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3一轮复习课后速练精练【解析版】
2023一轮复习课后速练4 1.4 运动图像专题
展开
这是一份2023一轮复习课后速练4 1.4 运动图像专题,共13页。
2023一轮复习课后速练(四)选择题1.利用速度传感器与计算机结合,可以自动作出物体运动的图像,某同学在一次实验中得到的小车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由此可以知道( )A.小车先正向做加速运动,后反向做减速运动B.小车运动的最大速度约为0.8 m/sC.小车的最大位移是0.8 mD.小车做曲线运动【答案】 B【思维分析】 在速度—时间图像中速度的正负表示运动方向,而该图像中速度一直都为正值,所以一直都朝着正方向运动,v-t图像只表示直线运动,A、D两项错误;从图中可得顶点处的速度最大,约为0.8 m/s,故B项正确;图像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大于半格的看作一格,小于半格的忽略不计,故位移总共有83格,所以总“面积”为8.3 m,小车的最大位移为8.3 m,故C项错误.故选B项.2.(2021·山东模拟)城市电动助力车在确保安全规范骑行的前提下既能方便市民出行,也可净化城市环境,减少尾气排放.在一条平直的公路上,某同学以公路上某一位置为原点,记录了骑行电动助力车的甲、乙两位同学的位移(x)—时间(t)图像,如图所示,甲的图像t2前是曲线、t2后是直线,乙的图像是一条直线,在0~t3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先做曲线运动,后又做直线运动,乙做单向直线运动B.途中有两个时刻,甲、乙的速度相同C.全程甲、乙的位移相同D.途中甲、乙只相遇一次,然后又分开【答案】 B【思维分析】 位移—时间图像描述的是直线运动的图像,因此甲、乙都做直线运动,A项错误;图像中图线的切线斜率表示瞬时速度,甲的图线上有两个位置的切线与乙的图线平行,切线斜率相等,表明速度相同,B项正确;甲有折返运动,全程的位移较小,C项错误;图中两图线分别在t1、t2两个时刻位置重合,相遇两次,D项错误.故选B项.3.(2021·内江三模)一物体由静止开始在粗糙的水平面内沿直线运动,其加速度a随时间t变化的a-t图像如图所示.若选物体开始运动的方向为正方向,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0~2 s内,物体先做匀速直线运动后做匀减速运动B.在t=2 s时物体的位移最大C.在2~3 s内,物体速度的变化量为-1 m/sD.在0~4 s内,物体的位移为零【答案】 C【思维分析】 0~1 s内,加速度不变,物体做匀加速运动,1~2 s内加速度数值减小,物体做加速度减小的变加速运动,A项错误;t=2 s时,加速度为0,速度最大,B项错误;a-t图像的面积表示速度的变化量,2~3 s内,速度变化量为Δv=×1×(-2)m/s=-1 m/s,C项正确;0~4 s内,物体的速度变化量为0,即物体在4 s时停止运动,位移不为0,D项错误.故选C项.4.(2021·山东模拟)某同学将一网球竖直向上抛出,一段时间后落回原处,此过程中空气阻力大小保持不变,以竖直向上为正方向,下列位移—时间图像中可能正确的是( )【答案】 A【思维分析】 上升阶段,速度逐渐减小,所以图像斜率逐渐减小,在最高点,速度为零,即斜率为零.下降阶段,速度逐渐增大,所以图像斜率逐渐增大.因为上升阶段合力较大,加速度较大,根据速度位移公式,上升阶段的初速度大于下降阶段的末速度,即上升阶段平均速度较大,上升时间较短.故选A项.5.(2022·湖北模拟)甲、乙两车同时同地出发,在同一平直公路上行驶.其中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运动的x-t图像如图所示.则乙车追上甲车前两车间的最大距离为( )A.15 m B.20 mC.25 m D.50 m【答案】 C【思维分析】 由题知,v甲= m/s=20 m/s,100=a·52可知v乙=at=8t.将x-t图像转化为v-t图像,如图所示.v-t图像与t轴围成的图形面积表示位移,可知t=2.5 s时,甲、乙速度相等,此时相距最远,所以最大距离是阴影部分面积,即25 m,故选C项.6.我国“蛟龙号”在某次试验时,深潜器内的显示屏上显示出了从水面开始下潜到最后返回水面的10 min内全过程的深度曲线甲和速度—时间图像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全过程中最大加速度是0.025 m/s2B.潜水员感到超重发生在0~1 min内和8~10 min内C.图中h3代表本次下潜最大深度,约为300 mD.潜水器在上升阶段的平均速度大小约为1.5 m/s【答案】 D【思维分析】 图乙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则在0~1 min内和3~4 min内的加速度最大,最大加速度大小是a== m/s2≈0.033 m/s2,故A项错误;3~4 min内减速下降和6~8 min内加速上升均会出现超重现象;而0~1 min内和8~10 min内的加速度向下,是失重,故B项错误;甲图是深度曲线,图中h3代表本次下潜最大深度.第0~1 min内做加速运动,位移大小:x1=at12=×0.033×602 m≈60 m,1 min时的速度:v1=at1=0.033×60 m/s≈2 m/s,1~3 min内做匀速运动,位移大小:x2=v1t2=2×(3-1)×60 m=240 m,3~4 min内做减速运动,根据运动的对称性,位移与加速阶段的位移大小相等,即:x3=x1=60 m,下潜的总深度:h=x1+x2+x3=360 m,故C项错误;潜水器在上升阶段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m/s=1.5 m/s,故D项正确.故选D项.7.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a-t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各v-t图像中可能正确描述此物体运动的是( ) 【答案】 D【思维分析】 物体在0~时间内做加速度为a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刻速度达到最大值,在~T时间内以最大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在T~时间内做加速度为a0的匀减速直线运动,a-t图线与t轴所围面积表示物体速度的变化量,可知时刻物体的速度减小为0,在~2T时间内物体开始反向做加速度大小为a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故选D项.8.(2021·汕头二模)为安全考虑,机动车行驶一定年限后,要定期到指定部门进行安全检测,简称“年审”.图示为一辆正在“年审”的汽车从t=0时刻由静止出发做直线运动,自动检测系统记录了该汽车运动过程的部分数据(见表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时刻t/s012345678速度/(m·s-1)012355310A.第5 s内汽车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B.0~3 s内汽车可能做匀加速直线运动C.5~8 s内汽车可能做匀减速直线运动D.第1 s内与第8 s内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一定相同【答案】 B【思维分析】 由表格作出v-t图像,并用直线将两个相邻的点连接(不表示两点间的速度按直线变化)第5 s内(第4 s末到第5 s末)始末时刻的速度都为5 m/s,说明该时间内汽车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项错误;0~3 s内的点可表示在同一条直线上,说明该时间内汽车可能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B项正确;5~8 s内速度非均匀变化,即不可能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故C项错误;第1 s内与第8 s内汽车不一定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故汽车加速度大小不一定相同,故D项错误.故选B项.9.(2021·四川模拟)(多选)某质点从t=0开始沿直线运动,其速度的平方v2与位移x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点的加速度为-2 m/s2B.t=2 s时质点速度大小为8 m/sC.t=2 s时质点速度大小为4 m/sD.前2 s内质点位移大小为4 m【答案】 AD【思维分析】 根据v2-v02=2ax可知v2=v02+2ax,由图像可知v0=4 m/s,斜率k=2a=-4,则a=-2 m/s2,A项正确;根据v=v0+at可知t=2 s时速度v=0,B、C两项错误;前2 s内的位移为x=v0t+at2=4 m,D项正确.10.(2021·长沙模拟)如图所示,直线a与四分之一圆弧b分别表示两质点A、B从同一地点出发,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v-t图像.当B的速度变为0时,A恰好追上B,则A的加速度为( )A.1 m/s2 B.2 m/s2C. m/s2 D.π m/s2【答案】 C【思维分析】 在速度—时间图像中图像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又知道两者是从同一地点出发,故A追上B时,即在t=2 s时两者相遇,有 m=aA×(2 s)2,解得aA= m/s2,C项正确.11.(2021·福建模拟)自行车b经过摩托车a的旁边时,摩托车a从静止开始运动,从该时刻开始计时,它们的v-t图像如图所示,已知两车始终在同一条平直公路上行驶,则关于两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8 s末自行车开始调头,加速度开始反向B.6~8 s内摩托车的加速度比自行车的大C.两车相距最远时,距离为12 mD.t=8 s时,自行车在摩托车前方【答案】 D【思维分析】 自行车在8 s前速度为正,8 s后速度为负,所以是8 s末开始调头,速度开始反向,v-t图像的斜率的正负表示加速度方向,所以8 s末加速度方向不变,A项错误;6~8 s内摩托车的加速度为:a摩= m/s2=1 m/s2,自行车的加速度为:a自= m/s2=-2 m/s2,B项错误;当自行车与摩托车速度相等时,即t=6 s时,两者相距最远,自行车的位移为:x自=×2 m+4×4 m=22 m,摩托车的位移为:x摩=×6×4 m=12 m,所以两者的最大距离为:Δx=x自-x摩=10 m,C项错误;t=8 s时,自行车的位移为:x′自=(×2+4×4+×2×4) m=26 m,摩托车的位移为:x′摩=(×6×4+×2) m=22 m<x自,即自行车在摩托车前方,D项正确.故选D项.12.(多选)假设高速公路上甲、乙两车在同一车道上同向行驶.甲车在前,乙车在后,速度均为v0=30 m/s,距离s0=100 m.t=0时刻甲车遇紧急情况后,甲、乙两车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1、2所示.取原运动方向为正方向.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t=3 s时两车相距最近B.0~9 s内两车位移之差为45 mC.t=6 s时两车距离最近为10 mD.两车在0~9 s内会相撞【答案】 BC【思维分析】 由加速度—时间图像可画出两车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t=6 s时两车同速,此时距离最近,图中阴影部分面积为0~6 s内两车位移之差:Δx=×30×3 m+×30×(6-3) m=90 m,则此时两车相距:Δs=s0-Δx=10 m,C项正确,A项错误.9 s时两车位移之差为Δx′=×30×3 m=45 m,两辆车不会相撞,故B项正确,D项错误.故选B、C两项.13.(2021·江西模拟)(多选)A、B两物体沿同一直线同向运动,0时刻开始计时,A、B两物体的-t图像如图所示,已知在t=7 s时A、B在同一位置,根据图像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1 m/s2B.A、B在零时刻相距21 mC.t=4 s时,B在前、A在后,A正在追赶BD.在0~7 s内A、B之间的最大距离为25 m【答案】 BD【思维分析】 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x=v0t+at2,可得=v0+at,对比B物体的图线可知a= m/s2=1 m/s2,所以加速度a=2 m/s2,由相似三角形可知,B物体的图线与纵轴的交点坐标为2 m/s,即初速度v0=2 m/s,B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A项错误;对比A物体的图线可知,A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v=6 m/s,在t=7 s时A、B的位移分别为xA=vt=42 m,xB=v0t+at2=63 m,此时到达同一位置,故在零时刻,A在B前21 m处,故B项正确;t=4 s时,由xA=vt=24 m,xB=v0t+at2=24 m,xA+21 m=45 m,故A在前,B在后,B正在追赶A,故C项错误;当A、B速度相等时,相距最远v0+at′=v,代入数据可得t′=2 s,由C项分析中位移公式可得,A、B的位移分别为12 m,8 m,故此时的距离为Δx=12 m+21 m-8 m=25 m,故D项正确,故选B、D两项.14.(2022·辽宁模拟)甲、乙两质点从同一位置、同时沿同一直线运动,速度随时间变化的v-t图像如图所示,其中甲质点的图像平行于t轴,乙质点的图像在0~3 s内为直线,在3~6 s内为曲线.关于两质点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在0~3 s的初、末位置中点的速度大小为2 m/sB.乙在3~6 s内的加速度一直减小C.乙在3~6 s内的平均速度等于1 m/sD.在0~3 s内,甲、乙之间的最大距离为 m【答案】 D【思维分析】 乙在0~3 s内的加速度为a== m/s2=2 m/s2,根据几何知识可得:0~3 s内乙图像与t轴交点坐标为2 s.根据速度—时间图像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可得中点位置与初位置的距离s=m=1.5 m,乙在0~3 s内的初、末位置中点的速度大小为v′== m/s= m/s,A项错误;因v-t图像的斜率等于加速度,则乙在3~6 s内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故B项错误;若乙在3~6 s内做匀减速运动,速度从2 m/s减至0时,平均速度为== m/s=1 m/s,由于乙在3~6 s内的位移大于匀减速运动的位移,所以其平均速度大于1 m/s,故C项错误;在0~3 s内,当两者速度相等时相距最远,设从t=0时起经过时间t两者速度相等,则有v0乙+at=v甲,代入得-4+2t=1,解得t=2.5 s,甲、乙之间的最大距离为s′=v甲t-,代入数据解得s′= m,故D项正确.故选D项.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一轮复习课后速练52 11.3 电磁感应中的电路与图像专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一轮复习课后速练49 10.5 带电粒子在叠加场中的运动专题,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一轮复习课后速练48 10.4 带电粒子在组合场中的运动专题,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