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冀教版四数下PPT课件+单元教案
4数下(JJ) 第十单元 整理与评价 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冀教版四年级下册本册综合教学设计,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自主探索,总结,总结 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二课时 整理与评价(2)
第三课时 整理与评价(3)
第四课时 整理与评价(4)
第五课时 整理与评价(5)
教学内容
整理与评价(1)
课 型
复习课
教学目标
(包括知识、能力、非智力因素及思想教育等方面)
1、考查学生用字母表示数、数量关系和合理运用数学的能力。
2、考查学生乘法运算定律、简算及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
重点、难点和关键
重点: 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
情境图、表格
课时安排
5课时
第 1 课时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第1题 说出每个式子所表示的意思。
师:交流发现的信息,再说说。
第2题 填表,说说用到什么数量关系。
汽车 90千米/时
行车时间(时)
行驶路程(千米)
2
450
9
t
教师提出题目要求,让学生独立完成。
第3题,下面的算式表示哪个运算定律?举例说明。
(a×b)×c=a×b×c
a+b=b+a
(a+b)+c=a+(b+c)
(a+b)×c=a×c+b×c
a×b=b×a
生说说式子的意思。
生:路程=速度×时间
时间=路程÷速度
学生计算,并交流计算结果
2×90=180
450÷90=5
9×90=810
t×90=90t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同桌互相检查, 集体订正并举例说明。
课堂练习
小结及家庭作业
第4题 简便计算
246+98 198×34 15×4×25×6
95×102 126×8+74×8 265+158+42+35
学生独立完成,说说为什么这样计算。
5题,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
计算后,比较两个算式的因数和积,你发现了什么?
生:积相同。
板
书
设
计
教
学
反
思
教学内容
整理与评价(2)
课 型
复习课
教学目标
(包括知识、能力、非智力因素及思想教育等方面)
1、考查学生对分数的意义、大小比较、约分和合理运用数学的能力。
2、考查学生求最大公因数、分数加减法、小数加减法及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
重点、难点和关键
重点: 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
情境图
课时安排
5课时
第 2 课时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第1题 写出直线上字母表示的分数和小数。
0 A B C 1
第2题 ,教师出示图,提出题目要求,让学生独立完成。
集体交流,重点交流第(2)题。
第3题 先约分,再比较大小。
和 和 和
第4题,求最大公因数。
14和35 27和36
9和13 11和55
第5题 分数计算
学生独立完成。
说说是怎样想的。
生交流,说说自己的想法。
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同桌互相检查, 集体订正。
学生独立完成,计算后交流。
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课堂练习
小结及家庭作业
第6题,小数计算
11.3+2.7 20.9+1.1 28.4+56.93+1.6
23.8-3.5 0.49-0.32 73.4-(43.9+6.1)
让学生读题,做在练习本上,然后集体交流。
第7题,出示情境图
让学生读题,独立提问并解答。
全班交流
板
书
设
计
教
学
反
思
教学内容
整理与评价(3)
课 型
复习课
教学目标
(包括知识、能力、非智力因素及思想教育等方面)
1、考查学生对三角形认识、画三角形高、三角形内角和和合理运用数学的能力。
2、考查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统计及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
重点、难点和关键
重点: 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
情境图
课时安排
5课时
第 3 课时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第1题
聪聪和亮亮同时看一本100页的故事书。
师:交流发现的信息,再进行比较。
第2题 ,教师提出题目要求,让学生独立完成。
集体交流,重点交流第(4)题。
第3题,画高。
底
底 底
师:说说各图形的特征。
第4题,求角的度数。
生:谁看得多?
生:谁剩的多?
生会出现不同的比较方法。
学生测量角的度数,然后解决问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同桌互相检查, 集体订正。
学生独立完成,计算后交流。
∠C=180°-48°-72°=60°
∠B=180°-45°-34°=101°
∠A=180°-70°-42°=68°
课堂练习
小结及家庭作业
第5题,观察物体,找出不同方向看到的图形。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
生:左面、前面、上面。
第6题,统计。
让学生读题,独立完成。
全班交流订正,说说画图时应注意什么。
板
书
设
计
教
学
反
思
教学内容
整理与评价(4)
课 型
复习课
教学目标
(包括知识、能力、非智力因素及思想教育等方面)
1.结合具体练习题,进行一些问题的思考过程的指导。
2.能够掌握不同问题的思考方法和思考角度。
3.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重点、难点和关键
重点:问题的思考方法。
教具准备
课时安排
5课时
第 4 课时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知道数学家高斯的故事吗?
二、自主探索
1、讨论、探索计算连续自然数和的简便方法。
2、用3、4、5和两个0组成一个三位数和一个两位数。要使这两个数乘积最大,应该怎样组合?
500×43=21500或430×50=21500
3、妈妈到商场买了下面两件商品。她付给收款员150元,收款员还问:“你有3角钱吗?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生讲述高斯的故事。
学生交流方法。
生1:1+2+3+4+……+100
=(1+100)+(2+99)+(3+98)+(4+97)+……+(50+51)
=101×50
=5050
生2:1+2+3+4+……+100
=(1+99)+(2+98)+……(49+51)+50
=100×50+50
=5050
学生猜想,验证,交流探索过程。
生计算,讨论交流算法
118.0+22.3=140.3(元)售货员想让妈妈再付3角钱,然后找给她10元钱
课堂练习
小结及家庭作业
4、红红:“这本书有108页,我看了 eq \f(1,2) ”。丫丫:“这本书有120页,我也看了 eq \f(1,2) ”
红红和丫丫看的页数同样多吗?为什么?
让学生独立思考,在交流想法。因为两个人看的总页数不一样,所以,即使两个人各看了 eq \f(1,2) ,看的页数也不会同样多。因为120比108多,所以120页的 eq \f(1,2) 就比108页的 eq \f(1,2) 多,所以丫丫看的页数多。
5、(1)下面3个容器里各盛一些饮料。已知每个容器盛满时,都能盛1升的饮料。如果要喝
eq \f(1,4) 升饮料,应喝哪个容器中的饮料?
(2)亮亮倒了一杯果汁,先喝了 eq \f(1,2) 杯;然后用水加满,又喝了 eq \f(1,2) 杯;再用水加满,第三次喝完。
A、喝的果汁比水多。B、喝的水比果汁多。C、喝的果汁和水同样多。
三、总结
师:说一说今天的收获。
板
书
设
计
问题与思考
教
学
反
思
教学内容
整理与评价(5)
课 型
复习课
教学目标
(包括知识、能力、非智力因素及思想教育等方面)
1.结合具体练习题,进行一些问题的思考过程的指导。
2.能够掌握不同问题的思考方法和思考角度。
3.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重点、难点和关键
重点:问题的思考方法。
教具准备
每人5个小立方体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 2 课时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一、创设情境
师:三角形有什么特性?
二、自主探索
107页第6题、一个三角形两条边的长分别为5分米和9分米,第三条边的长最长是多少分米?最短是多少分米?(取整分米)
第7题、将右面的图形分成形状和大小都一样的三块,每块带一个小圆点。
第8题、把下面两个等边三角形分别分成8个、9个形状和大小都一样的三角形。
生:三角形三个内角和180° ,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生:第三条边的长最长是13分米,最短是5分米。
学生动手操作,画一画,展示学生不同的方法
学生先画一画再交流方法
课堂练习
小结及家庭作业
第9题,照下面的样子,把一张正方形纸对折一次可以得到两个三角形……根据自己对折的结果完成下表
对折次数(次)
1
2
3
4
……
n
三角形个数(个)
2
……
每个三角形面积占正方形面积的几分之几
……
这些分数有什么特点?
这组分数中第6个分数是几分之几?第10个呢?
学生折纸,交流折纸的结果并填表,然后讨论问题。
分数的特点:分子都是1,分母是三角形的个数。三角形的个数:n个2相乘的积。
eq \f(1,12) , eq \f(1,20)
第10题,一块长方体木料。如果把这块木料锯成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小正方体的棱长最长是几厘米?能锯成多少个小正方体?
正方体的棱长最长是12厘米,能锯成6×4×3=72(个)小正方体
五、总结 师:说说今天的收获。
板
书
设
计
教
学
反
思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数学四年级下册九 探索乐园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练习,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数学冀教版二 用字母表示数教学设计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问题讨论,字母表示,简便写法,综合应用,课堂练习,总结 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冀教版四年级下册一 观察物体(二)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观察实物,辨认图形,课堂练习,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