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2.10 有理数的除法课后练习题
展开有理数的除法(拓展提高)
一、单选题
1.计算:的结果是( )
A.﹣3 B.3 C.﹣12 D.12
【答案】C
2.已知,则的值为( )
A.1 B.﹣1 C.±1 D.无法确定
【答案】B
3.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负数的国家,早在西汉初年,人们就在生产和生活中开始使用负数,比西方早一千多年,下列各式计算结果为负数的是( )
A. B. C. D.
【答案】A
4.若a≠0,b≠0,则的值可能为( )
A.3 B.3,﹣1 C.3,﹣3 D.3,1,﹣1
【答案】B
5.将全体自然数按下面的方式进行排列:
按照这样的排列规律,2019应位于( )
A.Ⓐ位 B.Ⓑ位 C.Ⓒ位 D.Ⓓ位
【答案】D
6.若“!”是一种数学运算符号,并且,且公式,则( )
A. B. C. D.
【答案】C
解:根据题意,有C512=,
C612=,
∴
=
=
=,
故选C.
二、填空题
7.定义一种新的运算:x*y=,如:3*1==,则2*3=__________.
解:根据题中的新定义得:,
故答案为:4
8.已知:取最小值,则________.
【解】,,
,
当时,取得最小值0,
,
解得,
则,
故答案为:4.
时两数的和恰等于这两数的商,如,等.试写出另外1个这样的等式______.
解:,.
故答案为:.
10.已知、为有理数,那么可看成数轴上表示数和数的两点之间的距离.若有理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型的值为________.
解:由数轴上表示x的点的位置,得到x<-2,
∴x+2<0,
∴==1,
故答案为1.
11.对于任意有理数a,b,c,d,规定一种运算:,例如.那么_________.
【解】.
故答案为:6.
12.如图,有理数a、b、c在数轴上的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
则下列结论:①a+b-c>0:②b-a<0:③bc-a<0:④.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
解:根据题意,则
,
∴,故①错误;
,故②正确;
,故③正确;
,故④错误;
故答案为:②③.
13.一天,甲乙两人利用温差测试测量山峰的高度,甲在山顶测得的温度是-4℃,乙此时在山脚测得的温度是8℃.已知在该地区高度每增加100米,气温大约降低0.6℃,则这个山峰的高度大约是__________米.
【解】由题意得:,
,
,
(米),
故答案为:2000.
14.1930年,德国汉堡大学的学生考拉兹,曾经提出过这样一个数学猜想:对于每一个正整数,如果它是奇数,则对它乘3再加1;如果它是偶数,则对它除以2.如此循环,最终都能够得到1.这一猜想后来成为著名的“考拉兹猜想”,又称“奇偶归一猜想”.虽然这个结论在数学上还没有得到证明,但举例验证都是正确的,例如:取正整数5,最少经过下面5步运算可得1,即: 如果正整数m最少经过6步运算可得到1,则m的值为__.
解:如图,利用倒推法可得:
由第6次计算后得1,可得第5次计算后的得数一定是2,
由第5次计算后得2,可得第4次计算后的得数一定是4,
由第4次计算后得4,可得第3次计算后的得数是1或8,其中1不合题意,因此第3次计算后一定得8
由第3次计算后得8,可得第2次计算后的得数一定是16,
由第2次计算后得16,可得第1次计算后的得数是5或32,
由第1次计算后得5,可得原数为10,
由第1次计算后32,可得原数为64,
故答案为:10或64.
三、解答题
15.计算
(1)=
(2) =
(3)=
(4)=
【解】(1)==0;
(2) =0+15=15;
(3)=-180;
(4)==-49.
16.如图在数轴上所对应的数为.
(1)点在点右边距点4个单位长度,求点所对应的数;
(2)在(1)的条件下,点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沿数轴向左运动,点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沿数轴向右运动,当点运动到所在的点处时,求两点间距离.
解:(1)-2+4=2.
故点B所对应的数是2;
(2)(-2+6)÷2=2(秒),
2+2+(2+3)×2=14(个单位长度).
答:A,B两点间距离是14个单位长度.
17.某集团公司对所属甲.乙两分厂下半年经营情况记录(其中“+”表示盈利,“﹣”表示亏损,单位:亿元)如下表.
月份 | 七月份 | 八月份 | 九月份 | 十月份 | 十一月份 | 十二月份 |
甲厂 | -0.2 | -0.4 | +0.5 | 0 | +1.2 | +1.3 |
乙厂 | +1.0 | -0.7 | -1.5 | +1.8 | -1.8 | 0 |
(1)计算八月份乙厂比甲厂多亏损多少亿元?
(2)分别计算下半年甲、乙两个工厂平均每月盈利或亏损多少亿元?
解:(1)由图可得出乙厂亏0.7亿元,甲厂亏0.4亿元,
0.7-0.4=0.3(亿元)
∴可得出乙比甲多亏0.3亿元.
(2)甲:﹣0.2﹣0.4+0.5+0+1.2+1.3=2.4亿元,2.4÷6=0.4(亿元);
乙:1.0﹣0.7﹣1.5+1.8﹣1.8+0=﹣1.2亿元,-1.2÷6=-0.2(亿元).
∴甲平均每月盈利0.4亿元,乙平均每月亏0.2亿元.
答:八月份乙厂比甲厂多亏损0.3亿元;甲平均每月盈利0.4亿元,乙平均每月亏0.2亿元
18.请你先认真阅读材料:
计算
解:原式的倒数是
=
=×(﹣30)﹣×(﹣30)+×(﹣30)﹣×(﹣30)
=﹣20﹣(﹣3)+(﹣5)﹣(﹣12)
=﹣20+3﹣5+12
=﹣10
故原式等于﹣
再根据你对所提供材料的理解,选择合适的方法计算:.
解:原式的倒数是:
,
故原式.
19.设,,为有理数,定义新运算:.如,.
(1)计算和的值.
(2)若,化简.
(3)请直接写出一组的具体值,说明不成立.
解:(1)根据题意得:;
;
(2)因为,
所以,
所以;
(3)由题意,当分别取,,时,
此时,而,
所以,不成立.
20.我们知道,正整数按照能否被2整除可以分成两类:正奇数和正偶数,小浩受此启发,按照一个正整数被3除的余数把正整数分成了三类:如果一个正整数被3除余数为1,则这个正整数属于A类,例如1,4,7等;如果一个正整数被3除余数为2,则这个正整数属于B类,例如2,5,8等;如果一个正整数被3整除,则这个正整数属于C类,例如3,6,9等.
(1)2020属于 类(填A,B或C);
(2)①从A类数中任取两个数,则它们的和属于 类(填A,B或C);
②从A类数中任意取出15个数,从B类数中任意取出16个数,从C类数中任意取出17个数,把它们都加起来,则最后的结果属于 类(填A,B或C);
(3)从A类数中任意取出m个数,从B类数中任意取出n个数,把它们都加起来,若最后的结果属于C类,则下列关于m,n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填序号).
①m+2n属于C类;②|m﹣n|属于B类;③m属于A类,n属于C类;④m,n属于同一类.
解:(1)2020÷3=673…1,所以2020被3除余数为1,属于A类;
故答案为:A;
(2)①从A类数中任取两个数,如:(1+4)÷3=1…2,(4+7)÷3=3…2,被3除余数为2,则它们的和属于B类;
②从A类数中任意取出15个数,从B类数中任意取出16个数,从C类数中任意取出17个数,把它们的余数相加,得
(15×1+16×2+17×0)=47÷3=15…2,
∴余数为2,属于B类;
故答案为:①B;②B;
(3)从A类数中任意取出m个数,从B类数中任意取出n个数,余数之和为:m×1+n×2=m+2n,
∵最后的结果属于C类,
∴m+2n能被3整除,即m+2n属于C类,①正确;
②若m=1,n=1,则|m﹣n|=0,不属于B类,②错误;
③若m=1,n=1,③错误;
④观察可发现若m+2n属于C类,m,n必须是同一类,④正确;
综上,①④正确.
故答案为:①④.
初中数学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册2.14 近似数同步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册2.14 近似数同步达标检测题,文件包含近似数拓展提高解析版doc、近似数拓展提高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册2.4 绝对值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册2.4 绝对值同步练习题
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册2.7 有理数的减法精练: 这是一份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册2.7 有理数的减法精练,文件包含有理数的减法拓展提高解析版doc、有理数的减法拓展提高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