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2023学年山西省太原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太原市师苑中学校两校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含解析 试卷 0 次下载
- 2022-2023学年山东省烟台市第二中学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含解析 试卷 0 次下载
- 2022-2023学年山东省淄博市临淄中学高一10月月考化学试题含解析 试卷 0 次下载
- 2022-2023学年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普集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含解析 试卷 0 次下载
- 2022-2023学年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高一上学期10月阶段性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试卷 1 次下载
- 2022-2023学年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高一上学期10月阶段性测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试卷 1 次下载
2022-2023学年山东省“学情空间”区域教研共同体高一上学期10月联考(人教版)化学试题含解析
展开山东省“学情空间”区域教研共同体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联考(人教版)化学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物质及其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化学变化不产生新元素,产生新元素的变化不是化学变化
B.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C.有沉淀析出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D.液氯、乙醇、均属于非电解质
【答案】A
【详解】A.化学变化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变化不产生新元素,产生新元素的变化不是化学变化,A正确;
B.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混合物,如氧气和臭氧组成的混合物,B错误;
C.有沉淀析出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饱和溶液中溶剂减少,或者改变温度,溶质结晶析出,但不是化学变化,C错误;
D.液氯是单质,不是非电解质,乙醇和氨气是非电解质,D错误;
故选A。
2.下列物质中能导电,但又不是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纯净物是
A.熔融的NaCl B.石墨晶体 C.液氯 D.盐酸
【答案】B
【详解】A.熔融的NaCl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能导电,但属于电解质,故A错误;
B.石墨晶体是单质属于纯净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但含有自由移动的电子能导电,故B正确;
C.液氯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也不含有自由移动的电子或者离子,不能导电,故C错误;
D.盐酸是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但含有自由移动的电子能导电,故D错误。
故选:B。
3.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一组是
选项
待提纯的物质
选用的试剂
操作的方法
A
水
溶解、过滤、结晶
B
稀盐酸
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C
氢氧化钠溶液
过滤
D
氧气
点燃
A.A B.B C.C D.D
【答案】B
【详解】A.CaO中混有碳酸钙,用水除杂时,碳酸钙不溶于水,但CaO却能与水反应,导致主要成分消耗而杂质却没有减少,错误,故A不符合题意;
B.Cu中混有CuO,使用盐酸,加入的盐酸和CuO反应,而和Cu不反应,且生成物中没有固体,所以可以采用这样的方法,在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后就能够得到纯净的Cu,正确,故B符合题意;
C.CuSO4中混有H2SO4,由于主要区别在于阳离子,所以需要将氢离子转化为铜离子,而加入氢氧化钠时,加入物质中的阳离子为钠离子,所以该试剂选用不合理无法达到除杂效果,错误,故C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中混有一氧化碳,通入氧气点燃容易引入新杂质氧气,错误,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现有A、B、C、D四种物质,它们分别是、(稀)、(溶液)、(溶液)四种物质中的一种,它们之间的反应关系及所发生反应的反应类型如图:
则物质B为
A. B.(溶液) C.(稀) D.(溶液)
【答案】C
【详解】酸与碱反应属于中和反应,而金属单质与酸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由此可确定A为NaOH溶液,B为稀HCl,C为Fe,稀HCl与AgNO3溶液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所以D为AgNO3溶液;
故选C。
5.化学实验中若使某步中的有害产物作为另一步的反应物,形成一个循环,则可不再向环境排放该种有害物质。在如图所示有编号的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有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答案】A
【详解】由转化流程图可知,反应①中Cr的化合价降低了,是氧化还原反应,反应②中元素的化合价未改变,是非氧化还原反应,反应③元素的化合价未改变,是非氧化还原反应,反应④Cr的化合价升高了,是氧化还原反应,反应⑥中Cr元素的化合价降低了,是氧化还原反应,反应⑤元素的化合价未改变,是非氧化还原反应,综上所述,有①④⑥三个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答案为:A。
6.根据世界环保联盟的要求,广谱消毒剂ClO2将逐渐取代Cl2成为生产自来水的消毒剂。并且用于除甲醛。工业上ClO2常用NaClO3和Na2SO3溶液混合并加H2SO4酸化后反应制得,则反应后Na2SO3转化为( )
A.Na2SO4 B.SO2 C.S D.Na2S
【答案】A
【详解】反应物为NaClO3和Na2SO3,NaClO3生成ClO2是化合价降低的过程,由此可知在反应中NaClO3为氧化剂,Na2SO3为还原剂,NaClO3被Na2SO3还原生成ClO2,则Na2SO3被氧化生成+6价S,由选项可知,只能为Na2SO4;
故选A。
7.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向溶液中通入气体:
B.氯气溶于水:
C.向溶液中通入:
D.酸性溶液中与反应生成:
【答案】D
【详解】A.向溶液中通入气体,,H2S不可拆,A选项错误;
B.氯气溶于水:,HClO是弱酸不可拆,B选项错误;
C.向溶液中通入:,所以C选项错误;
D.酸性溶液中与反应生成:,D选项正确;
故答案选D。
8.已知X和Y能发生如下反应:X+Y=H2O+盐,下列有关物质X和Y所属种类的判断中一定不正确的是( )
A.X为酸、Y为碱 B.X为碱性氧化物、Y为酸
C.X为盐、Y为碱 D.X为碱性氧化物、Y为酸性氧化物
【答案】D
【详解】X和Y可能为酸和碱、碱性氧化物和酸、酸式盐和碱(如NaHCO3+NaOH===Na2CO3+H2O),不可能是碱性氧化物和酸性氧化物(二者反应只生成盐,无水生成)。故选D。
9.一种阳离子与多种酸根离子构成的盐称为“混盐”,如氯化硝酸钙[];而“复盐”则是指含有多种简单阳离子和一种酸根阴离子的盐,如,据此,下列各化合物中属于混盐的是
A. B.
C. D.
【答案】B
【详解】A.(NH4)2Fe(SO4)2含亚铁离子、铵根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含两种阳离子和一种酸根阴离子,是复盐,故A不符合题意;
B.含钙离子、氯离子和次氯酸根离子,含两种阴离子和一种阳离子,是混盐,故B符合题意;
C.K3[Fe(CN)6]含钾离子和铁氰根离子,是配位化合物,故C不符合题意;
D.Mg(OH)Cl含镁离子、氢氧根离子和氯离子,是碱式盐,故D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B。
10.在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个数之比为
A.1∶8 B.8∶1 C.1∶5 D.5∶l
【答案】C
【详解】在反应中Mn的化合价由KMnO4的+7价变为MnCl2中的+2价,化合价降低被还原,KMnO4是氧化剂,HCl中部分的Cl的化合价由-1价升高为Cl2中的0价,化合价升高被氧化,这部分HCl是还原剂,16分子HCl中只有10分子的Cl的化合价升高,故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个数之比为2:10=1:5,故答案为:C。
11.对下列氧化还原反应中转移电子数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详解】A.硫酸中S的化合价由+6价降低为+4价,降低2,故生成SO2转移电子数为2e-,故A错误;
B.氯气中氯的化合价由0价升高为+5价,升高5,故生成KClO3转移电子数为5e-,故B正确;
C.Na2O2中O的化合价由-1价升高为0价,升高1,故生成O2转移电子数为2e-,故C正确;
D.SO2中硫的化合价由+4价降低为0价,降低4,故生成S转移电子数为4e-,故D正确。
故答案选:A。
12.下列反应,不能用离子方程式:Ca2++OH-+HCO3-→CaCO3↓+H2O表示的是
A.碳酸氢钠与足量的氢氧化钙 B.氢氧化钙与足量的碳酸氢钙
C.碳酸氢钙与足量的氢氧化钠 D.氢氧化钠与足量的碳酸氢钙
【答案】C
【详解】A.碳酸氢钠与足量的氢氧化钙反应,少量:;故A正确;
B.向碳酸氢钙中加入氢氧化钙,先和反应生成碳酸根,再结合钙离子生成沉淀: ,故B正确;
C.碳酸氢钙与足量的氢氧化钠反应,碳酸氢钙少量,钙离子和满足1:2关系:,故C错误;
D.氢氧化钠与足量的碳酸氢钙反应:,故D正确;
答案选C。
【点睛】根据物质的少量、足量,分析离子的对应系数关系,若少量,需要各组分呈化学式中的比例关系。
13.某溶液中含有较大量的Cl-、、OH-三种阴离子,如果只取一次该溶液就能够分别将3种阴离子依次检验出来。下列实验操作的操作顺序中,正确的是
①滴加Mg(NO3)2溶液 ②过滤 ③滴加AgNO3溶液 ④滴加Ba(NO3)2溶液
A.①②④②③ B.④②③②① C.①②③②④ D.④②①②③
【答案】D
【分析】检验氯离子选择硝酸银溶液,检验氢氧根离子选择硝酸镁溶液,检验碳酸根离子选择硝酸钡溶液,用三种试剂将三种离子检验出来,每加一种试剂能够检验出一种离子,此时要注意每加入一种试剂只能与一种离子结合,来选择加入试剂顺序及操作步骤。
【详解】Cl-用含有AgNO3溶液检验,二者反应生成白色沉淀AgCl;CO用Ba(NO3)2溶液检验,二者反应生成白色沉淀BaCO3;OH-用Mg(NO3)2溶液检验,二者反应生成白色沉淀Mg(OH)2;Cl-、CO、OH-都和AgNO3反应,CO、OH-都和Mg(NO3)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只有CO和Ba(NO3)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为了防止干扰,应该先检验CO、再检验OH-;即正确顺序为④②①②③;
故选D。
14.在一定条件下,3个X2O离子恰好能把9个离子氧化成,则还原产物中X元素的化合价为
A.+1 B.+2 C.+3 D.+4
【答案】C
【详解】X2O离子中X的化合价为+6价,离子被氧化生成,S元素化合价由+4价转化为+6价,设X2O离子中X在还原产物中化合价为n,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知,,解得n=3;
故选C。
15.根据反应①Fe+Cu2+=Fe2++Cu; ②2Fe3++Cu=Cu2++2Fe2+;③2Fe2++Cl2=2Fe3++2Cl-; ④HClO+H++Cl-=Cl2+H2O。可以判断出各微粒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
A.HClO>Cl2>Fe3+>Cu2+>Fe2+ B.Cl2>HClO>Fe3+>Cu2+>Fe2+
C.Cl2>Fe3+>HClO>Cu2+>Fe2+ D.HClO>Cl2>Cu2+>Fe3+>Fe2+
【答案】A
【详解】①Fe+Cu2+=Fe2++Cu中铜离子是氧化剂,亚铁离子是氧化产物,所以氧化性Cu2+>Fe2+;
②2Fe3++Cu=Cu2++2Fe2+中铁离子是氧化剂,铜离子是氧化产物,所以氧化性Fe3+>Cu2+;
③2Fe2++Cl2=2Fe3++2Cl-中氯气是氧化剂,铁离子是氧化产物,所以氧化性Cl2>Fe3+;
④HClO+H++Cl-=H2O+Cl2中次氯酸是氧化剂,氯气是氧化产物,所以氧化性HClO>Cl2,
所以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HClO>Cl2>Fe3+>Cu2+>Fe2+,
故选:A。
16.用下列方法均可制得氯气:
①MnO2+4HCl(浓)MnCl2+Cl2↑+2H2O
②KClO3+6HCl(浓)3Cl2↑+KCl+3H2O
③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
若要制得相同质量的氯气,①②③反应中电子转移数目之比为
A.6:5:6 B.1:3:5 C.15:5:3 D.1:6:10
【答案】A
【详解】反应①中氯气为唯一氧化产物,且全部是Cl元素被氧化生成,根据氯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可知,生成1mol氯气转移2mol电子;
反应②中KClO3为唯一氧化剂,且全部被还原,根据KClO3中氯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可知生成1mol氯气转移mol电子;
反应③中氯气为唯一氧化产物,且全部是Cl元素被氧化生成,根据氯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可知,生成1mol氯气转移2mol电子;
则要制得相同质量的氯气,①②③反应中电子转移数目之比为2::2=6:5:6,故答案为A。
17.已知可与反应,被氧化,产物为单质,被还原,产物为,且与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则值为
A.4 B.5 C.7 D.6
【答案】C
【详解】被氧化生成B单质,B元素化合价变化为0-(-2)=2,被还原为,A元素化合价变化为-(+3)=n-4,由升降相等,则2×(n-4)=2×3,解得n=7,故选:C。
18.已知G、Q、X、Y、Z均为含氯元素的化合物,我们不了解它们的化学式,但它们在一定条件下有下列转化关系(未配平,且四个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① ②
③ ④
这五种化合物中Cl元素化合价由低到高的顺序是( )
A.G、Y、Q、Z、X B.X、Z、Q、G、Y
C.X、Z、Q、Y、G D.G、Q、Y、Z、X
【答案】A
【分析】G、Q、X、Y、Z均为氯的含氧化合物,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有升高,则必然有降低,以此来解答。
【详解】解本题的关键是抓住题目所给反应中氯元素的变化规律。由①得出Q中氯元素的化合价高于G中氯元素的化合价;分析②:中的H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Q中的氯元素转变为X中的氯元素,化合价必升高,故X中氯元素的化合价高于Q;分析③:Y中氯元素的化合价在G与Q之间,且Q中氯元素的化合价高于Y,G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低于Y;最后分析④:Z中氯元素的化合价在Q与X之间,且Q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低于Z,X中氯元素的化合价高于Z。综上所述,A项正确。
答案选A。
二、多选题
19.下列关于氧化还原反应基本原理说法错误的有
①物质失去的电子数越多,其还原性越强
②有单质参与的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③某元素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则它可能被还原也可能被氧化
④阳离子只有氧化性,阴离子只有还原性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AD
【详解】A.①氧化还原反应中,失去电子能力越强,其还原性越强,还原性与失去电子数目无关,A错误;
B.②有单质参与的化合反应说明单质转化为化合物,化合价一定发生改变,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B正确;
C.③某元素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可能是化合价降低也可能是化合价升高,则它可能被还原也可能被氧化,C正确;
D.④阳离子可能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如亚铁离子,阴离子可能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如亚硫酸根离子,D错误;
故选AD。
20.下列物质:①盐酸,②氨水,③二氧化碳,④三氧化硫,⑤纯碱粉末,⑥酒精,⑦铜,⑧熔融氯化钠,⑨水玻璃(硅酸钠水溶液)。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属于电解质的有3种 B.属于纯净物的有6种
C.属于非电解质的有2种 D.上述状态下能导电的有5种
【答案】AC
【详解】A.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做电解质,⑤纯碱粉末、⑧熔融氯化钠是电解质,共2种,A错误;
B.③二氧化碳,④三氧化硫,⑤纯碱粉末,⑥酒精,⑦铜,⑧熔融氯化钠是纯净物,共6种,B正确;
C.③CO2气体,④SO3气体和⑥酒精是非电解质,共3种,C错误;
D.①盐酸,②氨水,⑦铜,⑧熔融氯化钠和⑨水玻璃能导电,共5种,D正确;
答案选AC。
三、填空题
21.现有下列物质:①高锰酸钾 ②镁 ③氧气 ④氢氧化钠 ⑤硫酸 ⑥甲烷 ⑦胶体 ⑧硫酸铜
(1)以上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填序号)。
(2)属于有机物的是_______(填序号)。
(3)鉴别胶体和溶液最简单有效的物理方法是_______,分离胶体和溶液常用的物理方法是_______。
【答案】(1) ①④⑤⑧ ⑥
(2)⑥
(3) 丁达尔效应 渗析
【解析】(1)
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均不能导电的化合物为非电解质;
①高锰酸钾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均能导电,属于电解质;
②镁是单质,既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
③氧气是单质,既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
④氢氧化钠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均能导电,属于电解质;
⑤硫酸在水溶液中能导电,属于电解质;
⑥甲烷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均不能导电,属于非电解质;
⑦胶体是混合物,既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
⑧硫酸铜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均能导电,属于电解质;
综上所述,以上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①④⑤⑧,属于非电解质的是⑥,故答案为:①④⑤⑧;⑥;
(2)
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为有机物,故⑥甲烷是有机物,故答案为:⑥;
(3)
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特有的性质,则鉴别胶体和溶液最简单有效的物理方法是丁达尔效应,胶体不能透过半透膜,溶液可以透过半透膜,利用半透膜可以分离胶体和溶液,操作为渗析,故答案为:丁达尔效应;渗析。
22.按要求填空
(1)向CuCl2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现象:_________,离子方程式:_____,
(2)向NaHCO3溶液中滴加稀硫酸,现象:_____,离子方程式:_______ ;
(3)铜粉(铁粉):除杂,括号内为杂质,所加试剂_____,离子方程式;_____。
(4)FeSO4 (CuSO4):除杂,括号内为杂质,所加试剂 ________,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
【答案】 有蓝色沉淀生成 Cu2++2OH-=Cu(OH)2↓ 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H+=CO2↑+H2O 盐酸(或硫酸、或硫酸铜溶液) Fe+2H+=Fe2++H2↑(或Fe+Cu2+=Fe2++Cu) 铁粉 Fe+Cu2+=Fe2++Cu
【详解】(1)CuCl2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难溶的氢氧化铜,因此反应过程中能看到蓝色沉淀生成,离子方程式为:Cu2++2OH-=Cu(OH)2↓。
(2)向NaHCO3溶液中滴加稀硫酸,发生复分解反应,强酸制弱酸,反应离子方程式为:+H+=CO2↑+H2O,反应中可观察到有无色无味的气体生成。
(3)Cu不能与盐酸、硫酸反应,而Fe可以,故可以利用盐酸或硫酸除去铜粉中的铁粉杂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2H+=Fe2++H2↑;也可以利用CuSO4溶液除去铁粉,离子方程式为:Fe+Cu2+=Fe2++Cu。
(4)除去FeSO4中的CuSO4杂质,可以将混合物溶于水后加入足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除去剩余的Fe粉和生成的Cu,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Cu2+=Fe2++Cu。
23.Ⅰ.有下列三个在溶液中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
①
②
③
请根据上述反应分析推断后回答下列问题:
(1)的氧化性由强到弱依次是_______。
(2)在强酸性溶液中能否大量共存?_______(填“能”或“不能”),理由是_______。
Ⅱ.因外观和食盐相似,又有咸味,容易使人误食中毒。已知能发生如下反应:。
(3)反应中_______元素被氧化(填元素名称),_______是氧化剂(填化学式);
(4)用单线桥标出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_______。
(5)表现的性质是_______。
(6)某厂废液中,含有2%~5%的,直接排放会造成污染,下列试剂能使转化为不引起二次污染的的是_______。
A. B. C. D.浓
【答案】(1)
(2) 不能 会氧化
(3) 碘
(4)
(5)还原性、酸性
(6)B
【解析】(1)
依据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可知,①.2FeCl3+2KI=2FeCl2+2KCl+I2中氧化性:FeCl3>I2,②.2FeCl2+Cl2=2FeCl3中氧化性:Cl2>FeCl3,、③.K2Cr2O7+14HCl=2KCl+2CrCl3+7H2O+3Cl2↑中氧化性:K2Cr2O7>Cl2,所以FeCl3、I2、Cl2、K2Cr2O7的氧化性由强到弱依次是K2Cr2O7>Cl2>FeCl3>I2;
(2)
FeCl3、I2、Cl2、K2Cr2O7的氧化性由强到弱依次是K2Cr2O7>Cl2>FeCl3>I2,故会氧化I-,两者不共存,故答案为:不能;会氧化;
(3)
根据可知,I的化合价升高,I元素被氧化;N的化合价降低NaNO2被还原,为氧化剂,故答案为:碘;;
(4)
N的化合价降低,得到1个电子,I的化合价升高失去一个电子,其单线桥为:;
(5)
在反应中I的化合价升高,表现还原性;另外生成了盐碘化钠,表现酸性;
(6)
能使转化为不引起二次污染的N2, N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加入的试剂应该具有还原性,只有加作还原剂,发生,故选B。
四、元素或物质推断题
24.A、B、C、D为四种可溶性盐,它们的阳离子分别是Ba2+、Ag+、Na+、Cu2+中的一种,阴离子分别是NO、SO、Cl-、CO中的一种(离子在物质中不能重复出现)。现做如下实验:
①把四种盐分别溶于盛有蒸馏水的四支试管中,只有C的溶液呈蓝色;
②向①的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盐酸,B的溶液中有沉淀生成,D的溶液中有无色无味的气体逸出。
根据①②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C的化学式:A_______,C_______。
(2)写出盐酸与D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3)写出C与Ba(OH)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答案】 BaCl2 CuSO4 CO+2H+=H2O+CO2↑ Cu2++SO+Ba2++2OH-=BaSO4↓+Cu(OH)2↓
【详解】(1)①把四种盐分别溶于盛有蒸馏水的四支试管中,只有C的溶液呈蓝色,则C溶液中的阳离子为Cu2+;②向①的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盐酸,B的溶液中有沉淀生成,则B中的阳离子为Ag+,由于B为可溶性盐,因此B为AgNO3;D的溶液中有无色无味的气体逸出,则D中阴离子为CO,则D为Na2CO3;故C为CuSO4,A为BaCl2;故答案:BaCl2、CuSO4;
(2)盐酸与Na2CO3反应有二氧化碳气体放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2H+=H2O+CO2↑;
(3)CuSO4与Ba(OH)2溶液反应,生成BaSO4白色沉淀和Cu(OH)2蓝色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2++SO+Ba2++2OH-=BaSO4↓+Cu(OH)2↓。
山东省“学情空间”区域教研共同体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联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山东省“学情空间”区域教研共同体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联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第Ⅰ卷两部分,超重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学情空间”区域教研共同体12月联考化学试题(人教版)(PDF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山东省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学情空间”区域教研共同体12月联考化学试题(人教版)(PDF版,含答案),文件包含山东省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学情空间”区域教研共同体12月联考化学试题人教版PDF版含答案pdf、山东省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学情空间”区域教研共同体12月联考化学试题参考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山东省“学情空间”区域教研共同体高一上学期10月联考(鲁科版)化学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山东省“学情空间”区域教研共同体高一上学期10月联考(鲁科版)化学试题含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