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综合测试卷热(二)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综合测试卷热(二)含答案,共6页。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综合测试卷热(二)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1.保温材料能起到保温作用是因为( )。A.这些材料能生热B.这些材料是热的不良导体C.这些材料是热的良导体2.果果从冰箱里拿了一瓶果汁,她喝了几口放在桌上,过一会她发现果汁的瓶子外面有很多小水珠,这是因为( )。A.冰箱里的水蒸气遇热形成 B.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C.瓶里的果汁溅出来 D.果果手上的汗水3.把木勺、塑料勺、钢勺放入热水中,用手同时触摸露出水面部分的最上端,最先感觉到( )热起来。A.木勺 B.塑料勺 C.钢勺4.把一玻璃杯装水放在桌面上,一段时间后,发现水减少了,这是因为( )。A.有水渗进了杯壁 B.水自己体积变小了C.水变成水蒸气蒸发到大气中5.在金属条的中部加热,热传递的方向是( )。A.不确定B.向一端传递C.向两端传递6.冬天穿羽绒服感觉很暖和,是因为蓬松的羽绒之间有大量的空气,( )。A.空气是热的良导体,保温性能比较好B.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散热性能比较好C.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保温性能比较好7.下面的材料中,最适合做保温材料的是( )。A.大理石 B.塑料泡沫块 C.卡纸8.( )现象是液体的冷胀原理造成的。A.水管冻裂 B.沸水外溢 C.啤酒冒泡9.奇奇的爸爸戴近视眼镜走进很热的房间时,眼镜片上都是小水珠,这种现象和以下( )是同样的原因。A.妈妈晒的衣服变干了 B.天晴后地上水坑里的水变没了C.秋天早晨菜叶上出现了露珠 D.夏天小河里的水位变浅了10.物体受热后体积膨胀了,下面分析正确的是( )A.① B.② C.③11.当把半杯冷水和半杯热水混合时,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热水把热给了冷水B.热水放出了温度C.冷水放出了热12.把一根手指伸入水中,感觉不冷也不热,这杯水的温度可能是( )。A.25℃ B.55℃ C.36℃ D.20℃ 二、填空题13.在寒冷的冬天,用手摸户外的金属制品比木制品凉,是因为金属制品的导热能力比木制品________。当用手触摸户外的金属制品时,手上的热________(填“很容易”或“不容易”)传递出去,使手的________很快降低,所以感觉金属制品比木制品凉。14.新疆地处沙漠,有“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说法,穿皮袄和烤火都可以让人感到暖和,穿皮袄使人感到暖和的原因是_________,烤火让人感到暖和的原因是______。15.双手握住一个装有热水的杯子,手会慢慢地热起来;握住一块冰,手就变得越来越________。16.热是一种能量,可以沿着物体从温度( )的部分传到温度( )的部分。这种传递热的方式叫作( )。17.厂家在制作保温瓶内胆时总是会考虑减慢热量的传递(如图)。保温瓶内胆内壁镀银是为了减少________;而内胆做成两层,且中间真空是为了无________与________;保温瓶的瓶口用木塞塞住,是因为这种物质是热的________,隔绝内部物质与外界空气的接触,减少热传导与热对流。18.热在固体中的传递方式是( ),在液体和气体中的传递方式是( )。A.热对流B.热辐射C.热传导19.水的三态间的转化和________密切相关;从液态水变成气态水的过程叫________(填“蒸发”或“凝结”);从气态水变成液态水的过程叫________(填“蒸发”或“凝结”)。20.热的传递方式主要有( )、( )和( )三种。热总是从( )的一端向( )的一端传递。 三、判断题21.温度不同的两个物体相互接触,温度高的物体会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热。( )22.观察水蒸气的凝结现象时,在冰里加入一些食盐可以加速升温。( )23.热总是从冷的部位向热的部位传递。( )24.因为人穿衣服会感觉热,所以雪糕被棉被包裹很快就会融化。( )25.空气流动得越快,水蒸发得越快。( ) 四、连线题26.把下面的材料与对应的关系用线连接起来。铁片棉布 热的良导体铝片泡沫板 热的不良导体水 五、简答题27.在不锈钢杯和塑料杯(均单层、厚度一样、大小一样)中倒入同样多的相同温度的热水,哪个杯子中的热水会凉得快?这是什么原因?28.小明的妈妈让小明去超市买一个热得最快的水壶用来烧水,小明看见货架上有三种材料的水壶:不锈钢壶、铜壶、铝壶,你建议他买哪一种,为什么? 六、实验题有两个相同的瓶子(如甲图所示),其中1号瓶装满冷水(加入蓝墨水),2号瓶装满热水(加入红墨水),将两瓶水对接后进行探究。 甲 乙 丙29.如图乙所示,将装满热水的瓶子放在上面,发现热水是红色的,冷水是蓝色的,两瓶接触部分有一点点紫色,这说明瓶子内( )。A.冷水、热水都在流动B.只有中间接触部分的水在流动C.没有水流动30.重新准备两瓶相同的冷水和热水,将装满冷水的瓶子放在上面,如图丙所示,发现两种颜色的水互相混合,水全部变成紫色。这说明瓶子内( )。A.冷水、热水都在流动B.只有中间接触部分的水在流动C.没有水流动31.分析实验可知,热总是从________的一端传向________的一端,这就是________。最后,乙和丙中水的温度会________,等于________。
参考答案:1.B2.B3.C4.C5.C6.C7.B8.A9.C10.A11.A12.C13. 强 很容易 温度14. 棉袄是热的不良导体 可以减缓人体热量往外传递通过热辐射的方式使人体得到热量15.冷16. 高 低 传导17. 热辐射 热对流 热传导 不良导体18. C A19. 温度变化 蒸发 凝结20. 热传导 热对流 热辐射 温度高 温度低21.√22.×23.×24.×25.√26.27.不锈钢杯中的水凉的快,因为金属导热速度比塑料速度快,不锈钢杯导热快更容易散热,而塑料杯导热速度比金属慢所以散热速度也要慢些。28.铜壶,因为在这三种材料中,铜的导热性能最好。29.B 30.A 31. 热 冷 热传递 相同 室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