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江西省南昌二十八中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
展开2021-2022学年江西省南昌二十八中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
- 下列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
①飞蛾扑火
②家兔听到饲养员的脚步声跑过来
③失去雏鸟的红雀给金鱼喂食
④蝴蝶破蛹后翩翩起舞
⑤黑猩猩用树枝从洞穴中钓取白蚁作为食物
⑥刚出生的袋鼠爬到母袋鼠的育儿袋中吃奶.
A. ①③④⑥ B. ①②③⑥ C. ①③④⑤ D. ③④⑤⑥
- 下列不能体现动物社会行为特征的是( )
A. 蝗虫集群啃食农作物 B. 蜂群中有蜂王、雄蜂和工蜂
C. 狼群分工合作捕食猎物 D. 狒狒首领优先享有食物
- 下列关于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蜜蜂汲取花蜜、采集花粉时可以帮助植物传粉
B. 动物通过呼吸作用将体内部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从而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 人为捕杀某种动物或者随意引进某种动物不会影响生态平衡
D. 松鼠将收获的松子储存在地面下,可以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 人们常说“菌从手来,病从口入”,人们手上分布着大量微生物,图中所示为无菌固体培养基经人手按压,培养一段时间后菌落生长的结果,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手上可能既有细菌又有真菌 B. 细菌、真菌在自然界广泛分布
C. 用清水洗手可起到灭菌作用 D. 手上的微生物不都对人体有害
- 当人们发现一箱水果中有一两个腐烂时,要尽快将其拣出来,这与培养细菌和真菌实验中的哪个环节正好相反?( )
A. 制作培养基 B. 接种 C. 高温灭菌 D. 恒温培养
- 下列有关细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细菌很小,肉眼观察不到其形态结构
B. 细菌包括球形、杆形和螺旋形三种基本形态
C. 细菌进行分裂生殖,繁殖速度很快
D. 细菌的DNA存在于细胞核中
- 真菌的特征是( )
A. 通过分裂的方式繁殖后代 B. 能产生孢子,孢子能发育成新个体
C. 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D. 没有单细胞的种类
- 大豆植物的根部生有许多根瘤,根瘤中有根瘤菌,这一实例主要说明细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 )
A. 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B. 能引起植物疾病
C. 与植物共生 D. 与植物竞争
- 下列关于人类对细菌和真菌利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制作酸奶和泡菜都需要用到乳酸菌
B. 甲烷菌是生产沼气不可缺少的一类细菌
C. 利用转基因技术可以使大肠杆菌生产胰岛素
D. 低温保存食品就是杀死食品内的细菌和真菌
- 2020年新冠肺炎席卷全球,让人们再次认识到病毒性传染病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下列关于病毒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通过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 B. 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
C. 一般由蛋白质和遗传物质组成 D. 绿脓杆菌噬菌体属于细菌病毒
- 下面关于生物分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生物分类单位从小到大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B. 分类单位越大,所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多
C. 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最近
D. 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 小秦同学对如图所示的生物进行分类时,把②分为一类,把①③④⑤分为另一类,其分类的依据是( )
A. 是否有细胞核 B. 是否有液泡 C. 是否有细胞壁 D. 是否有细胞
- 对生物进行分类的主要目的不包括( )
A. 了解生物的多样性 B. 了解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
C. 了解生物之间是进化关系 D. 了解生物的有害和有益物种
- 我国科学家袁隆平,利用野生水稻与普通水稻多次杂交,培育出产量很高的杂交稻新品种,这是利用了( )
A. 基因的多样性 B.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C.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D. 生物数量的多样性
- 白头叶猴曾是最濒危灵长类动物之一,在国家的大力保护下,白头叶猴数量稳步提升。以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栖息地的破坏和丧失曾是导致白头叶猴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
B.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就地保护白头叶猴的最有效的措施
C. 将白头叶猴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是保护白头叶猴的根本措施
D. 《中国自然保护纲要》等法律法规对保护生物多样性起了保障作用
- 如图所示为几种常见的细菌、真菌结构模式图.请分析回答:
(1)A与B、C、D的结构相比,主要区别在于A细胞内没有成形的 ______ .
(2)善于观察的李梅同学一眼就认出了[B]是 ______ ,因为它的直立菌丝顶端呈球状,而且她还知道它和[C]有着共同的生殖方式即用 ______ 繁殖.
(3)面包膨大松软,大家都喜欢吃.它的制造离不开图中的[ ______ ] ______ .
(4)从培养基中菌落的形态、大小和 ______ 可以大致区分出A和B、D. - 某同学以桑叶和其他植物叶为实验材料,通过让隔离饲养的家蚕进行食物选择,探究“家蚕取食桑叶是否属于先天性行为”。请帮他完善实验中的相关问题:
[提出问题]:家蚕取食桑叶是先天性行为吗?
[作出假设]:(1)______。
[制定计划]:
(2)该实验要求所选取的其他植物叶子最好和桑叶的颜色、形状相似,原因是______
A.保证实验变量单一B.混淆蚕C.实验美观
(3)研究小组最好选择下列第______组家蚕为实验对象,原因是______。
①买来的体形较大的蚕②买来的体形较小的蚕③自己用受精卵孵化的蚕
(4)下图是该同学对剪成相同形状的桑叶和芹菜叶以及家蚕放置方式的设计,你认为相对最合理的是______
(5)实验过程中更换实验对象(家蚕),重复几次上述实验。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______。
[得出结论]:
(6)你预期的实验结论是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解: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例如:①飞蛾扑火③失去雏鸟的红雀给金鱼喂食 ④蝴蝶破蛹后翩翩起舞⑥刚出生的袋鼠爬到母袋鼠的育儿袋中吃奶等。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后天性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动物建立后天行为的主要方式是条件反射。参与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②家兔听到饲养员的脚步声跑过来 ⑤黑猩猩用树枝从洞穴中钓取白蚁作为食物是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属于后天性行为。
故选:A。
动物行为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分析作答.
先天性行为是生来就有的,不学就会的,由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动物行为,是一种本能.
2.【答案】A
【解析】解:A、蝗虫集群啃食农作物没有明确的分工,也没有严格的等级,因此不属于动物的社会行为,A不正确。
BCD、蜂群中有蜂王、雄蜂和工蜂、狼群分工合作捕食猎物、狒狒首领优先享有食物,群体成员分工合作,都属于动物的社会行为,BCD正确;
故选:A。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行为,解答时可以从社会行为的特点方面来切入。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社会行为的特点。
3.【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解题的关键是熟知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有:维持自然界中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解答】
A.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如蜜蜂采蜜。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A正确;
B.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这些物质在动物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而动物排出的粪便或遗体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可见,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因此,动物通过呼吸作用将体内的一部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这体现了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B正确;
C.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如果人为的大量捕杀某种有害动物或者随意引进某种有益动物,都会对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伤害,因为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C错误;
D.松鼠将松子储存在树洞里、地面下,贮食的过程中有利于帮助植物传播种子,D正确。
故选C。
4.【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细菌和真菌的生活条件、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解题关键是熟知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条件及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的过程。
【解答】
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还有有机物。
A.图中所示无菌固体培养基经人手按压,培养一段时间后菌落生长的结果,据图中菌落的特点可知,手上可能既有细菌又有真菌,A正确;
B.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分布非常广泛,几乎无处不在,B正确;
C.用清水洗手起不到灭菌作用,C不正确;
D.大多数的细菌对人类是有益的,少数的细菌对人类有害。故手上的微生物不都对人体有害,D正确。
故选C。
5.【答案】B
【解析】
【解答】
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还有有机物。因此首先要配制含有营养物质的培养基,可以用牛肉汁加琼脂熬制,然后把培养基和所有用具进行高温灭菌,以防杂菌对实验的干扰,为防止高温杀死细菌、真菌,要等冷却后,再进行接种,接种后放在温暖的地方进行恒温培养。
当人们发现一箱水果中有一两个腐烂的水果时,要尽快拣出来,这与培养细菌和真菌实验中的接种环节正好相反。
故选:B。
【分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培养细菌、真菌的一般方法。解答时可以从培养细菌、真菌的方法步骤方面来切入。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细菌、真菌的培养方法。
6.【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细菌的有关知识:
细菌都是单细胞的生物,细菌的基本结构为: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未成形的细胞核,有的细菌具有荚膜和鞭毛。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解答】
A、细菌是单细胞生物,一个细菌就是一个细胞,细菌很小,肉眼观察不到其形态结构,A正确。
B、细菌包括球形、杆形和螺旋形三种,B正确;
C、细菌的生殖方式为最简单的分裂生殖,繁殖速度很快,C正确。
D、细菌都是单细胞的,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D错误。
故选:D。
7.【答案】B
【解析】
【分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真菌的特征,解答时可以从真菌的结构、生殖方式的特点方面来分析。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真菌的特征,能结合题意,灵活解答。
【解答】
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真菌中酵母菌是单细胞的,霉菌和大型真菌都是多细胞的;真菌能产生孢子,用孢子繁殖后代,孢子落到适宜的环境就会萌发生出菌丝,形成新个体,大多数真菌用孢子繁殖后代。可见B符合题意。
故选:B。
8.【答案】C
【解析】
【分析】
此题考查了生物之间的关系、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了解生物之间的关系、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解答】
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一旦分开,两者都不能独立生活,这种现象叫做共生,共生现象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例如豆科植物与根瘤菌之间:根瘤菌将空气中的氮转化为植物能够吸收利用的含氮物质,而豆科植物则为根瘤菌提供有机物,二者互惠互利,共同生活。C符合题意。
故选C。
9.【答案】D
【解析】解:A、酸奶是以鲜牛奶为原料,加入乳酸菌发酵而成,牛奶经发酵后原有的乳糖变为乳酸,易于消化,所以具有甜酸风味。泡菜是美味的小吃,制泡菜要用到乳酸菌,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使得菜出现一种特殊的风味,还不降低菜的品质,A正确;
B、在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有很多有机物,可以作为细菌的食物,在无氧的环境中,一些杆菌和甲烷菌等细菌通过发酵把这些物质分解,产生甲烷,可以燃烧,用于照明、取暖等,是一种清洁的能源,B正确;
C、科学家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把其他生物的某种基因转入一些细菌内部,使这些细菌能够生产药品。例如科学家把控制合成胰岛素的基因转入大肠杆菌内,对大肠杆菌进行大规模的培养,使之大量生产治疗糖尿病的药物---胰岛素,C正确;
D、低温保存食品的原理是抑制细菌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而不是把它们杀死,D错误。
故选:D。
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如制馒头、面包、酿酒要用到酵母菌,制酸奶要用到乳酸菌。
多掌握常见的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的例子,并理解其原理。
10.【答案】A
【解析】解:A、病毒以自我复制的方式进行增殖,A错误;
B、病毒只营寄生生活,病毒要是离开了活细胞,通常会变成结晶体。病毒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增殖,病B正确;
C、病毒无细胞结构,病毒只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C正确;
D、绿脓杆菌噬菌体属于细菌病毒,D正确。
故选:A。
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简单的特殊生物,它们的结构基本相似,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解答即可。
病毒不具备细胞结构这一知识点,在平时的学习中病毒的知识相对其他生物要少,所以这一知识点很容易被忽略,可重点记一下。
11.【答案】A
【解析】解:A、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错误。
B、分类单位越大,所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多,生物共同特征越少,正确。
C、种是最小的分类单位,分类单位越小,所包含的生物共同特征越多,生物种类越少,亲缘关系越近,正确。
D、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正确。
故选:A。
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
分类单位越大,所包含的生物共同特征越少,生物种类越多,亲缘关系越远;反之,分类单位越小,所包含的生物共同特征越多,生物种类越少,亲缘关系越近。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生物的分类依据及分类单位、特点。
12.【答案】D
【解析】解:②病毒,没有细胞结构,①蘑菇,③细菌,④向日葵,⑤蝴蝶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因此,把②分为一类,把①③④⑤分为另一类,其分类的依据是是否有细胞。
故选:D。
自然界中的动物多种多样,我们要对其进行分类,动物的分类依据很多,注意要灵活分类。①蘑菇属于真菌,②病毒,③细菌,④向日葵属于被子植物,⑤蝴蝶属于节肢动物。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生物的分类依据和生物的结构特点。
13.【答案】D
【解析】解:生物分类的目的是探索生物的系统发育及其进化历史,揭示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亲缘关系,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多层次的、能反映生物界亲缘关系和进化发展的“自然分类系统”。这样就有利于人们认识生物,了解各个生物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从而掌握生物的生存和发展规律,为更广泛、更有效地保护和利用自然界丰富的生物资源提供方便。
故选:D。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分类的主要目的。可以从生物分类的目的方面来切入。
解答的关键是知道对生物进行分类的主要目的。
14.【答案】A
【解析】解: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兔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如野生水稻和栽培水稻之间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我国动物、植物和野生亲缘种的基因多样性十分丰富,为动植物的遗传育种提供了宝贵的遗传资源。我国科学家袁隆平院士利用野生水稻与普通栽培水稻多次杂交,从而培育出产量很高的杂交水稻新品种,表明生物基因的多样性是培育农作物新品种的基因库。
故选:A。
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层次的含义,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解答时可以从生物多样性的表现方面来切入。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多样性的内涵。
15.【答案】C
【解析】解:A、栖息地的破坏和丧失曾是导致白头叶猴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A正确;
B、建立自然保护区是就地保护白头叶猴的主要形式,B正确;
C、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C错误;
D、《中国自然保护纲要》等法律法规对保护生物多样性起了保障作用,D正确。
故选:C。
生物的多样性面临着严重的威胁,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们采取了不同的措施。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除了建立自然保护区之外,人们还把把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又叫迁地保护。此外还建立了种质库,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另外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国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国自然保护纲要》等法律,此外对破坏者还采取法制教育和处罚等,等等措施对于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掌握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而采取的一定的措施,结合题意,仔细分析,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16.【答案】细胞核;曲霉;孢子;D;酵母菌;颜色
【解析】解:图A没有未成形的细胞核,有DNA集中的区域,是细菌;图B直立菌丝的顶端呈球状,是曲霉;图C有菌盖和菌柄构成,是蘑菇;图D有细胞核和大液泡,是酵母菌.
(1)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因此细菌与真菌的根本区别在于真菌具有成形细胞核,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集中的区域.所以A与B、C、D的结构相比,主要区别在于A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集中的区域.
(2)曲霉和青霉都属于多细胞真菌,菌体有许多菌丝组成,其中青霉的直立菌丝的顶端呈扫帚状,生有成串的孢子;而曲霉的直立菌丝的顶端呈球状,因此图中B是曲霉,C是蘑菇也属于多细胞真菌,都靠孢子来繁殖后代.
(3)做面包时,经常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可以分解面粉中的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遇热膨胀而形成小孔,使得面包暄软多空.
(4)菌落是指一个细菌或真菌在适宜的培养基上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细菌或真菌集团);细菌菌落特征:菌落较小,形状表面或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易挑起,多为白色;真菌落特征:菌落较大、菌丝细长,菌落疏松,呈绒毛状、蜘蛛网状、棉絮状,无固定大小,多有光泽,不易挑,有时还呈现红色、褐色、绿色、黑色、黄色等不同的颜色(孢子的颜色).因此,从菌落的形态、大小、颜色可以大致区分细菌和真菌.
故答案为:(1)细胞核;(2)曲霉;孢子;(3)D;酵母菌;(4)颜色.
此题综合考查了细菌、真菌的区别,孢子囊形状呈扫帚状为青霉,呈放射状为曲霉;真菌都能进行孢子生殖;利用酵母菌制作馒头面包;细菌菌落和真菌菌落的区别等知识点,识图分析解答.
解答此类题目点关键是熟记细菌真菌的结构、营养生殖以及在食品制作过程中的应用.
17.【答案】(1)家蚕取食桑叶是先天性行为
(2)A
(3)③;排除学习行为的干扰
(4)D
(5)避免偶然,减小误差
(6)家蚕取食桑叶是先天性行为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科学探究的过程和动物先天性行为的特点。掌握科学探究实验的步骤、对照实验的特点和原则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1)根据该实验提出的问题:家蚕取食桑叶是先天性行为吗?作出假设:家蚕取食桑叶是先天性行为。
(2)对照实验只能有一个变量,其他条件是相同的,故选A。
(3)为排除学习行为对实验的影响。研究小组最好选择第③用受精卵自己孵化的卵作为实验对象。
(4)在本实验中,叶子离蚕宝宝的距离应该是相同的,桑叶与其他叶子交叉排列,这样便于得出结论。故选D。
(5)重复实验的主要目的是减少实验误差,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6)实验结论:家蚕取食桑叶是先天性行为
故答案为:
(1)家蚕取食桑叶是先天性行为。(或家蚕取食桑叶不是先天性行为)
(2)A
(3)③;排除学习行为的干扰
(4)D
(5)避免偶然,减小误差
(6)家蚕取食桑叶是先天性行为
江西省南昌二十八中教育集团联盟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这是一份江西省南昌二十八中教育集团联盟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八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八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地球上最初的生命诞生于,下列疾病都属于传染病的一组是,下列途径不会造成艾滋病传播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八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八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识图作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