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20.2 第2课时 根据方差做决策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3/1373099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 全册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0.2 数据的波动程度第2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0.2 数据的波动程度第2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了解方差的求法,应用方差对实际问题做出决策;
2.能够运用方差,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根据方差描述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应用方差大小对实际问题做出决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形成一定的数据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从方差的计算结果出发对实际问题做出解释和决策.
【教学难点】
综合运用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和方差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某快餐公司的香辣鸡腿很受消费者欢迎.现有甲、乙两家农副产品加工厂到快餐公司推销鸡腿,两家鸡腿的价格相同,品质相近.快餐公司决定通过检查鸡腿的质量来确定选购哪家的鸡腿.检查人员从两家的鸡腿中各随机抽取8个,记录它们的质量(单位:g),根据表中数据,你认为快餐公司应该选购哪家加工厂的鸡腿?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 根据方差做决策
典例 某校“两会”知识竞赛培训活动中,在相同条件下对甲、乙两名学生进行了10次测验.
收集数据:分别记录甲、乙两名学生10次测验成绩(单位:分)如下:
整理数据:两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如下表所示:
分析数据:根据甲、乙两名学生10次测验成绩绘制折线统计图:
得出结论:结合上述统计全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补全表格中的数据;
(2)判断甲、乙两名学生谁的成绩比较稳定,说明判断依据;
(3)如果你是决策者,从甲、乙两名学生中选择一人代表学校参加知识竞赛,你会选择 (填“甲”或“乙”),理由是: .
[解析] (1)甲的中位数为85;乙的众数为81.
(2)甲的成绩比较稳定.
依据:两人的成绩在平均数相同的情况下,甲成绩的方差较小,反映出甲的成绩比较稳定.
(3)甲.理由:两人的成绩的平均数相同,但甲的中位数较高,说明甲的成绩多次高于乙的成绩,此外甲的成绩比较稳定.(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三、板书设计
根据方差做决策
1.用样本的方差来估计总体的方差
2.根据方差的大小做出合理的决策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强化了学生对数据统计、描述和分析的意识和能力,加深了统计观念,经历根据方差等数据特征量做出决策的实际应用过程,训练了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做出合理决策的能力,为下节课的“课题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甲
74
74
75
74
76
73
76
73
乙
75
73
79
72
76
71
73
75
次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甲
74
84
89
83
86
81
86
84
86
86
乙
82
73
81
76
81
87
81
90
92
96
统计量
平均数
中位数
众数
方差
甲
83.9
86
15.05
乙
83.9
81.5
46.92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0.2 数据的波动程度第2课时教案,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学,自学,助学,强化,评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华师大版九年级下册1. 借助调查做决策获奖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说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0.2 数据的波动程度第1课时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导入,合作探究,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