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第1部分 第3章 第3讲 课时19 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
展开气压带和风带第一部分 第三章 课时18第一部分 第三章 第3讲 课时19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运用示意图,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并分析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形成的作用,以及气候对自然地理景观形成的影响。区域认知:结合图文材料,认识不同地区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季风)的特点。综合思维:综合分析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季节移动及其对气候的影响;分析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地理实践力: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示意图,并能运用大气环流的相关知识分析大气环流对当地气候和天气的影响。要点概览单圈环流地表均一地球不自转太阳直射赤道三圈环流地表均一太阳直射赤道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地表均一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目标一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气压分布 冬季,陆地降温比海洋快,陆地气温较低,出现冷高压夏季,陆地增温比海洋快,陆地气温较高,出现热低压低气压高气压夏季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影响气压分布 高气压低气压冬季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影响气压分布 北半球1月份高低气压中心 问题:观察“1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图”北半球60°附近的副极地低气压带出现了什么变化,为什么?北半球1月份高低气压中心 1月份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陆地形成冷高压。北半球副极地低压带南移,被大陆上的冷高压所切断,使副极地低压仅保留在海洋上。蒙古-西伯利亚高压阿留申低压冰岛低压60° 副极地低气压带蒙古-西伯利亚高压阿留申低压冰岛低压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北半球7月份高低气压中心观察“7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图”,北半球30°附近的副热带高气压带有什么变化,为什么?北半球7月份高低气压中心7月份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陆地出现热低压。北半球副热带高压带北移,被大陆上的热低压所切断,使副热带高压只保留在海洋上。夏威夷高压亚速尔高压印度低压30° 副热带高气压带夏威夷高压印度低压亚速尔高压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思 考南半球的气压带也和北半球一样分为明显的高、低气压中心吗,为什么?南半球由于海洋占绝对优势,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不如北半球显著,因而气压带基本上呈带状分布。1月7月1.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独有的农业物候历,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寒露节气在每年公历10月8日左右。“露气寒冷,将凝结”是寒露时节的天气现象。可引起我国这种天气现象的气压系统是A.蒙古高压 B.印度低压C.阿留申低压 D.夏威夷高压右图为陆地(用110°E代表)与海洋(用160°E代表)气压梯度(大陆气压与海洋气压之差,单位:hPa)的时空分布状况。其中,图甲表示多年平均情况,图乙表示某年情况。读图,完成2~4题。2.从多年平均状况看,40°N附近冬季风影响时间为A.3个月 B.6个月C.7个月 D.8个月3.从多年平均状况看,下列月份中50°N风力最小的时间是A.4月 B.5月 C.7月 D.11月4.图乙年份,我国主要表现为A.冬季气温偏高 B.夏季气温偏高C.降水南涝北旱 D.降水南旱北涝季 风目标一北半球1月份季风环流亚欧大陆太平洋高气压冷源低气压高低副极地北半球1月份季风形成 蒙古-西伯利亚高压阿留申低压太平洋西北季风东北季风北半球7月份季风环流亚欧大陆太平洋低气压热源高高气压低副高北半球7月份季风环流形成 太平洋夏威夷高压亚洲印度低压太平洋东南季风西南季风思 考描述南亚夏季风的形成过程。西南季风: 就是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向右偏转而形成的。在赤道南北两侧的地区都会有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形成的季风现象。如非洲索马里半岛、几内亚湾沿岸等。思 考观察图片,概括澳大利亚北部季风的特点及成因。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比较思 考有季风的区域一定会有季风气候吗?存在季风环流的地区并不都能形成季风气候。季风环流主要是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或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而形成的,因此在世界上的范围很广,但只有亚洲的东部和南部因季风环流显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且影响明显,才形成了典型的季风气候。(2021·山东地理)“克拉香天气”出现在越南沿海地区,是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雾天伴随濛濛细雨的天气,这种天气在越南北部沿海比南部沿海出现的几率更大。右图示意克拉香天气出现时段的风向。据此完成1~2题。1.越南北部沿海出现克拉香天气的几率更大,主要因为北部沿海比南部沿海①风速小 ②地面温度低 ③地势低 ④空气湿度大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克拉香天气易出现的时间段是A.2~4月 B.5~7月C.8~10月 D.11~次年1月右图为“亚洲东部(115°E以东)多年平均南、北风向在各纬度上的季节变化图”,箭头长短代表风力大小。完成3~4题。3.影响图中曲线分布最北端纬度位置高低的主要因素是A.亚洲高压 B.冰岛低压C.阿留申低压 D.副热带高压4.关于亚洲东部冬、夏季风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夏季风影响范围更广 B.冬季风强盛时间更长C.夏季风北进快于南退 D.冬季风影响不到海南岛西伯利亚高压(也称蒙古—西伯利亚高压或亚洲高压)是冬季存在于蒙古—西伯利亚地区对流层下部稳定的强大冷高压,一般选择气压场中 1 025 hPa 等压线作为其特征线。下图为“近几十年来西伯利亚高压特征线变动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与西伯利亚高压特征线变化具有明显相关性的是A.距离远近 B.洋流性质C.海陆温差 D.地表起伏√12345678123456782.与1970~1980年相比,1951~1965年我国A.夏季旱灾多发 B.冬季多低温冻害C.夏季洪涝多发 D.冬季旱涝灾害频繁√12345678(2022·河北张家口月考)下图为“世界某岛屿(甲)及附近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据此完成3~4题。 3.控制甲岛屿的气压中心属于A.西伯利亚高压延伸部分B.夏威夷高压的延伸部分C.极地高压带的一部分D.副极地低压带的一部分√123456784.图示时期,甲岛屿降水较多,其降水类型主要为A.台风雨 B.地形雨C.对流雨 D.锋面雨√12345678季风指数是季风现象明显程度的量值,其大小反映一个地区季风环流的强弱程度。下图示意我国东部地区1880~2000年的夏季风指数(a)和冬季风指数(b)距平(距平是某一系列数值中的某一个数值与平均值的差)值曲线。据此完成5~7题。5.下列年份,我国江淮地区伏旱期最明显的是A.1900年 B.1930年C.1960年 D.1990年√12345678123456786.1910~1920年期间,与多年平均状况相比A.东北地区寒潮频次增多B.西北地区天山雪线偏低C.南方地区棉衣畅销D.华北地区植物发芽较早√123456787.与1960年相比,1980年黄河A.结冰期较长,凌汛灾害严重B.含沙量增大,三角洲增长快C.径流量减小,下游断流加剧D.径流量增大,下游洪涝严重√12345678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鄂霍次克海为位于太平洋西北部的边缘海,季风环流影响显著。鄂霍次克海港口较多,但航运不发达。如图为鄂霍次克海范围与主要港口分布图。(1)阐释鄂霍次克海季风环流显著的主要原因。(6分)答案 鄂霍次克海所处纬度较高,距离冬季风源地近,距阿留申低压中心近,冬季风风力大,势力强;夏季大陆形成低压,海洋为高压,夏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风力与风向稳定。1234567812345678(2)分析季风环流对鄂霍次克海航运业发展的不利影响。(6分) 答案 冬季与夏季受强大的冬夏季风影响,海上风急浪高,不利于航运;冬季受寒冷冬季风影响,海面结冰时间长,冰层厚,南部海域出现浮冰,不利于航运业发展;暖湿的夏季风受鄂霍次克海冷洋面作用,易形成大雾,能见度低,对海上交通不利。12345678
新高考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部分自然地理第3章地球上的大气第4讲气压带和风带及其对气候的影响考点2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课件: 这是一份新高考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部分自然地理第3章地球上的大气第4讲气压带和风带及其对气候的影响考点2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课件,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研清教材·固基础,研析考题·明方向,深化整合·提素能,对点训练·促提升,副热带高压,副极地低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部分自然地理第3章地球上的大气第4讲气压带和风带及其对气候的影响考点1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及其对气候的影响课件: 这是一份新高考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部分自然地理第3章地球上的大气第4讲气压带和风带及其对气候的影响考点1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及其对气候的影响课件,共3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研析课标·定目标,研清教材·固基础,研析考题·明方向,深化整合·提素能,对点训练·促提升,有规律,地转偏向力,副热带高压,堆积下沉,副极地低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第1部分 第5章 第3讲 课时34 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这是一份新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第1部分 第5章 第3讲 课时34 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共4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策略,基础知识梳理,关键能力提升,高考真题溯源,跟踪训练过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