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国家海洋权益与海洋发展战略优秀随堂练习题
展开高一同步备课系列(中图版必修二)
4.2国家海洋权益与海洋发展战略(练习)
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一、单选题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对于沿海国在b和c区域内享有的权益说法正确的是( )
A.享有与领海、内水一样的主权 B.只行使管制权
C.只行使管辖权 D.享有部分主权权利及其他管辖权
2.沿海国在b区域享有的海洋权益是( )
A.享有主权及其上空和底土
B.防止和惩治在其领土或领海内违反其法律和规章事项的管制权
C.b区域具有与陆地领土相同的地位
D.b区域具有和a区域相同的地位
3.各国船只在④海域享有的海洋权益是( )
A.享有主权及其上空和底土
B.防止和惩治在其领土或领海内违反其法律和规章事项的管制权
C.海洋强国可以有效声称将其置于其主权之下
D.应用于和平目的
【答案】
1.D2.B3.D
【分析】
1.由图判断a为领海,b为毗连区,a+b+c为专属经济区。毗连区是指沿海国领海以外毗邻领海,由沿海国对其海关、财政、卫生和移民等类事项行使管辖权的一定宽度的海洋区域。沿海国在专属经济区享有勘探、开发、养护和管理自然资源的主权权利和管辖权,其他国家的行为必须遵守沿海国的有关法律和规章。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b为毗连区,由沿海国对其海关、财政、卫生和移民等类事项行使管辖权的一定宽度的海洋区域,沿海国具有防止和惩治在其领土或领海内违反其有关法律和规章事项的管制权。B正确。a区享有主权及其上空和底土,b区没有此功能,ACD错误。故选B。
3.④海域为公海,任何国家不得有效声称将公海的任何部分置于其主权之下。公海只应用于和平目的,D正确。a区享有主权及其上空和底土;专属经济区有防止和惩治在其领土或领海内违反其法律和规章事项的管制权;④海域,海洋强国不可以有效声称将其置于其主权之下,ABC错误。故选D。
【点睛】
专属经济区所属国家具有勘探、开发、使用、养护、管理海床和底土及其上覆水域自然资源的权利,对人工设施的建造使用、科研、环保等的权利。其它国家仍然享有航行和飞越的自由,以及与这些自由有关的其它符合国际法的用途
2020年11月10日8时12分,我国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深度10909米。马里亚纳海沟沿太平洋海底绵延2500公里,宽70公里,最深处接近11000米。海沟底下水压极高,阳光完全无法到达,漆黑一片,是地球上环境最恶劣的区域之一。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要把人类送到这样的地方,“奋斗者”号用一个坚固的球形舱来保护驾驶员。有关制作球舱的材料理解错误的是( )
A.抗压、抗断裂 B.精密的工艺焊接、组装技术
C.厚重又耐腐蚀的新型钛合金 D.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5.“奋斗者”号的探索意味着( )
A.人类至今已探索了全部的海洋 B.应该大力开发海洋资源,寻找海底的矿物、沉积物与深海生物
C.对海洋污染的寻找没有意义 D.我国载人潜水器已经具备覆盖全球海洋100%海域的作业能力
【答案】
4.C5.D
【分析】
本题以“文字+景观图”的呈现方式,以深海探测活动为情境,要求学生结合海水性质等相关知识,运用逻辑分析能力,推测海洋与人类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
4.通过对文字材料分析可知:马里亚纳海沟,水压极高、完全黑暗、温度低,是地球上环境最恶劣的区域之一。为适应这种恶劣的环境,可以推测制作保护驾驶员的球形舱的材料必须抗压、抗断、既要有很高的耐腐蚀性又要有很高的强度,外壳无比巨厚,又不能使自身太重,这样恶劣的环境对焊接、组装技术同样也有极高的要求。如果这样恶劣环境都能适应,其应用前景也一定广泛。所以选项C中“重”字,对制作球舱的材料理解有误,故选C。
5.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在世界上最深的海沟-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意味着我国开始拥有了深海探测的能力。所以也就具备了覆盖全球海洋100%海域的作业能力。故D项正确。
【点睛】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它为生命的诞生进化与繁衍提供了条件;海洋是风雨的故乡,它在控制和调节全球气候方面发挥有重要的作用;海洋是资源的宝库,它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和无穷尽的资源;海洋是交通的要道,它为人类从事海上交通,提供了经济便捷的运输途径;海洋是现代高科技研究与开发的基地,它为人们探索自然奥秘,发展高科技产业提供了空间。
据国内媒体报道,中国某大城市90%的大学生认为中国版图有960多万平方千米的陆域国土,却不知道有约300万平方千米的管辖海域。上海市“东方绿舟”教育基地知识大道上,有历代中外名人雕像,其中伟大航海家有哥伦布,却没有郑和。有关专家呼吁必须改变“重陆轻海”的思维观念,大力加强国人的海洋意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关于我国海洋国情的正确叙述是( )
A.海域面积绝对量大,相对量小 B.海洋资源总量和人均量都很大
C.海洋经济发展迅速,在国民经济中占的比重大 D.海洋区位和地理形势优越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海洋哺育着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
B.长期以来,大多数国民还存在着“重陆轻海”的思维观念
C.当今世界已进入“海洋世纪”,我们必须增强海洋意识,树立全新海洋观念
D.目前看来,开发海洋对减轻陆地环境压力的现实意义并不大
【答案】
6.A 7.D
【分析】
6.我国海域面积绝对量大,但因人口众多,相对量小,A正确;我国海洋资源总量大,但人均量小,B错误;我国海洋经济发展迅速,但在国民经济中占的比重还比较低,C错误;我国海洋区位优越,但地理形势又有相对不利的一面,D错误。故选A。
7.随着世界人口的增加,陆地人口密度不断增大,陆地环境压力越来越大,开发海洋对减轻陆地环境压力有着非常大的现实意义,D表述不正确,ABC均表述正确。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我国的海洋国情,属于基础性知识的考查,难度小。
苏北平原地处江苏省中部,沉积物以黏土与粉砂为主,根据沉积层中的植物孢粉变化可反应其海平面变化。自更新世以来,苏北平原经历了湖相—滨海沼泽—海湾—潟湖—湖相演化。下图示意距今6ka—2.6ka苏北平原的草本植物百分比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自更新世以来,苏北平原沿海的海平面变化整体为( )
A.先下降后上升 B.一直下降 C.先上升后下降 D.一直上升
9.距今4.05ka—3.00ka期间莎草科较少,藜科显著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
A.人类破坏显著 B.土壤盐分较多
C.环境过于潮湿 D.干旱次数增加
10.苏北平原由海湾到潟湖演化过程中,沉积物( )
A.黏土沉积增加 B.潮流作用增强
C.颗粒平均粒径增加 D.海洋生物化石增加
【答案】
8.C 9.B 10.A
【分析】
8.由材料分析可知,苏北平原沉积物以黏土与粉砂为主,根据沉积层中的植物孢粉变化可反应其海平面变化。自更新世以来,苏北平原经历了湖相—滨海沼泽—海湾—潟湖—湖相演化。由图可知苏北平原的草本植物百分比中,藜科所占比重最大,4种草本植物的百分比先降低再升高,说明海平面先上升再下降,故选C。
9.由图可知,距今4.05ka—3.00ka期间莎草科较少,藜科显著增加的主要原因是苏北平原正在经历潟湖演化阶段,在海的边缘地区,由于海水受不完全隔绝或周期性隔绝,从而引起水介质的咸化,所以可能导致沿海地区土壤盐分增多,使得莎草科较少,故选B。
10.由海湾到潟湖演化过程中,流水堆积作用加强,颗粒小质量小的黏土沉积量增多;潮流作用是在月球和太阳引潮力的作用下海水的水平运动,变化小;黏土沉积增加,颗粒平均粒径减小;不影响海洋生物化石。故选A。
【点睛】
结合材料,从材料中提取出有用的地理信息,再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潟湖的形成,一般需要有(江河汇入)充足的泥沙(珊瑚礁)。江河,不仅会带来泥沙,还会形成河口海湾(前提条件),再经过海水的向岸(横向)运动,将泥沙推向海岸堆积形成沙堤(障壁岛)、沙嘴,然后慢慢与外海分离,形成湖泊。
海洋强国是指在开发海洋、利用海洋、保护海洋、管控海洋方面拥有强大综合实力的国家。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我国作为一个海洋大国,基于我国的海洋国情,应( )
①坚持公平分担保护海洋的责任和义务②参与国际海底区域资源的勘探开发③积极发展远洋捕捞业,最大限度地争夺海洋渔业资源④尊重除内陆国之外的世界各国合法利用海洋的权利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2.我国虽然对南沙群岛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但我们又主张对南沙群岛附近的石油资源“共同开发”,这反映了我国( )
A.软弱无能 B.友好协商、公平合理解决国际争端
C.公平分享海洋利益,合作开发海洋资源 D.积极参与国际事务
13.我国海洋国土面积广阔,与隔海相望的各国往往存在海域划界与岛屿归属的争议。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①根据岛屿经济价值大小决定解决方式②与邻国通过友好协商、公平合理地解决③大力发展军事,准备武力解决④捍卫我国海疆,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11.A 12.C 13.D
【分析】
11.我国作为一个海洋大国,应基于我国的海洋国情,在维护本国海洋权益的基础上,积极参与海洋国际事务。一方面坚持公平分担保护海洋的责任和义务,另一方面参与国际海底区域资源的勘探开发,①②正确;我国要积极合理发展远洋捕捞业,但是不会最大限度地争夺海洋渔业资源,③错误;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有关内容,国际海底及其资源被确立为人类的共同继承财产,因此,内陆国家亦有开发海洋资源的权利,④错误。综上,正确的是①②,故本题选A。
12.我国虽然对南沙群岛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但我们又主张对南沙群岛附近的石油资源“共同开发”,这反映了我国公平分享海洋利益,合作开发海洋资源的友好态度,C正确;我国对南沙群岛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体现我国的坚定立场,A错误;南沙群岛是我国的领土,不属于国际问题,BD错误。故本题选C。
13.捍卫我国海疆、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是我国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与邻国通过友好协商、公平合理地解决国际争端,是我国政府的一贯主张,②④正确;每个岛屿的经济价值都是不可估量的,①错误;我国向来不主张以武力解决问题,③错误。综上,正确的是②④,故本题选D。
【点睛】
沿海国的权利和义务1.沿海国的主权及于领海的水域、上空、海床、底土,外国船舶可以领海上无害通过,但外国飞机未经许可不得飞越他国领海的上空。2.沿海国在领海享有属地最高权,因而领海内之一切人和物(除享受外交特权和豁免者外)均受沿海国管辖。3.沿海国对领海内的一切资源享有专属权利,任何国家或个人非经沿海国同意不得加以开发或利用。4.沿海国享有沿海航运的专属权利。5.沿海国在领海保持战时中立。
非沿海国在沿海国领海的惟一权利是无害通过权:非沿海的船舶在不损害沿海和平、良好秩序或安全的原则下可以自由通过他国的领海。通过是指穿过领海但不进入内水或从内水驶出或进入内水的航行。无害是指不损害沿海国的和平、良好秩序和安全。
据国家海洋预报台2020年11月21日7点消息,21日至27日,我国沿海将出现较大的海浪过程,下表为此次各海区的海浪预测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日期 | 海区 | 浪高 |
21日-23日 | 渤海、黄海 | 中浪到大浪 |
22日-25日 | 东海、台湾海峡 | 大浪 |
23日-27日 | 观南海中北部 | 大浪到巨浪 |
14.据材料推测引起此次海浪过程的是( )
A.偏南风 B.偏东风 C.偏北风 D.偏西风
15.此次海浪过程中( )
A.渤海和黄海风力最弱 B.南海中北部是理想的冲浪场所
C.台湾海峡可正常通航 D.东海沿岸地区有明显降温现象
【答案】
14.C 15.D
【分析】
14.由材料可知,大浪出现区域随日期依次向南(渤海、黄海、东海、南海),说明此次海浪过程的风向为偏北风,故选C。
15.日期不同,风浪大小不好比较,A错。南海中北部为大浪和巨浪,冲浪比较危险,B错。台湾海峡为大浪,不能正常通航,C错。受偏北风影响,东海沿岸地区会出现大风降温现象,D对。故选D。
【点睛】
根据不同日期,出现大浪的海域自北向南依次推进,说明此次大浪过程为偏北风导致。
二、综合题
16.读下面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960万平方千米的陆地领土和约300万平方千米的享有主权和管辖权的海城,都是中华民族生存、繁衍、发展及与世界各国友好往来的立足之地。下图甲是我国海域图。
材料二海洋产业是指人类利用海洋资源和空间所进行的各类生产和服务活动。上图乙为2008~2012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情况。
材料三海洋第一产业包括海洋渔业;海洋第二产业包括海洋油气业、海滨砂矿业、海洋盐业、海洋化工业、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洋电力和海水利用业、海洋船舶工业,海洋工程建筑业等;海洋第三产业包括海洋交通运输业、滨海旅游业、海洋科学研究、教育、社会服务业等。
(1)我国主张管辖的海域面积约为300万平方千米,这其中包括了内海、 、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
(2)我国海域跨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自然条件复杂多样,形成了丰富的 资源(海洋第一产业);海洋油气勘探、开发、炼制加工不断取得突破、海洋油气产业迅猛发展,这属于海洋第 产业。
(3)据材料二,分析2008年—2012年我国海洋三大产业产值的变化特点。
(4)促进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5)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意义有_________。
【答案】(1)领海
(2)海洋生物;二。
(3)第一产业产值变化不大,二、三产业产值均逐渐上升。
(4)增强海洋产业意识;优化海洋产业结构;发展海洋科技;增加海洋产业投入。
(5)有利于缓解对陆地环境压力;有利于增加资源保有量;有利于巩固国家安全;有利于强化海洋意识,树立海洋国土观念。
【分析】
本题考查我国海洋产业发展的特点及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及积极意义等知识点。
【详解】
(1)我国主张管辖的海域面积约为300万平方千米,这其中包括了内海、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
(2)根据材料三可以知道我国海域跨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自然条件复杂多样,适宜多种海洋生物的生存,形成了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可以发展海洋第一产业,海洋油气勘探、开发、炼制加工不断取得突破、海洋油气产业迅猛发展,属于海洋第二产业。
(3)分析材料二中的数据,可以看出2008年—2012年我国海洋三大产业产值的变化呈现第一产业产值变化不大,二、三产业产值均逐渐上升的特点。
(4)今后促进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主要措施是增强海洋产业意识积极开发海洋资源;合理优化海洋产业结构,实行可持续发展;发展海洋科技,增加海洋产业投入,有利于促进我国海洋经济发展。
(5)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繁衍、发展及世界各国友好往来的立足之地,维护我国海洋权益有利于缓解对陆地环境压力,有利于增加资源保有量,有利于巩固国家安全,有利于强化海洋意识,树立海洋国土观念。
1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三沙市岛礁面积约为13平方千米,是我国人口最少、海域面积最大的地级市,管辖西沙、中沙、南沙群岛的260多个岛礁及200多万平方千米的海域。下图为三沙市地理位置和南海诸岛示意图。
(1)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图示海域属我国内水的是________。
(2)三沙市可开发利用的海洋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陆地常规能源相比,海洋能开发利用面临哪些困难。
(3)设立三沙市、渔政船巡察南海、南海岛礁建设等活动显示了我国维护海洋权益、加强海洋管理的能力和决心。我国维护南海权益的地理意义有哪些?
【答案】(1)琼州海峡
(2)波浪能 潮汐能 海流能 能源密度低且时空变化大;开发环境严酷;技术要求高;一次性投资大
(3)有利于缓解对陆地环境的压力;有利于增加渔业、油气资源的保有量;有利于巩固国家安全;有利于强化海洋意识,树立海洋国土观念。
【分析】
本题以图为载体,考查海洋开发,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和地理实践力。
【详解】
(1)内水是沿海国对其享有与领陆一样的主权,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图示海域属我国内水的是琼州海峡。
(2)三沙市可开发利用的海洋能有波浪能、潮汐能和海流能等;从海洋能的特点、开发环境、技术要求、投资等方面分析其开发利用面临的困难,南海面积大、能源密度低,波浪能、潮汐能和海流能时空变化大,稳定性差,技术要求高,海洋环境复杂,海上作业难度高,开发环境严酷,海水对设备具有强腐蚀性,一次性投资大,收益周期长。
(3)从生存环境、资源、国家安全和国土观念等方面分析其地理意义。有利于利用海洋空间,缓解对陆地环境的压力;有利于发展海洋渔业,开发油气资源,增加渔业、油气资源的保有量;有利于捍卫主权的完整,巩固国家安全;有利于强化海洋意识,树立海洋国土观念。
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海洋权益与海洋发展战略优秀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海洋权益与海洋发展战略优秀课后测评,文件包含43海洋权益与海洋发展战略同步练习-高一地理同步备课系列鲁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解析版docx、43海洋权益与海洋发展战略同步练习-高一地理同步备课系列鲁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5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第二节 国家海洋权益与海洋发展战略精品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第二节 国家海洋权益与海洋发展战略精品课后测评,文件包含42国家海洋权益与海洋发展战略-高一地理下学期同步课堂精讲练中图版必修第二册解析版docx、42国家海洋权益与海洋发展战略-高一地理下学期同步课堂精讲练中图版必修第二册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地理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海洋权益与我国海洋发展战略精品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地理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海洋权益与我国海洋发展战略精品随堂练习题,文件包含43海洋权益与我国海洋发展战略课时作业-高一地理同步备课系列湘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解析版docx、43海洋权益与我国海洋发展战略课时作业-高一地理同步备课系列湘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