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人教统编版3.1 百合花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统编版3.1 百合花教学设计,共3页。
《百合花》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概括情节,感受人物形象;2.品读细节,体悟小说情感,挖掘小说主旨。(教学重点、难点)3.了解创作背景以及作者创作缘由。一、 教学过程(一) 导入:1、 同学们,关于革命战争题材的小说,或者影视作品,你们读过或者了解哪些作品?(可能有的答案:《红岩》《红旗谱》《红日》《林海雪原》《保卫延安》《铁道游击队》《亮剑》等)2、 问:这些革命战争题材的小说或者影视作品,你看了以后,觉得它们有什么共性?(人物形象很高大、鲜明,战争场面很宏大、残酷、血腥)那么,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茹志鹃的《百合花》,跟这些印象中的战争小说有什么不同之处呢?(二)初读印象,概括情节(5分钟)问题设置: 小说三要素包括:人物、情节、环境。我们这篇小说,这三要素是怎么样的呢?教学参考: 人物——我、小通讯员、新媳妇 环境——前沿包扎所2.小说围绕“我、通讯员、新媳妇”这三个人物发生的故事,请简洁概括主要情节。教学参考: “我”原来是文工团员,因战时需要而被派往前沿包扎所,护送任务派给一个见到女性就脸红的小通讯员,他的腼腆和害羞使我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和好感。接着新媳妇出现,她起初不愿借被子,为此事小通讯员蒙羞两次,且挂破上衣,新媳妇心存内疚,她执意寻找机会弥补。后来,小通讯员在救人时牺牲了,新媳妇毫不犹豫地把百合花被子献给这位年轻的战士。我们初步了解了这篇小说的三要素,下面,我们走进文本内容,感受一下人物形象的特征(三)走进文本,感受人物(10分钟)1.在这个故事当中,你感受到小通讯员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呢?(1)他是一个( )的小战士?提问学生,学生回答。(提醒学生要从文本中找到依据)(文本5.6段,腼腆;文本7段,外在形象描写,有一个细节“点缀装饰”,说明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文本8段、21段23段以及5.6.都能看出腼腆、害羞;)教学参考:(憨厚、质朴,腼腆、害羞,充满活力、热爱生活,勇敢)(2)群文联读:引入都梁《亮剑》片段,比较传统小说英雄人物与小通讯员的差别。(比较阅读)李云龙有他的人生信条,那就是:面对强大的敌人,明知不敌也要毅然亮剑;即使倒下,也要成为一座山,一道岭!李云龙已经接近了敌人,他一声不吭就开了火,敌人倒下一片,他身后的警卫连一拥而上,猛烈的火力在抵近射击中显出巨大威力,扫到哪里,哪里就有成片的敌人被扫倒。李云龙得了便宜就不让人,哪里敌人密就往哪里打。与此同时,那颗被几乎垂直的炮管发射出来的迫击炮弹从五六十米的高空带着尖利的呼啸声,落在李云龙身旁,在爆炸的一瞬间,他觉得自己仿佛变成一片轻飘飘的羽毛升了起来,无边的黑暗像潮水般地涌上来……问:从这些文字中,你感觉到李云龙是个怎样的形象?教学参考:(永不言败、坚忍不拔、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典型英雄形象)问:你认为小通讯员是英雄吗?教学参考:(为救别人,毫不犹豫、不惜牺牲自己,虽平凡、普通,但也是英雄)教学参考:一位平凡的通讯员,为了别人献出了生命,就可以称得上是一位英雄。 2.新媳妇又是个怎样的形象?她是一个( )的新媳妇?提问学生,学生回答。(美丽善良、纯洁、高尚)(文本30段,34.35.44.55.56.57.58.59段集中描写)师小结:茅盾对此有这样的评论:《百合花》的人物描写也有特点,是由淡而浓,好比一个人迎面而来,愈近愈看得清,最后,不但让我们看清了他的外形,也看到了他的内心。3.新媳妇的心理情感发生过怎么样的变化?教学参考:新媳妇善良淳朴,对“子弟兵”有着天然的骨肉深情,但最初并不是对“子弟兵”有很深的了解。当她经历了小通讯员的事后,对“子弟兵”有了深刻的崇敬和爱意,同时对小通讯员的牺牲无比痛心。(四)走进文本,体悟感情(10~15分钟)1.文本中最打动你的细节是什么?为什么?——分小组讨论:小组活动一(师引导:细节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是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现对象的富有特色的细枝末节。)(1)通讯员的枪筒上稀疏地插着几根树枝、后来多了一枝野菊花。(7、40段)——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很美好的形象(2)通讯员给我的两个馒头:善良、温暖(40段)(3)通讯员毫不犹豫的牺牲自己——勇敢、奉献(51、52段)(4)新媳妇给通讯员缝衣服破洞、把新的百合花被盖在通讯员身上——深深的内疚和悲痛之情(54~56段)(5)11、45段对故乡的回忆——清新、温馨、温暖、美好 文章以“百合花”作为题目,有什么用意?教学参考:印有百合花的被子,是新媳妇唯一的最心爱的嫁妆。她义无反顾地奉献出来,象征了军民之间百合花一般纯洁的深情。 课文中多次写到“通讯员”衣服上的口子,这口子是怎么回事?新媳妇在他死后不顾劝说继续缝补说明了什么?教学参考:通讯员衣服上撕破的口子是在新媳妇家抱被子时剐破的;新媳妇缝那个破洞,表现新媳妇对通讯员的关心与痛惜。(五)联系背景,走近作者1.我写《百合花》的时候,正是反右派斗争处于紧锣密鼓之际,社会上如此,我家庭也如此。 ——茹志鹃《我写<百合花>的经过》引入写作背景:茹志鹃发表这篇小说是在1958年,当时的中国正在开展一场轰轰烈烈的反右运动,她的家庭成员是这场扩大化运动的受害者,丈夫被打成右派,作为党员,她处在是否跟丈夫划清界限的矛盾中。社会上人跟人之间互相猜忌,关系紧张。冷峻的现实生活使她不无悲凉地思念起战时的生活、那时的同志关系。她说:“战争使人不能有长谈的机会,但战争却能使人深交。有时仅几十分钟,甚至只来得及瞥一眼,便一闪而过,然而人与人之间,就在这一刹那里,便能胆肝相照,生死与共。”2.文中关于战争场面和背景的描写有哪些地方?同学们找出来,体会一下作者关于战争的描写有什么特点?教学参考:她在小说中回避残酷血腥的战争场面,呈现出一种清新、温馨、美好的画面,而小通讯员为了他人毫不犹豫的牺牲,新媳妇对通讯员的内疚、感动,就显得那么的自然、和谐、美好。由此可见,这篇小说除了要反映常规的反对战争、期盼和平的主题之外,还表达了茹志鹃对美好、和谐关系的追求、向往。(板书:人情美、人性美) (六)板书设计 小通讯员 人情美 我 新媳妇 人性美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3.1 百合花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授新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3.1 百合花精品教案,共1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披文入情,沿波讨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3.1 百合花教学设计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景导入,局促不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