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重庆市南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化学试题含解析
展开重庆市南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速滑竞赛服使用了蜂窝样式的聚氨酯材料,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
B.制造“司母戊鼎”的青铜和举世轰动的“超级钢”均属于合金
C.“84”消毒液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清洗,并涂抹维生素C
D.“化干戈为玉帛”中“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水解会生成氨基酸
【答案】A
【详解】A.聚氨酯材料,属于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A错误;
B.合金是金属与金属或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制造“司母戊鼎”的青铜和举世轰动的“超级钢”均属于合金,B正确;
C.“84”消毒液具有氧化性、腐蚀性,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清洗,并涂抹维生素C,C正确;
D.“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水解会生成氨基酸,D正确;
故选A。
2.光气(COCl2)是一种重要的有机中间体,其制备原理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的空间结构为正四面体形 B.是非极性分子
C.的电子式为 D.水结冰体积膨胀与形成分子间氢键有关
【答案】D
【详解】A.中碳周围4个原子不同,空间结构不是正四面体形,A错误;
B.是含有非极性键、极性键的极性分子,B错误;
C.的电子式为,C错误;
D.水结冰体积膨胀与形成分子间氢键有关,氢键形成导致分子间隔变大,冰体积膨胀,D正确;
故选D。
3.下列化学反应颜色的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的是
A.苯酚遇溶液显紫色
B.二氧化硫使品红溶液褪色
C.向酸性溶液中加入乙醇,溶液由橙色变为绿色
D.向悬浊液中滴加溶液,黄色沉淀变黑
【答案】C
【详解】A.苯酚遇溶液显紫色,原因是苯酚根离子与铁离子形成了有颜色的配合物,A错误;
B.二氧化硫使品红溶液褪色是因为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和有色物质结合成无色物质,B错误;
C.向酸性溶液中加入乙醇,溶液由橙色变为绿色,是因为重铬酸根离子变为铬离子,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是氧化还原反应,C正确;
D.向悬浊液中滴加溶液,黄色沉淀变黑,是碘化银沉淀转化为硫化银沉淀,D错误;
故选C。
4.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含有电子数为10NA
B.苯中σ键总数为6NA
C.和足量反应,生成和的混合物,转移电子数为NA
D.溶于足量水中,溶液中的分子数为NA
【答案】C
【详解】A.1个中电子数为8个,则中含有电子数为8NA,A错误;
B.单键均为σ键,双键中含有1个σ键1个π键;1分子苯中含有12个σ键,苯的物质的量为1mol,则σ键总数为12NA,B错误;
C.钠和反应,生成或,钠元素化合价均从0变为+1,转移1个电子,故和足量反应,生成和的混合物,转移电子数为NA,C正确;
D.二氧化硫溶于水,和水生成亚硫酸,亚硫酸分子会电离出离子,导致亚硫酸分子数目减小,故溶于足量水中,溶液中的分子数小于NA,D错误;
故选C。
5.下列操作或方法合理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配制溶液
B.振荡不互溶的液体混合物
C.除去中混有的气体
D.熔融固体
A.A B.B C.C D.D
【答案】B
【详解】A.不能在容量瓶中溶解物质,A错误;
B.振荡不互溶的液体混合物,可分液分离,故选择分液漏斗,B正确;
C.除去中混有的气体应该通过饱和碳酸氢钠溶液,C错误;
D.碳酸钠会和瓷坩埚中的二氧化硅反应,D错误;
故选B。
6.化合物Y是一种常用药物,下列有关Y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
B.常温下,1molY最多能与2mol的反应
C.能发生氧化反应、取代反应和还原反应
D.与足量的氢气加成后的分子中含有手性碳原子
【答案】B
【详解】A.由图可知,分子式为,A正确;
B.酚羟基能和氢氧化钠反应,羟基、醚键不和氢氧化钠反应,故1molY最多能与1mol的反应,B错误;
C.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能发生氧化反应、取代反应和还原反应,C正确;
D.手性碳原子是连有四个不同基团的碳原子;完全加成后,原来苯环上连有羟基支链的碳会形成手性碳,D正确;
故选B。
7.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泡沫灭火器的反应原理:
B.氧化亚铁在空气中加热: 6FeO+O22Fe3O4
C.漂白液中加入少量白醋可增强消毒效果:
D.用做碘量法实验时,溶液不可太低:
【答案】A
【详解】A.泡沫灭火器的反应原理是铝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的双水解反应:Al3++3=Al(OH)3↓+3CO2↑,A错误;
B.氧化亚铁在空气中加热转化为四氧化三铁:6FeO+O22Fe3O4,B正确;
C.漂白液中加入少量白醋可使次氯酸根离子转化为次氯酸,增强消毒效果:,C正确;
D.做碘量法实验时,溶液太低则氢离子与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和硫单质:,D正确;
故选A。
8.青蒿素(C15H22O5)是治疗疟疾的有效药物,可溶于乙醇和乙醚,其晶胞(长方体,棱长分别为,每个晶胞中含4个青蒿素分子)及分子结构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乙醚提取植物中的青蒿素利用了萃取原理
B.青蒿素分子中碳原子采取和杂化
C.青蒿素晶胞中分子的取向不同
D.青蒿素晶体的密度为
【答案】D
【详解】A.用乙醚提取植物中的青蒿素利用了萃取原理,将其从水溶液中提取出来,A正确;
B.青蒿素分子中碳氧双键中的碳原子采取,饱和碳原子采用杂化,B正确;
C.由图可知,以图示晶胞为例,青蒿素晶胞中上面第1、2个分子的取向不同,C正确;
D.晶胞棱长分别为,每个晶胞中含4个青蒿素分子,则密度为,D错误;
故选D。
9.为完成下列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方案正确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检验X气体是否具有氧化性
将X气体通入溶有的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
B
验证金属铝熔点比氧化铝低
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用砂纸仔细打磨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金属铝熔化而不滴落下来
C
检验硫酸亚铁是否变质
向溶液中加入少量的粉末,产生红褐色沉淀
D
检验浓硫酸催化脱脂棉水解的产物中含有还原性糖
向水解后的溶液中加入新制浊液,加热,观察是否有砖红色沉淀生成
A.A B.B C.C D.D
【答案】B
【详解】A.若X为碱性气体氨气等,氨气通入溶有的溶液中,也会出现亚硫酸钡白色沉淀,A错误;
B.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用砂纸仔细打磨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生成的氧化铝包裹着熔融铝,金属铝熔化而不滴落下来,能验证金属铝熔点比氧化铝低,B正确;
C.过氧化钠具有强氧化性,会把亚铁离子转化为铁离子生成氢氧化铁红褐色沉淀,C错误;
D.铜镜反应应该在碱性溶液中进行,故水解后的溶液应该加入氢氧化钠后再进行反应,D错误;
故选B。
10.2021年,剑桥大学Dominic.S.Wght课题组设计了一种新型电池中电解质(结构如图所示)的合成路线。其中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三者的核外电子数之和等于35,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简单离子半径:X>Y
B.Z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酸
C.工业上常采用电解Y的氧化物冶炼单质Y
D.该化合物阴离子中各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答案】A
【分析】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三者的核外电子数之和等于35;根据所给的结构为离子化合物,则Y+为Li+或Na+,X为负价元素,应为H或F(X、Y、Z序数依次增大,X不是Cl),根据三者核外电子数之和为35,且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若X为H,Y为Li,则Z的原子序数为31,不符合题意,若X为H,Y为Na,则Z的原子序数为23,不符合题意,故X不为H,应为F,则Y为Na,Z为P;
【详解】A.由分析可知,X、Y分别为F、Na,F-和Na+电子结构相同,原子序数越小半径越大,故F->Na+,A正确;
B.由分析可知Z为P,P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为H3PO4,不是强酸,B错误;
C.工业上用电解熔融状态下的NaCl来冶炼Na,C错误;
D.该化合物阴离子中P最外层5个电子,得到1个电子且形成6个共价键,多于8电子结构,不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D错误;
故选A。
11.的脱除与的制备反应自发协同转化装置如下图所示(在电场作用下,双极膜中间层的解离为和,并向两极迁移)。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电子从a电极经导线流向b电极
B.透过双极膜向b电极移动
C.反应过程中左侧需不断补加稀
D.协同转化总反应:
【答案】D
【分析】由图可知,a极氧气发生还原反应生成过氧化氢,为正极,则b为负极;
【详解】A.原电池中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故电子从b电极经导线流向a电极,A错误;
B.阳离子向正极运动,透过双极膜向a电极移动,B错误;
C.由题干可知,在电场作用下,双极膜中间层的解离为和,并向两极迁移,故左侧消耗的氢离子由中间室的氢离子迁移过来,C错误;
D.由图可知,总反应为二氧化硫和氧气转化为硫酸钠和过氧化氢,,D正确;
故选D。
12.表面喷淋水的活性炭可将溶解于水的氧气解离成活性氧原子,从而实现吸附氧化,其原理可用下图表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溶于水膜的发生电离:
B.水膜中发生反应:
C.适当提高水膜,可增大的去除率
D.水膜越厚,的去除率越大
【答案】D
【详解】A.硫化氢为弱酸,在溶液中部分电离,A正确;
B.由图可知,水膜中硫氢根离子和氧原子转化为氢氧根和水,发生反应:,B正确;
C.适当提高水膜,可促进硫化氢电离出硫氢根离子,增大的去除率,C正确;
D.水膜越厚,则氧分子分解为氧原子难度加大,的去除率会降低,D错误;
故选D。
13.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和,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测得混合体系中不同温度下平衡时Z的物质的量如下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温度
n(Z)
1mol
0.6mol
A.,温度下Y的体积分数更大
B.其他条件不变时,通入惰性气体,、不变
C.温度下,继续投入和,再次平衡后X的转化率增大
D.加入合适的催化剂,能提高Z的平衡产率
【答案】D
【详解】A.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生成物Z含量减小,故,温度下Y的体积分数更大,A正确;
B.其他条件不变时,通入惰性气体,不改变反应物、生成物的浓度,、不变,B正确;
C.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温度下,继续投入和,相当于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再次平衡后X的转化率增大,C正确;
D.加入合适的催化剂,改变反应速率,但不能提高Z的平衡产率,D错误;
故选D。
14.时,向的弱碱(MOH)溶液中逐滴加入浓度为的盐酸,溶液中和溶液的pOH[pOH=-lgc(OH-)]随中和率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的电离常数
B.b点时,
C.c点时,
D.d点对应的溶液中,升高温度增大
【答案】C
【分析】时,向的弱碱(MOH)溶液中逐滴加入浓度为的盐酸,MOH生成MCl,溶液中值减小、溶液的pOH不断变大;由图可知,时,溶液的pOH=4.5;
【详解】A. a点时,=0,=1,溶液的pOH=4.5;的电离常数,A正确 ;
B.b点中和率为50%,有一半的MOH被中和,溶液中溶质为等物质的量浓度的MOH、MCl,溶液的pOH<7,溶液呈碱性,c(OH-)>c(H+),说明MOH电离程度大于M+的水解程度,氯离子不水解,所以溶液中存在c(M+)>c(Cl-)>c(MOH)>c(OH-)>c(H+),B正确;
C.c点MOH的中和率大于50%而小于100%,溶液中溶质为物质的量浓度MOH小于MCl,则c(M+)+c(MOH)<2c(Cl-),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M+)+c(H+)=c(Cl-)+c(OH-),所以存在2c(M+)+c(MOH)+c(H+)<3c(Cl-)+c(OH-),故C错误;
D. d点酸碱恰好完全中和,溶质为MCl,d点对应的溶液中升高温度,MCl水解程度增大,溶液酸性增强,增大,D正确;
故选C。
二、工业流程题
15.(五氧化二钒)可作为化学工业中的催化剂,广泛用于冶金化工等行业,工业上以石煤(含有等)来制备的一种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①(偏钒酸铵)是白色粉末,微溶于冷水,可溶于热水
②沉淀生成和溶解的如表所示:
物质
溶液
开始沉淀
完全沉淀
沉淀开始溶解
沉淀完全溶解
2.2
5.1
7.1
8.1
3.3
4.7
8.7
12.8
(1)写出基态V原子价电子轨道表示式:_______。
(2)“钠化焙烧”过程中会转变为偏钒酸钠,同时有黄绿色气体生成,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调”分两步操作完成:第一步向水浸后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沉铝”,调节的范围为_______,过滤;第二步继续向滤液中滴加稀硫酸,调节的范围为_______,过滤得到粗。
(4)“沉钒”时加入精制溶液,若温度超过以后沉钒率将会下降,其原因是_______。
(5)已知:室温下,,向偏钒酸铵的悬浊液中加入,当溶液中时,溶液中的_______。
(6)测定产品中的纯度:称取2.5g产品,先用硫酸溶解,得到溶液。再加入溶液()。最后用酸性溶液滴定过量的至终点,消耗溶液的体积为(假设杂质不参与反应)。
①达到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
②产品中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
【答案】(1)
(2)O2+2V2O5+4NaCl=2Cl2+4NaVO3
(3) 7.1-8.7 5.1-7.1
(4)氯化铵不稳定受热易分解
(5)0.8mol/L
(6) 当最后一滴标准液加入后,溶液变为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说明达到滴定终点 91%
【分析】石煤加入氯化钠、空气焙烧,氧气具有氧化性,将钒转化为偏钒酸钠,氧化铝转化为偏铝酸钠,氧化铁不反应,水浸除去固体杂质,得到溶液含有偏钒酸钠、偏铝酸钠,加入稀硫酸调节的范围为8.1-8.7,过滤除去氢氧化铝沉淀,继续向滤液中滴加稀硫酸,调节的范围为5.1-7.1,将钒转化为沉淀,过滤得到粗,加入氢氧化钠碱溶后溶液加入精制氯化铵得到钒的沉淀,煅烧得到。
(1)
钒为23号元素,基态V原子价电子轨道表示式:;
(2)
“钠化焙烧”过程中会转变为偏钒酸钠,同时有黄绿色气体生成为氯气,氯元素化合价升高,则反应中氧气参与反应氧元素化合价降低,其化学方程式为O2+2V2O5+4NaCl=2Cl2+4NaVO3;
(3)
由图表可知, pH在8.1-8.7时,完全溶解而氢氧化铝未溶解,故第一步向水浸后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沉铝”,调节的范围为7.1-8.7,过滤除去氢氧化铝沉淀;pH在2.2-5.1时,完全沉淀,故第二步继续向滤液中滴加稀硫酸,调节的范围为5.1-7.1,将钒转化为沉淀,过滤得到粗。
(4)
“沉钒”时加入精制溶液,若温度超过以后沉钒率将会下降,其原因是氯化铵不稳定受热易分解,温度过高氯化铵分解,浓度降低,导致沉钒率下降;
(5)
当溶液中时,溶液中的,则;
(6)
高锰酸钾溶液为紫红色,当最后一滴标准液加入后,溶液变为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说明达到滴定终点;
用酸性溶液滴定过量的,反应为5Fe2++MnO+8H+=5Fe3++ Mn2++4H2O,则与反应的的物质的量为×25.00×10-3L×5=2.5×10-2mol;与反应的的物质的量为×100.00×10-3L-2.5×10-2mol =0.025mol;根据,结合钒元素守恒可知,2.5g产品中的物质的量为0.025mol÷2=0.0125mol,则产品中的质量分数是。
三、实验题
16.碳酸锰(MnCO3)是制造电信器材软磁铁氧体的原料。实验室可用制备。
已知:不溶于水和乙醇,在干燥空气中稳定,潮湿时易被氧化。
Ⅰ.碳酸锰的制备
(1)向浊液中通入,制备溶液,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①反应过程中为使尽可能转化完全,在通入与比例一定的前提下,还可以采取的合理措施有_______(任写一种)。
②A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
③实验中若将换成空气,将导致浓度明显大于浓度,原因是_______。
(2)将上述制得的溶液加入到适量溶液中,制得。
①生成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若用同浓度的溶液代替溶液,将导致制得的产品中混有_______(填化学式)。
②反应完全后,将三颈烧瓶中的混合物经过滤、洗涤、干燥得到产品。洗涤时须分别用蒸馏水和乙醇洗涤,用乙醇洗涤的目的是_______。
Ⅱ.碳酸锰热分解产物研究
(3)利用重量法探究的热分解,相关数据如下表。
实验
样品质量/g
加热至后质量/g
第一组(氩气氛围)
4.60
2.84
第二组(空气氛围)
4.60
3.48
第一组热分解实验的产物为_______;
第二组热分解实验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答案】(1) 减缓混合气体的通入速率 可以通过气泡的产生速率控制气体的通入速率和比例 二氧化硫会被氧气氧化为硫酸根离子
(2) 除去水分且乙醇易挥发容易干燥
(3) MnO
【分析】向浊液中通入,通过装置A控制气体通入的比例和速率,在B中反应生成硫酸锰溶液,尾气使用C中碱液吸收防止污染;硫酸锰溶液加入到适量溶液中,反应生成沉淀。
(1)
①反应过程中为使尽可能转化完全,在通入与比例一定的前提下,还可以采取的合理措施有加快搅拌速率使反应物充分混合、减缓混合气体的通入速率增加反应时间、控制适当的反应温度等;。
②A装置的作用是可以通过气泡的产生速率控制气体的通入速率和比例;
③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空气中氧气具有氧化性,实验中若将换成空气,二氧化硫会被氧气氧化为硫酸根离子,将导致浓度明显大于浓度;
(2)
①已知:不溶于水,溶液加入到适量溶液中,反应生成,根据质量守恒可知,同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离子方程式为;碳酸钠溶液的碱性较强,若用同浓度的溶液代替溶液,反应会生成氢氧化锰沉淀,导致制得的产品中混有。
②已知:不溶于水和乙醇,在干燥空气中稳定,潮湿时易被氧化。洗涤时须分别用蒸馏水和乙醇洗涤,用乙醇洗涤的目的是可以除去水分且乙醇易挥发容易干燥;
(3)
4.6g的物质的量为,锰元素的质量为2.2g,则第一组产物中氧元素物质的量为(2.84g-2.2g)÷16g/mol=0.04mol,则锰氧物质的量之比为0.04mol:0.04mol=1:1,产物为MnO;
第二组在空气中加热,空气中氧气具有氧化性,参与反应;产物中氧元素物质的量为(3.48g-2.2g)÷16g/mol=0.08mol,则锰氧物质的量之比为0.04mol:0.08mol=1:2,产物为MnO2;则反应生成二氧化锰和二氧化碳,。
四、原理综合题
17.随着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确定,二氧化碳的综合利用倍受关注。
(1)CO2催化加氢合成甲烷的反应为:
已知:
①则_______,该反应在_______(填“高温”、“低温”或“任意温度”)下能自发进行。
②CH4和CO2都是比较稳定的分子,科学家利用电化学装置实现两种分子的耦合转化,其原理如下图所示:
阴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若生成的乙烯和乙烷的体积比为,则消耗的CH4和CO2物质的量比为_______。
(2) CO2与H2还可合成CH3OH,涉及的主要反应如下:
反应1:
反应2:
起始按投料,测得CO2的平衡转化率(X-CO2)和CH3OH的选择性(S-CH3OH)随温度、压强变化如下图:[已知]
①P1_______ P2 (填“>”或“<”)
②温度高于后,压强P1和P2下CO2的平衡转化率几乎交于一点的原因是_______。
③,P2压强下,用各物质的平衡分压表示反应2的平衡常数_______(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3)2021年9月,《科学》杂志发表论文,介绍人类首次以二氧化碳为原料,不依赖植物光合作用,直接经过11步路径人工合成淀粉。前两步是先将二氧化碳还原为甲醛,过程如下图所示:
请写出前两步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答案】(1) -164 kJ/mol 低温 CO2+2e-=CO+O2- 10:9
(2) > 此时反应以反应2为主
(3)CO2+3H2+H2O2CH2O+3H2O
【解析】(1)
①已知:①
②
由盖斯定律可知,①+②得到反应则(+41 kJ/mol)+(-205 kJ/mol)=-164 kJ/mol,该反应为放热的熵减反应,根据∆H-T∆S<0反应可自发进行可知,低温下能自发进行。
②由图可知,阳极上甲烷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乙烷和乙烯;阴极上二氧化碳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一氧化碳,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O2+2e-=CO+O2-;若甲烷生成的乙烯和乙烷的体积比为,则根据电子守恒和质量守恒可知,10CH4~(4C2H4+C2H6)~18e-;结合CO2+2e-=CO+O2-,可知10CH4~18e-~9CO2,故消耗的和CO2物质的量比为10:9;
(2)
①反应1为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反应2为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反应,故增加压强,反应1平衡正向移动,二氧化碳转化率增加,甲醇选择性增加,结合图像可知,P1> P2 ;
②反应1为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反应2为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反应,温度高于后,压强P1和P2下CO2的平衡转化率几乎交于一点,说明此时压强改变对平衡几乎没有影响,则此时反应以反应2为主;
③,P2压强下,二氧化碳的平衡转化率为20%,甲醇选择性为50%;设氢气、二氧化碳投料分别为3mol、1mol,则反应二氧化碳为0.2mol,反应1 消耗二氧化碳0.1mol,反应2消耗二氧化碳0.1mol;
则反应后二氧化碳、氢气、甲醇、水、一氧化碳的物质的量分别为0.8mol、2.6mol、0.1mol、0.2mol、0.1mol,总的物质的量为3.8mol;则反应2的平衡常数;
(3)
前两步是先将二氧化碳还原为甲醛,由图可知,反应为二氧化碳和氢气、过氧化氢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甲醛和水,CO2+3H2+H2O2CH2O+3H2O。
五、有机推断题
18.合成一种能治疗皮肤麻痹等疾病药物的重要中间体Ⅰ的路线如下:
已知:①RCOOCH3++CH3OH
②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名称是_______,D中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
(2)E到F中的作用是_______。
(3)F到G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
(4)D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
(5)写出H到I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
(6)G的分子式为_______,W是比G少3个的有机物,在W的同分异构体中,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有_______种。
ⅰ.苯环上只有两个取代基且除苯环外不含其他环状结构
ⅱ.官能团均为含氧官能团
ⅲ.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发生水解反应
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5组峰,且面积比为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任写一种)。
【答案】(1) 甲苯 羰基
(2)还原剂
(3)加成反应
(4)
(5) +CH3OH +H2O
(6) C12H14O3 18
【分析】A生成B,B生成C,结合化学式和C结构简式可知,A为甲苯,甲苯发生对位取代生成B,B为4-溴甲苯;C生成D,D发生已知①反应生成E,结合E结构简式可知,C发生取代反应生成D,D为;E还原生成F,F引入羧基生成G,G发生已知②反应生成H:,H和甲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I:。
(1)
由分析可知,A的化学名称是甲苯,D中官能团的名称为羰基;
(2)
E到F,E中羰基变为羟基,发生还原反应,故的作用是做还原剂;
(3)
二氧化碳的结构为O=C=O,F到G为二氧化碳和F反应生成G中羧基,反应类型为加成反应;
(4)
由分析可知,D的结构简式为;
(5)
H到I的反应为H和甲醇的酯化反应,+CH3OH+H2O;
(6)
由结构可知,G的分子式为C12H14O3,W是比G少3个的有机物,则除苯环外还有3个碳原子,3个氧原子,且除苯环外不饱和度为2;
ⅰ.苯环上只有两个取代基且除苯环外不含其他环状结构;
ⅱ.官能团均为含氧官能团;
ⅲ.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发生水解反应,则含有酯基、醛基,或甲酸酯基;
若为HCOO-、-CH2CHO,2个取代基有邻间对3种情况;
若为HCOO-、-COCH3,2个取代基有邻间对3种情况;
若为HCOOCH2-、-CHO,2个取代基有邻间对3种情况;
若为CH3COO-、-CHO,2个取代基有邻间对3种情况;
若为CH3OCO-、-CHO,2个取代基有邻间对3种情况;
若为HCOOCO-、-CH3,2个取代基有邻间对3种情况; 故共18种情况;
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5组峰,且面积比为,则其结构对称性较好,结构简式为。
2024重庆市南开中学校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联考化学试题PDF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4重庆市南开中学校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联考化学试题PDF版含答案,文件包含重庆市南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联考化学试题PDF版无答案pdf、重庆市南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联考化学解析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
重庆市南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联考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重庆市南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联考化学试题,文件包含24南开2化学试卷pdf、24南开2化学解析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
重庆市南开中学校2023届高三第九次质量检测(三诊)化学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重庆市南开中学校2023届高三第九次质量检测(三诊)化学试题(含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工业流程题,实验题,原理综合题,有机推断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