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2022年江西省余干县黄金埠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1-2022年江西省余干县黄金埠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原理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西省余干县黄金埠中学2021-2022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生活现象中,用化学原理解释正确的是
A.某雨水样品采集后放置一段时间,pH减小,是因为水中溶解了更多的CO2
B.流感疫苗需冷藏运输,是为了使蛋白质失去活性延长保质期
C.某胃药的主要成分为Al(OH)3,服药期间不宜饮醋,避免中和Al(OH)3降低药性
D.用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CO=H2O+CO2↑
【答案】C
【详解】A.雨水放置一段时间后pH减小,酸性增强,是因为亚硫酸氧化生成了硫酸,故A错误;
B.流感疫苗在低温下能保持其活性,避免高温使其发生蛋白质变性而死亡,所以流感疫苗需冷藏运输,故B错误;
C.Al(OH)3能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则可作胃药,但Al(OH)3也能用醋酸发生中和反应,所以服药期间不宜饮醋,故C正确;
D.碳酸钙是不溶物,醋酸是弱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醋酸钙、H2O和CO2,离子方程式为2CH3COOH+CaCO3=Ca2++2CH3COO-+H2O+CO2↑,故D错误。
答案选C。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性质
B.升高温度可使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使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减小
C.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加快
D.催化剂能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增大化学反应速率
【答案】B
【详解】A、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性质,A正确;
B、升高温度可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放热、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均增大,B错误;
C、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增大压强,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大,反应速率加快,C正确;
D、使用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使更多的分子转化为活化分子,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增大化学反应速率,D正确;
故答案选B。
3.下列有关反应热和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热化学方程式中,如果没有注明温度和压强,则表示的反应热是在标况下测得的
B.化学能:2mol H原子>1mol H2分子
C.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反应物总能量之和等于生成物总能量之和
D.运用盖斯定律也无法计算碳不完全燃烧时的反应热
【答案】B
【详解】A.热化学方程式中,如果没注明温度和压强,则表示的是在通常状况下测得的反应热,而不是标准状况,A说法错误;
B.由H转化为H2时要形成化学键,会放出热量,B说法正确;
C.反应中都存在吸热和放热的过程,反应物总能量之和与生成物总能量之和不可能相等,C说法错误;
D.运用盖斯定律可以通过C、CO的完全燃烧,间接计算碳不完全燃烧时的反应热,D说法错误;
答案为B。
4.能影响水的电离平衡,并使溶液中的c(H+)>c(OH-)的操作是
A.向水中加入少量NaHSO4 B.将纯水加热至100℃
C.向水中投入少量的钾 D.向水中加食盐晶体
【答案】A
【详解】A.NaHSO4在水中完全电离出氢离子,增加了氢离子浓度,根据同离子效应,抑制了水的电离,溶液呈酸性,A选项正确;
B.纯水加热至100℃,水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但始终满足c(H+)=c(OH-),溶液呈中性,B选项错误;
C.钾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钾,消耗了氢离子,促进了水的电离,溶液呈碱性,C选项错误;
D.水中加食盐,对水的电离平衡无有影响,溶液呈中性,D选项错误。
答案选A。
5.在A(g)+B(g)=C(g)+2D(g)反应中,下列表示的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υ(A)=0.1mol• L-1 • min-1 B.υ(B)= 0.2mol• L-1 • min-1
C.υ(C)= 0.3mol• L-1 • min-1 D.υ(D)= 0.4mol• L-1 • min-1
【答案】C
【详解】将各选项中的化学反应速率分别除以相应的化学计量数;A.υ(A)÷1═0.1mol·L-1·min;B.υ(B) ÷1═0.2 mol·L-1·min;C.υ(C) ÷1═0.3 mol·L-1·min ;D.υ(D) ÷2═0.2mol·L-1·min;反应速率最快的是υ(C)═0.3 mol·L-1·min,答案选C。
6.已知某可逆反应A2(g)+2B2(s)2AB2(g)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此反应正反应在低温下可以自发进行
B.该反应的反应热ΔH=-(E1-E2)kJ/mol
C.该反应正反应的活化能大于逆反应的活化能
D.该反应中,反应物的键能总和小于生成物的键能总和
【答案】C
【详解】A.此反应的正反应为一个吸热熵减的反应,在低温条件下,吉布斯自由能大于0,不能自发进行,故A错误;
B.从能量图看,此反应的正反应方向为吸热反应,反应ΔH大于0,ΔH=-(E1-E2)kJ/mol,故B错误;
C.此反应的△H=正反应的活化能-逆反应的活化能>0,故反应物键能总和大于生成物键能总和,故C正确;
D.反应物键能总和大于生成物键能总和,故D错误。
答案选C。
7.已知3.0g乙烷C2H6完全燃烧在常温下放出的热量为156kJ,则下列表示乙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2C2H6(g)+7O2(g)=4CO2(g)+6H2O(g) △H=-3120kJ/mol
B.C2H6(g)+O2(g)=2CO2(g)+3H2O(g) △H=-1560kJ/mol
C.C2H6(g)+O2(g)=2CO2(g)+3H2O(g) △H=-1560kJ/mol
D.C2H6(g)+O2(g)=2CO2(g)+3H2O(1) △H=-1560kJ/mol
【答案】D
【详解】燃烧热是指:在25℃、101KPa时,1mol纯净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放出的热量;3.0g乙烷完全燃烧在常温下放出的热量为155.98kJ,则1mol乙烷,质量为30g,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放出的热量为10×155.98kJ=1559.8KJ,其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2H6(g)+O2(g)═2CO2(g)+3H2O(l)△H=-1559.8kJ/mol,故选D。
【点睛】准确理解燃烧热的概念是解题关键,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中可燃物为1mol,产物为稳定氧化物;依据3.0g乙烷完全燃烧在常温下放出的热量为155.98kJ,结合燃烧热的定义计算求出1mol乙烷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然后写出热化学方程式。
8.在恒温条件下,将气体X、Y充入2 L密闭容器中反应生成气体Z。若各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前10s内 v(X)=0.08mol·L-1·s-1
B.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32
C.平衡时X、Y的转化率相同
D.达到平衡后,将容器体积扩大为 4 L,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答案】B
【详解】A选项,前10s内 ,故A错误;
B选项,根据改变量之比等于计量系数之比得出反应方程式为X(g)+ Y(g) 2Z(g),该反应的平衡常数,故B正确;
C选项,X、Y加入量之比不等于计量系数之比,因此平衡时X、Y的转化率不相同,故C错误;
D选项,该反应为反应前后气体总量不变的反应,达到平衡后,将容器体积扩大为 4 L,平衡不移动,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B。
【点睛】X、Y加入量之比等于计量系数之比,平衡时X、Y的转化率相同。
9.某反应4A(g)mB(g)+2C(g) ΔHT1),其他条件相同时,下列图像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B
【详解】A. 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发生突变,故A错误;
B. 升高温度速率加快,平衡逆向移动,NO2的转化率减小,故B正确;
C. 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CO的体积分数减小,故C错误;
D. 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平衡常数减小,故D错误;
答案选B。
11.恒温条件下,某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A(g)B(?)+2C(g),且达到平衡。当压缩体积时,气体的平均分子质量增大,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压缩体积,平衡逆向移动
B.物质B为非气态
C.若充入惰性气体,正、逆反应速率都会增大
D.若往容器中加入更多的C物质,化学平衡常数会变大
【答案】A
【解析】温条件下,某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反应2A(g)B(?)+2C(g)达到平衡后,压缩体积导致压强增大,气体的平均分子质量增大,说明平衡逆向移动,B为气态,化学反应速率与气体浓度成正比,化学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
【详解】A.压缩体积时,若B为非气态,则平衡不移动,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所以B一定为气体,依据题意,平衡逆向移动才会导致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变大,故A正确;
B.根据A分析知,B为气态,故B错误;
C.充入惰性气体,体积增大,反应物、生成物浓度都会减小,正、逆反应速率都会减小,故C错误;
D.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化学平衡常数不变,故D错误。
答案选A。
12.用过量铁片与稀盐酸反应,为加快其反应速率而生成氢气的量不变,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是①以铁屑代替铁片 ②用过量锌片代替铁片 ③在稀盐酸中加入少量CuSO4溶液④在稀盐酸中加入CH3COONa固体⑤在稀盐酸中加入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⑥在稀盐酸中加入硫酸钾溶液 ⑦微热(不考虑HCl的挥发)⑧在稀盐酸中加入NaNO3固体
A.除④外 B.除④⑤⑥⑧外 C.除④⑥外 D.全部都可行
【答案】B
【详解】①是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反应速率增大,酸的总量不变,生成氢气的量保持不变;②锌的金属性强于铁的,可以增大反应速率,且金属过量,酸的总量不变,生成氢气的量保持不变;③加入硫酸铜后,铁能置换出铜,构成原电池,可以增大反应速率,且金属过量,酸的总量不变,生成氢气的量保持不变;④稀盐酸与CH3COONa反应生成弱电解质醋酸,降低氢离子的浓度,反应速率降低,由于酸的总量不变,所以生成氢气的量保持不变;⑤增大氢离子的物质的量,反应速率加快,生成氢气的量增加;⑥在稀盐酸中加入硫酸钾溶液,相当于稀释盐酸,氢离子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但是酸的总量不变,生成氢气的量保持不变;⑦升高温度加快反应速率,且金属过量,酸的总量不变,生成氢气的量保持不变;⑧硝酸与金属反应不产生氢气,酸性条件加入硝酸钾得不到氢气,而是生成NO,故除④⑤⑥⑧外均可以;
故答案选B。
13.反应mX(g)+nY(g)pZ(g);△H Ⅲ 0.067 mol/(L•min) Ⅰ
【分析】(1)根据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化学计量数的变化判断该反应的ΔS>0,且已知该反应仅在高温下能自发进行,根据ΔH-TΔS0;
(2)根据已知信息列出三段式,计算平衡时刻各物质的浓度,进而计算平衡常数;
(3)计算此刻反应的浓度商,与平衡常数比较,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从而确定正逆反应速率的大小;
(4)①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则达到平衡时间越短,其中只有一个容器中的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最有可能是Ⅲ,升温平衡逆向移动,氢气含量最大;
②设反应生成的甲醇为x mol/L,根据已知信息可列出三段式,计算生成的甲醇的浓度,进而利用计算用甲醇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
③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越低,反应向正方向进行的程度越大,CO转化率越大。
【详解】(1)该反应的ΔS>0,已知该反应仅在高温下能自发进行,根据ΔH-TΔS0;
故答案为>;
(2)T ℃时,向2L密闭容器中投入2 mol CH4和1.5mol H2O(g),发生上述反应,平衡时CH4的转化率为50%,根据已知信息可列出三段式:
CH4(g)+H2O(g) CO(g)+3H2(g)
开始(mol/L): 1 0.75 0 0
变化(mol/L): 0.5 0.5 0.5 1.5
平衡(mol/L): 0.5 0.25 0.5 1.5
则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
故答案为13.5;
(3)T ℃时,向1 L密闭容器中投入2 mol CH4、1 mol H2O(g)、3 mol CO、2 mol H2,则此刻反应的浓度商v(逆);
故答案为>;
(4)①三个容器的反应温度分别为Tl、T2、T3且恒定不变,当反应均进行到5min时H2的体积分数如图1所示,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达到平衡时间越短,其中只有一个容器中的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最有可能是Ⅲ,升温平衡逆向移动,氢气含量最大;
故答案为Ⅲ;
②设反应生成的甲醇为x mol/L,则可列出三段式:
CO(g)+2H2(g)CH3OH(g)
开始(mol/L):0.5 1 0
转化(mol/L):x 2x x
5min时(mol/L):0.5-x 1-2x x
到5min时,氢气的体积分数为0.4,则,解得x=,则容器I中用CH3OH
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
故答案为0.067 mol/(L•min);
③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越低,反应向正方向进行的程度越大,则当三个容器中的反应均达到平衡状态时,Ⅰ中CO转化率最大;
故答案为Ⅰ。
20.25℃时,有关物质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
化学式
CH3COOH
H2CO3
H2SO3
电离平衡常数K
K=1.8×10-5
K1=4.3×10-7
K2=5.6×10-11
K1=1.5×10-2
K2=1.02×10-7
(1)以上三种电解质的酸性由强至弱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下同)。
(2)常温下,0.02 mol·L-1的CH3COOH溶液的电离度约为______,体积为10mLpH=2的醋酸溶液与亚硫酸溶液分别加蒸馏水稀释至1000mL,稀释后溶液的pH,前者________后者(填“>、<或=”)。
(3)已知NaHSO3溶液显酸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离子方程式配适当文字叙述)。
(4)H2SO3溶液和NaHCO3溶液反应的主要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H2SO3>CH3COOH> H2CO3 3% CH3COOH> H2CO3;
故答案为H2SO3>CH3COOH> H2CO3;
(2) ,c( H+)=c(CH3COO-),所以溶液中c( H+)=c(CH3COO-)=,所以电离度为;加水稀释可以促进弱电解质的电离,稀释后pH增大,电解质酸性越弱,其稀释后pH的变化幅度越小,CH3COOH作为电解质酸性弱于H2SO3,所以相同pH的醋酸溶液和亚硫酸溶液稀释到相同体积后,醋酸溶液pH的增大幅度小于亚硫酸溶液pH的增大幅度,所以溶液稀释后的pH前者小于后者;
故答案为3%;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江西省宜春市高安市灰埠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1ml/L的溶液中,9,水的pH=6,0 ,根据Kb1= 10-6,40×10-7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西省宜春市高安市灰埠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80g是Mg2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西省宜春市高安市灰埠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7g,则样品中的纯度为84%,48L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