐射(④)随之增强,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增强,地面温度会升高,从而导致地面辐射(③)增强,C正确,D错误。故选C。
11.C 本题考查大气的垂直分层。根据所学可知,对流层对流运动旺盛,天气多变,云雨雪等天气都形成于对流层,材料中提到“乘客透过舷窗可以看见下面是厚厚的云层”,说明飞机位于对流层上方,即进入了平流层,C正确,A错误;飞机适宜在平流层而不宜在高层大气中飞行,故BD错误。选C。
12.B 根据上题可知,此时飞机在高空中飞行,高空风向收到地转偏向力和气压梯度力的共同影响,最终风向与等压线平行,由此可判断该处风向为西风,飞机自东向西飞行,故逆风,B正确,ACD错误。选B。
13.B 曲线②为表层海水温度纬度变化,特点是随着纬度增加,海水温度降低;表层海水升温的热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B正确;②为表层海水温度纬度变化曲线,因此温度的变化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水比热容无关,AD错误;大气环流主要影响降水,对海洋表层水温影响不大,C错误。故选B。
14.D 读图中曲线①可知,该海域表层水温约25℃,可判断其不可能处于高纬度海区,A错误;观察海水温度随深度的变化可知,大致以1000米深度为界,0—1000米水温随深度增加而迅速降低,而大陆架水深一般不超过200米,BC错误;由图可知,在水深1000米以下,水温基本保持稳定,变化不大,D正确。故选D。
15.C 根据材料“2022年4月22日,河南省信阳市遭遇强降水天气,城区内多地严重内涝”可知,该地降水强度大,降水量大,短时间内汇集水量大,易涝,①正确。城市内涝是城市低洼处地表水过多,与地下水开采关系不大,②错误。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增加,路面硬化增加,下渗减少,在强降水背景下,地表水汇集多,易涝,③正确。屋顶绿化面积大,降水时,会截留部分地表径流,延缓地表径流汇集时间,可以缓解城市内涝,④错误。综上所述,C正确,排除ABD。故选C。
16.D 将硬化路面全部改为透水砖,成本高,且主干道路等设施对地面硬化要求高,A错误。目前,通过科技手段,人类可以对降水环节的实施干扰,但需要特定条件,技术难度大,可行性较差,B错误。在城区修建大型湖泊会占用大量土地,因城市地价高,建设成本高,可行性不高,C错误。加快建设雨水滞蓄设施,加强雨季的调蓄能力,从而缓解城市内涝,D正确。故选D。
17.(每空1分,共18分)
(1)C E F 火 木
(2)同向 共面 近圆
(3)光球 黑子 温度比光球层平均温度低 色球 耀斑(或日珥) 日冕 极光 ①
(4)ABD(少选不给分)
(5)B
18.(每空1分,共16分)
(1)对流 平流 A B
(2)地面(或地面辐射) 降低 对流
(3)-42
(4)4 乙 甲 晴朗 阴雨(或阴天)
(5)城市 白昼
(6)海洋
19.(每空1分,共18分)
(1)太阳辐射
(2)蒸发 水汽输送 地表径流 大气降水(或降水) 下渗 (植物)蒸腾
(3)地表径流、③(名称和代码都答对才给分)
(4)减小 增大 增大 大
(5)海陆间 海上内 ① ④
(6)③④(答对1个给一分,答对2个给2分,选错1个即为0分)
辽宁省辽西联合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辽宁省辽西联合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能源来自太阳能的有,福寿沟单向水窗的作用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辽宁省辽西联合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辽宁省辽西联合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卷命题范围,清源山上奇石的形成过程是,与诗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辽宁省辽西联合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辽宁省辽西联合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含答案),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